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二甲基硅氧烷-梯形苯基倍半硅氧烷共聚物的制备 被引量:4
1
作者 何益飞 李临生 +2 位作者 兰云军 张建华 安求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1,共4页
探讨了用羟基硅油(PDMS)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合成聚二甲基硅氧烷-梯形苯基倍半硅氧烷共聚物的反应条件,通过IR1、H-NMR确定了目标产物的结构。
关键词 有机硅梯形共聚物 聚二甲基硅氧烷-苯基硅氧烷梯形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的新型制备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军营 肖志刚 张晓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9-41,共3页
以苯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利用经过改良的热平衡缩合法,得到产物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Ph-T)。借助傅立叶红外、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硅谱等方法,确定了产物具有规整的梯形分子结构;以热重分析测定了其耐热性,在空气中失重5%时温度为530℃,... 以苯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利用经过改良的热平衡缩合法,得到产物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Ph-T)。借助傅立叶红外、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硅谱等方法,确定了产物具有规整的梯形分子结构;以热重分析测定了其耐热性,在空气中失重5%时温度为530℃,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苯基硅氧烷 制备方法 分子结构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溶剂诱导的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结晶(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培芳 闫寿科 任忠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4-498,共5页
通过溶剂诱导结晶的方法研究了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PPSQ)的球晶结构. 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溶液的浓度、溶剂的挥发时间以及温度等影响因素对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球晶结构形貌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稀释溶液浓度与提高结晶温度在... 通过溶剂诱导结晶的方法研究了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PPSQ)的球晶结构. 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溶液的浓度、溶剂的挥发时间以及温度等影响因素对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球晶结构形貌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稀释溶液浓度与提高结晶温度在改变球晶的形态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 球晶的尺寸会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或者结晶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都归因于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在二甲苯中的溶解度的增加. 在不改变其它结晶条件的情况下,延长溶剂的挥发时间也会形成更大的球晶. 当在光学显微镜下旋转样品时球晶的结构不会发生改变,这表明球晶具有均一的晶体学取向结构. 负性球晶的特征也表明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分子链是沿着球晶的切线方向排列. 考虑到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具有刚性的分子链,还提出了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可能的球晶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苯基硅氧烷 结晶 溶剂诱导 球晶 刚性分子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和滴加法制备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 被引量:3
4
作者 贾英子 刘庆 +2 位作者 马永梅 邹洪 曹新宇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48,共4页
以苯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利用中和滴加法合成了可溶性的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Ph-T),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Χ射线衍射(XRD)和核磁共振硅谱法(29Si-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具有梯形双链分子结... 以苯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利用中和滴加法合成了可溶性的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Ph-T),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Χ射线衍射(XRD)和核磁共振硅谱法(29Si-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具有梯形双链分子结构,以热失重分析(TGA)测定了其在氮气中的耐热性;500℃时产物的热失重不超过5%,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这种制备Ph-T的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比较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苯基硅氧烷 中和滴加法 分子结构 耐热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基倍半硅氧烷研究进展
5
作者 牟秋红 刘月涛 +2 位作者 陈国文 周传健 王成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30,110,共3页
分别介绍了梯型、笼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及其共聚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重点综述了苯基倍半硅氧烷共聚物研究进展,并对苯基倍半硅氧烷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梯形苯基倍半硅氧烷 笼形苯基硅氧烷 硅氧烷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