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与金属梯度过渡层的自蔓延高温合成 被引量:25
1
作者 孙德超 柯黎明 +1 位作者 邢丽 刘鸽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6,共3页
陶瓷以优良的性能正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 ,在其应用过程中往往需与金属连接 ,但因两者间的组织结构及物化性质相差悬殊 ,往往得不到满意的连接结果。在陶瓷与金属间用一定厚度的成分和结构呈梯度变化的梯度过渡层作为连接二者的... 陶瓷以优良的性能正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 ,在其应用过程中往往需与金属连接 ,但因两者间的组织结构及物化性质相差悬殊 ,往往得不到满意的连接结果。在陶瓷与金属间用一定厚度的成分和结构呈梯度变化的梯度过渡层作为连接二者的焊缝层 ,是解决陶瓷与金属连接时所存在问题的较好措施之一。本文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引入焊接领域 ,探索了陶瓷 -金属焊接时接头中梯度过渡层的制备工艺。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可成功地制取陶瓷—金属的梯度过渡层 ,这种过渡层可以有效地缓和因线膨胀系数差在陶瓷 -金属焊接时界面处所产生的热应力 ,为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梯度过渡 陶瓷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过渡层对硬质合金沉积类金刚石膜的耐磨性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佳群 李刘合 +3 位作者 景凯 许亿 刘红涛 李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梯度过渡层对硬质合金沉积类金刚石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制备出能有效改善硬质合金减摩抗磨性能的类金刚石涂层。方法采用真空阴极电弧离子镀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沉积技术,在硬质合金基底上制备了Ti/TiC/DLC、Ti/TiN/DL...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梯度过渡层对硬质合金沉积类金刚石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制备出能有效改善硬质合金减摩抗磨性能的类金刚石涂层。方法采用真空阴极电弧离子镀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沉积技术,在硬质合金基底上制备了Ti/TiC/DLC、Ti/TiN/DLC、Ti/TiN/TiNC/DLC和Ti/TiN/TiNC/TiC/DLC四种类型的Ti多元梯度过渡类金刚石涂层。通过GNEHM-150型洛氏硬度计和电子显微镜、MFT-4000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试验仪、纳米硬度测试仪,分别评价不同类型多元梯度过渡层对硬质合金类金刚石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摩擦磨损性能及纳米硬度。结果 Ti/TiC/DLC、Ti/TiN/DLC、Ti/TiN/TiNC/DLC和Ti/TiN/TiNC/TiC/DLC四种类型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等级分别为HF3-HF4、HF5-HF6、HF1-HF2、HF1,对两种膜基结合强度较好的涂层(Ti/TiN/TiNC/DLC、Ti/TiN/TiNC/TiC/DLC)进行摩擦磨损检测,其摩擦系数分别为0.2、0.1,且经过60 min对摩,Ti/TiN/TiNC/TiC/DLC涂层仍未出现明显剥落。结论梯度过渡层的类型对薄膜的膜基结合强度、摩擦性能有较明显的影响,Ti/TiN/TiNC/TiC/DLC结构的涂层膜基结合强度最好,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表现出了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可有效改善硬质合金表面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涂层 梯度过渡 硬质合金 耐磨性 真空阴极电弧 PE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_2/不锈钢连接梯度过渡层的残余应力 被引量:5
3
作者 徐金富 张学彬 +3 位作者 费有静 张亚非 吴海飞 叶以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4-939,共6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利用MoSi2/316L梯度材料作为过渡层连接MoSi2与316L不锈钢,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MoSi2与316L不锈钢接头制备过程中所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成分分布指数P增加,最大径向和轴向残余拉应力...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利用MoSi2/316L梯度材料作为过渡层连接MoSi2与316L不锈钢,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MoSi2与316L不锈钢接头制备过程中所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成分分布指数P增加,最大径向和轴向残余拉应力先减后增,当P=0.8时,两者同时接近最小,且MoSi2侧的最大径向拉应力较小;随梯度层数n增加,最大径向和轴向残余拉应力逐渐减小,当n=9时,最大径向和轴向残余拉应力分别降为n=0时的24%和25%,且梯度层继续增多时,变化趋势变得平缓;随梯度层厚度d增加,最大径向和轴向残余拉应力逐渐减小,当d=1.0 mm时,变化趋势平缓;利用P=0.8、d=1.0 mm、n=9的MoSi2/316L梯度材料作为过渡层体系获得致密且均匀的连接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 316L不锈钢 连接 梯度过渡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功率源梯度过渡层的Si-DLC的制备及水润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行阳 邓兆星 +2 位作者 黄一鸣 华子恺 张建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4-688,共5页
采用溅射、反应溅射与RF-CVD技术相结合的多功率源沉积了梯度过渡层,在此基础上用RF-CVD法沉积了掺硅类金刚石膜,研究了梯度过渡层对薄膜结构、力学性能及水中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过渡层的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薄膜的sp3... 采用溅射、反应溅射与RF-CVD技术相结合的多功率源沉积了梯度过渡层,在此基础上用RF-CVD法沉积了掺硅类金刚石膜,研究了梯度过渡层对薄膜结构、力学性能及水中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过渡层的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薄膜的sp3成分含量、硬度和杨氏模量,对增强膜基结合力,提高薄膜在水中的抗剥落性能有较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过渡 多功率源 非晶碳基薄膜 水润滑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反应火焰喷涂TiC-TiB_2梯度过渡陶瓷涂层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伟波 王建江 +1 位作者 刘宏伟 胡文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47-49,共3页
以Ti-B4C-C为主反应体系,Ni-Al金属粉末为过渡材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火焰喷涂技术,在45钢基表面制备TiC-TiB2梯度过渡复相陶瓷涂层。对涂层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陶瓷涂层的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摩擦机制得出:涂层... 以Ti-B4C-C为主反应体系,Ni-Al金属粉末为过渡材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火焰喷涂技术,在45钢基表面制备TiC-TiB2梯度过渡复相陶瓷涂层。对涂层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陶瓷涂层的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摩擦机制得出:涂层的耐磨性呈梯度变化;在不同的摩擦层面存在着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等多种不同的磨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反应火焰喷涂 梯度过渡涂层 TiC-TiB2复相陶瓷涂层 摩擦性能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梯度过渡层的掺Cr碳膜的显微组织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永宏 蒋百灵 +1 位作者 陈迪春 严少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探究C、Cr两种主要成膜元素在非晶碳膜中的存在和分布状态,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出了具有梯度过渡层的掺Cr碳膜,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HRTEM)分析了薄膜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沉积在硅晶片上的纯Cr底层具有典型的柱... 为了探究C、Cr两种主要成膜元素在非晶碳膜中的存在和分布状态,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出了具有梯度过渡层的掺Cr碳膜,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HRTEM)分析了薄膜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沉积在硅晶片上的纯Cr底层具有典型的柱状晶结构,其上的梯度过渡层则由各种形态的Cr纳米晶和富碳非晶基质构成.沿薄膜生长方向,随着Cr含量逐渐降低,过渡层中的Cr纳米晶依次形成层片晶、岛状晶和微晶.掺Cr碳膜的工作层则是一种非晶的纳米多层膜.膜中的C始终以非晶态存在,所观察到的结晶相均属金属Cr,同时纯Cr层柱状晶和过渡层中的各种Cr纳米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110)晶面的择优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碳膜 梯度过渡 显微组织 择优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反应火焰喷涂梯度过渡陶瓷涂层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江 胡文斌 +2 位作者 付永信 刘宏伟 叶明慧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96,共4页
以Ti-B4C-C和Ni-Al自粘结复合粉为自蔓延反应喷涂体系,采用反应火焰喷涂技术,在金属表面制备了Ti(Cx,Ny)-TiB2-NimAln梯度过渡涂层.整个涂层以Ti(C0.7,N0.3)、TiC、TiN和TiB2构成陶瓷主结构,NimAln金属间化合物作为过渡相连续分布其中,... 以Ti-B4C-C和Ni-Al自粘结复合粉为自蔓延反应喷涂体系,采用反应火焰喷涂技术,在金属表面制备了Ti(Cx,Ny)-TiB2-NimAln梯度过渡涂层.整个涂层以Ti(C0.7,N0.3)、TiC、TiN和TiB2构成陶瓷主结构,NimAln金属间化合物作为过渡相连续分布其中,涂层具有沿厚度方向宏观连续分布和微观成分突变的特征,并存在孔隙与夹杂,呈典型的多相非均质结构.涂层经梯度过渡后,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由14.38 MPa增加到30.27 MPa,抗热震性能由2次增加到16次,孔隙率由原来的32%降至19%,显微硬度由底层的Hv545增加到表层的Hv1253.涂层耐磨损性能是45号钢的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火焰喷涂 梯度过渡 陶瓷涂层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过渡层对异质树脂材料并联结构拉伸强度和延性的影响
8
作者 杨权权 曹鹤 +2 位作者 李芸 唐友成 朱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30,41,共6页
选择弹性模量依次减小的7种树脂材料,利用多材料喷射打印技术制备由最大和最小弹性模量材料并联形成的具有4种界面结构的拉伸试样,界面结构分别为无过渡层、宽度3 mm均质过渡层(由弹性模量居中的1种材料组成)以及宽度分别为3,5 mm的梯... 选择弹性模量依次减小的7种树脂材料,利用多材料喷射打印技术制备由最大和最小弹性模量材料并联形成的具有4种界面结构的拉伸试样,界面结构分别为无过渡层、宽度3 mm均质过渡层(由弹性模量居中的1种材料组成)以及宽度分别为3,5 mm的梯度过渡层(由另外5种材料组成),分析了其界面成形质量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无过渡层试样的界面处存在纹道和较多孔洞,成形质量较差;添加均质过渡层后,界面缺陷减少,拉伸强度略微增大,但是断裂应变降低了14.8%;添加梯度过渡层后,界面成形质量进一步提高,拉伸强度略微增大,延性明显提高,含宽度3,5 mm梯度过渡层试样的断裂应变分别比无过渡层试样提高了10.6%,3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过渡 3D打印 材料界面 拉伸强度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融沉积TC4-IN625双金属结构梯度过渡区的组织
9
作者 徐国建 王超 +2 位作者 王辰阳 王文博 张国瑜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9-396,共8页
针对航天航空等领域中同一零部件不同部位需要具有不同性能的需求,在400℃预热温度条件下利用激光熔融沉积技术制备TC4-IN625双金属结构试样.结果表明:TC4区相组成为α-Ti+β-Ti,IN625区相组成为γ-Ni+Laves相;随着混合粉末中IN625含量... 针对航天航空等领域中同一零部件不同部位需要具有不同性能的需求,在400℃预热温度条件下利用激光熔融沉积技术制备TC4-IN625双金属结构试样.结果表明:TC4区相组成为α-Ti+β-Ti,IN625区相组成为γ-Ni+Laves相;随着混合粉末中IN625含量的增加,梯度过渡区脆性金属间化合物Ti_(2)Ni、TiNi、TiNi_(3)等生成量增加.试样显微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在40%TC4+60%IN625沉积区硬度达到最大值,且当混合粉末中IN625含量低于40%时,梯度过渡区不产生裂纹,当其含量超过60%时产生裂纹,沉积层的冷裂纹敏感性与显微硬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融沉积 梯度过渡 钛合金 镍基高温合金 金属间化合物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冷裂纹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过渡层对TiC薄膜中残余应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漆璿 王张敏 +2 位作者 李戈扬 李鹏兴 吴人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93-197,共5页
用平行光束掠射法(GIXD)测定了磁控溅射TiC(Al基体)膜中的残余应力,比较了不同厚度的梯度过渡层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关键词 残余应力 薄膜 掠射法 碳化钛 梯度过渡 GIX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基过渡层对钛合金表面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军军 何浩然 +4 位作者 黄伟九 王林青 陈环谷 王汝强 王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7,共7页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制备Cr、Cr/Cr N和Cr/Cr N/Cr NC过渡层结构的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与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利用纳米压痕仪、薄膜内应力测试仪、划痕测试仪、摩...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制备Cr、Cr/Cr N和Cr/Cr N/Cr NC过渡层结构的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与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利用纳米压痕仪、薄膜内应力测试仪、划痕测试仪、摩擦试验机和二维轮廓仪研究薄膜的硬度、内应力、结合力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r基梯度过渡层的引入,DLC薄膜的内应力逐渐下降,结合力逐渐上升。Cr/Cr N/Cr NC/DLC薄膜具有优异减摩抗磨性能,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低至0.09±0.02和(1.89±0.15)×10-7 mm3/N·m。试验结果对钛合金表面高性能DLC薄膜制备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梯度过渡 结合力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_2/不锈钢的梯度连接及其接头组织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学彬 徐金富 +2 位作者 费有静 张亚非 吴海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2,75,共6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和有限元分析设计的MoSi_2/316L梯度材料作为过渡层连接MoSi_2与316L不锈钢,研究了各层及界面组织。结果表明:MoSi_2与梯度过渡层材料间热膨胀系数的有效匹配,可防止低韧性MoSi_2由连接温度(1200℃)冷却时产生的...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和有限元分析设计的MoSi_2/316L梯度材料作为过渡层连接MoSi_2与316L不锈钢,研究了各层及界面组织。结果表明:MoSi_2与梯度过渡层材料间热膨胀系数的有效匹配,可防止低韧性MoSi_2由连接温度(1200℃)冷却时产生的残余应力而引起的开裂;使用9层MOSi_2/316L梯度材料过渡层体系可获得一种组织致密且均匀的接头;MoSi_2/316L不锈钢梯度过渡层在宏观上呈现明显的梯度,微观上则表现出成分连续变化,且各层成分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 316L不锈钢 连接 梯度过渡 放电等离子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基体效应”对WC掺杂类金刚石碳涂层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潘峰 王涛 +4 位作者 贾东旭 马国佳 刘星 崔向中 张昊泽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4-92,共9页
为了改善“软金属”摩擦磨损性能差的问题,采用中频磁控溅射技术在TC4-DT、TC21和TB17钛合金表面制备碳化钨(Tungsten carbide,WC)掺杂的类金刚石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设计了Ti/TiN/TiCN梯度过渡层并由多弧离子镀沉积方法... 为了改善“软金属”摩擦磨损性能差的问题,采用中频磁控溅射技术在TC4-DT、TC21和TB17钛合金表面制备碳化钨(Tungsten carbide,WC)掺杂的类金刚石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设计了Ti/TiN/TiCN梯度过渡层并由多弧离子镀沉积方法完成制备,研究不同钛合金的“基体效应”对WC-DLC涂层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和EDS观察分析了涂层表面形貌和化学元素分布,利用TEM观察了涂层截面形貌及结构,使用XRD和Raman光谱表征了涂层结构,采用划痕仪和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涂层的结合强度、维氏硬度等力学性能,通过摩擦试验机和超景深显微镜测试摩擦磨损性能。结果显示,制备的3种钛合金,其涂层硬度比基体均提高了两倍以上。其中TC4-DT钛合金表面涂层硬度值最高,达到1566HV0.05;TB17钛合金表面涂层结合力最强,达到53 N以上,其摩擦磨损性能也最好,磨损率为0.593×10^(-6) mm^(3)·N^(-1)·m^(-1),与基体相比,磨损率下降99.79%;TC21钛合金表面涂层则表现出最大的摩擦系数、磨损深度和磨损率。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基体材料引发类金刚石涂层力学和膜基结合性能的差异,进而影响到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基体效应 类金刚石碳(DLC)涂层 梯度过渡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基过渡层对CrWN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梦慧 黄新放 +6 位作者 韩旭 张人升 乔洲 李庆宁 燕峰 冯永军 解志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8-1183,共6页
本文探究了Cr过渡层及Cr-CrN过渡层对CrWN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制备具有良好的减磨耐磨性能的CrWN涂层。采用等离子增强磁控溅射工艺,在碳化钨基体表面制备CrWN涂层,Cr-CrWN涂层、Cr-CrN-CrWN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 本文探究了Cr过渡层及Cr-CrN过渡层对CrWN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制备具有良好的减磨耐磨性能的CrWN涂层。采用等离子增强磁控溅射工艺,在碳化钨基体表面制备CrWN涂层,Cr-CrWN涂层、Cr-CrN-CrWN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纳米压痕仪,洛氏硬度计和摩擦磨损实验机对涂层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表征及分析。三种CrWN涂层均以面心立方结构的CrN相和W2N相构成。Cr-CrN-CrWN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最高,为HF1等级。CrWN涂层的硬度为21.5 GPa,引入Cr过渡层及Cr-CrN过渡层均未对涂层硬度及弹性模量造成显著影响。但通过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Cr过渡层及Cr-CrN过渡层均可降低涂层的摩擦系数并提高涂层的耐磨损性能,在稳定摩擦阶段CrCrWN涂层和Cr-CrN-CrWN涂层的摩擦系数分别为0.656,0.703,磨损率分别为1.366×10^(-6)mm^(3)/(N·m)、1.247×10^(-6)mm^(3)/(N·m);且磨损后磨痕表面无犁沟及裂纹,涂层未出现明显剥落。因此,Cr过渡层及Cr-CrN梯度过渡层可改善CrWN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及结合强度,并提高涂层的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WN涂层 梯度过渡 摩擦学性能 等离子增强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金刚石膜层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文举 李博 周圣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为解决某型扭力臂轴及配合衬套的磨损问题,使用磁控溅射和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30CrMnSi-Ni2A表面制备了渐变过渡结构的类金刚石膜层(DLC)。使用球磨法、纳米压痕法、划痕法测量DLC膜层性能,膜厚为4.3μm,硬度≥1900 HV,膜基... 为解决某型扭力臂轴及配合衬套的磨损问题,使用磁控溅射和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30CrMnSi-Ni2A表面制备了渐变过渡结构的类金刚石膜层(DLC)。使用球磨法、纳米压痕法、划痕法测量DLC膜层性能,膜厚为4.3μm,硬度≥1900 HV,膜基结合力≥30 N。经过滑动磨损测试,膜层摩擦系数≤0.2,摩擦磨损率≤2×10^(-6) mm^(3)·r^(-1)。经过20000转次耐磨测试,与硬铬镀层的扭力臂轴对比,DLC膜层配合衬套的磨损量远低于硬铬镀层配合衬套,可满足扭力臂轴耐磨润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层 梯度过渡 结合力 耐磨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采高智能化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及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9
16
作者 王国法 庞义辉 +1 位作者 张传昌 顾大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0,共5页
针对晋陕蒙大型煤炭基地6-9m坚硬厚煤层赋存条件,研究了6-8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分析确定了液压支架对围岩控制的六个可控性因素,其中合理的支架初撑力与工作阻力应同时满足支架对顶板与煤壁的有效控制。通过研发Φ50... 针对晋陕蒙大型煤炭基地6-9m坚硬厚煤层赋存条件,研究了6-8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分析确定了液压支架对围岩控制的六个可控性因素,其中合理的支架初撑力与工作阻力应同时满足支架对顶板与煤壁的有效控制。通过研发Φ500-600mm大缸径抗冲击立柱、控制阀组及供液系统,保障了支架对顶板的支护能力及移架速度。优化设计了超大采高液压支架三级协动护帮装置,开发了Q890-Q1150液压支架用高强度易焊接结构钢,通过轻量化设计实现支架减重15%。研究了超大采高工作面端头大梯度直接过渡配套方式,有效提高了煤炭资源回采率。研究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环境及装备智能感知系统,实现了工作面设备间的智能联动与一键启停控制。通过对6-8m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及技术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超大采高综采技术装备的适应条件及实施的技术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采高综采 三级协动护帮装置 轻量化设计 梯度过渡配套 智能化综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 m大采高液压支架设计配套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韩会军 曾明胜 +1 位作者 宋智鹰 闫跃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3-68,共6页
为完善一次采全厚成套装备技术,提高特厚煤层开采效率,在总结国内外综采装备使用经验基础上,研制出适用于8.2 m工作面的超大采高液压支架,针对支架稳定性、防片帮措施、抗冲击性能、过渡配套方式及所使用材料的焊接性能等关键技术进行... 为完善一次采全厚成套装备技术,提高特厚煤层开采效率,在总结国内外综采装备使用经验基础上,研制出适用于8.2 m工作面的超大采高液压支架,针对支架稳定性、防片帮措施、抗冲击性能、过渡配套方式及所使用材料的焊接性能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支架失稳角度及销孔配合对支架稳定性的影响,开发了支架三级协动护帮装置,发明了大缸径能量耗散抗冲击立柱,完成了新型拼装式锻造柱窝设计,解决了3.5 m大梯度过渡配套难题,研发了Q890新材料及其焊接工艺,在此基础上,解决了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大尺度高动压敏感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难题,实现了液压支架轻量化设计,有效提高了煤炭回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采高 液压支架 抗冲击 梯度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ZrO_2热障涂层热冲击破坏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其连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20,25,共5页
对比研究了等离子喷涂ZrO2梯度热障涂层及传统的双层结构热障涂层,选择NiCoCrAlTaY合金粉末作为热障涂层的粘结底层材料、7 %Y2O3ZrO2作为热障涂层的面层材料、不同比例的NiCoCrAlTaY与7 %Y2O3 ZrO2(YPZ)复合粉末作为梯度过渡层材料,... 对比研究了等离子喷涂ZrO2梯度热障涂层及传统的双层结构热障涂层,选择NiCoCrAlTaY合金粉末作为热障涂层的粘结底层材料、7 %Y2O3ZrO2作为热障涂层的面层材料、不同比例的NiCoCrAlTaY与7 %Y2O3 ZrO2(YPZ)复合粉末作为梯度过渡层材料, 然后进行热冲击试验、金相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梯度热障涂层热冲击寿命明显高于传统的双层结构热障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热障涂层 梯度过渡 热冲击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N薄膜的磁过滤脉冲真空弧等离子反应沉积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昌林 程国安 +1 位作者 郑瑞廷 韩东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3,共5页
采用磁过滤脉冲真空弧等离子反应沉积技术,在室温、钛合金和Si(100)单晶表面制备了TiAlN薄膜.利用SEM、XRD、EDS和XPS等对薄膜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化学组分进行了观察测试分析,探讨了磁过滤脉冲真空弧等离子反应沉积技术的工艺参数对TiAlN... 采用磁过滤脉冲真空弧等离子反应沉积技术,在室温、钛合金和Si(100)单晶表面制备了TiAlN薄膜.利用SEM、XRD、EDS和XPS等对薄膜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化学组分进行了观察测试分析,探讨了磁过滤脉冲真空弧等离子反应沉积技术的工艺参数对TiAlN薄膜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N薄膜 梯度过渡 钛合金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m大采高综采液压支架设计及配套 被引量:21
20
作者 程骏 张严敬 荣和芳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7,共3页
通过对陕煤集团红柳林煤矿地质条件的分析,采用经验估算、基于顶板分类、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支架的支护强度,并提出中部支架与端头支架大梯度过渡的配套方式。现场使用结果表明,该支架的支护强度能够满足矿压要求,大梯度过渡的配套方式... 通过对陕煤集团红柳林煤矿地质条件的分析,采用经验估算、基于顶板分类、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支架的支护强度,并提出中部支架与端头支架大梯度过渡的配套方式。现场使用结果表明,该支架的支护强度能够满足矿压要求,大梯度过渡的配套方式能够改善液压支架受力状态,减少工作面上下两端部过渡段顶部三角煤损失,提高资源的采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支护强度 数值模拟 梯度过渡 采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