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遥感水深反演机器学习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蔚 孟然 +3 位作者 栾奎峰 饶亚丽 郝李华 纪茜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探究不同遥感水深反演机器学习模型的差异,以WorldView-2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与实测水深数据为数据源,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及支持向量机模型开展水深反演实验,对4种水深反演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与评... 为探究不同遥感水深反演机器学习模型的差异,以WorldView-2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与实测水深数据为数据源,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及支持向量机模型开展水深反演实验,对4种水深反演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反演水深,具有一定精度,平均相对误差(MRE)可优于20%。4种模型中,同为集成学习模型的随机森林模型与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在两个实验区域,反演水深的RMSE值、MRE值与R2值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更好的浅水水深反演效果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水深反演 随机森林模型 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 BP神经网络模型 支持向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非线性作用下汽车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秋生 许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6-223,共8页
为探求汽车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与站域周边范围建成环境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以重庆市全域汽车客运站为对象,构建以最高聚集人数为因变量,由可达性、路网复杂度、公共交通支撑、多样性4个方面组成的多元建成环境特征为自变量的梯度提升决策... 为探求汽车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与站域周边范围建成环境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以重庆市全域汽车客运站为对象,构建以最高聚集人数为因变量,由可达性、路网复杂度、公共交通支撑、多样性4个方面组成的多元建成环境特征为自变量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辅助构建随机森林和最小二乘估计模型验证算法效度。结果表明:GBDT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表现均优于RF和OLS模型,验证集拟合优度为0.80;变量贡献度方面,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影响最高聚集人数的建成环境变量的贡献为23%,其次为公交站密度(贡献为20%)和至市中心距离(贡献为17%);非线性作用机理方面,建成环境可达性相关指标总体呈负相关,阈值效应明显,路网复杂度相关指标峰值效应较明显,公共交通支撑相关指标整体呈正相关,多样性相关指标峰值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最高聚集人数 建成环境 非线性作用机制 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环境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非线性影响——基于流入地与户籍地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祁琪 马瑞光 +1 位作者 殷江滨 王紫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流动人口回流意愿为响应变量,以流入地和户籍地的地方环境、个人及家庭因素为解释变量,引入机器学习领域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重点探究不同地区地方环境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非线性影响及阈值效...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流动人口回流意愿为响应变量,以流入地和户籍地的地方环境、个人及家庭因素为解释变量,引入机器学习领域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重点探究不同地区地方环境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非线性影响及阈值效应。研究发现:①户籍地和流入地的地方环境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总体贡献率达44.1%,是影响回流意愿的重要因素,且两地贡献率大致相当。②地方环境因素与回流意愿间的非线性与线性关系并存。其中,医疗卫生资源、基础教育资源、空气污染状况等因素对回流意愿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影响,而经济增长、气温条件则以线性影响为主。研究揭示了中国国内城-乡人口回流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有助于深化新时期人口迁移研究,并为地方人口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回流 地方环境 非线性效应 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对城市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坚 邱智宣 +3 位作者 彭涛 刘柯良 傅志妍 庹永恒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5-111,150,共8页
针对城市交通事故分析中缺少建成环境因素的系统考虑,以密度、多样性、交通设计、可达性及公共交通临近度等5个维度表征建成环境,同时考虑个体行为、道路情况、事故类型及自然环境4个方面,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融入建成环境因素对城市... 针对城市交通事故分析中缺少建成环境因素的系统考虑,以密度、多样性、交通设计、可达性及公共交通临近度等5个维度表征建成环境,同时考虑个体行为、道路情况、事故类型及自然环境4个方面,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融入建成环境因素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分析模型;并以重庆市某区的事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成环境变量对事故严重程度有较大影响;从变量重要度排序来看,土地利用混合度(14.29%)、快速路及主干路密度(12.43%)、次干路及支路密度(11.54%)、人口密度(11.35%)与可达性(10.96%)的影响程度较高,累计重要度达60.57%;同时各变量与事故严重程度呈现出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安全 非线性 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模型 建成环境 事故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道路网络特征对交通事故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5
作者 周芳羽 谢波 肖扬谋 《热带地理》 2025年第8期1344-1357,共14页
机动交通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道路网络作为道路交通系统的基础骨架,其特征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研究在探讨城市道路网络对交通事故的非线性影响及尺度效应方面有所不足。对此,文章以武汉... 机动交通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道路网络作为道路交通系统的基础骨架,其特征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研究在探讨城市道路网络对交通事故的非线性影响及尺度效应方面有所不足。对此,文章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运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分析多尺度道路网络的几何拓扑特征与交通事故的非线性关系,并鉴别土地利用与道路网络对交通事故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城市道路网络的几何拓扑特征与交通事故数量存在显著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表现为平均测地距离、网状系数及整体集聚系数与交通事故数量呈非线性正相关,同配性指数呈“U型”关系,以及路网密度和交叉口密度呈非线性负相关。同时,接近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及绕行率与交通事故的非线性关系在不同空间尺度呈差异性。土地利用与道路网络在影响交通事故方面表现出复杂的协同效应,适度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可降低交通事故风险,但过高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和容积率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络 交通事故 土地利用 非线性关系 尺度效应 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 武汉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