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梯度提升回归算法的古油藏识别与定量评价——以四川盆地高磨地区栖霞组为例
1
作者 焦勇飞 李平平 +2 位作者 陈延贵 柴浩博 贺世杰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642-3654,共13页
四川盆地高磨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经历了从古油藏到现今气藏的复杂演化过程,定量恢复古油藏的规模对揭示油气成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芯、岩石薄片和常规测井资料,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梯度提升回归算法的固体沥青含量预测模型,并利... 四川盆地高磨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经历了从古油藏到现今气藏的复杂演化过程,定量恢复古油藏的规模对揭示油气成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芯、岩石薄片和常规测井资料,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梯度提升回归算法的固体沥青含量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高磨地区栖霞组15口钻井的固体沥青含量,定量恢复了古油藏的规模和原油裂解气量,探讨了古油藏与现今天然气聚集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聚集的古原油约2.16×10^(8)t,古原油裂解气资源量可达1341.76×10^(8)m^(3),为现今气藏提供了充足的气源;后期构造调整及走滑断层的多期活动导致研究区古油气藏演化为现今的含水气藏和气藏。本研究提出的固体沥青含量预测模型可推广应用于四川盆地其他层系或类似盆地的古油藏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提升回归算法 固体沥青 古油藏 栖霞组 高磨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提升回归树算法的生活用纸皱纹等级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冬启 洪蒙纳 +1 位作者 李继庚 满奕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2,共7页
皱纹等级是衡量生活用纸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工业生产过程中缺少皱纹等级的实时在线测量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验对影响生活用纸皱纹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梯度提升回归树算法,对影响皱纹等级的表面粗糙度、... 皱纹等级是衡量生活用纸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工业生产过程中缺少皱纹等级的实时在线测量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验对影响生活用纸皱纹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梯度提升回归树算法,对影响皱纹等级的表面粗糙度、皱纹深度、皱纹频率3个主要指标进行了建模,并通过预测这3个指标实现对皱纹等级的在线实时软测量。通过对比工业实测数据,发现该模型对表面粗糙度、皱纹深度、皱纹频率预测精度较高,测试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该模型解决了生活用纸皱纹等级在线软测量的问题,对生活用纸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皱 皱纹等级 软测量 梯度提升回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的时空特征融合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晓辉 刘钰婷 +1 位作者 马锴 钟嘉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1-244,共14页
准确的光伏功率预测对电网调度和电站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s,DPV)系统受多种时空因素影响,传统基于单一模型的方法难以充分挖掘其时序变化规律与空间相关特性,导致预测精度低、模型适应性弱。该... 准确的光伏功率预测对电网调度和电站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s,DPV)系统受多种时空因素影响,传统基于单一模型的方法难以充分挖掘其时序变化规律与空间相关特性,导致预测精度低、模型适应性弱。该文提出一种融合时空特征,结合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极端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差分移动自回归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的DPV功率预测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筛选与历史光伏功率高度相关的气象因素,并将其输入到SSA优化的XGBoost模型中,以提取和预测时间相关性特征;然后,结合日累计发电量与功率变化率,提出一种基于天气类型的光伏功率数据分类方法,并进一步提出利用斯皮尔曼分析识别与目标站点功率高度相关的参考电站;在此基础上,构建结合动态权重的ARIMA模型,实现对空间相关性特征的建模与预测;最后,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加权的时空特征融合框架模型,根据时间与空间预测模型的误差动态调整其贡献度,生成融合预测结果。以f1电站为研究对象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在预测精度与鲁棒性方面均优于传统单一模型,验证了其在DPV功率预测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时空特征融合 功率预测 麻雀搜索算法-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差分移动自回归平均模型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的香格里拉市高山松地上生物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利彬 张加龙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6期7-12,共6页
采用不同时期的Landsat5 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1987—2007年5期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数据,通过数据筛选,应用随机森林算法(RF)、梯度提升回归树算法(GBRT)等相关性分析模型,估测1987—2007年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高... 采用不同时期的Landsat5 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1987—2007年5期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数据,通过数据筛选,应用随机森林算法(RF)、梯度提升回归树算法(GBRT)等相关性分析模型,估测1987—2007年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高山松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GBRT算法的估测模型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为0.99,预估精度P为70.07%;RF算法次之,决定系数R^(2)为0.89,预估精度P为66.10%。1987—2007年的20年间,香格里拉高山松地上生物量总量经历了先减又增的过程,1987、1992、1997、2002、2007年地上生物量分别为1023.29、1022.38、1011.73、1018.02、1019.33万t。但截至2007年,高山松地上生物量仍然未恢复到1987年水平。结合20年的林业发展过程,对高山松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地上生物量 动态变化 梯度提升回归算法(GBRT) 香格里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