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渗硅制备6.5%Si硅钢表面Fe-Si过渡梯度层的特性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运刚
梁精龙
+2 位作者
李慧
唐国章
田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4-719,共6页
在KCl-NaCl-NaF-(SiO2)熔盐体系中,以含硅3%(质量分数)的硅钢为阴极,石墨为阳极,将电沉积硅和在硅钢基体上渗硅同时进行,制备了Fe-Si梯度层,并对梯度层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梯度层中硅含量呈3种不同的变化规律,在靠近试样表面的...
在KCl-NaCl-NaF-(SiO2)熔盐体系中,以含硅3%(质量分数)的硅钢为阴极,石墨为阳极,将电沉积硅和在硅钢基体上渗硅同时进行,制备了Fe-Si梯度层,并对梯度层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梯度层中硅含量呈3种不同的变化规律,在靠近试样表面的部分,硅含量沿深度下降率较大;在梯度层中间部分,硅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梯度层靠近基体一侧,硅含量的下降率介于前两者之间;梯度层中,以Fe3Si、FeSi、Fe5Si3和Fe构成的厚度占整个梯度层厚度的比率最大;梯度层沿基体一侧向表面的物质组成变化规律为Fe3Si+FeSi+Fe→Fe3Si+FeSi+Fe5Si3+Fe→FeSi,且各物质的量随硅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对梯度层中各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
梯度
材料
梯度层特性
物质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渗硅制备6.5%Si硅钢表面Fe-Si过渡梯度层的特性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运刚
梁精龙
李慧
唐国章
田薇
机构
河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4-71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39)
文摘
在KCl-NaCl-NaF-(SiO2)熔盐体系中,以含硅3%(质量分数)的硅钢为阴极,石墨为阳极,将电沉积硅和在硅钢基体上渗硅同时进行,制备了Fe-Si梯度层,并对梯度层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梯度层中硅含量呈3种不同的变化规律,在靠近试样表面的部分,硅含量沿深度下降率较大;在梯度层中间部分,硅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梯度层靠近基体一侧,硅含量的下降率介于前两者之间;梯度层中,以Fe3Si、FeSi、Fe5Si3和Fe构成的厚度占整个梯度层厚度的比率最大;梯度层沿基体一侧向表面的物质组成变化规律为Fe3Si+FeSi+Fe→Fe3Si+FeSi+Fe5Si3+Fe→FeSi,且各物质的量随硅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对梯度层中各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影响不大。
关键词
Fe-Si
梯度
材料
梯度层特性
物质组成
Keywords
Fe-Si gradient material
gradient layer character
substance composition
分类号
TG113.12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渗硅制备6.5%Si硅钢表面Fe-Si过渡梯度层的特性
李运刚
梁精龙
李慧
唐国章
田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