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月亮山地区苗族梯田文化探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和平
-
机构
凯里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726-18727,共2页
-
基金
凯里学院2011年度规划课题"月亮山区梯田及其生态文化研究"(Z1106)
-
文摘
通过田野调查,从文化角度介绍月亮山地区梯田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渊源,发掘梯田的建造技术,探究结构布局以及形成的生态文化意义。
-
关键词
月亮山地区
梯田文化
建造技术
生态功能
-
分类号
TU984.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梯田文化”背景下的湖南新化习溪河沿岸村落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筱蔚
汤朝晖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出处
《华中建筑》
2018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20806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A030313208)
-
文摘
以湖南新化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紫鹊界梯田所在地习溪河沿岸的典型乡村聚落为研究载体,分析比较习溪河上垌的正龙村、中垌的龙湘村、下垌的大匠村在沿习溪河的不同地理位置、地形特点、自然小环境而形成的具有地缘、亲缘关系的三个不同聚落集群。从聚落空间构成中的选址、布局、建筑单体特征等,研究上述乡村聚落赖以生存的梯田文化特征、传统营建手法、乡土建筑技艺在现实条件下延续、传承与革新的方法。
-
关键词
村落
空间构成
梯田文化
聚落分布
聚落单体特征
-
Keywords
Rural settlement
Space construction
Terrace culture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Rural building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TU984.18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从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和谐性看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燕
-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
-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58-62,共5页
-
文摘
哈尼族梯田文化是人类遵从自然,利用自然的典范,是哈尼族与同区域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创造,为和谐社会的结晶,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优秀民族文化的推动作用,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从而营建自然和谐、乡风文明、各具特色的民族新农村。
-
关键词
哈尼族梯田文化
和谐性
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
Keywords
Hani ' s terraced - field culture
harmony
ethic region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
分类号
K28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梯田文化与哈尼族服饰
被引量:6
- 4
-
-
作者
邓丽萍
-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
-
出处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7年第3期36-37,共2页
-
文摘
一个民族的服饰形制不是无中生有的,它必定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中诞生、发展和成熟,并适应于社会大环境。哈尼族的服饰就是在其梯田农业这个大的社会、自然环境中形成其民族特色的,它不仅适应于该社会氛围而且从中汲取灵感,进行独特的服饰创造并与之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哈尼风貌。
-
关键词
梯田文化
哈尼族
服饰
-
分类号
K892.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浅谈元江哈尼梯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3
- 5
-
-
作者
石胜
-
机构
玉溪市元江县民族文化研究所
-
出处
《民族音乐》
2019年第2期54-55,共2页
-
文摘
元江哈尼族历来精于修筑梯田,祖先们凭借一柄板锄,挥锄不息,砥砺前行,建造了气势恢宏的梯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梯田农耕文化。极目远望,层层梯田如玉带,镶嵌青山舒缓流畅;又如彩练缠绕大山,蜿蜒曲折迎风舒展。在层层叠错的田里埂间,无不折射出哈尼族祖先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巧妙利用哀牢山自然生态系统密切吻合的睿智,沉淀着深厚的稻耕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梯田是一部反映哈尼族扎根哀牢、繁衍生息的叙事长诗:它用“勤”于一柄板锄雕刻哈尼仙境;它用“勤”于一柄板锄烙印坚韧不屈的哈尼脊梁;它用“勤”于一柄板锄续写灿烂的哈尼梯田稻耕文化史。体现了哈尼儿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吃苦耐劳为人生美德和生活信条,化劳动辛苦为乐,化生活的艰辛为荣,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哈尼儿女旷达豪迈的乐观人生。
-
关键词
梯田文化
保护与传承
自然生态系统
哈尼族
“勤”
农耕文化
文化内涵
叙事长诗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S284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庄浪县发展梯田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策略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马青
-
机构
庄浪县万泉镇文化服务中心
-
出处
《山西农经》
2022年第12期177-179,共3页
-
文摘
庄浪县是甘肃省东部的一个农业大县,共有18个乡镇293个自然村49万人。站立不稳、难以耕作的“黄土高坡”曾经是制约庄浪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改善恶劣的生产生存条件,庄浪人历经34年苦干、大干,兴修人工水平梯田64 266 hm2,为庄浪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生产条件,也为发展梯田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章就庄浪县人工梯田建设的基本情况、人工梯田发展文化旅游的潜在资源、发展梯田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庄浪县
梯田文化旅游
乡村振兴
策略
-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隐秘的祭祀:一个哈尼族个案的分析
被引量:4
- 7
-
-
作者
秦臻
-
机构
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04年第5期60-68,共9页
-
文摘
在以梯田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体系中 ,自然宗教祭祀活动是哈尼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但绿春每年举行的“阿倮欧滨”和“倮牛”祭祀活动 ,作为一种村寨联合、庄重隐秘的自然宗教祭祀行为 ,在哈尼族地区并不多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提出“阿倮欧滨”等祭祀活动是哈尼族自然宗教特定语境中的民俗表演交流事件 ,是以祭司咪谷为中心的自然宗教语境及村寨联合的公众信仰的社会语境之间的互动。“阿倮欧滨”祭祀实质为水神、土地神、祖先神三位一体的融合 ,构建了村寨祭祀的系统 ,成为哈尼族梯田农耕祭祀的典型范例。
-
关键词
梯田文化
哈尼族
阿保欧滨祭祀
自然宗教
信仰
-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元阳县山地养鸡现状及对策
- 8
-
-
作者
周俊杰
杨双鼎
-
机构
云南省元阳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2年第2期132-133,共2页
-
文摘
1前言元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哀牢山脉南段,红河州西南部、红河南岸,地处东经102°27′~103°13′北纬22°49′~23°19′之间。2010年底生猪存栏31.4万头,肥猪出栏34.6头,家禽存笼94万只,家禽出笼117万只,畜牧业总产值5375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2%。县委政府为了促进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把山地养鸡、
-
关键词
山地养鸡
元阳县
梯田文化
西南部
红河州
总产值
云南省
畜牧业
-
分类号
S831
[农业科学—畜牧学]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歌曲《梯噜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9
-
-
作者
王枥
-
机构
红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
出处
《民族音乐》
2021年第4期74-76,共3页
-
文摘
每一个古老民族都是吟诵着自己的歌谣,欢跳着自己的舞蹈,演奏着自己的音乐,从蒙昧和野蛮走向文明,从远古向现代的。哈尼族是一个山地水田农耕的民族,她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想感情、神灵信仰、文化艺术,都与山地、水田、农耕有关,她创造了具有自己特点的伟大的梯田文化。她的音乐文化是梯田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
关键词
梯田文化
哈尼族
神灵信仰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吟诵
思想感情
农耕
异彩纷呈
-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J616.2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