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度浓度掺杂复合板条抽运分布均匀性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雷呈强 汪岳峰 +3 位作者 殷智勇 贾文武 黄峰 靳笑晗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8-432,共5页
为了提高板条介质内抽运分布的均匀性,基于LD双端抽运Nd∶YAG陶瓷板条放大器设计方案,理论分析了端面抽运条件下,单一浓度掺杂和梯度浓度掺杂板条介质吸收的抽运功率密度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可知,对于单一浓度掺杂板条,会产生抽运效率与... 为了提高板条介质内抽运分布的均匀性,基于LD双端抽运Nd∶YAG陶瓷板条放大器设计方案,理论分析了端面抽运条件下,单一浓度掺杂和梯度浓度掺杂板条介质吸收的抽运功率密度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可知,对于单一浓度掺杂板条,会产生抽运效率与抽运吸收功率均匀性之间的相互制约问题,而采用梯度浓度掺杂板条介质,在较高的抽收效率情况下,抽运吸收功率分布更加均匀。结果表明,采用梯度浓度掺杂结构可以提高板条介质内抽运分布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复合Nd∶YAG陶瓷板条介质 梯度浓度掺杂 抽运分布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端面抽运梯度浓度掺杂介质激光器热效应的有限元法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全喜 任钢 +5 位作者 李轶国 岳通 王莉 肖星 邓翠 李佳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7-57,共11页
基于能量均分方法,根据经典热传导和热弹性理论,建立了激光二极管端面抽运梯度浓度掺杂棒状激光介质的数值模型,考虑到梯度浓度掺杂激光介质端面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和激光介质材料的热力学参数的温度相关性,运用有限元法,得出了单一浓度... 基于能量均分方法,根据经典热传导和热弹性理论,建立了激光二极管端面抽运梯度浓度掺杂棒状激光介质的数值模型,考虑到梯度浓度掺杂激光介质端面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和激光介质材料的热力学参数的温度相关性,运用有限元法,得出了单一浓度掺杂、2阶阶变梯度浓度掺杂、5阶阶变梯度浓度掺杂和理想梯度浓度掺杂四种掺杂结构激光介质内吸收系数、抽运光吸收功率、温度、热应力和应变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采用梯度浓度掺杂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激光介质内抽运光吸收分布的均匀性,5阶阶变梯度浓度掺杂激光介质的最高温度、最大主拉应力和最大主应变分别为单一浓度掺杂激光介质的42.6%、31.9%和28.1%,可见明显减小了热效应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可为激光二极管抽运梯度浓度掺杂激光器的合理优化设计提供数据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端面抽运固体激光器 热效应 有限元法 梯度浓度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场诱导质量浓度梯度构筑各向异性水凝胶
3
作者 李政 从怀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17,共8页
文章采用N,N-双(丙烯酰)胱胺(BACA)修饰银纳米线(AgNWs)作为多功能大分子交联剂和导电填料,以丙烯酸钠为离子型可聚合单体,重力场作用诱导多功能大分子交联剂组装形成质量浓度梯度,在催化剂和热引发条件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基于... 文章采用N,N-双(丙烯酰)胱胺(BACA)修饰银纳米线(AgNWs)作为多功能大分子交联剂和导电填料,以丙烯酸钠为离子型可聚合单体,重力场作用诱导多功能大分子交联剂组装形成质量浓度梯度,在催化剂和热引发条件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基于质量浓度梯度的高度各向异性纳米复合水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万能材料测试仪、电化学工作站、红外热像仪等对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水凝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水凝胶网络密度自上而下逐级提高,表现出高度各向异性的机械、电学、光热等行为。通过对其相关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水凝胶可以快速地在水条件和近红外辐照下发生不对称形状变化,在柔性智能驱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诱导组装 银硫配位作用 质量浓度梯度 各向异性 智能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乙烯共混物薄膜表面的浓度梯度 被引量:5
4
作者 钱浩 林志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利用变角衰减全反射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ATR-FT-IR)法,分别以峰高和峰面积比为参考基准,分析了聚乙二醇/聚乙烯共混物薄膜的表面浓度梯度变化,认为在薄膜样品的制备过程中,金属模具的界面诱导作用是引起共混物薄膜表面层中产生浓度梯度... 利用变角衰减全反射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ATR-FT-IR)法,分别以峰高和峰面积比为参考基准,分析了聚乙二醇/聚乙烯共混物薄膜的表面浓度梯度变化,认为在薄膜样品的制备过程中,金属模具的界面诱导作用是引起共混物薄膜表面层中产生浓度梯度的主要因素。通过ATR-FT-IR法和水接触角法,分析了聚乙二醇组分的表面富集程度随本体浓度的变化,从聚乙二醇组分相畴尺寸和分散相密度的角度讨论了聚乙二醇组分表面富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角衰减全反射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 梯度浓度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活性剂浓度梯度协同驱动的液滴铺展特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松岭 李春曦 叶学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12-2519,共8页
引言 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铺展(spreading)过程是一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在镀膜、印刷、采油、矿物浮选、胶片制造、磁流体材料制备以及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
关键词 铺展 非溶性活性剂 液滴 温度梯度 浓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气孔对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反应——基于在CO_2浓度和温度梯度中生长的10种植物的观测 被引量:44
6
作者 左闻韵 贺金生 +3 位作者 韩梅 吉成均 Dan F.B.Flynn 方精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574,共10页
许多研究表明 ,大气 CO2 浓度 ([CO2 ])的升高会导致植物气孔密度 (Stom atal Density,SD)和气孔指数 (Stom atal Index,SI)降低。这一关系成为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气 [CO2 ]变化的重要古生物指标之一。但是 ,[CO2 ]不是唯一影响 SD和 S... 许多研究表明 ,大气 CO2 浓度 ([CO2 ])的升高会导致植物气孔密度 (Stom atal Density,SD)和气孔指数 (Stom atal Index,SI)降低。这一关系成为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气 [CO2 ]变化的重要古生物指标之一。但是 ,[CO2 ]不是唯一影响 SD和 SI的环境因素。研究利用温度梯度和温度 +[CO2 ]梯度技术 ,以 7种美国中西部地区弃耕地常见草本植物和 3种美国东部落叶阔叶林优势木本植物为材料 ,其中草本包含豆科、非豆科 C3和 C4 功能型 ,就它们的 SD,SI,表皮细胞密度 (Epidermal Cell Density,ECD)和气孔孔径长度 (Stomatal Aperture L ength,APL)对 [CO2 ]和温度升高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沿 [CO2 ]梯度 ,所研究物种的 SD比 SI反应敏感 ,SD显示出与 [CO2 ]正相关、负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SI显示出与 [CO2 ]正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沿温度梯度 ,所研究物种的 SI比 SD反应敏感 ,SI显示出与温度正相关、负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SD显示出与温度正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ECD和 APL对 [CO2 ]和温度梯度也有不同的响应。这说明 ,除 [CO2 ]外 ,温度也对 SD,SI,ECD和 APL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在用气孔特征重建地质历史时期 [CO2 ]的变化趋势时 ,除准确建立气孔参数与 [CO2 ]关系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气孔密度 植物气孔指数 植物气孔孔径长度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梯度 大气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复合法制备硅浓度梯度高硅钢薄带的织构演变 被引量:3
7
作者 柳金龙 沙玉辉 +2 位作者 柯云海 张芳 左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1140-21143,共4页
采用"热轧复合+冷轧减薄+退火"方法成功制备了0.20mm厚的硅浓度梯度高硅钢薄带,并采用SEM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制备过程中组织和织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热轧复合板微观组织呈明显层状分布,复合界面为紧密冶金结合且经过83%的大冷... 采用"热轧复合+冷轧减薄+退火"方法成功制备了0.20mm厚的硅浓度梯度高硅钢薄带,并采用SEM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制备过程中组织和织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热轧复合板微观组织呈明显层状分布,复合界面为紧密冶金结合且经过83%的大冷轧变形未开裂。热轧和冷轧复合板带中均形成强α和γ织构,再结晶退火后形成强γ织构。冷轧和退火织构沿板厚呈显著的梯度分布特征,其主要来自于复合界面两侧硅浓度和初始热轧织构的差异性以及冷变形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钢 浓度梯度 织构 轧制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中空位浓度梯度对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忠厚 刘小平 徐重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3-185,共3页
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中 ,由于高能量的离子轰击 ,在金属表面以下一定深度产生高的空位浓度、位错密度和空位浓度梯度 .根据空位机制 ,从扩散流量导出钼的扩散系数的表达式 .同时分析了高空位浓度、高空位浓度梯度对金属原子扩散的影响 ... 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中 ,由于高能量的离子轰击 ,在金属表面以下一定深度产生高的空位浓度、位错密度和空位浓度梯度 .根据空位机制 ,从扩散流量导出钼的扩散系数的表达式 .同时分析了高空位浓度、高空位浓度梯度对金属原子扩散的影响 ,指出这些是 DGPSA的扩散系数远高于普通渗金属方法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位浓度梯度 扩散系数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浓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多重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洁 张宇 +1 位作者 于敏 方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94-2501,共8页
利用微流控芯片易于模拟体内生理环境、流体控制精确及易于集成等优势,将基于扩散原理的浓度梯度形成结构与经典的圣诞树形浓度梯度发生器相集成,建立了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形成连续、双向浓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系统,采用该系统对不同类... 利用微流控芯片易于模拟体内生理环境、流体控制精确及易于集成等优势,将基于扩散原理的浓度梯度形成结构与经典的圣诞树形浓度梯度发生器相集成,建立了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形成连续、双向浓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系统,采用该系统对不同类型细胞(HEK-293,MCF-7,SGC-7901)的侵袭力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在垂直方向上施加血清浓度梯度,在水平方向上施加抗肿瘤药物十字孢碱浓度梯度,分析了在连续药物浓度作用下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被抑制的情况,同时观察并定量评价了伴随细胞侵袭力变化过程中细胞增殖能力受抑制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形成稳定的双向物质浓度梯度;在血清浓度梯度存在情况下,伴随十字孢碱浓度梯度的升高,肿瘤细胞侵袭(P<0.0001)和增殖能力(P<0.001)均呈现浓度依赖性的连续降低.建立的双向浓度梯度微流控芯片系统可用于评价复杂环境对细胞的多重影响,也为研究细胞间相互作用、多种药物联用及药物筛选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浓度梯度 肿瘤 侵袭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量和浓度梯度对溶解性有机质结合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陶然 吴福勇 +3 位作者 于涛 许飞飞 田凯 马晓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采用平衡渗析法和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滇池代表性湖区沉积物不同分子量溶解性有机质(DOM)与不同浓度Cu^(2+)、Pb^(2+)的结合特征。结果表明,与Cu、Pb结合后,M_w<1 000 u、1 000~2 000 u的DOM组分中总有机碳(TOC)含量最高,且TOC浓度... 采用平衡渗析法和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滇池代表性湖区沉积物不同分子量溶解性有机质(DOM)与不同浓度Cu^(2+)、Pb^(2+)的结合特征。结果表明,与Cu、Pb结合后,M_w<1 000 u、1 000~2 000 u的DOM组分中总有机碳(TOC)含量最高,且TOC浓度随DOM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但不受重金属浓度梯度的影响。M_w<1 000 u、1 000~2 000 u的DOM组分中总Cu、总Pb含量最高,且受重金属浓度梯度的影响。三维荧光光谱特征表明,与Cu、Pb结合后,M_w<1 000 u、1 000~2 000 u的DOM组分荧光强度最小,且都是与高浓度重金属结合的荧光强度较小。紫外光谱特征表明草海DOM的分子量在整体上大于外海,同一分子量DOM与Cu结合后在250 nm和365 nm处紫外吸光度之比(E2/E3)小于与Pb结合的情况。研究结果为湖泊沉积物有机质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渗析 重金属 溶解性有机质 分子量 浓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度梯度对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哲 陈先锋 孙玮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32,共7页
为研究浓度梯度的变化对甲烷-空气预混气燃爆特性的影响。在方形爆炸实验管道中布置压力、温度传感器,开展不同甲烷浓度梯度下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浓度梯度的增大使管道内甲烷-空气预混气的火焰平均速度和最大爆... 为研究浓度梯度的变化对甲烷-空气预混气燃爆特性的影响。在方形爆炸实验管道中布置压力、温度传感器,开展不同甲烷浓度梯度下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浓度梯度的增大使管道内甲烷-空气预混气的火焰平均速度和最大爆炸压力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浓度梯度为1.0%时二者均达到最大值;爆炸压力上升速率亦随浓度梯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浓度梯度为1.5%时最大;达到最大爆炸压力的时间随浓度梯度的增加呈现往复变化趋势;甲烷-空气混合气的爆炸温度随浓度梯度的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梯度 方形管道 爆炸压力 压力上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浓度梯度复性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瑞嵩 黄建珍 李震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33-36,共4页
尿素浓度梯度已成功用于多种重组蛋白的复性,对尿素浓度梯度复性rbIL-2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变性rbIL-2的浓度在4 mg/mL左右,添加DTT使其达到10 mmol/L,4℃搅拌过夜,4℃分别对4、3、2、1 mol/L尿素,50 mmol/L Tris.Cl,pH 8.5透析12 h... 尿素浓度梯度已成功用于多种重组蛋白的复性,对尿素浓度梯度复性rbIL-2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变性rbIL-2的浓度在4 mg/mL左右,添加DTT使其达到10 mmol/L,4℃搅拌过夜,4℃分别对4、3、2、1 mol/L尿素,50 mmol/L Tris.Cl,pH 8.5透析12 h,然后再对pH 8.5的PBS透析12 h,可成功对rbIL-2复性,复性率达70%左右。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得到了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rbI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IL-2 复性 尿素浓度梯度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度与压力梯度可调的三维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的研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斯媛 蔡绍皙 +2 位作者 戴小珍 陈思佳 宋振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制作化学浓度梯度与压力梯度可调的细胞三维培养微流控芯片,构建可模拟在体细胞生长所处动态微环境的体外模型。方法利用光刻成型技术、模塑法以及等离子键合工艺,制作3通道结构的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通过微注射泵控制微通道内溶... 目的制作化学浓度梯度与压力梯度可调的细胞三维培养微流控芯片,构建可模拟在体细胞生长所处动态微环境的体外模型。方法利用光刻成型技术、模塑法以及等离子键合工艺,制作3通道结构的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通过微注射泵控制微通道内溶液流动生成浓度梯度,利用液面高度差生成压力梯度,并通过骨架染色比较二维培养与三维培养下的细胞形态。结果获得了化学浓度梯度与压力梯度可调的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在2μL.min-1的流速下,中间通道的浓度梯度3 h后可达到相对稳定。100 Pa的压力差在中间通道生成的视在压力梯度为0.11 Pa/μm,从而驱动三维支架内间隙渗流的生成。并在微流控芯片内实现脐静脉内皮细胞稳定的三维培养。结论该芯片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灵活调控细胞生长所处的微环境,可进一步用于研究不同的微环境参数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微环境 细胞培养 浓度梯度 间隙渗流 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入口单级分形微流控浓度梯度芯片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云峰 张思祥 +3 位作者 刘吉晓 李姗姗 杨丽 刁雁雁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29,共5页
传统浓度梯度生成方法具有效率低、梯度不够精确、稳定性差等不足,微流控芯片因其特征尺寸小、反应快、精度高和易操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微流体浓度梯度生成。微流控芯片的通道结构与进样条件对浓度梯度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自相似... 传统浓度梯度生成方法具有效率低、梯度不够精确、稳定性差等不足,微流控芯片因其特征尺寸小、反应快、精度高和易操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微流体浓度梯度生成。微流控芯片的通道结构与进样条件对浓度梯度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自相似分形理论,开发了三入口单级分形微流控浓度梯度芯片。建立基于有限元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通过归一化流量矩阵与浓度矩阵的耦合设置,得到呈偏态分布与正态分布的浓度梯度分布规律。以红色染料与去离子水为样本进行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吻合较好,验证了芯片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浓度梯度 自相似分形 有限元法 多物理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梯度甜味剂对准备配种期蓝狐诱食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雅涵 李光玉 +3 位作者 徐超 余淼 刘峰 孙伟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51-54,共4页
试验通过在蓝狐干粉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饲料甜味剂,观察蓝狐采食行为、测定采食量、统计采食速度,考察甜味剂对蓝狐采食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甜味剂添加梯度。选择准备配种期健康,体重相近的蓝狐1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4只,公母各... 试验通过在蓝狐干粉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饲料甜味剂,观察蓝狐采食行为、测定采食量、统计采食速度,考察甜味剂对蓝狐采食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甜味剂添加梯度。选择准备配种期健康,体重相近的蓝狐1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4只,公母各半,单笼饲养,试验期6 d,采用自由选择法试验,试验蓝狐自由采食对照组及试验组饲粮,试验组饲粮甜味剂添加梯度为80、100 g/t和120 g/t。每只蓝狐提供2个料盆,同时饲喂对照组和试验组饲粮,笼箱顶端安装摄像头监控蓝狐采食行为,观察记录蓝狐采食速度和采食量。结果表明,蓝狐对不同梯度甜味剂饲粮表现出不同的采食行为,蓝狐对浓度为100 g/t的添加组饲粮的采食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饲粮,采食速度达100.20 g/min,并且每次采食量是最高的。浓度为100 g/t的添加量对提高蓝狐采食量有显著作用,诱食效果最佳。本试验初步筛选了适合蓝狐甜味剂添加量,为配制添加甜味剂并能提高适口性,增加饲料转化率,提高生产性能的配合饲料提供理论数据支持。浓度为100 g/t的添加量对提高蓝狐采食量有显著作用,该甜味剂浓度梯度的诱食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狐 甜味剂 准备配种期 浓度梯度 诱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蒲净化不同浓度梯度水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颖 马凡凡 +1 位作者 侯迪 张小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2期209-211,共3页
为研究香蒲在夏季环境下对不同负荷污水净化的作用,本文采用无土培养挺水植物香蒲,进行不同浓度梯度处理下净化水体的静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水体的浓度与叶绿素a、蓝绿藻数的最大值呈正相关,香蒲对低浓度水体的氨氮、TP、TN净化... 为研究香蒲在夏季环境下对不同负荷污水净化的作用,本文采用无土培养挺水植物香蒲,进行不同浓度梯度处理下净化水体的静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水体的浓度与叶绿素a、蓝绿藻数的最大值呈正相关,香蒲对低浓度水体的氨氮、TP、TN净化效果影响最好,去除率分别为98.01%,92.35%,9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净化 香蒲 浓度梯度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乙醇对2种大孔树脂吸附的舒胸片中6种有效成分梯度洗脱能力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露苗 莫美霞 夏新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乙醇对两种大孔树脂吸附成分梯度洗脱的能力。方法选用LSA-30、HPD-100,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乙醇梯度洗脱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和川芎嗪的量。结果在同一树脂上,舒胸片中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乙醇对两种大孔树脂吸附成分梯度洗脱的能力。方法选用LSA-30、HPD-100,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乙醇梯度洗脱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和川芎嗪的量。结果在同一树脂上,舒胸片中不同结构类型的有效成分在梯度洗脱过程中脱吸附的难易或快慢不完全相同,但均可用70%乙醇将其基本洗脱下来。在不同树脂上,舒胸片中不同结构类型的有效成分在梯度洗脱过程中脱吸附的难易或快慢存在明显的差异,HPD-100树脂明显快于LSA-30树脂。结论梯度洗脱能力的研究结果对于在复方多组分的分离纯化中合理选择树脂和洗脱剂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舒胸片 浓度梯度 洗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自相似分形微流控浓度梯度芯片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云峰 张思祥 +3 位作者 王哲 孟冀豫 程景萌 李姗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1-36,共6页
浓度梯度被广泛应用于趋化分析、细胞生长、DNA检测和毒性评价等诸多领域。传统浓度梯度生成方法具有效率低、梯度不精确、稳定性差等不足。本文基于经典圣诞树模型,设计了一种反应速度快、精度高,可生成稳定浓度梯度的两级自相似分形... 浓度梯度被广泛应用于趋化分析、细胞生长、DNA检测和毒性评价等诸多领域。传统浓度梯度生成方法具有效率低、梯度不精确、稳定性差等不足。本文基于经典圣诞树模型,设计了一种反应速度快、精度高,可生成稳定浓度梯度的两级自相似分形微流控浓度梯度芯片,并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建立了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在不同进样条件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归一化进样流量矩阵与浓度矩阵的耦合设置,得到丰富种类的浓度梯度分布。以去离子水和红色染料为样本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与仿真模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两级自相似分形微流控浓度梯度芯片设计的合理性,其优势在于,无需重新设计微流道构型而只是简单调节进样流量比,便可以实现生成不同浓度梯度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浓度梯度 自相似分形 多物理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压强度与浓度梯度作用下甲烷爆炸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先锋 智雪珂 +3 位作者 刘丽娟 雷松 张洪铭 孙玮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44,共6页
为探究泄压强度与浓度梯度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特性的影响,在方形火焰传播测试管道系统中,针对泄压强度为30、60和90 kPa和具有1%体积分数梯度的预混气体,开展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泄压强度的增加,... 为探究泄压强度与浓度梯度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特性的影响,在方形火焰传播测试管道系统中,针对泄压强度为30、60和90 kPa和具有1%体积分数梯度的预混气体,开展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泄压强度的增加,火焰通过观察窗的时间逐渐增加,并且泄压膜破裂后,火焰传播呈现往返振荡现象;浓度梯度的存在,使得管道内测得的温度峰值与压力峰值均显著提高;在泄压强度较低时,泄压膜破裂之后的泄压作用对温度峰值、压力峰值的影响占主导作用;随着泄压强度的增大,浓度梯度对爆炸反应的激励作用对温度峰值、压力峰值的影响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压强度 浓度梯度 甲烷 爆炸特性 预混气体 爆炸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度梯度凝胶配制的简易装置设计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德国 雷勃钧 +2 位作者 张俐俐 刘琦 刘昭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5-196,198,共3页
PCR-DGGE是分子生物学工作者分析微生物区系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但是较贵的浓度梯度配胶设备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一个简易的装置能够有效地普及这项技术。本文报道了这一简易装置的设计和利用该装置对大豆根化感物质降解细菌的分析效果。
关键词 浓度梯度凝胶 电泳 装置 大豆根际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