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波导梳状慢波结构的耦合阻抗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自成 韩沛然 +6 位作者 王莉 李海强 张世杰 徐安玉 郝保良 宋培德 戴志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91-1895,共5页
对目前慢波结构的模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人分析,并提出了新的计算耦合阻抗的方法。研究了圆波导梳状慢波结构基波的耦合阻抗,其值可以在较宽频带内大于1Ω。该结构内孔径为波长的1/4~1/3,是同一频段螺旋线慢波结构的5倍左... 对目前慢波结构的模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人分析,并提出了新的计算耦合阻抗的方法。研究了圆波导梳状慢波结构基波的耦合阻抗,其值可以在较宽频带内大于1Ω。该结构内孔径为波长的1/4~1/3,是同一频段螺旋线慢波结构的5倍左右,能容纳比螺旋线大25倍的电流,能够承受比螺旋线大25倍的平均功率。互作用计算表明采用这种慢波结构的行波管在Ka波段可获得的最高功率达170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状慢波结构 耦合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z返波管圆波导梳状慢波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自成 陆德坚 +6 位作者 王莉 李海强 张世杰 徐安玉 郝保良 宋培德 戴志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92-2794,共3页
该文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模拟计算了THz圆波导梳状慢波结构的负1次返波的色散和耦合阻抗。结果证实:在430-570GHz频带内,慢波结构内半径为0.175mm,约为中心频率波长的0.292倍;在760-940GHz的频带内,慢波结构内半径为0.1mm,是中心频率... 该文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模拟计算了THz圆波导梳状慢波结构的负1次返波的色散和耦合阻抗。结果证实:在430-570GHz频带内,慢波结构内半径为0.175mm,约为中心频率波长的0.292倍;在760-940GHz的频带内,慢波结构内半径为0.1mm,是中心频率处波长的0.392倍。该结构较大的径向尺寸有利于提高电子注通过率。这种结构负1次返波的耦合阻抗较小,基本上小于1Ω,很好解释了现有THz返波管的电子效率小于0.01%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梳状慢波结构 色散:耦合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梳慢波结构特性研究
3
作者 曾凡正 杜广星 +2 位作者 王弘刚 钱宝良 马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11-414,共4页
本文基于双梳慢波结构的色散关系式,详细分析和讨论了电场正反对称模式的色散特性,并研究了慢波空占比、波导高度以及慢波深度对色散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正反对称模式受各参数影响规律的对比,得出只有在减少波导高度的同时保持慢波深度... 本文基于双梳慢波结构的色散关系式,详细分析和讨论了电场正反对称模式的色散特性,并研究了慢波空占比、波导高度以及慢波深度对色散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正反对称模式受各参数影响规律的对比,得出只有在减少波导高度的同时保持慢波深度不减小,才能增大正反对称模式之间的频率隔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状慢波结构 色散特性 频率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2THz高效率行波管的互作用计算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自成 唐伯俊 +2 位作者 谢文球 田宏 董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2-87,共6页
利用CST Microwave Studio计算双排矩形梳状慢波结构的色散并据此确定了0.22THz左右频段(D波段)行波管用慢波结构的尺寸参数.将相速再同步技术应用于基于双排矩形梳状慢波结构的D 波段行波管中,用CSTPIC模拟计算了4例具有不同周期构型... 利用CST Microwave Studio计算双排矩形梳状慢波结构的色散并据此确定了0.22THz左右频段(D波段)行波管用慢波结构的尺寸参数.将相速再同步技术应用于基于双排矩形梳状慢波结构的D 波段行波管中,用CSTPIC模拟计算了4例具有不同周期构型的D波段行波管.结果证实:对于无集中衰减器的D波段行波管,在218-232GHz范围内,相速再同步技术使得输出功率从10-13 W 提高到19-28 W,电子效率从1.4%-2.2%提高到2.6%-3.9%;对于具有集中衰减器D波段行波管,在218-232GHz范围内,相速再同步技术使得输出功率从8-16.8 W 提高到32-41 W,电子效率从1.5%-2.8%提高到4.4%-5.7%.此外,无论行波管有无集中衰减器,相速再同步技术都明显改善了行波管的增益平坦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段行 相速再同步技术 双排矩形梳状慢波结构 色散 PI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行波管的高效率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自成 李海强 +2 位作者 谢文球 田宏 马思园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94-397,共4页
将相速再同步技术引入基于双排矩形梳状慢波结构的W波段行波管中,利用CST计算了所需不同周期的慢波结构的色散和偶合阻抗,在此基础上用MTSS模拟计算了注波互作用。结果证实:对于由两段周期均匀的慢波结构构成的W波段行波管,在90~98GHz... 将相速再同步技术引入基于双排矩形梳状慢波结构的W波段行波管中,利用CST计算了所需不同周期的慢波结构的色散和偶合阻抗,在此基础上用MTSS模拟计算了注波互作用。结果证实:对于由两段周期均匀的慢波结构构成的W波段行波管,在90~98GHz范围内输出功率为48.92W^56.44W,电子效率为6.04%~6.96%,增益大于49d B;而对于由7段周期跳变的慢波结构构成的W波段行波管,在90~98GHz范围内输出功率为57.06W^98W,电子效率为6.98%~11.99%,增益大于50d B;两者相比,电子效率提高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段行 相速再同步技术 双排矩形梳状慢波结构 色散 耦合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