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水软弱夹层顶板煤巷梯次支护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志红 施现院 李向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7-71,共5页
为了研究梯次支护对煤巷软弱夹层顶板的支护效果,以许厂煤矿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梯次支护机理,开展了顶板泥岩的耐崩解性试验和膨胀性试验,重点研究了梯次支护在3315运输巷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泥岩耐崩解性指数平均大小为77.92%,最大膨... 为了研究梯次支护对煤巷软弱夹层顶板的支护效果,以许厂煤矿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梯次支护机理,开展了顶板泥岩的耐崩解性试验和膨胀性试验,重点研究了梯次支护在3315运输巷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泥岩耐崩解性指数平均大小为77.92%,最大膨胀应力为0.95MPa,最大膨胀率为3.5%,水对软弱夹层弱化作用较强。在巷道掘进和回采期间,巷道两帮最大收敛量分别为82mm和149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分别为10mm和549mm,顶板最大离层量7mm。这充分表明梯次支护用于煤巷含水软弱夹层顶板支护是科学合理的,可以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复合顶板 梯次支护 软岩 深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托顶煤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小岩 贺永亮 张志聪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6,共6页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为了满足大型设备的正常使用,巷道断面的日益扩大,给巷道支护及围岩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基于义马常村矿21170工作面巷道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现场测试、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对大断面托顶煤巷...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为了满足大型设备的正常使用,巷道断面的日益扩大,给巷道支护及围岩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基于义马常村矿21170工作面巷道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现场测试、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对大断面托顶煤巷道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大断面托顶煤巷道的变形破环特征和支护理论,大断面托顶煤巷道变形破坏的诱发因素,提出了大断面托顶煤巷道"全断面控型易损部位强化控制技术",并确定21170工作面巷道的扩掘方案,现场应用效果显著。对大断面托顶煤同类巷道支护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断面 托顶煤 围岩支护 梯次支护 让压减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厚层软弱复合顶板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爱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3,共5页
针对陈四楼煤矿深部厚层软弱复合顶板巷道支护技术难题,基于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通过强弱强理论和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梯次组合支护技术方案。方案中的锚杆、短锚索、长锚索阶段支护使顶板岩层形成承载加固梁,围岩锚固区内浅孔注... 针对陈四楼煤矿深部厚层软弱复合顶板巷道支护技术难题,基于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通过强弱强理论和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梯次组合支护技术方案。方案中的锚杆、短锚索、长锚索阶段支护使顶板岩层形成承载加固梁,围岩锚固区内浅孔注浆以及锚固区外深孔注浆将锚固区内以及锚固区外的围岩裂隙充填,提高顶板岩层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强顶板的整体稳定性。并在南九采区轨道巷道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以及现场矿压观测。结果表明: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为73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47 mm,巷道顶板的下沉以及两帮的变形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软弱复合顶板 梯次组合支护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断层构造区巷道冲击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飞 李明利 +1 位作者 武轶凡 蔡东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3,共9页
断层构造区静动载应力耦合作用加剧了井下断层区围岩冲击危险性,断层构造区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冲击动载响应特征存在显著特殊性。目前对于断层构造区的冲击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作面采场附近,但对于断层构造区巷道冲击破坏鲜有研究。以... 断层构造区静动载应力耦合作用加剧了井下断层区围岩冲击危险性,断层构造区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冲击动载响应特征存在显著特殊性。目前对于断层构造区的冲击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作面采场附近,但对于断层构造区巷道冲击破坏鲜有研究。以陕西某矿深埋高应力断层构造区巷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断层构造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力学特征:①断层面存在明显应力阻隔效应,正断层附近存在上盘应力集中区和下盘应力降低区2个特殊应力区。巷道由于断层面影响,巷帮静载集中应力呈现非对称分布特征,远离断层面侧应力集中程度大于靠近断层面侧,该侧巷道围岩冲击破坏危险程度增大。②断层面对于应力波传递产生明显阻隔作用,正断层上盘动载响应大于下盘动载响应,由于巷道两帮应力非对称分布特征,右帮动载响应明显大于左帮。基于上述特征,提出了断层构造区巷道围岩“卸(大直径钻孔卸压)−支(梯次加固成层式吸能防冲支护)”协同防冲控制技术,工程试验结果表明:①巷道围岩采取“卸−支”协同防冲处理措施后,巷道两帮应力集中区往围岩深部转移3~5 m,应力峰值降低18.5%~20.3%,巷道帮部围岩应力集中程度显著降低。②采用“卸−支”协同防冲处理措施前,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分别为856,334,325,567 mm,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采用“卸−支”协同防冲处理措施后,巷道围岩变形量降低35.69%~62.03%,巷道围岩稳定性增强。③钻孔煤粉量显著低于临界粉煤量,巷道围岩动力显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断层构造区 冲击地压 断层面 巷道围岩 巷道防冲 大直径钻孔卸压 梯次加固成层式吸能防冲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煤矿深部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主动控制技术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文康 刘旦龙 孙大增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81,86,共7页
针对城郊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严重的工程问题,分析了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了深部巷道围岩大变形及底鼓机理,对深部巷道围岩进行了地质特征分类。提出了针对岩巷采用的高预紧力、高强度、高刚度和高锚固点即... 针对城郊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严重的工程问题,分析了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了深部巷道围岩大变形及底鼓机理,对深部巷道围岩进行了地质特征分类。提出了针对岩巷采用的高预紧力、高强度、高刚度和高锚固点即"四高"锚杆支护、注浆锚索加固支护结合底板卸压的联合支护技术,以及针对厚层泥岩顶板煤巷采用的梯次支护技术,并在南翼轨道大巷和21105上巷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矿压观测结果表明,巷道表面变形量较小,支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大变形 底鼓 “四高”锚杆 梯次支护 联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