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事检察工作机制改革设想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汉钧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124,共7页
民事检察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权,民事检察工作机制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民事检察监督的运作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现行民事检察工作机制,主张在该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民事检察工作机制改革,破解目前在民事检察工作实践...
民事检察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权,民事检察工作机制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民事检察监督的运作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现行民事检察工作机制,主张在该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民事检察工作机制改革,破解目前在民事检察工作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工作效率不高、协调机制不畅、抗诉效果不佳等难点问题,以期进一步完善民事检察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民事检察工作质量和效果,有效实现民事检察制度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
工作
检察
监督
检察
改革
民事
检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检察参与机制的解释论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安兵
陈冰如
+1 位作者
程荣
汪松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138,共7页
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检察参与机制的解释论研究旨在回答"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检察参与机制是什么"的问题,其中的"行政争议"是与其他法律争议交叉的法律争议。真正需要实质性化解的争议,在根本上是围绕行政相对人受侵...
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检察参与机制的解释论研究旨在回答"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检察参与机制是什么"的问题,其中的"行政争议"是与其他法律争议交叉的法律争议。真正需要实质性化解的争议,在根本上是围绕行政相对人受侵害的合法权益形成的争议。"实质性化解"是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争议解决机制相对应的,包括行政调解在内的"促成和解"的矛盾化解方式。但是,其也必须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故而是"实质性"化解。"检察参与机制"是对检察机关参与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统一称谓,是行政检察的重要职能内容。概言之,"行政争议"是问题的意识,"实质性化解"是问题的核心,"检察参与机制"是问题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争议
实质性化解
检察
参与
机制
解释论
行政
检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职务犯罪认罪认罚从宽检察工作机制亟待完善
被引量:
3
3
作者
韩成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7-43,共7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当前反腐败形势下,作为法定的职务犯罪侦查机关,检察机关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职务犯罪的认罪认罚从宽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当前反腐败形势下,作为法定的职务犯罪侦查机关,检察机关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职务犯罪的认罪认罚从宽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职务犯罪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难以一蹴而就。要从三个层面入手对该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一是立法层面,即在《刑法》中构建认罪悔罪的法律概念和基本体系;二是司法解释层面,通过司法解释或者意见的形式完善职务犯罪认罪认罚从宽的量刑规则,并就相关法条的适用进行解释;三是司法实践层面,即在检察环节对认罪悔罪的职务犯罪案件依法加强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及不起诉的适用,并进一步加强向犯罪嫌疑人告知认罪从宽法律规定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
认罪认罚从宽
检察
工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中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
5
4
作者
冯向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3-148,共6页
当代中国检察制度是在以列宁法律监督思想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前苏联检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后还吸纳了大陆、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制度中的一些合理性因素,同时承继中国政治法律文化传统并结合基本国情实现了历史性的创新与发...
当代中国检察制度是在以列宁法律监督思想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前苏联检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后还吸纳了大陆、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制度中的一些合理性因素,同时承继中国政治法律文化传统并结合基本国情实现了历史性的创新与发展。当代中国检察改革集中体现在检察制度基本框架的探索和建立、检察权配置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检察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发展上。在纪念建国6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当代中国检察改革的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
改革
检察
制度
检察
体制
检察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检察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WTO协议司法审查原则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之回应
5
作者
段厚省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93-98,共6页
根据WTO司法审查原则 ,我国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审查标准和审查依据等方面都与目前《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有不同之处。因此 ,检察机关应当针对入世后行政诉讼的这些变化及时应对 ,为将来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做好...
根据WTO司法审查原则 ,我国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审查标准和审查依据等方面都与目前《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有不同之处。因此 ,检察机关应当针对入世后行政诉讼的这些变化及时应对 ,为将来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协议
司法审查原则
行政诉讼
检察
监督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事检察工作若干问题研究
6
作者
王水明
《法治研究》
2008年第6期51-54,共4页
新《民事诉讼法》施行后,给民事检察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冲击。本文从机制改革、制度完善两个方面对民事检察工作作了一些思考,以期对民事检察工作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新《民事诉讼法》
民事抗诉制度
民事
检察
工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侦诉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
5
7
作者
黄翀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4期142-152,共11页
侦诉功能和主体分化后,根据诉讼中心的不同,侦诉之间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互动模式。以侦查为中心,侦诉相对隔离、诉服从于侦、侦实诉虚;而以审判为中心,则显现出侦诉协同、诉主导侦、侦诉制约等特征。对照以审判为中心的理想型侦诉关系...
侦诉功能和主体分化后,根据诉讼中心的不同,侦诉之间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互动模式。以侦查为中心,侦诉相对隔离、诉服从于侦、侦实诉虚;而以审判为中心,则显现出侦诉协同、诉主导侦、侦诉制约等特征。对照以审判为中心的理想型侦诉关系,我国的侦诉关系存在着侦对诉协同不足、诉对侦制约不力、审前检察中心未建立等不足。适应以审判为中心改革,应立足检察监督职能,促进更为合理的侦诉配合制约机制生成;通过强化以辅助控诉为内容的侦查实战训练、凸显专业性的刑事警力资源配置、完善侦查内部审核等重置侦查机制以对接刑事指控;通过推进驻所检察开展侦查讯问合法性监督、创新完善类案检察规范和引导、打破检察内部藩篱聚力公诉等变革检察工作机制来服务审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侦查
公诉
侦诉关系
检察
工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反行政垄断的法制建设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心泉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0-25,共6页
为改善我国的市场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进人民福利和增强国力,我国亟需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并在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推行反行政垄断法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诸方面整治形形色色的行政垄断行为。我国应制定效力...
为改善我国的市场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进人民福利和增强国力,我国亟需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并在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推行反行政垄断法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诸方面整治形形色色的行政垄断行为。我国应制定效力层次高、内容完整、操作性佳的反行政垄断法,设立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反行政垄断的执法主管机构,并必须相应建立有效的立法、司法和检察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行政垄断
法制建设
中国
行政法制
行政垄断行为
检察
监督
机制
执法主管机构
立法
司法体制
行政权力
执法程序
法律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事检察工作机制改革设想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汉钧
机构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124,共7页
文摘
民事检察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权,民事检察工作机制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民事检察监督的运作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现行民事检察工作机制,主张在该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民事检察工作机制改革,破解目前在民事检察工作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工作效率不高、协调机制不畅、抗诉效果不佳等难点问题,以期进一步完善民事检察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民事检察工作质量和效果,有效实现民事检察制度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
检察
工作
检察
监督
检察
改革
民事
检察机制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检察参与机制的解释论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安兵
陈冰如
程荣
汪松林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基金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课题“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相关理论研究”
文摘
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检察参与机制的解释论研究旨在回答"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检察参与机制是什么"的问题,其中的"行政争议"是与其他法律争议交叉的法律争议。真正需要实质性化解的争议,在根本上是围绕行政相对人受侵害的合法权益形成的争议。"实质性化解"是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争议解决机制相对应的,包括行政调解在内的"促成和解"的矛盾化解方式。但是,其也必须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故而是"实质性"化解。"检察参与机制"是对检察机关参与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统一称谓,是行政检察的重要职能内容。概言之,"行政争议"是问题的意识,"实质性化解"是问题的核心,"检察参与机制"是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
行政争议
实质性化解
检察
参与
机制
解释论
行政
检察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the substantial resolution
the procuratorial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interpretationalism
the administrative procuratorate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职务犯罪认罪认罚从宽检察工作机制亟待完善
被引量:
3
3
作者
韩成军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7-43,共7页
文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当前反腐败形势下,作为法定的职务犯罪侦查机关,检察机关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职务犯罪的认罪认罚从宽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职务犯罪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难以一蹴而就。要从三个层面入手对该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一是立法层面,即在《刑法》中构建认罪悔罪的法律概念和基本体系;二是司法解释层面,通过司法解释或者意见的形式完善职务犯罪认罪认罚从宽的量刑规则,并就相关法条的适用进行解释;三是司法实践层面,即在检察环节对认罪悔罪的职务犯罪案件依法加强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及不起诉的适用,并进一步加强向犯罪嫌疑人告知认罪从宽法律规定的工作。
关键词
职务犯罪
认罪认罚从宽
检察
工作
机制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
5
4
作者
冯向辉
机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学习与探索>编辑部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3-148,共6页
文摘
当代中国检察制度是在以列宁法律监督思想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前苏联检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后还吸纳了大陆、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制度中的一些合理性因素,同时承继中国政治法律文化传统并结合基本国情实现了历史性的创新与发展。当代中国检察改革集中体现在检察制度基本框架的探索和建立、检察权配置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检察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发展上。在纪念建国6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当代中国检察改革的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检察
改革
检察
制度
检察
体制
检察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检察
制度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TO协议司法审查原则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之回应
5
作者
段厚省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93-98,共6页
文摘
根据WTO司法审查原则 ,我国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审查标准和审查依据等方面都与目前《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有不同之处。因此 ,检察机关应当针对入世后行政诉讼的这些变化及时应对 ,为将来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做好准备。
关键词
WTO协议
司法审查原则
行政诉讼
检察
监督
机制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事检察工作若干问题研究
6
作者
王水明
机构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
出处
《法治研究》
2008年第6期51-54,共4页
文摘
新《民事诉讼法》施行后,给民事检察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冲击。本文从机制改革、制度完善两个方面对民事检察工作作了一些思考,以期对民事检察工作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新《民事诉讼法》
民事抗诉制度
民事
检察
工作
机制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侦诉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
5
7
作者
黄翀
机构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研究室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4期142-152,共11页
基金
上海市法学会2016年重点课题<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侦诉关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侦诉功能和主体分化后,根据诉讼中心的不同,侦诉之间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互动模式。以侦查为中心,侦诉相对隔离、诉服从于侦、侦实诉虚;而以审判为中心,则显现出侦诉协同、诉主导侦、侦诉制约等特征。对照以审判为中心的理想型侦诉关系,我国的侦诉关系存在着侦对诉协同不足、诉对侦制约不力、审前检察中心未建立等不足。适应以审判为中心改革,应立足检察监督职能,促进更为合理的侦诉配合制约机制生成;通过强化以辅助控诉为内容的侦查实战训练、凸显专业性的刑事警力资源配置、完善侦查内部审核等重置侦查机制以对接刑事指控;通过推进驻所检察开展侦查讯问合法性监督、创新完善类案检察规范和引导、打破检察内部藩篱聚力公诉等变革检察工作机制来服务审判。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侦查
公诉
侦诉关系
检察
工作
机制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反行政垄断的法制建设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心泉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0-25,共6页
文摘
为改善我国的市场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进人民福利和增强国力,我国亟需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并在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推行反行政垄断法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诸方面整治形形色色的行政垄断行为。我国应制定效力层次高、内容完整、操作性佳的反行政垄断法,设立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反行政垄断的执法主管机构,并必须相应建立有效的立法、司法和检察监督机制。
关键词
反行政垄断
法制建设
中国
行政法制
行政垄断行为
检察
监督
机制
执法主管机构
立法
司法体制
行政权力
执法程序
法律监督
分类号
D922.29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事检察工作机制改革设想
袁汉钧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检察参与机制的解释论研究
安兵
陈冰如
程荣
汪松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职务犯罪认罪认罚从宽检察工作机制亟待完善
韩成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当代中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冯向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WTO协议司法审查原则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之回应
段厚省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民事检察工作若干问题研究
王水明
《法治研究》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侦诉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黄翀
《东方法学》
CSSCI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我国反行政垄断的法制建设
张心泉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