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形轨枕钢轨波磨多波长现象机理研究
1
作者 汪虎 赵才友 +2 位作者 赵炎南 石锐 王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6,共11页
半径400 m曲线段梯形轨枕轨道内轨存在轨枕中部与端部两种波长波磨交替出现的现象,为从轮轨接触共振角度研究这一问题,根据轨道结构建立梯形轨枕轨道三维瞬态滚动接触模型,揭示轮轨接触弹性系统固有频率与波磨通过频率之间的关系及轮轨... 半径400 m曲线段梯形轨枕轨道内轨存在轨枕中部与端部两种波长波磨交替出现的现象,为从轮轨接触共振角度研究这一问题,根据轨道结构建立梯形轨枕轨道三维瞬态滚动接触模型,揭示轮轨接触弹性系统固有频率与波磨通过频率之间的关系及轮轨系统共振特性,分析不同波长波磨激励下首个周期钢轨波磨接触斑内磨耗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轮对经过梯形轨道不同位置会激发轨道系统不同的模态,参与共振的模态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同一梯形轨枕端部与中部轨面存在多波长波磨;振动频率为136.7 Hz、248.7 Hz时,车轮-梯形轨道系统出现明显共振现象,车轮通过梯形轨枕端部激发钢轨弯曲振动与轨枕边角翘曲的模态(频率为248.7 Hz),车轮通过梯形轨枕中部激发钢轨与轨枕协同弯曲振动的模态(频率为136.7 Hz);车轮经过波磨激励区段时磨耗范围逐渐扩大,从接触斑前缘向后缘移动,到达首个周期波磨波峰时磨耗范围覆盖整个接触区域,波谷处的磨耗程度比波磨波峰处严重,从微观上描述了轮轨接触区域磨耗的变化情况,轮轨系统共振诱发钢轨波磨产生,波磨萌生加剧轮轨不稳定振动,波磨从而加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轨枕 钢轨波磨 瞬态有限元 共振 黏滑分布 轨面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梯形轨枕轨道钢轨波磨成因研究
2
作者 宋启峰 陈光雄 +2 位作者 董丙杰 张峻才 冯晓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4-721,共8页
为研究地铁小半径曲线段梯形轨枕轨道上内轨波磨的形成机理,基于饱和轮轨蠕滑力引发的摩擦自激振动导致钢轨波磨的理论,建立导向轮对-梯形轨枕轨道系统有限元模型,模型中采用实体单元对扣件系统进行建模;应用复特征值分析和瞬时动态分... 为研究地铁小半径曲线段梯形轨枕轨道上内轨波磨的形成机理,基于饱和轮轨蠕滑力引发的摩擦自激振动导致钢轨波磨的理论,建立导向轮对-梯形轨枕轨道系统有限元模型,模型中采用实体单元对扣件系统进行建模;应用复特征值分析和瞬时动态分析分别求解轮轨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和时域动态响应;研究了缓冲减振垫参数和梯形轨枕结构对轮轨系统摩擦自激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饱和轮轨蠕滑力引发的频率为150 Hz的摩擦自激振动是小半径曲线段梯形轨枕轨道上内轨波磨的成因,预测得到的波磨波长约为69 mm,与实测结果很接近;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增大侧向缓冲垫阻尼及铺设横向钢管间距为1.25 m的梯形轨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梯形轨枕轨道上的钢轨波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梯形轨枕 摩擦自激振动 复特征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减振梯形轨枕轨道结构关键设计参数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国庆 孙魁 +2 位作者 陈虹兵 刘文武 冯青松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为研究中等减振梯形轨枕轨道的动力学特性,采用直接刚度法建立了车辆-梯形轨枕轨道-隧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减振垫垂向静刚度和梯形轨枕厚度对钢轨、轨枕和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减振垫静刚度在15~30 kN/mm时,减振效... 为研究中等减振梯形轨枕轨道的动力学特性,采用直接刚度法建立了车辆-梯形轨枕轨道-隧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减振垫垂向静刚度和梯形轨枕厚度对钢轨、轨枕和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减振垫静刚度在15~30 kN/mm时,减振效果均达到了中等减振要求,梯形轨枕减振垫的垂向静刚度可以根据环境敏感点的具体振动超标量进行选取;与普通整体道床相比,当梯形轨枕的板中减振垫垂向静刚度为25 kN/mm时,梯形轨枕在40 Hz以上的频率范围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增加梯形轨枕厚度可以降低钢轨和轨枕的垂向位移,并通过增加参振质量的方式提高减振性能;当梯形轨枕厚度从0.15 m增至0.35 m时,钢轨垂向位移、轨枕垂向位移和隧道垂向加速度减小幅度达7.73%、和6.82%和18.18%;中等减振梯形轨枕轨道与普通整体道床衔接时,需要在梯形轨枕铺设段设置3块5.8 m过渡梯形轨枕,过渡梯形轨枕的减振垫静刚度应优先按照三级刚度过渡方案进行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轨枕轨道 减振垫刚度 轨枕厚度 轨道过渡段 钢轨挠度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铁路曲线地段梯形轨枕有砟轨道动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永伟 李萍 +1 位作者 李玉路 周丽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6-281,共6页
围绕梯形轨枕有砟轨道在城际铁路中适应性问题,测试城际列车以80~176 km/h通过半径为1432 m曲线地段时梯形轨枕有砟轨道系统动力性能指标,对比梯形轨枕有砟轨道和普通Ⅲ型枕动力性能。运用车辆与轨道动力相互作用原理和有限元方法建立... 围绕梯形轨枕有砟轨道在城际铁路中适应性问题,测试城际列车以80~176 km/h通过半径为1432 m曲线地段时梯形轨枕有砟轨道系统动力性能指标,对比梯形轨枕有砟轨道和普通Ⅲ型枕动力性能。运用车辆与轨道动力相互作用原理和有限元方法建立曲线地段梯形轨枕有砟轨道动力学模型,进一步评估城际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时的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1)列车实际通过曲线地段梯形轨枕有砟轨道时的安全性和轨道结构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2)梯形轨枕有砟轨道较普通Ⅲ型枕有更良好的减振性能,车速从80提高至176 km/h时,减振效果从8.3降低至6.2 dB;(3)考虑道床横向阻力非线性特性的车辆与轨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表明,随着车速增大,梯形轨枕有砟轨道动力响应增大,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均降低,但仍满足规范要求,其中车辆与轨道的横向动力响应受车速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梯形轨枕 有砟轨道 曲线 道床横向阻力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快轨梯形轨枕无砟轨道在线实测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申琼玉 韩冬东 +2 位作者 董振升 俞泉瑜 徐飞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总结分析2023年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环行线完成的最高时速220km/h条件下,市域快轨梯形轨枕无砟轨道相对于普通有砟轨道的安全性、平稳性及减振效果等测试方案及测试结果。测试列车为8辆编组CRH380AJ综合检测车,测试指标包括:脱轨系数、... 总结分析2023年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环行线完成的最高时速220km/h条件下,市域快轨梯形轨枕无砟轨道相对于普通有砟轨道的安全性、平稳性及减振效果等测试方案及测试结果。测试列车为8辆编组CRH380AJ综合检测车,测试指标包括: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等安全性及稳定性指标,钢轨及轨枕垂、横向动态位移等变形指标,钢轨垂、横向振动加速度等振动特性指标,以及距线路中心线3.5 m处路基表面的减振效果等。测试结果表明:市域快轨梯形轨枕无砟轨道的各项指标均低于相关规范标准限值,且与有砟轨道相近,表明市域快轨梯形轨枕在安全性、稳定性及钢轨振动特性方面可满足220 km/h速度级应用要求;市域快轨梯形轨枕无砟轨道相对于普通有砟轨道的减振效果按不同计权方式分别为3.3~5.1 dB、4.4~6.8 dB。本次测试成果可为市域快轨及城际铁路轨道减振技术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轨 梯形轨枕 安全性 稳定性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梯形轨枕轨道降噪性能试验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战家旺 夏禾 +2 位作者 善田康雄 井上宽美 齐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通过在北京地铁5号线高架桥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上进行的现场噪声测试,对比分析列车通过梯形轨枕轨道和普通板式轨道时桥梁附近的噪声,研究梯形轨枕轨道的噪声频谱特性及随列车速度变化的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梯形轨枕轨道的降噪能力明显... 通过在北京地铁5号线高架桥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上进行的现场噪声测试,对比分析列车通过梯形轨枕轨道和普通板式轨道时桥梁附近的噪声,研究梯形轨枕轨道的噪声频谱特性及随列车速度变化的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梯形轨枕轨道的降噪能力明显优于普通板式轨道,从时域看,噪声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梯形轨枕轨道的噪声值比普通板式轨道低;从频域看,噪声主要集中在60~4 000 Hz范围内,在轨道附近测点和25 m处测点处以1 000 Hz以上的高频轮轨噪声为主,在梁底测点处100~150 Hz范围内的低频结构噪声占很大比重;在1~4 Hz和30~1 000 Hz频域范围内,梯形轨枕轨道的噪声比普通板式轨道平均低6 dB;在4~30及1 000 Hz以上频域范围,2种轨道的噪声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高架桥 梯形轨枕轨道 普通板式轨道 降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复合减振器的梯形轨枕提高轨道的减振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凯 白鸿柏 +2 位作者 路纯红 李冬伟 李玉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5期161-165,共5页
为了分析使用金属橡胶-碟簧复合减振器的梯形轨枕轨道对地表及建筑物的减振效果以及地表振动传播规律,将地铁对沿线的振动影响问题简化成平面应变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建筑物—地铁隧道—土层二维有限元模型。把仿真计算得到... 为了分析使用金属橡胶-碟簧复合减振器的梯形轨枕轨道对地表及建筑物的减振效果以及地表振动传播规律,将地铁对沿线的振动影响问题简化成平面应变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建筑物—地铁隧道—土层二维有限元模型。把仿真计算得到的道床加速度作为模型激励,研究使用复合减振器与普通线性减振垫的梯形轨枕轨道,对环境的振动影响差异,对复合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做出评价。研究使用复合减振器的梯形轨枕轨道引起的地表振动传播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线性减振垫,金属橡胶—碟簧复合减振器可以提升减振效果,具有替换减振垫的可行性;得出地铁列车作用下的地表振动特性,并与文献结论做比较,证明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复合减振器 梯形轨枕 环境振动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梯形轨枕轨道动力及减振作用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邓玉姝 夏禾 +3 位作者 邹永伟 齐琳 井上宽美 周丽艳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10期55-58,共4页
建立列车荷载作用下梯形轨枕轨道的动力分析模型,模拟在不同车速下列车穿过高架桥的整个时间历程,计算出采用梯形轨枕轨道的高架桥的动力响应和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普通无碴轨道的高架桥动力响应作比较,从... 建立列车荷载作用下梯形轨枕轨道的动力分析模型,模拟在不同车速下列车穿过高架桥的整个时间历程,计算出采用梯形轨枕轨道的高架桥的动力响应和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普通无碴轨道的高架桥动力响应作比较,从而分析出梯形轨枕轨道的减振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无碴轨道相比,梯形轨枕轨道有很好的减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梯形轨枕轨道 高架桥 减振 列车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砟道床梯形轨枕横向阻力试验与构成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井国庆 贾文利 +1 位作者 强伟乐 卢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3,共5页
梯形轨枕具有稳定性好、振动小的优点,并能减弱传递给轨道的动荷载,使得梯形轨枕在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中均有较好表现,但是其横向阻力一直未进行系统试验研究.本文研究了不同砟肩宽度(200、300、400、500 mm)梯型轨枕道... 梯形轨枕具有稳定性好、振动小的优点,并能减弱传递给轨道的动荷载,使得梯形轨枕在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中均有较好表现,但是其横向阻力一直未进行系统试验研究.本文研究了不同砟肩宽度(200、300、400、500 mm)梯型轨枕道床横向阻力,分析了阻力构成,并与Ⅲc型轨枕对比.结果表明,在砟肩宽度均为500 mm道床上,平肩式梯形轨枕与平肩式及砟肩堆高150 mm、Ⅲc型轨枕相比,阻力分别提升了约55%、14%,并且,平肩式道床砟肩宽度由200 mm增加至500 mm过程中,梯形轨枕道床横向阻力无明显增长,其横向阻力主要由3部分构成,其中轨枕底面与道床摩擦提供约34%,枕心部位提供约47%,轨枕端部提供约19%.试验表明,采用梯形轨枕,可选用较小截面尺寸的道床,从而大幅节约建设用地及道砟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轨枕 横向阻力 有砟道床 砟肩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地段梯形轨枕布置计算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衍峰 郭建平 雷黔湘 《都市快轨交通》 2008年第1期65-67,共3页
阐述梯形轨枕在设有超高的曲线地段平面布置的计算方法,以及曲线地段超高的实现方法。采用数值方法,编制计算程序,实现任意半径、任意缓和曲线长度曲线上梯形轨枕布置的计算,简化梯形轨枕的设计。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减振 梯形轨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减振器刚度对轨道动力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伯靖 周建 李成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共3页
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相对于其他轨道系统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现阶段对该种轨道形式的研究较少,利用有限元软件从谐响应方面分析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的动力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减振器刚度变化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反映参... 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相对于其他轨道系统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现阶段对该种轨道形式的研究较少,利用有限元软件从谐响应方面分析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的动力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减振器刚度变化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反映参数变化对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减振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该轨道系统中使用刚度小的减振器可提高其减振性能,提高行车舒适性及改善轨下结构受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 谐响应分析 位移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速120 km地铁梯形轨枕轨道现场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葛辉 王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2,共5页
为详细评价速度120 km/h地铁中梯形轨枕轨道的减振效果,通过对某地铁线路现场测试的方法,在时域和频域内对比分析梯形轨枕轨道较普通长枕整体道床轨道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梯形轨枕轨道从振动根源处就得到了有效的减振且减振的效果较... 为详细评价速度120 km/h地铁中梯形轨枕轨道的减振效果,通过对某地铁线路现场测试的方法,在时域和频域内对比分析梯形轨枕轨道较普通长枕整体道床轨道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梯形轨枕轨道从振动根源处就得到了有效的减振且减振的效果较好。普通长枕整体道床轨道能有效减弱振动加速度从钢轨至道床的传播,但是从道床至隧道振动加速度的衰减效果要弱于梯形轨枕轨道。梯形轨枕轨道减振效果整体好于普通长枕整体道床轨道,且能有效地降低中高频段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轨枕 时速120km 现场测试 减振效果 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支撑梯形轨枕轨道在北京地铁5号线铺设的工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进 任静 吴建忠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10期33-37,共5页
介绍梯形轨枕轨道的结构特点,研究铺设于5号线的工程可行性和必要性,系统总结其在我国首次实际工程应用所需解决的诸多工程接口问题,并就其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评价,为其在其他工程的应用提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关键词 北京地铁5号线 梯形轨枕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形台座式浮动梯形轨枕道床施工工艺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朝阳 张希海 +1 位作者 史万成 刘琦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介绍北京地铁5号线高架桥梯形轨枕减振道床实验段的构造形式、工作原理,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阐述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难点工序及解决办法以及对后续施工的建议。
关键词 北京地铁5号线 梯形轨枕减振道床 整体道床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轨枕轨道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杨新文 和振兴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8-393,共6页
为了探明梯形轨枕轨道在地铁车辆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利用车辆-轨道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地铁车辆和梯形轨枕轨道系统振动模型,假设车辆模型为多刚体系统,钢轨模型为无限长两端绞支离散支撑的Euler梁,用有限长两端自由的Euler梁模拟离散弹... 为了探明梯形轨枕轨道在地铁车辆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利用车辆-轨道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地铁车辆和梯形轨枕轨道系统振动模型,假设车辆模型为多刚体系统,钢轨模型为无限长两端绞支离散支撑的Euler梁,用有限长两端自由的Euler梁模拟离散弹性支撑的梯形轨枕,利用显式积分法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计算分析了梯形轨枕轨道在地铁车辆作用下的振动特性,讨论了轨道系统的振动与列车运行速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梯形轨道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可以减小基础的动反力;随着地铁车辆速度的增加,钢轨和轨枕的垂向振动有所增大,而横向振动变化不明显。轮轨力随着车速的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梯形轨枕轨道 振动特性 多刚体系统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轨枕尺寸对车辆-轨道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江万红 樊卿 蔡成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74,79,共6页
为研究梯形轨枕尺寸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梯形轨枕轨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厚度和长度的梯形轨枕进行模态分析;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梯形轨枕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车辆通... 为研究梯形轨枕尺寸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梯形轨枕轨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厚度和长度的梯形轨枕进行模态分析;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梯形轨枕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车辆通过不同厚度和长度梯形轨枕时车辆-轨道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厚度对前3阶频率影响较小,第6阶模态以上的频率随梯形轨枕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轨枕长度可以有效降低轨枕的固有频率,对降低高阶频率的效果更好;厚度和长度对梯形轨枕的振型有较大影响。增大梯形轨枕的厚度有利于减小钢轨和轨枕的垂向位移,提高轨枕的减振性能;梯形轨枕长度的增大,会使钢轨和轨枕垂向位移增大,对轨枕横向振动影响较明显。梯形轨枕轨道结构设计时应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合理选取梯形轨枕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梯形轨枕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模态分析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橡胶-碟簧复合减振器在梯形轨枕轨道中的应用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凯 白鸿柏 +2 位作者 路纯红 李冬伟 李玉龙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26,共5页
为了提升现有梯形轨枕轨道的减振效果,研究金属橡胶-碟簧复合减振器在梯形轨枕轨道中的应用,以及为复合减振器的设计提供依据,根据金属橡胶-碟簧复合减振器的载荷-位移曲线形状特点,对载荷-位移曲线进行适当简化,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 为了提升现有梯形轨枕轨道的减振效果,研究金属橡胶-碟簧复合减振器在梯形轨枕轨道中的应用,以及为复合减振器的设计提供依据,根据金属橡胶-碟簧复合减振器的载荷-位移曲线形状特点,对载荷-位移曲线进行适当简化,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车辆-梯形轨枕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和梯形轨枕-道床-大地模型,将车辆-梯形轨枕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中的轮轨力施加到梯形轨枕-道床-大地模型中,取距离轨道中心线5m处的地面节点的垂向加速度时程曲线及其幅频谱作为分析数据。计算表明,金属橡胶-碟簧复合减振器可以起到提升减振效果的作用,相对于线性减振垫,复合减振器可以使距离轨道中心线5m处的地面节点垂向加速度有效值减小11%。对金属橡胶-碟簧复合减振器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提高现有梯形轨枕轨道的减振效果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轨枕 复合减振器 非线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梯形轨枕机械铺设法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大伟 蔡鲁泉 贺建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5,共4页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采用梯形轨枕轨道所占比例较多,工期较紧,采用人工散铺法施工环节多、功效低,作业过程存在安全隐患,针对现有施工工法的缺点进行试验研究,改进采用机械铺设法施工,提高了梯形轨枕轨道的施工质量和工效,施工进度达75...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采用梯形轨枕轨道所占比例较多,工期较紧,采用人工散铺法施工环节多、功效低,作业过程存在安全隐患,针对现有施工工法的缺点进行试验研究,改进采用机械铺设法施工,提高了梯形轨枕轨道的施工质量和工效,施工进度达75 m/d,对曲线地段的梯形轨道施工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轨道交通 大兴线 地下线 梯形轨枕 机械铺设法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昌平线高架线梯形轨枕机铺法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德君 王新年 虞雍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77,87,共3页
通过对北京市轨道交通昌平线的高架线梯形轨枕施工难点及控制措施进行总结,介绍梯形轨枕铺设采用机铺法施工,克服配枕、轨排组装、小半径曲线精调、车站铺设门吊限界超限、排水处理及接触轨混凝土底座预埋等多项技术难题。机铺法施工速... 通过对北京市轨道交通昌平线的高架线梯形轨枕施工难点及控制措施进行总结,介绍梯形轨枕铺设采用机铺法施工,克服配枕、轨排组装、小半径曲线精调、车站铺设门吊限界超限、排水处理及接触轨混凝土底座预埋等多项技术难题。机铺法施工速度达75 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轨道交通 昌平线 高架线 梯形轨枕 机铺法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桥梯形轨枕轨道不平顺测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玉姝 夏禾 Guido De Roeck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北京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至天通苑北站之间铺设了一段长为171 m的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为了得出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实际情况的轨道不平顺谱,对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进行了轨道不平顺测量,并对轨道不平顺功率谱进行了拟合,得出了拟合曲线的特征... 北京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至天通苑北站之间铺设了一段长为171 m的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为了得出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实际情况的轨道不平顺谱,对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进行了轨道不平顺测量,并对轨道不平顺功率谱进行了拟合,得出了拟合曲线的特征参数.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幅值分析和功率谱分析可知,北京地铁5号线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的轨道平顺状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地铁 高架桥梁 梯形轨枕 功率谱密度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