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温度梯度衰减器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
1
作者 彭杰峰 胡亮 +2 位作者 申英男 苏芮 傅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52,共7页
面向半导体制造装备等精密设备和仪器的高精度温控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梯度衰减器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首先,将加热器作为温度调节器,实现对低频温度扰动的补偿;并且,利用温度梯度衰减器的流动混合机制,实现对流体温度高频扰动的... 面向半导体制造装备等精密设备和仪器的高精度温控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梯度衰减器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首先,将加热器作为温度调节器,实现对低频温度扰动的补偿;并且,利用温度梯度衰减器的流动混合机制,实现对流体温度高频扰动的削减;两者互补共同构成高精度温控系统。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在模型预测控制下对高精度温控系统的时域和频域进行扰动衰减分析。通过实验与仿真结果对比,发现与传统PID控制相比,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的温控系统在热扰动引起的温升阶段最大温升降低了24%。结果验证了基于温度梯度衰减器的高精度温控系统的优异衰减效果及抗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温控 温度梯度衰减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在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孟美辰 王彦春 +2 位作者 毛庆辉 郑翔天 谢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9-145,共7页
针对沁水盆地南部二叠系山西组煤系地层煤层气富集的特征,将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应用于该区的煤层含气性检测。首先基于小波变换,利用分解小波谱的时频分析方法,有效地提取了煤层气中地震信号的时间-频率分布特征;其次构建了与实际勘探目... 针对沁水盆地南部二叠系山西组煤系地层煤层气富集的特征,将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应用于该区的煤层含气性检测。首先基于小波变换,利用分解小波谱的时频分析方法,有效地提取了煤层气中地震信号的时间-频率分布特征;其次构建了与实际勘探目标储层物性参数近似的地质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用频率衰减梯度属性识别煤层的含气性的方法是可行的。将该方法应用到沁水盆地南部的煤层含气性预测中,其预测结果与实际测井解释含气性的结论相一致,有效地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且为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及类似储层的预测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衰减梯度 煤层气 属性 叠前道集 含气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衰减梯度的碳酸盐岩溶洞储集体规模识别方法——以塔河油田岩溶古河道溶洞储集体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胡华锋 鲍典 +1 位作者 马灵伟 胡起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2-901,共10页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以溶洞储集体为主。溶洞储集体地震反射特征受溶洞规模、溶洞充填物类型及充填程度的共同影响,仅依据地震反射特征难以准确刻画溶洞规模。从地震、地质及钻井资料出发,建立了不同规模、不同充填物的溶洞...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以溶洞储集体为主。溶洞储集体地震反射特征受溶洞规模、溶洞充填物类型及充填程度的共同影响,仅依据地震反射特征难以准确刻画溶洞规模。从地震、地质及钻井资料出发,建立了不同规模、不同充填物的溶洞模型,利用非均匀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规模、不同充填物的溶洞模型对地震反射振幅及频率响应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高频衰减梯度属性的溶洞储集体规模识别技术。以塔河油田岩溶古河道溶洞储集体为例,利用高频衰减梯度属性识别岩溶古河道规模,结果表明,高频衰减梯度不受溶洞储集体充填物的物性差异的影响,直观反映了溶洞发育的规模。基于高频衰减梯度属性的岩溶古河道溶洞储集体规模识别结果与已钻井结果高度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储集体 正演模拟 高频衰减梯度 岩溶古河道 储层预测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gne-Ville分布和短时傅立叶变换时频分布计算地震波衰减梯度 被引量:2
4
作者 付勋勋 秦启荣 +2 位作者 徐峰 李力民 姚泳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356,共4页
地震波在储集层中传播时,伴有能量的剧烈衰减,且频率越高能量衰减越快,因此,通过地震波高频端能量衰减梯度能够灵敏地检测地层中是否有烃类流体存在。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分辨率不及Wigne-Ville分布,而Wigne-Ville分布虽有高的时频分... 地震波在储集层中传播时,伴有能量的剧烈衰减,且频率越高能量衰减越快,因此,通过地震波高频端能量衰减梯度能够灵敏地检测地层中是否有烃类流体存在。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分辨率不及Wigne-Ville分布,而Wigne-Ville分布虽有高的时频分辨率但存在交叉项的干扰。应用Wigne-Ville分布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方法来计算地震信号的时频分布,然后利用高频成分能量分布与对应频率的拟线性关系估算出地震波能量衰减梯度。实际资料表明,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联合Wigner-Ville分布的能量衰减梯度在储集层预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能量衰减梯度 短时傅立叶变换 WIGNER-VILLE分布 储集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三参数小波变换的频率衰减梯度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熊晓军 王飞 +1 位作者 米鸿 贺振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9-705,5-6,共7页
为了有效提高常规频率衰减梯度分析法中高频振幅谱的计算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频三参数小波变换的频率衰减梯度分析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时频三参数小波变换计算目标信号的时间—频率域振幅谱,再采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法计算高频段振幅谱的频... 为了有效提高常规频率衰减梯度分析法中高频振幅谱的计算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频三参数小波变换的频率衰减梯度分析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时频三参数小波变换计算目标信号的时间—频率域振幅谱,再采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法计算高频段振幅谱的频率衰减系数。理论信号分析表明采用时频三参数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法提高了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分辨率,并克服了常规三参数小波变换出现的能量交叠而引起的高频信号能量衰减假象。实际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常规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测试吻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频率衰减梯度 三参数小波变换 非线性曲线拟合 短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频率衰减梯度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景业 贺振华 黄德济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3期207-211,152,共5页
研究表明,与致密的地质体相比,当地质体中含流体(如水、油或气)时,会引起地震波的散射和地震能量的衰减,断层、裂缝等的存在也会引起地震波的散射和地震能量的衰减。地震波在聚集了石油、天然气的储层中传播时,对高频成分的吸收能力更强... 研究表明,与致密的地质体相比,当地质体中含流体(如水、油或气)时,会引起地震波的散射和地震能量的衰减,断层、裂缝等的存在也会引起地震波的散射和地震能量的衰减。地震波在聚集了石油、天然气的储层中传播时,对高频成分的吸收能力更强,因此可以利用地震波的衰减属性预测油气富集区。介绍了地震波的衰减原理以及衰减属性的计算方法,利用能量吸收分析方法,通过储层频谱成像与解释软件连续计算,分析地震波频率信息的衰减梯度,在实际资料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衰减梯度可以有效地预测和验证含油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衰减属性 频率衰减梯度 频谱分析 油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伪Margenau-Hill分布提取地震波能量衰减梯度
7
作者 付勋勋 徐峰 +2 位作者 秦启荣 刘福烈 姜自然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6期106-110,共5页
地震波在聚集了石油、天然气的储层中传播时存在能量的剧烈衰减,且频率越高能量衰减越快,所以通过地震波高频端能量衰减梯度可以灵敏地检测地层中是否存在烃类流体。通过传统的傅里叶变换求取地震波能量衰减梯度面临诸多问题,而伪Margen... 地震波在聚集了石油、天然气的储层中传播时存在能量的剧烈衰减,且频率越高能量衰减越快,所以通过地震波高频端能量衰减梯度可以灵敏地检测地层中是否存在烃类流体。通过传统的傅里叶变换求取地震波能量衰减梯度面临诸多问题,而伪Margenau-Hill(PMH)分布作为科恩类时频分布的一种则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真边缘性、弱支撑性、好的时频聚集性等。为此,该文将PMH分布的时频分析方法引入到了地震波吸收衰减分析技术中,利用地震波高频端能量与其对应频率的拟线性关系来计算各时刻的地震波能量衰减梯度。实际资料应用表明,利用PMH分布来求取地震波能量衰减梯度在储层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衰减梯度 时频分析 伪Margenau-Hill分布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梯度检测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固澜 贺振华 +3 位作者 李家金 李琰 吴长江 李可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5-910,1012+832,共6页
利用时频分析可以对地震波进行时频分解,进而获得地震波高频段吸收衰减梯度,用于油气检测。然而当地震记录中高频干扰较强时,高频段时频谱的吸收衰减梯度并不能很好反映真实的吸收衰减情况。本文提出利用目前时频分辨能力较高的广义S变... 利用时频分析可以对地震波进行时频分解,进而获得地震波高频段吸收衰减梯度,用于油气检测。然而当地震记录中高频干扰较强时,高频段时频谱的吸收衰减梯度并不能很好反映真实的吸收衰减情况。本文提出利用目前时频分辨能力较高的广义S变换求取地震波低频段时频谱的衰减梯度,并与高频段的吸收衰减梯度进行对比,以期更好地指示油气。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广义S变换的低频吸收衰减梯度可以与高频吸收衰减梯度相互佐证,更可靠地指示油气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吸收衰减梯度 广义S变换 低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衰减梯度演化及其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月琳 王永诗 +3 位作者 穆星 熊伟 秦峰 伍松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1-92,共2页
含油气盆地中古压力的研究是烃源岩生排烃、储层演化、油气运移过程等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油气勘探开发、远景资源预测等具有重要意义。渤南洼陷作为渤海湾盆地内典型的超压富油洼陷,沙沙三段超压系统内压力演化与油气的运聚存在密切的... 含油气盆地中古压力的研究是烃源岩生排烃、储层演化、油气运移过程等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油气勘探开发、远景资源预测等具有重要意义。渤南洼陷作为渤海湾盆地内典型的超压富油洼陷,沙沙三段超压系统内压力演化与油气的运聚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衰减梯度 压力衰减梯度演化 油气运移 渤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管腔内衰减梯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栗佳男 王瑞 +3 位作者 张东凤 贺毅 陈亚磊 宋现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94-1297,共4页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但CCTA只能提供冠状动脉的解剖学信息,在分析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方面存在不足。随着CCTA一些新技术的发展,使得CCTA可同时提供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和功能学信息。本文对CCTA的管腔...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但CCTA只能提供冠状动脉的解剖学信息,在分析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方面存在不足。随着CCTA一些新技术的发展,使得CCTA可同时提供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和功能学信息。本文对CCTA的管腔内衰减梯度(TAG)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管腔内衰减梯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对钙化斑块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曦蕊 方正 +1 位作者 杨国华 韩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以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为金标准,评价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时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TAG)诊断钙化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冠状动脉有钙化斑块的患者,共112支血管,所有患者均做了CCTA (采用320排容... 目的:以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为金标准,评价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时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TAG)诊断钙化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冠状动脉有钙化斑块的患者,共112支血管,所有患者均做了CCTA (采用320排容积CT)和ICA检查。以血管为单位,计算TAG;并以CCTA目测法评价钙化斑块处管腔的狭窄程度。以ICA结果将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50%)、中度组(50%~69%)和重度组(≥70%)。比较TAG在3组间的差异;计算并对比分析TAG、CCTA和TAG+CCTA诊断钙化斑块处狭窄程度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结果:轻度组85支,中度组40支,重度组14支。3组的TAG分别为-14.400±7.024、-27.307±6.222和-37.325±11.187,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判断中度及以上狭窄时,TAG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4.44%和81.03%,TAG、CCTA和TAG+CCT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0.579和0.934,其中TAG与CCTA (P<0.001)、CCTA与TAG+CCTA (P<0.001)间有显著性差异;判断重度狭窄时,TAG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5.71%和87.76%,TAG、CCTA和TAG+CCT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0.551和0.926,其中TAG与CCTA(P<0.001)、CCTA与TAG+CCTA (P<0.001)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AG随着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处狭窄程度增加而降低;应用TAG可显著提高CCTA对钙化斑块处狭窄程度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 钙化斑块 管腔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广义S变换的低频吸收衰减梯度检测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固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07-2411,共5页
本文利用一种改进的广义S变换对地震波进行时频分解,求取地震波低频段时频谱的吸收衰减梯度,并与利用传统的广义S变换得到的高频段及低频段的吸收衰减梯度进行对比,以期更好地指示油气.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改进... 本文利用一种改进的广义S变换对地震波进行时频分解,求取地震波低频段时频谱的吸收衰减梯度,并与利用传统的广义S变换得到的高频段及低频段的吸收衰减梯度进行对比,以期更好地指示油气.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广义S变换的低频吸收衰减梯度可与传统的广义S变换得到的高频吸收衰减梯度相互佐证,更好指示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广义S变换 高频 低频 吸收衰减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施进喜 蔡东旭 +1 位作者 赵新斌 齐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358,共5页
目的研究同一类型及不同类型心肌桥(MB)患者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TAG-CCO)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冠状动脉造影(CCTA)检查确诊为左前降支(LAD)单一MB且桥前段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200例... 目的研究同一类型及不同类型心肌桥(MB)患者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TAG-CCO)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冠状动脉造影(CCTA)检查确诊为左前降支(LAD)单一MB且桥前段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20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MB类型分为不完全型及完全型两组,分别比较两组桥前段冠状动脉同种程度狭窄(轻度、中度、重度)间TAG-CCO的差异;随后进一步比较同一类型MB患者桥前段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轻度、中度及重度)组间TAG-CCO的差异。结果84例完全型MB患者中,桥前段冠脉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36、30、18例;116例不完全型MB患者中,桥前段冠脉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45、42、29例。完全型MB患者轻、中、重度桥前段冠脉狭窄组的TAG-CCO分别为(-0.0086±0.0014)/10 mm、(-0.0170±0.0180)/10 mm、(-0.0230±0.0026)/10 mm,不同狭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4.728,P<0.001);不完全型MB患者的轻、中、重度桥前段冠脉狭窄组的TAG-CCO分别为(-0.0039±0.0011)/10 mm、(-0.0100±0.0140)/10 mm、(-0.0160±0.0020)/10 mm,不同狭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7.756,P<0.001);完全型MB患者轻(t=16.519,P<0.001)、中(t=2.570,P=0.012)、重度桥前段冠脉狭窄组(t=10.714,P<0.001)的TAG-CCO均明显低于同程度狭窄的不完全型MB患者。结论TAG-CCO与MB类型及桥前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相关性,TAG-CCO可作为MB患者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 CT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衰减梯度属性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秦童 高伟 +1 位作者 刘恭利 张生强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73,共8页
基于高频能量衰减梯度理论的传统叠后油气检测方法,未同时利用地震波通过油气层后的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强两种特性,且其结果为界面信息,可解释性较差,分辨率有所降低。为了更好地突出叠后地震资料中储层的含油气性,建立一种岩性约束下振... 基于高频能量衰减梯度理论的传统叠后油气检测方法,未同时利用地震波通过油气层后的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强两种特性,且其结果为界面信息,可解释性较差,分辨率有所降低。为了更好地突出叠后地震资料中储层的含油气性,建立一种岩性约束下振幅衰减梯度分频属性的油气检测方法。基于地震波通过油气层后的衰减特性,首先应用振幅衰减梯度技术和分频处理技术,突出油气层的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强地震响应特征;然后应用90°相移技术将界面信息转化为岩层信息,提高剖面的可解释性;最后引入岩性约束,恢复地震分辨率和提高油气检测精度。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不损失地震分辨率的前提下有效突出储层的含油气性。在实际资料应用中,与钻井数据吻合良好,平面属性表征的油水界面与钻井压力外推结果基本一致,地层的含油气性检测和识别具有较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衰减梯度 分频处理 90°相移 油气检测 叠后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参数S变换的多级重心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分析
15
作者 汪俊乾 张会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50,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参数S变换的多级重心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并将其用于储层预测。首先,利用三参数S变换计算地震信号目的层的时频谱;然后利用信号的多级重心选定拟合频段并计算每个时刻振幅谱的高频段频率衰减梯度,得到属性值;最后利用频...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参数S变换的多级重心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并将其用于储层预测。首先,利用三参数S变换计算地震信号目的层的时频谱;然后利用信号的多级重心选定拟合频段并计算每个时刻振幅谱的高频段频率衰减梯度,得到属性值;最后利用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值的变化进行含油气储层预测。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与常规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对比,基于三参数S变换提取的多级重心频率衰减梯度属性更加稳定,能更好地刻画储层的边界和识别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参数S变换 衰减 多级重心 频率衰减梯度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浅动脉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与狭窄程度及血流速度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晨炜 舒政 +3 位作者 孙凤 邓小飞 葛琛瑾 邹晓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股浅动脉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TAG)与管腔狭窄程度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搜集接受CTA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的ASO患者40例共计62条股浅动脉。依据CTA血管狭窄程度将股浅动脉病变分为轻度狭窄组(<50%,A组)... 目的:探讨股浅动脉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TAG)与管腔狭窄程度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搜集接受CTA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的ASO患者40例共计62条股浅动脉。依据CTA血管狭窄程度将股浅动脉病变分为轻度狭窄组(<50%,A组)、中度狭窄组(50%~75%,B组)及重度狭窄组(>75%且≤100%,C组),分别测定TAG值。比较三组间TAG值有无统计学差异,并与PSV值作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30条,B组16条,C组16条,62条股浅动脉TAG平均值为(-2.3±2.3)HU/10mm,三组间TAG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48.28,P<0.001),TAG的绝对值随着管腔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62条股浅动脉TAG值与对应的PSV呈正性相关(r=0.5223,P<0.0001)。结论:基于CTA的TAG能较好地反映股浅动脉不同的狭窄程度,且与PSV有相关性,有潜力在下肢动脉狭窄CTA形态学诊断的基础上补充血流动力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周晨炜 舒政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94-1397,共4页
如何无创地获得冠状动脉的功能学信息一直是临床上的一大难点。随着CT后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血管血流仿真模拟试验研究的不断深入,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这一新型后处理方法在获取冠脉的血流动力学方面因其无创、简便及无额外辐射的特点... 如何无创地获得冠状动脉的功能学信息一直是临床上的一大难点。随着CT后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血管血流仿真模拟试验研究的不断深入,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这一新型后处理方法在获取冠脉的血流动力学方面因其无创、简便及无额外辐射的特点而崭露头角。本文就最近几年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神经网络训练中梯度不稳定现象研究综述 被引量:50
18
作者 陈建廷 向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71-2091,共21页
深度神经网络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在训练中容易出现梯度不稳定现象,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控制和避免深度神经网络的梯度不稳定现象是深度神经网络的重要研究内容.分析了梯度不稳定现象的成因和影响,并综述了目前解决梯... 深度神经网络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在训练中容易出现梯度不稳定现象,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控制和避免深度神经网络的梯度不稳定现象是深度神经网络的重要研究内容.分析了梯度不稳定现象的成因和影响,并综述了目前解决梯度不稳定现象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方法.最后展望了梯度不稳定现象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梯度不稳定现象 梯度衰减 梯度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频率衰减属性预测TNB地区储层含气性 被引量:39
19
作者 毕研斌 龙胜祥 +3 位作者 郭彤楼 鲍志东 刘彬 马殿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和飞仙关组三段是TNB地区钻井揭示的主要产气层段,具有埋藏深、厚度薄的特点。尽管目前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但有利含气性分布预测仍然是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的关键所在。基于小波变换的频谱分析技术为储层含气性预...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和飞仙关组三段是TNB地区钻井揭示的主要产气层段,具有埋藏深、厚度薄的特点。尽管目前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但有利含气性分布预测仍然是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的关键所在。基于小波变换的频谱分析技术为储层含气性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针对研究目的层的储层特征,通过衰减属性与地质录井全烃检测资料对比、储层正演模拟和井-震含气性过井剖面检验,分析了利用频率衰减属性预测储层含气性的可行性。预测结果表明,嘉陵江组二段和飞仙关组三段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均具有不同的含气分布特征。嘉陵江组二段砂屑滩气藏面积大,发育单一气藏;飞仙关组三段鲕粒滩气藏面积相对较小,但纵向上异位叠置、多气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烃检测 频率衰减梯度 含气性预测 TNB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地震信号衰减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薛雅娟 曹俊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8-1155,1050-1051,共8页
常规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存在模态混叠等问题会造成多解性,从而影响含气层弱信号的识别。为此,引入可改进模态混叠的聚合EMD(EEMD)方法,结合小波变换从地震数据中可提取具有明确物理和地质意义的新地震属性进行含气性检测。具体步骤... 常规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存在模态混叠等问题会造成多解性,从而影响含气层弱信号的识别。为此,引入可改进模态混叠的聚合EMD(EEMD)方法,结合小波变换从地震数据中可提取具有明确物理和地质意义的新地震属性进行含气性检测。具体步骤为:1对地震道进行EEMD。选取具有强相关性的IMF进行重构生成地震道的特征高频子信号;2衰减梯度计算。针对EEMD处理后的IMF高频信号特征,采用改进的动态频率域窗函数,逐点计算地震道特征子信号小波时频图中各点处的对数能量,并逐道、逐点计算地震数据体的衰减梯度;3利用最小二乘法和选择频率域动态窗函数提高衰减梯度的预测精度。对川西海相碳酸盐岩的储层预测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方法可以刻画各相带储层的不同强振幅异常特征,尤其对台内滩相储层的强振幅异常更灵敏,可以有效地识别宽带地震响应中特定频率的强振幅异常,同时能较好地抑制地层等影响因素,给出的含烃类统计性解释结果与已知井的含气测试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MD 小波变换 衰减梯度 最小二乘法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