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检察制度改革与检察权的优化配置
1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0-240,共1页
韩成军撰文《宪法视野下的检察权优化配置》指出:我国宪法虽然对检察机关的定位做了明确界定——法律监督机关,但在实务操作中,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之间的关系并不均衡,而是呈现出一种此强彼弱的状态。检察权的应然法律地...
韩成军撰文《宪法视野下的检察权优化配置》指出:我国宪法虽然对检察机关的定位做了明确界定——法律监督机关,但在实务操作中,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之间的关系并不均衡,而是呈现出一种此强彼弱的状态。检察权的应然法律地位与实然职权之间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日渐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配置
检察
权
检察制度改革
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
机关
实务操作
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俄罗斯检察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2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0-241,共2页
韩成军撰文《俄罗斯检察制度变迁对我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启示》指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宪法典》。该宪法典采用西方通行的“三权分立”模式来构建国家权力,实行联邦制,检察制度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发...
韩成军撰文《俄罗斯检察制度变迁对我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启示》指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宪法典》。该宪法典采用西方通行的“三权分立”模式来构建国家权力,实行联邦制,检察制度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发生了相应革新和转变。俄罗斯检察制度改革对我国检察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启示之一就是检察制度改革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基本国情和制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制度改革
俄罗斯联邦
“三权分立”
国家权力
苏联解体后
基本国情
宪法典
联邦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检察主体制度改革与司法责任制的实现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喆
高景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101,共6页
司法责任制是检察改革的核心制度,其能否在实践中得以实现须从检察制度主体权力的划分来分析。检察主体制度存在主体定权力划分模糊、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混乱、权力主体职责和责任不清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司法责任制的实现,使得司法责任...
司法责任制是检察改革的核心制度,其能否在实践中得以实现须从检察制度主体权力的划分来分析。检察主体制度存在主体定权力划分模糊、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混乱、权力主体职责和责任不清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司法责任制的实现,使得司法责任追责困难。在改革试点地区的调研中,也存在价值的取舍以及检察官员额制度的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司法责任制便无从实现。因此,我们需要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明确检察委员会、检察长、检察官的权力界限与授权规则,正确理解检察官额比,只有以此为前提才能实现司法责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
主体
制度
改革
司法责任制
制度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俄罗斯联邦运输检察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向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2,共8页
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在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的改革中,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重点就是要"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其具体措施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尤其是检察改革,以加强...
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在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的改革中,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重点就是要"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其具体措施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尤其是检察改革,以加强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和谐为主体,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进一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本刊编辑部注意到,检察改革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历程,在促进检察制度完善、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检察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检察理论的需求越来越急迫,标准也越来越高,许多事关检察改革的重大问题亟待理论上的论证和支撑。为适应方兴未艾的检察改革对检察理论的需求,检察理论尤其是关于检察改革问题的研究,必须随着检察改革的深入推进,实现研究角度和研究重点的转换。在有关检察改革问题的研究上,既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检察改革的理论基础,改革应当坚持的原则、价值目标,各项改革举措的具体设计等单个问题的论证上,又要通过对前一阶段检察改革整体效果的反思、评估,并结合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效和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的整体目标,提出后续改革的方向和整体方案。本刊编辑部注意到,在关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科学定位问题、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各项改革措施的正当性和必然性的问题、检察机关抗诉权问题、侦查监督改革问题上,对其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有人认识、理解不深,有人还不完全了解,有时还提出质疑。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不少人士对此问题的看法颇多歧异。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法律监督与检察改革"为总标题组织了笔谈。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政治导向正确,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之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制度改革
俄罗斯联邦
铁路运输
历史
“摸着石头过河”
50年代
20世纪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定位分析——基于检察视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曾国东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6期121-128,共8页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包含实体上"从轻"和程序上"从快"两方面含义,既存在于刑法适用定罪量刑过程中,同时也存在于刑事诉讼不同程序以及程序的不同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包含实体上"从轻"和程序上"从快"两方面含义,既存在于刑法适用定罪量刑过程中,同时也存在于刑事诉讼不同程序以及程序的不同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要求是"完善",而非"建立",这要求落实制度时要统筹协调与之相关的制度和程序,发掘这一制度的内在潜力,并补充部分内容使之系统化,并与现有法律规定对接。在实践中,应当明确参与主体、扩展案件适用范围、确定从宽方式和量刑建议,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救济途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主要目的既包括提高效率、优化司法资源,也包括个别预防、促进公正。在运行时,应当加强监督审查,避免司法人员独断专行和腐败;充分发挥程序的效率价值,实现案件繁简分流;保障最低限度的公正,避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在探索与推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时,应当兼顾程序正义和诉讼经济两方面目标,力争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检察
制度
试点
改革
司法
改革
刑事政策法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主任检察官职能定位的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
1
6
作者
耿磊
孙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6,共8页
主任检察官改革是主诉检察官改革的升华。检察官制度面临的行政化色彩浓厚、责任承担模糊、权力与责任不统一等问题进一步迫使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深化。在对检察权进行"分权"时,"检察独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q...
主任检察官改革是主诉检察官改革的升华。检察官制度面临的行政化色彩浓厚、责任承担模糊、权力与责任不统一等问题进一步迫使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深化。在对检察权进行"分权"时,"检察独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检察一体"进行突破,由此主任检察官改革获得了正当性。主任检察官的职能定位是通过主任检察官与检察长、部门行政负责人、普通检察官、书记员的互动体现的。相对于检察长,主任检察官更多地带有"检察独立"的追求;相对于普通检察官、书记员,主任检察官则更多地体现的是"检察一体"。如果改革中不彻底废除部门行政负责人制度的规定,则主任检察官改革也很可能回到"三级审批"的老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任
检察
官
主诉
检察
官
“
检察
一体”
检察
独立
检察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检察权的合理和优化配置
被引量:
1
7
作者
廖荣辉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2,共4页
法律监督是检察权优化配置问题的逻辑起点。检察权通过检察机关所拥有并行使的一系列检察权能得以体现和实现。公诉权、诉讼监督权和检察侦查权属于检察权能结构中的第一层次,公诉权、诉讼监督权、检察侦查权又包含了诸如不起诉权、抗...
法律监督是检察权优化配置问题的逻辑起点。检察权通过检察机关所拥有并行使的一系列检察权能得以体现和实现。公诉权、诉讼监督权和检察侦查权属于检察权能结构中的第一层次,公诉权、诉讼监督权、检察侦查权又包含了诸如不起诉权、抗诉权、直接侦查权等属于第二层次的权能,而为了行使上述权能必须拥有的法律手段则属于第三层次的权能结构。优化检察权的配置,实质上就是优化检察机关各个层次的权能结构。优化检察权的权能结构,不仅指充实完善检察权的权能体系,也意味着放弃一些与检察权的法律监督属性并无多大关系的权能与职责。我国检察权的权能结构存在不足,需要通过立法授权,完善检察机关的权能结构,同时也应当放弃一些并不属于检察权内容的职权和职责。事实上,我国法律通过对检察制约和法律监督的规定,已经在刑事诉讼领域建立了以制约和监督为机制,以对警察权和审判权双重控制为特点的控权型检察制度。中国检察制度的本质特点是由检察制约和法律监督所指向,保障宪法和法律完整统一实施而对国家权力的控制。中国检察机关的职权配置应以此为前提。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检察权配置的法理研究"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检察权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之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配置
检察
权
检察制度改革
科学配置
立法缺陷
司法
改革
检察
职能
理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检察制度改革与检察权的优化配置
1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0-240,共1页
文摘
韩成军撰文《宪法视野下的检察权优化配置》指出:我国宪法虽然对检察机关的定位做了明确界定——法律监督机关,但在实务操作中,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之间的关系并不均衡,而是呈现出一种此强彼弱的状态。检察权的应然法律地位与实然职权之间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日渐凸显。
关键词
优化配置
检察
权
检察制度改革
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
机关
实务操作
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俄罗斯检察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2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0-241,共2页
文摘
韩成军撰文《俄罗斯检察制度变迁对我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启示》指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宪法典》。该宪法典采用西方通行的“三权分立”模式来构建国家权力,实行联邦制,检察制度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发生了相应革新和转变。俄罗斯检察制度改革对我国检察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启示之一就是检察制度改革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基本国情和制度特色。
关键词
检察制度改革
俄罗斯联邦
“三权分立”
国家权力
苏联解体后
基本国情
宪法典
联邦制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检察主体制度改革与司法责任制的实现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喆
高景峰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101,共6页
文摘
司法责任制是检察改革的核心制度,其能否在实践中得以实现须从检察制度主体权力的划分来分析。检察主体制度存在主体定权力划分模糊、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混乱、权力主体职责和责任不清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司法责任制的实现,使得司法责任追责困难。在改革试点地区的调研中,也存在价值的取舍以及检察官员额制度的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司法责任制便无从实现。因此,我们需要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明确检察委员会、检察长、检察官的权力界限与授权规则,正确理解检察官额比,只有以此为前提才能实现司法责任制。
关键词
检察
主体
制度
改革
司法责任制
制度
实现
分类号
DF7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俄罗斯联邦运输检察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向文
机构
郑州大学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2,共8页
基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重点课题(GJ2009B13)
2008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厅委托作者主持的重大课题"俄罗斯联邦运输检察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在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的改革中,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重点就是要"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其具体措施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尤其是检察改革,以加强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和谐为主体,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进一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本刊编辑部注意到,检察改革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历程,在促进检察制度完善、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检察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检察理论的需求越来越急迫,标准也越来越高,许多事关检察改革的重大问题亟待理论上的论证和支撑。为适应方兴未艾的检察改革对检察理论的需求,检察理论尤其是关于检察改革问题的研究,必须随着检察改革的深入推进,实现研究角度和研究重点的转换。在有关检察改革问题的研究上,既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检察改革的理论基础,改革应当坚持的原则、价值目标,各项改革举措的具体设计等单个问题的论证上,又要通过对前一阶段检察改革整体效果的反思、评估,并结合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效和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的整体目标,提出后续改革的方向和整体方案。本刊编辑部注意到,在关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科学定位问题、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各项改革措施的正当性和必然性的问题、检察机关抗诉权问题、侦查监督改革问题上,对其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有人认识、理解不深,有人还不完全了解,有时还提出质疑。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不少人士对此问题的看法颇多歧异。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法律监督与检察改革"为总标题组织了笔谈。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政治导向正确,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之立场。
关键词
检察制度改革
俄罗斯联邦
铁路运输
历史
“摸着石头过河”
50年代
20世纪
社会主义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定位分析——基于检察视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曾国东
机构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6期121-128,共8页
文摘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包含实体上"从轻"和程序上"从快"两方面含义,既存在于刑法适用定罪量刑过程中,同时也存在于刑事诉讼不同程序以及程序的不同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要求是"完善",而非"建立",这要求落实制度时要统筹协调与之相关的制度和程序,发掘这一制度的内在潜力,并补充部分内容使之系统化,并与现有法律规定对接。在实践中,应当明确参与主体、扩展案件适用范围、确定从宽方式和量刑建议,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救济途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主要目的既包括提高效率、优化司法资源,也包括个别预防、促进公正。在运行时,应当加强监督审查,避免司法人员独断专行和腐败;充分发挥程序的效率价值,实现案件繁简分流;保障最低限度的公正,避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在探索与推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时,应当兼顾程序正义和诉讼经济两方面目标,力争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检察
制度
试点
改革
司法
改革
刑事政策法律化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主任检察官职能定位的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
1
6
作者
耿磊
孙强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6,共8页
基金
2014年度北京市法学会法学研究专项课题"主任检察官职能定位:缘起
根基与建构"[BLS(2014)C020]
文摘
主任检察官改革是主诉检察官改革的升华。检察官制度面临的行政化色彩浓厚、责任承担模糊、权力与责任不统一等问题进一步迫使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深化。在对检察权进行"分权"时,"检察独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检察一体"进行突破,由此主任检察官改革获得了正当性。主任检察官的职能定位是通过主任检察官与检察长、部门行政负责人、普通检察官、书记员的互动体现的。相对于检察长,主任检察官更多地带有"检察独立"的追求;相对于普通检察官、书记员,主任检察官则更多地体现的是"检察一体"。如果改革中不彻底废除部门行政负责人制度的规定,则主任检察官改革也很可能回到"三级审批"的老路上。
关键词
主任
检察
官
主诉
检察
官
“
检察
一体”
检察
独立
检察制度改革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检察权的合理和优化配置
被引量:
1
7
作者
廖荣辉
机构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2,共4页
文摘
法律监督是检察权优化配置问题的逻辑起点。检察权通过检察机关所拥有并行使的一系列检察权能得以体现和实现。公诉权、诉讼监督权和检察侦查权属于检察权能结构中的第一层次,公诉权、诉讼监督权、检察侦查权又包含了诸如不起诉权、抗诉权、直接侦查权等属于第二层次的权能,而为了行使上述权能必须拥有的法律手段则属于第三层次的权能结构。优化检察权的配置,实质上就是优化检察机关各个层次的权能结构。优化检察权的权能结构,不仅指充实完善检察权的权能体系,也意味着放弃一些与检察权的法律监督属性并无多大关系的权能与职责。我国检察权的权能结构存在不足,需要通过立法授权,完善检察机关的权能结构,同时也应当放弃一些并不属于检察权内容的职权和职责。事实上,我国法律通过对检察制约和法律监督的规定,已经在刑事诉讼领域建立了以制约和监督为机制,以对警察权和审判权双重控制为特点的控权型检察制度。中国检察制度的本质特点是由检察制约和法律监督所指向,保障宪法和法律完整统一实施而对国家权力的控制。中国检察机关的职权配置应以此为前提。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检察权配置的法理研究"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检察权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之立场。
关键词
优化配置
检察
权
检察制度改革
科学配置
立法缺陷
司法
改革
检察
职能
理论界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检察制度改革与检察权的优化配置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俄罗斯检察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检察主体制度改革与司法责任制的实现
朱喆
高景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俄罗斯联邦运输检察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刘向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定位分析——基于检察视域的实证研究
曾国东
《东方法学》
CSSCI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于主任检察官职能定位的反思与建构
耿磊
孙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检察权的合理和优化配置
廖荣辉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