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印对话:梵语诗学、比较诗学及其他——访中、印梵语诗学专家
被引量:
7
1
作者
尹锡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印度沙达尔.帕特尔(Sardar Patel)大学梵语研究生系主任Ajit I.Thakur(塔库尔)先生是印度著名的梵语诗学专家之一。近年来,他出版了多部研究梵语诗学理论的学术专著。他是目前印度学界大力倡导以梵语诗学为工具阐释东西方文学作品的学...
印度沙达尔.帕特尔(Sardar Patel)大学梵语研究生系主任Ajit I.Thakur(塔库尔)先生是印度著名的梵语诗学专家之一。近年来,他出版了多部研究梵语诗学理论的学术专著。他是目前印度学界大力倡导以梵语诗学为工具阐释东西方文学作品的学者之一,并且他还身体力行之。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黄宝生先生是中国目前惟一健在的梵语诗学专家,他曾经出版《印度古典诗学》等专著,发表《禅和韵》、《印度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文论》等论文。黄宝生先生在引进和介绍印度梵语诗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本访谈录涉及梵语诗学价值的现代评价、梵语诗学的现代运用、东方经典文学的文化阐释,也涉及到当前中国比较诗学界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反映了当前中印学者对一些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的思考,也是一种自觉的中印学者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语诗学
梵
语
批评
西方文学
西方
诗学
比较
诗学
中国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梵语诗学的几个重要范畴
2
作者
尹锡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4-202,共9页
梵语诗学包含很多世界古代文论的独特范畴,如味、韵、曲语、合适、诗魂、魅力和诗德等。这些极具印度文化特色的东方文论范畴,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非常丰富的内涵,有的具有当代比较诗学研究价值。本文以欢喜、诗魂、魅力等七个重要范...
梵语诗学包含很多世界古代文论的独特范畴,如味、韵、曲语、合适、诗魂、魅力和诗德等。这些极具印度文化特色的东方文论范畴,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非常丰富的内涵,有的具有当代比较诗学研究价值。本文以欢喜、诗魂、魅力等七个重要范畴为例,尝试对印度古代文论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性进行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语诗学
欢喜
词功能
诗魂
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梵语诗学曲语论和西方诗学比较
3
作者
尹锡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曲语论是印度古典梵语诗学几大流派之一。它不仅注重语言修辞的运用,更强调作者主体作用的发挥,还重视读者的审美接受。本文以曲语论基本原理为准绳,对婆摩诃、恭多迦等人的诗学观与亚里士多德、提利雅德、瑞恰兹、艾伦.退特、索绪尔、...
曲语论是印度古典梵语诗学几大流派之一。它不仅注重语言修辞的运用,更强调作者主体作用的发挥,还重视读者的审美接受。本文以曲语论基本原理为准绳,对婆摩诃、恭多迦等人的诗学观与亚里士多德、提利雅德、瑞恰兹、艾伦.退特、索绪尔、罗兰.巴特、伊瑟尔等西方诗学家或语言学家的理论进行比较,探索东西方诗学的共同规律和独特之处,以丰富当前比较诗学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语诗学
曲
语
论
西方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梵语味论诗学和西方诗学比较
4
作者
尹锡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2-146,共5页
婆罗多、新护、波伽等人的梵语诗学味论与西方诗学相关理论,存在很多可以比较探索的地方,如情由论和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味论普遍化与康德的非功利论、新护的潜印象原理与荣格的原型理论、波伽的艳情味和弗洛伊德的原欲说...
婆罗多、新护、波伽等人的梵语诗学味论与西方诗学相关理论,存在很多可以比较探索的地方,如情由论和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味论普遍化与康德的非功利论、新护的潜印象原理与荣格的原型理论、波伽的艳情味和弗洛伊德的原欲说,等等。这说明,在中西诗学比较之外,引入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的新维度,将会使中国比较诗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语诗学
西方
诗学
比较
诗学
味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态各异的古代文论
5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4-74,共1页
黄宝生在《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谈》(《外国文学评论》94年3期)一文里,对古代文学理论中三大板块的特点作了如下论述:相对地说,西方富于哲学思辨,印度长于形式分析,中国则善于艺术表达。在古希腊,柏拉图以绝对“理念”作标准,按照“理念”...
黄宝生在《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谈》(《外国文学评论》94年3期)一文里,对古代文学理论中三大板块的特点作了如下论述:相对地说,西方富于哲学思辨,印度长于形式分析,中国则善于艺术表达。在古希腊,柏拉图以绝对“理念”作标准,按照“理念”的模仿层次,贬低艺术和诗人的地位。而亚里士多德充分肯定艺术对现实世界的创造性模仿,他对文学现象作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并贯彻形式和质料,必然和偶然、特殊和普遍等本体论哲学思想。印度梵语诗学的三个核心概念是庄严、味和韵,分别体现诗的语言美、感情美和意蕴美。庄严(即修辞)可以分成一百多种。味分成八种(或九种),与昧的产生相关的情分成49种。韵(即暗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
梵语诗学
创造性模仿
研究方法
《文心雕龙》
哲学思想
文学评论
暗示方式
外国文学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印对话:梵语诗学、比较诗学及其他——访中、印梵语诗学专家
被引量:
7
1
作者
尹锡南
机构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文摘
印度沙达尔.帕特尔(Sardar Patel)大学梵语研究生系主任Ajit I.Thakur(塔库尔)先生是印度著名的梵语诗学专家之一。近年来,他出版了多部研究梵语诗学理论的学术专著。他是目前印度学界大力倡导以梵语诗学为工具阐释东西方文学作品的学者之一,并且他还身体力行之。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黄宝生先生是中国目前惟一健在的梵语诗学专家,他曾经出版《印度古典诗学》等专著,发表《禅和韵》、《印度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文论》等论文。黄宝生先生在引进和介绍印度梵语诗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本访谈录涉及梵语诗学价值的现代评价、梵语诗学的现代运用、东方经典文学的文化阐释,也涉及到当前中国比较诗学界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反映了当前中印学者对一些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的思考,也是一种自觉的中印学者对话。
关键词
梵语诗学
梵
语
批评
西方文学
西方
诗学
比较
诗学
中国
印度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I531.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梵语诗学的几个重要范畴
2
作者
尹锡南
机构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4-202,共9页
文摘
梵语诗学包含很多世界古代文论的独特范畴,如味、韵、曲语、合适、诗魂、魅力和诗德等。这些极具印度文化特色的东方文论范畴,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非常丰富的内涵,有的具有当代比较诗学研究价值。本文以欢喜、诗魂、魅力等七个重要范畴为例,尝试对印度古代文论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性进行揭示。
关键词
梵语诗学
欢喜
词功能
诗魂
诗病
Keywords
Sanskrit poetics
ananda
sabdavyapara
poetic atman
dosa
分类号
I35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梵语诗学曲语论和西方诗学比较
3
作者
尹锡南
机构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基金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人才基金"
第4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编号:20080440283)资助项目
文摘
曲语论是印度古典梵语诗学几大流派之一。它不仅注重语言修辞的运用,更强调作者主体作用的发挥,还重视读者的审美接受。本文以曲语论基本原理为准绳,对婆摩诃、恭多迦等人的诗学观与亚里士多德、提利雅德、瑞恰兹、艾伦.退特、索绪尔、罗兰.巴特、伊瑟尔等西方诗学家或语言学家的理论进行比较,探索东西方诗学的共同规律和独特之处,以丰富当前比较诗学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
梵语诗学
曲
语
论
西方
诗学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梵语味论诗学和西方诗学比较
4
作者
尹锡南
机构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2-146,共5页
基金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印度文论史"(项目编号08BWW016)
第4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婆罗多、新护、波伽等人的梵语诗学味论与西方诗学相关理论,存在很多可以比较探索的地方,如情由论和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味论普遍化与康德的非功利论、新护的潜印象原理与荣格的原型理论、波伽的艳情味和弗洛伊德的原欲说,等等。这说明,在中西诗学比较之外,引入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的新维度,将会使中国比较诗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
关键词
梵语诗学
西方
诗学
比较
诗学
味论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态各异的古代文论
5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4-74,共1页
文摘
黄宝生在《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谈》(《外国文学评论》94年3期)一文里,对古代文学理论中三大板块的特点作了如下论述:相对地说,西方富于哲学思辨,印度长于形式分析,中国则善于艺术表达。在古希腊,柏拉图以绝对“理念”作标准,按照“理念”的模仿层次,贬低艺术和诗人的地位。而亚里士多德充分肯定艺术对现实世界的创造性模仿,他对文学现象作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并贯彻形式和质料,必然和偶然、特殊和普遍等本体论哲学思想。印度梵语诗学的三个核心概念是庄严、味和韵,分别体现诗的语言美、感情美和意蕴美。庄严(即修辞)可以分成一百多种。味分成八种(或九种),与昧的产生相关的情分成49种。韵(即暗示方式)
关键词
古代文
梵语诗学
创造性模仿
研究方法
《文心雕龙》
哲学思想
文学评论
暗示方式
外国文学
本体论
分类号
I109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印对话:梵语诗学、比较诗学及其他——访中、印梵语诗学专家
尹锡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梵语诗学的几个重要范畴
尹锡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梵语诗学曲语论和西方诗学比较
尹锡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梵语味论诗学和西方诗学比较
尹锡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神态各异的古代文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