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中的五个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75
1
作者 孙长永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0,共19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以下五个矛盾:一是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前提与压制型法之间的矛盾,二是认罪认罚从宽的合意基础与实体真实原则之间的矛盾,三是不规范的从宽处罚与刑事法基本原则之间的矛盾,四是“检察官司法”与法官中...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以下五个矛盾:一是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前提与压制型法之间的矛盾,二是认罪认罚从宽的合意基础与实体真实原则之间的矛盾,三是不规范的从宽处罚与刑事法基本原则之间的矛盾,四是“检察官司法”与法官中立裁判原则之间的矛盾,五是简化、速决的一审程序与续审制的上诉审构造之间的矛盾。出现这五个矛盾的原因在于,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运行环境的基础性诉讼制度不健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设计缺乏系统思维和整体考虑,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完善。要化解上述矛盾,必须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刑事程序正当化水平;进一步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健全公正与效率总体平衡的制度规范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确保不因追求司法效率而损害司法的基本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自愿性 实体真实 检察官司法 正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刑事司法提前介入的限定
2
作者 苏达 《江淮论坛》 2025年第5期74-88,共15页
行刑衔接是我国环境违法犯罪治理的核心难题。为解决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现实问题,环境刑事司法形成提前介入机制,包括司法内部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以及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单独或联动介入环保部门调查。其虽具备节约司法资源、提升... 行刑衔接是我国环境违法犯罪治理的核心难题。为解决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现实问题,环境刑事司法形成提前介入机制,包括司法内部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以及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单独或联动介入环保部门调查。其虽具备节约司法资源、提升办案效率、保障犯罪制裁以及降低生态环境损害等功能,但启动要件、案件类型、介入节点等规范之缺乏使其呈现出结果主义的泛化适用。未加限制地适用环境刑事司法提前介入将加剧司法程序惯性,形成环境犯罪刑事司法的实体与程序双重扩张。此则可能预设有罪推定,模糊司法权和行政权边界,旁置个体应有权利。环境刑事司法提前介入应为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特殊补充机制,在一般案件中仅能经前置机关商请启动。在适用该机制时尊重行政独立评价,规范公安机关双重权力选择,协调检察机关的多重身份,实现环境犯罪风险化下行刑合理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犯罪治理 环境行刑衔接 提前介入 检察官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