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梯度结构张量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边界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晟 李亚林 +3 位作者 肖又军 郑多明 袁源 冯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7-915,I0008,共10页
碳酸盐岩缝洞体、河道及断层的地震响应均属于不连续异常,业界利用梯度结构张量(GST)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边界的应用相对较少。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针对GST属性的详细计算方法及其几何意义,分析了各计算环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技术原理... 碳酸盐岩缝洞体、河道及断层的地震响应均属于不连续异常,业界利用梯度结构张量(GST)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边界的应用相对较少。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针对GST属性的详细计算方法及其几何意义,分析了各计算环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技术原理分析及实际地震资料测试表明:①对张量元素的平滑计算是整个技术的关键,使结构张量矩阵不仅包含最大梯度能量方向的特征,而且还包含所有正交方向的变化特征;梯度元素的平滑对背景噪声具有一定压制作用,可以提高最终计算结果的信噪比。②第二特征值与第三特征值对碳酸盐岩缝洞体均具有一定刻画能力,反映了不同观测视角的缝洞体三维空间形态特征;优选或组合第二与第三特征值属性,在合适的低值截取与显示范围内可以有效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边界。③利用钻井信息作为标尺刻度无量纲特征值,求解的特征值线性组合结果本质上是基于钻井信息的多重约束解,融合了第二与第三特征值的细节特征,并且有效解决了不同钻井刻度值不一致的问题。因此,GST属性与振幅变化率等常规属性相比,可更连续地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通常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溶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地震属性 梯度结构张量 特征值 缝洞体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结构张量分析法在三维地震资料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一 钟广法 +2 位作者 宋继胜 王萍 吴晓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7,110,共4页
梯度结构张量分析是近年来引入地震解释领域的一种新的属性分析方法,可用于识别地震数据体中的具有不同纹理特征的沉积地貌单元。在地震剖面上,河道沉积充填模式主要有上超充填、侧向加积、复合充填及杂乱和无反射充填等类型;从图像纹... 梯度结构张量分析是近年来引入地震解释领域的一种新的属性分析方法,可用于识别地震数据体中的具有不同纹理特征的沉积地貌单元。在地震剖面上,河道沉积充填模式主要有上超充填、侧向加积、复合充填及杂乱和无反射充填等类型;从图像纹理角度来看,前3种表现为弯曲层状纹理,后2种则为杂乱纹理。以四川盆地北部X地区下侏罗统河流相储层为例,对三维地震数据体开展梯度结构张量分析,提取反映河道纹理特征的各向异性参数,通过地层切片刻画河道地貌单元的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取得了满意效果。与常规方法提取的相干及几何属性比较,该方法的抗噪性更好,对河道等沉积地貌单元的反映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梯度结构张量 河流相 储集层 纹理 四川盆地 抗噪性 地貌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造导向滤波与梯度结构张量相干属性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崔正伟 程冰洁 +1 位作者 徐天吉 牛双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5-563,I0011,I0012,共11页
梯度结构张量(GST)相干技术和构造导向滤波技术在断层解释方面各具优势,但将二者结合的应用实例并不多见。为此,提出基于构造导向滤波与GST相干属性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首先,利用构造导向滤波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各向异性补偿处理,在提... 梯度结构张量(GST)相干技术和构造导向滤波技术在断层解释方面各具优势,但将二者结合的应用实例并不多见。为此,提出基于构造导向滤波与GST相干属性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首先,利用构造导向滤波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各向异性补偿处理,在提高信噪比的同时突出断层和裂缝特征;然后,利用优化处理后的地震数据提取地层倾角、方位角等属性,获得计算断层和裂缝的基础数据;最后,基于倾角、方位角、振幅等数据构建方向导数矢量和GST,通过计算GST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提取突出地震数据结构特征的GST相干属性,实现储层裂缝精细识别。基于构造导向滤波与GST相干属性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精细预测了川西雷四段上亚段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结果表明:断层和裂缝主要分布在T6层以下,T6层反射连续,地层稳定,形成了良好盖层;雷四段上亚段断层、中小尺度断层和裂缝较发育,以构造缝为主,可作为天然气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导向滤波 梯度结构张量 相干属性 裂缝 倾角 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梯度结构张量检测盐丘与断层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清振 张金淼 +1 位作者 姜秀娣 桑淑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6-831,共6页
在盐岩剧烈活动地区,在盐的挤压下地层发生严重变形,形成复杂的构造特征,导致断层识别困难,常规的相干和曲率算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提出了梯度结构张量(GST)不连续性检测技术。首先利用地震数据构造梯度结构张量,然后对梯度结... 在盐岩剧烈活动地区,在盐的挤压下地层发生严重变形,形成复杂的构造特征,导致断层识别困难,常规的相干和曲率算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提出了梯度结构张量(GST)不连续性检测技术。首先利用地震数据构造梯度结构张量,然后对梯度结构张量做特征分解,求取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最后利用三个特征值的组合构建出一种混沌度量,可屏蔽弯曲地层的影响,从而有效识别复杂构造中的断层及盐丘发育范围。实际应用表明,在盐岩剧烈活动地区的断层识别中,与基于特征结构的相干估计算法、曲率等算法相比,GST方法能够更好地克服由陡倾地层引起的不连续性假象,可清晰地反映真实的断层信息和盐丘发育范围,为盐丘的三维雕刻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 断层检测 盐丘 梯度结构张量 曲率 混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梯度张量裂缝检测技术在致密砂岩气藏中的应用--以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胜北构造带为例
5
作者 谢佃和 李臻 +3 位作者 刘俊田 郝巍 孙鑫鑫 杨统和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胜北构造带三间房组储层致密,油气藏类型为致密砂岩气藏,开发评价面临直井压裂改造低产、水平井压裂改造产量变化大和递减快,断裂对油气运聚成藏控制的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基于三维地震叠后纯波偏移资料,结合钻井取心...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胜北构造带三间房组储层致密,油气藏类型为致密砂岩气藏,开发评价面临直井压裂改造低产、水平井压裂改造产量变化大和递减快,断裂对油气运聚成藏控制的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基于三维地震叠后纯波偏移资料,结合钻井取心、分析测试及测井等资料,通过结构梯度张量裂缝检测技术,识别出小断层、裂缝、平面断裂系统、特殊岩性体并预测其边界,开展胜北构造带断层及裂缝系统研究,落实裂缝发育程度。结果表明:原始地震剖面通过拓频与断层增强技术有利于断点识别,通过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和断层增强技术进行解释性处理后有利于中小尺度断层识别;利用该项技术沿各砂组顶面提取裂缝强度发育的有利区面积718.7 km^(2),预测结果与勘探实践相吻合,对胜北构造带三间房组致密砂岩气藏的效益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胜北构造带 三间房组 结构梯度 裂缝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角导向梯度能量熵的断层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达 肖富森 +2 位作者 冉崎 王跃祥 陈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1-197,I0008,共8页
断层解释是三维地震数据精细构造解释的关键。三维不连续性地震几何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为断层等不连续性地质边界的检测和识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针对传统地震几何属性对随机噪声较为敏感,用于检测和识别微小断层效果不好这一现实问题... 断层解释是三维地震数据精细构造解释的关键。三维不连续性地震几何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为断层等不连续性地质边界的检测和识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针对传统地震几何属性对随机噪声较为敏感,用于检测和识别微小断层效果不好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倾角导向梯度能量熵的相干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梯度结构张量获取倾角信息,然后通过构建梯度相关矩阵计算局部地震数据的梯度能量熵值。高能量熵值代表数据的连续性很差,低能量熵值代表数据的连续性很好,因此可以利用能量熵值刻画三维地震数据的不连续性空间结构信息。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测试表明,新方法不仅抗噪能力较强,而且对断层等不连续性边界的检测效果比超级地震道第一代相干体(ST-C1)、超级地震道第三代相干体(ST-C3)和局部结构熵相干体(LSE)都好,可以有效地用于三维断层及其他地质边界的地震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导向 梯度结构张量 断层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结构曲率提取方法在潜江凹陷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霍志周 刘喜武 +2 位作者 莫莉 钟庆良 张颖燕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1-969,共9页
广泛用于描述地质体几何形态变化的结构曲率属性可通过求取地层视倾角的偏导数获得,因此地层视倾角估计的精度直接影响结构曲率估计的精度。江汉潜江凹陷工区目的层断层发育、高陡构造较多、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常规结构曲率提取方法无法... 广泛用于描述地质体几何形态变化的结构曲率属性可通过求取地层视倾角的偏导数获得,因此地层视倾角估计的精度直接影响结构曲率估计的精度。江汉潜江凹陷工区目的层断层发育、高陡构造较多、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常规结构曲率提取方法无法有效提取目的层的结构曲率并用于断层及高陡构造等复杂构造带的解释。为此,采用了一种高精度结构曲率提取方法来提取研究区实际资料的结构曲率。该方法首先利用三维数据的瞬时相位构建梯度结构张量,并在此基础上估计地层视倾角;然后采用多窗估计技术来提高地层视倾角的估计精度;最后以高精度地层视倾角为基础进行地层结构曲率估计(包含最大正曲率和最大负曲率)。将高精度结构曲率提取方法及商业软件曲率模块用于江汉潜江凹陷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高精度结构曲率提取方法所提取的地层结构曲率在抗噪性以及断层结构等的刻画精度方面明显优于商业软件曲率模块所提取的地层结构曲率,同时对高陡倾角构造及大断层等构造复杂带的刻画精度更高,更有利于构造解释。该方法可应用于其它类似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地震道分析 梯度结构张量 特征分解 多窗分析 视倾角 结构曲率 潜江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结构导向平滑方法解释断层 被引量:13
8
作者 问雪 陈雪芳 +3 位作者 陈胜红 孟大江 唐明铭 吴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6-151,共6页
在深层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受资料品质的限制,断层解释难度较大。为此,研究了对叠后地震资料进行处理的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结构导向平滑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改善地震资料的品质,进而辅助断层解释。具体流程为:1利用原始地震数据求取每个... 在深层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受资料品质的限制,断层解释难度较大。为此,研究了对叠后地震资料进行处理的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结构导向平滑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改善地震资料的品质,进而辅助断层解释。具体流程为:1利用原始地震数据求取每个采样点在空间(或时间)方向的导数,并求取梯度结构张量矩阵;2通过特征分解求取梯度结构张量矩阵的特征向量,并构建扩散张量矩阵;3将扩散张量矩阵代入改进的偏微分扩散方程,采用共轭梯度迭代法求解该方程,求得的解即为平滑后的图像。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经结构导向平滑方法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信噪比有较大提高,剖面上的断点更清晰,断层的空间组合关系更明确,解释结果的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解释 结构导向平滑 滤波 梯度结构张量 倾角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强非均质储层相控反演方法研究
9
作者 成锁 田军 +3 位作者 肖文 刘永雷 赵龙飞 郑华灿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9-1028,共10页
岩溶缝洞体是碳酸盐岩主要储层类型,具有强非均质性特征,量化预测难度大。常规地震反演方法虽然可实现储层的量化预测,但满足不了岩溶缝洞体中多类型储层的量化及高精度研究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在相控约束反演技术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 岩溶缝洞体是碳酸盐岩主要储层类型,具有强非均质性特征,量化预测难度大。常规地震反演方法虽然可实现储层的量化预测,但满足不了岩溶缝洞体中多类型储层的量化及高精度研究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在相控约束反演技术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梯度结构张量属性约束的确定性相控反演方法。该方法可概述为3步:首先,基于梯度结构张量属性,划分出反映碳酸盐岩缝洞体轮廓的储层相与非储层相;其次,以地震相为约束条件,建立低频模型;最后,将低频模型应用于地震反演过程,得到储层敏感属性,进而实现碳酸盐岩强非均质储层的量化预测。模型试算结果和塔里木盆地M工区实际应用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岩溶缝洞体中多类型储层的分布范围,与实钻结果及开发动态特征吻合,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整体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岩溶缝洞体 非均质性 相控反演 梯度结构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变质岩潜山内幕高陡反射刻画技术——以渤南低凸起为例
10
作者 张中巧 焦新奇 +1 位作者 谢祥 潘永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9,共11页
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西段太古界潜山裂缝储层普遍呈现高陡地震反射特征。由于印支、燕山及喜山多期复杂构造运动影响,导致储层横向变化快,常规技术方法难以准确刻画储层展布范围,严重制约潜山勘探部署。针对潜山裂缝储层地震响应机理... 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西段太古界潜山裂缝储层普遍呈现高陡地震反射特征。由于印支、燕山及喜山多期复杂构造运动影响,导致储层横向变化快,常规技术方法难以准确刻画储层展布范围,严重制约潜山勘探部署。针对潜山裂缝储层地震响应机理及储层反射特征突显与识别,首先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明确裂缝储层与高陡反射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进而利用矢量分解算法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在此基础上,通过Canny算子对滤波后的地震数据进行边缘检测,获得反映潜山断裂及裂缝等地质目标的边缘体;进而利用梯度结构张量算法计算边缘体的倾角,并依据倾角滤掉水平地层,保留有效地质信息。结果表明,通过矢量分解、边缘检测及梯度结构张量算法的联合创新应用,能更加准确提取地震资料中的不连续反射信息,从而明确潜山裂缝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研究结果有效指导渤南低凸起西段太古界潜山勘探并成功发现渤中26-6油田,实现渤海海域潜山勘探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反射刻画 太古界潜山 渤中26-6 裂缝储层 分解滤波 边缘检测 梯度结构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T的相干体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军华 董猛 +2 位作者 周振晓 谭明友 冯德永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81-383,共3页
梯度结构张量(GST)是分析和描述地震数据中结构特征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利用GST可以定量地描述断层、平行层理、倾斜层理、波状层理等地质现象的结构特征。由GST张量结构矩阵,可以提取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由此来构建相干属性。在GST计算... 梯度结构张量(GST)是分析和描述地震数据中结构特征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利用GST可以定量地描述断层、平行层理、倾斜层理、波状层理等地质现象的结构特征。由GST张量结构矩阵,可以提取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由此来构建相干属性。在GST计算过程中,通过引入一高斯函数,可以提高属性的分辨能力和抗噪性。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应用表明,所给出的"混沌"的度量属性Cchaos、断层识别属性Cfault可自动、直观地识别河道、断层等特殊异常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结构张量 断层 河道 地震数据处理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向性滤波去噪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焕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2,114,共3页
目前的地震资料去噪方法多为对逐道的地震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未考虑构造或层序方面的信息,方向性滤波去噪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沿着地震数据的同相轴方向进行滤波,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并增强地震同相轴的连续性。方向... 目前的地震资料去噪方法多为对逐道的地震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未考虑构造或层序方面的信息,方向性滤波去噪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沿着地震数据的同相轴方向进行滤波,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并增强地震同相轴的连续性。方向性滤波去噪方法是通过梯度结构张量估计地震同相轴的方向信息,根据这些方向信息进行方向性滤波器的设计,并将该滤波器应用于地震数据进行滤波。模型检验及实际应用表明,方向性滤波去噪方法不仅提高了原始地震数据的信噪比,还保持了原始信号的分辨率,方向性滤波去噪处理的地震资料仅在低频和高频部分的能量略有降低,并未降低原始信号的主频,为进一步的地震解释性处理提供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数据,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方向信息 梯度结构张量 信噪比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岩岩性油气藏“甜点”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及应用效果——以环玛湖凹陷西斜坡区黄羊泉扇体百口泉组二段砂砾岩为例
13
作者 陈永波 杨超 +3 位作者 马斯骏 茹琦 陈雪珍 王晓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2-1191,共10页
准噶尔盆地环玛湖凹陷西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二段(T1b2)发育砂砾岩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受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有利相带、优质储层厚度、孔隙度和油源断裂等四重因素控制,储层单层厚度小、横向变化较快、埋深大,且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 准噶尔盆地环玛湖凹陷西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二段(T1b2)发育砂砾岩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受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有利相带、优质储层厚度、孔隙度和油源断裂等四重因素控制,储层单层厚度小、横向变化较快、埋深大,且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地震预测难度大,利用单一的地球物理方法无法准确地预测“甜点”储层平面分布,同时也受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保幅性差等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不高,钻探成功率低。为此,采用“五步法”逐级控制的测井—地质—地震一体化研究思路,预测砂砾岩“甜点”储层平面分布范围。利用“分相带道集叠加”OVT域技术精细处理百口泉组(T1b)目标,为储层预测奠定了资料基础。对OVT域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全三维自动地震层序解释,精细地恢复了古地貌,结合单井相、地震属性准确刻画了扇三角洲亚相边界。通过叠前反演预测优质储层的厚度、范围和孔隙度,利用结构张量矩阵特征值构建断裂属性数据体,从而预测油源断裂剖面、平面展布特征,其中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储层厚度、孔隙度高值区及存在油源断裂的部位为“甜点”储层发育区。根据研究成果部署的预探井成功率达92%以上,值得在类似的地质背景条件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三叠系百口泉组 OVT 域分相带道集叠加 叠前反演 梯度结构张量断裂属性 “甜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适应方向全变分地震数据去噪模型
14
作者 张丽丽 乔增强 王德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8-167,191,共11页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推进,地震勘探面临着重大挑战。受到复杂的勘探环境、采集方式、检波器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中往往混杂着大量随机噪声,导致后续地震数据处理的保真度、信噪比和分辨率降低,并且最终影响地...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推进,地震勘探面临着重大挑战。受到复杂的勘探环境、采集方式、检波器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中往往混杂着大量随机噪声,导致后续地震数据处理的保真度、信噪比和分辨率降低,并且最终影响地质解释的精确性、可靠性。为了突破传统地震数据处理问题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用于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的空间自适应方向全变分正则化模型。首先,针对地震反射同相轴具有空间变化的方向性和倾角计算抗噪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空变倾角逐点估计公式来获取同相轴的方向信息;然后,建立空间自适应方向全变分地震数据去噪模型,并采用优化最小化算法求解模型;最后,讨论了该模型的参数选取方法,将合成地震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的去噪结果与同类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不但能较好地提高地震剖面的垂直分辨率和同相轴的横向连续性,而且在提高信噪比的同时能够保留更多的地质特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 随机噪声 全变分 MM算法 梯度结构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