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污染物硫酸铜对成年梭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质量浓度评价
1
作者 武鸿 孙双月 尹建波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4期181-183,共3页
为研究硫酸铜对成年梭鱼的急性毒性,该研究采用静水式生物测试方法,在水温(14±4)℃的条件下,对成年梭鱼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在相同的试验时间条件下,随着Cu^(2+)浓度的升高,成年梭鱼的死亡率也逐步升高,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 为研究硫酸铜对成年梭鱼的急性毒性,该研究采用静水式生物测试方法,在水温(14±4)℃的条件下,对成年梭鱼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在相同的试验时间条件下,随着Cu^(2+)浓度的升高,成年梭鱼的死亡率也逐步升高,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Cu^(2+)浓度的升高,成年梭鱼表现出更高的应激程度,出现了更多不正常的集群行为,其鳃部和体表出现黏液,体表充血、溃烂,肝脏及胆囊肿大,胆汁充盈。在相同的Cu^(2+)浓度条件下,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加,成年梭鱼的死亡率也逐渐升高。Cu^(2+)对成年梭鱼的48 h、72 h和96 h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0.290、0.141、0.081 mg/L,安全质量浓度(SC)为0.008 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梭鱼 急性毒性 安全质量浓度 硫酸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石标记中水体锶浓度对梭鱼代谢与免疫相关酶学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郭彪 张博伦 +4 位作者 王硕 郑德斌 曾祥茜 高燕 张晶伟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8-637,共10页
为探讨耳石标记中水体锶离子(Sr^(2+))浓度对梭鱼(Liza haematocheila)代谢与免疫相关酶学指标的影响,设计一个对照组(C0)和两个试验组(S1和S2),其中C0组梭鱼在正常海水(Sr^(2+)浓度为7.9 mg·L^(-1))中进行培养;S1和S2组梭鱼培养... 为探讨耳石标记中水体锶离子(Sr^(2+))浓度对梭鱼(Liza haematocheila)代谢与免疫相关酶学指标的影响,设计一个对照组(C0)和两个试验组(S1和S2),其中C0组梭鱼在正常海水(Sr^(2+)浓度为7.9 mg·L^(-1))中进行培养;S1和S2组梭鱼培养所用海水Sr^(2+)质量浓度分别为50 mg·L^(-1)和200 mg·L^(-1)。在标记实验开始后0.5、1、3、6、9、12、24、48、72、96 h,以及标记实验完成后24 h(即120 h),分别测定梭鱼的代谢相关酶学指标(PK和LDH)和免疫相关酶学指标(SOD和NOS)。结果显示:1)和C0组相比,S1组梭鱼代谢相关酶学指标(PK和LDH)和免疫相关酶学指标(SOD和NOS)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2)实验期间,S2组梭鱼PK值显著高于C0组(P<0.05);S2组梭鱼PK值在标记初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随后下降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其变化趋势与C0组(PK值在实验开始后直接下降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有所不同;S2组梭鱼PK值在1、3、6、9 h时均显著高于C0组和S1组(P<0.05);3)和C0组相比,S2组梭鱼LDH、SOD和NOS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表明,Sr^(2+)质量浓度50 mg·L^(-1)的标记环境对于梭鱼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均没有明显影响,而Sr^(2+)质量浓度200 mg·L^(-1)的标记环境仅提高了标记初期梭鱼对能量需求以应对高Sr^(2+)环境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尚未引起梭鱼机体缺氧现象的发生,免疫功能也未受到明显影响。从本研究结果可知,梭鱼耳石高Sr^(2+)标记期间,养殖管理措施可与正常梭鱼养殖管理措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耳石锶标记 代谢酶 免疫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52
3
作者 王建新 邴旭文 +2 位作者 张成锋 李冰 朱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6,共7页
利用常规营养测试方法对6尾梭鱼(雌雄各半)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其肌肉鲜样中水分含量为80.90%,粗蛋白含量为17.25%,粗脂肪含量为0.76%,灰分含量为0.83%,碳水化合物为0.26%。肌肉中17种氨基酸的... 利用常规营养测试方法对6尾梭鱼(雌雄各半)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其肌肉鲜样中水分含量为80.90%,粗蛋白含量为17.25%,粗脂肪含量为0.76%,灰分含量为0.83%,碳水化合物为0.26%。肌肉中17种氨基酸的总量为干重的82.51%。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的总量占干重的33.14%,占氨基酸总量的40.1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78.40%,符合FAO/WHO的标准。梭鱼的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蛋氨酸+胱氨酸和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9.63。梭鱼肌肉中含有24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约为3:1;必需脂肪酸ω-6和ω-3家族的比例(6.11:1)合理;EPA+DHA的含量占干重的4.32%,高于其他一些经济鱼类。梭鱼微量元素的比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肌肉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脂肪及脂肪酸成分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文平 王爱民 +2 位作者 吕林兰 刘飞 於叶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81-184,共4页
为了解梭鱼的应用价值,对江苏沿海滩涂池塘养殖梭鱼(均质量(445.8±26.9)g)6种组织(鱼头、鱼皮、背肌、腹肌、肝脏、腹脂)的脂肪分布、性质、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评价。索氏提取法测定组织中脂肪含量,滴定法测定脂肪的碘值... 为了解梭鱼的应用价值,对江苏沿海滩涂池塘养殖梭鱼(均质量(445.8±26.9)g)6种组织(鱼头、鱼皮、背肌、腹肌、肝脏、腹脂)的脂肪分布、性质、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评价。索氏提取法测定组织中脂肪含量,滴定法测定脂肪的碘值和酸价,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梭鱼体内各组织脂肪分布差异显著(P〈0.05),其中背肌和腹肌中脂肪含量分别为3.66%、10.16%;各组织脂肪的不饱和程度较高,碘值为90~106 g/100 g;各组织脂肪酸价较高,介于4~9 mg KOH/g之间;梭鱼脂肪中C22∶6n 3和C20∶5n 3含量丰富,品质好;鱼头、背肌、腹肌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比例约为1∶1.5∶(0.7~0.8),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在0.7~0.8之间,组成合理;肝脏和腹脂中脂肪含量丰富,其中含有大量的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梭鱼的内脏也具有较好的可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脂肪 碘值 酸价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鲻、梭鱼类资源开发及其生态养殖前景的探讨 被引量:21
5
作者 施兆鸿 彭士明 侯俊利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0-125,共6页
鲻科鱼类(Mugilidae)是知名的世界性分布的经济鱼类,广泛栖息于淡水、河口和海水中。鲻鱼Mugil cephalus和梭鱼Liza haematocheila是亚洲地区鲻科鱼类中最主要的经济代表种。鲻、梭鱼属于植食性或腐屑食性,主要摄食环境中的有机碎屑。... 鲻科鱼类(Mugilidae)是知名的世界性分布的经济鱼类,广泛栖息于淡水、河口和海水中。鲻鱼Mugil cephalus和梭鱼Liza haematocheila是亚洲地区鲻科鱼类中最主要的经济代表种。鲻、梭鱼属于植食性或腐屑食性,主要摄食环境中的有机碎屑。在养殖生产中,亦可起到净化养殖水域的作用,对维持养殖水域生态平衡和优化环境可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从生态养殖角度考虑,广泛开展鲻、梭鱼类养殖,对调整我国当前渔业产业结构,降低养殖水域的自身污染,保障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梭鱼 资源开发 生态养殖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鲻梭鱼营养与环境因子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陈超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4期356-362,共7页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鲻梭鱼营养(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与维生素、摄食水平与投喂频率)与环境(包括温度、盐度、光照及环境污染物)因子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鲻梭鱼就营养与环境因子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鲻鱼 梭鱼 营养因子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锐 庄志猛 +2 位作者 喻子牛 戴继勋 邓景耀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15-19,共5页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梭鱼 (L iza haematochelia)自然群体 (2 9尾 )与养殖群体(31尾 ) 10种酶 2 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情况。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 (P95)分别为 0 .2 6 2和 0 .131。在养殖群体中的 G3PD...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梭鱼 (L iza haematochelia)自然群体 (2 9尾 )与养殖群体(31尾 ) 10种酶 2 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情况。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 (P95)分别为 0 .2 6 2和 0 .131。在养殖群体中的 G3PD- 3和 PGM位点观察到相当多的杂合子 ,导致这两个位点杂合度远大于自然群体 ,进而造成养殖群体平均杂合度 0 .0 92± 0 .0 5 1高于自然群体的平均杂合度0 .0 6 4± 0 .0 36。而养殖群体的平均杂合子缺失指数 - 0 .36 4± 0 .10 4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 1.132±0 .0 5 9高于自然群体的相应各值 :- 0 .0 6 77± 0 .0 76和 1.10 1± 0 .0 36。对两个群体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以及杂合度进行相关性检验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838和 0 .816 3,相关程度较高。与其他位点相比 ,G3PD- 3和 PGM位点属于多变异位点 ,养殖群体在这两个位点杂合度较高的原因 ,可能与养殖过程中环境因素造成的蛋白质表达的个体差异有关。两个群体的 Nei遗传距离很近 ,为 0 .0 0 9;遗传相似程度很高 ,遗传相似性系数达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群体 自然群体 梭鱼 等位基因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池养梭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四海 区又君 李加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对广东池养梭鱼肌肉中一般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脂肪酸、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其肌肉鲜样中水分含量为76.9%,粗蛋白含量为20.2%,粗脂肪含量为1.2%,灰分含量为1.13%。肌肉中1... 对广东池养梭鱼肌肉中一般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脂肪酸、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其肌肉鲜样中水分含量为76.9%,粗蛋白含量为20.2%,粗脂肪含量为1.2%,灰分含量为1.13%。肌肉中18种氨基酸的总量为湿重的19.43%。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的总量占湿重的8.77%,占氨基酸总量的45.1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97.23%,符合FAO/WHO的标准。梭鱼的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缬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1.56。梭鱼肌肉中含有22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约为3∶1;EPA+DHA的含量占干重的5.92%,高于其他一些经济鱼类;梭鱼微量元素的比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肌肉 营养成分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眼莲和梭鱼草对水体净化能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金锋 施雪良 郭敏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167-12168,共2页
[目的]为梭鱼草的水体景观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凤眼莲和梭鱼草为研究对象,采用3个污染程度水体种植2种植物,测定COD和NH3-N指标的变化,研究凤眼莲和梭鱼草对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2种水生植物都能够降低水体COD含量,净化水体。... [目的]为梭鱼草的水体景观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凤眼莲和梭鱼草为研究对象,采用3个污染程度水体种植2种植物,测定COD和NH3-N指标的变化,研究凤眼莲和梭鱼草对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2种水生植物都能够降低水体COD含量,净化水体。[结论]在类似水体2的水体景观绿化中,梭鱼草的净化效果和观赏价值均高于凤眼莲,应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梭鱼 水体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药物对梭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2
10
作者 罗刚 许建和 滕亚娟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为研究聚维酮碘、高锰酸钾、二溴海因、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等5种常用水产药物对梭鱼夏花鱼种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等对数间距法对每种药物均设置6个浓度组,每组设3个重复,同时设1个对照组,在静水条件下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 为研究聚维酮碘、高锰酸钾、二溴海因、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等5种常用水产药物对梭鱼夏花鱼种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等对数间距法对每种药物均设置6个浓度组,每组设3个重复,同时设1个对照组,在静水条件下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这5种药物对梭鱼夏花鱼种的安全浓度分别为4.7、0.24、0.55、0.13、0.47 mg/L,其毒性强弱依次为:敌百虫>高锰酸钾>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二溴海因>聚维酮碘。除敌百虫外,其余4种药物都可按常规浓度在梭鱼的苗种培育过程中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水产药物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软罐头的开发 被引量:5
11
作者 裘迪红 黄晓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研究了以梭鱼为原料生产梭鱼软罐头的工艺流程,研究了梭鱼加工过程中鱼肉的去腥配方、油炸温度和时间、调味液配方、杀菌时间及温度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梭鱼在不同加工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梭鱼 软罐头 产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草鱼鲫鱼和梭鱼混养鱼体生长速度与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元土 蔡春芳 +3 位作者 王永玲 陈卓 程华 高文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47,共3页
池塘养殖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渔业生产方式,其显著的特色是多种类混合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域生态空间和水域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获得显著的养殖生态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经济效益分析 池塘养殖 生长速度 水域生态系统 鱼体 混养 梭鱼 鲫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新诺明对南美白对虾、梭鱼和三疣梭子蟹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烨 雷晓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09-2410,2416,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新诺明对3种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方法]用复方新诺明分别对南美白对虾仔虾、梭鱼苗和三疣梭子蟹稚蟹进行室内急性毒性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和3个平行组,统计复方新诺明对3种水生动物24、48、72和96 h的死亡个数、半致死浓... [目的]探讨复方新诺明对3种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方法]用复方新诺明分别对南美白对虾仔虾、梭鱼苗和三疣梭子蟹稚蟹进行室内急性毒性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和3个平行组,统计复方新诺明对3种水生动物24、48、72和96 h的死亡个数、半致死浓度(LC50)、95%可信限和安全浓度。[结果]复方新诺明对南美白对虾、梭鱼和三疣梭子蟹的24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 143.32、1 320.57和915.17 mg/L,48 h的LC50分别为962.36、1 119.60和623.27 mg/L,72 h的LC50分别为844.63、977.54和514.34 mg/L,96 h的LC50分别为793.36、880.63和442.30 mg/L。复方新诺明对以上3种水生动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04.58、248.15和86.73 mg/L。3种水生动物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依次为三疣梭子蟹稚蟹>南美白对虾仔虾>梭鱼苗。[结论]该研究为3种水产动物的规模养殖和鱼病防治提供合理用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新诺明 南美白对虾 梭鱼 三疣梭子蟹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人工育苗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重先 李文杰 唐天德 《海洋渔业》 1983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梭鱼(Mugil so-luy Basilewsky)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口以北近海。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港养鱼类之一。由于本种适盐范围广(5.0~38‰),以底栖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并且生长快,肉质好,容易饲养,并可和淡水鱼类混养等,因此是一种很好的... 梭鱼(Mugil so-luy Basilewsky)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口以北近海。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港养鱼类之一。由于本种适盐范围广(5.0~38‰),以底栖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并且生长快,肉质好,容易饲养,并可和淡水鱼类混养等,因此是一种很好的养殖品种。但是至今梭鱼苗种远远不能满足养殖上日益增长的需要,所以人工繁殖及育苗问题就成为当前北方沿海各地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北方 人工育苗 养鱼 肉质 混养 鱼苗 中国 养殖品种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人工繁殖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良伟 顾慧敏 +1 位作者 王帅兵 顾万兵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6-37,共2页
梭鱼(Liza haematocheila),又名桃花鲻、红眼鲻等,其肉质鲜美、洁白细腻,蛋白质含量和品质俱佳,肌肉脂肪含量低,是人类理想的健康食品,颇受消费者青睐。梭鱼具有适盐(0~38)、适温范围广、食性要求低、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可以... 梭鱼(Liza haematocheila),又名桃花鲻、红眼鲻等,其肉质鲜美、洁白细腻,蛋白质含量和品质俱佳,肌肉脂肪含量低,是人类理想的健康食品,颇受消费者青睐。梭鱼具有适盐(0~38)、适温范围广、食性要求低、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可以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各种水体中开展混养、精养,是我国目前浙江以北沿海地区的主要养殖对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育苗技术 人工繁殖 梭鱼 肌肉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 健康食品 养殖对象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池养梭鱼海水网箱接力养殖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单乐州 邵鑫斌 +1 位作者 张立宁 张维前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1期47-48,共2页
梭鱼为广温广盐性鱼类,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在浙南温州,梭鱼俗称“黄眼鲻”,消费市场很大,但未有梭鱼人工养殖产业发展。2017年项目组从江苏大丰保活运输淡水养殖的大规格梭鱼至浙南乐清湾的海水网箱进行人工养殖试验,在海水网... 梭鱼为广温广盐性鱼类,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在浙南温州,梭鱼俗称“黄眼鲻”,消费市场很大,但未有梭鱼人工养殖产业发展。2017年项目组从江苏大丰保活运输淡水养殖的大规格梭鱼至浙南乐清湾的海水网箱进行人工养殖试验,在海水网箱养殖半年后,梭鱼不仅生长增重,尤其是鱼肉的口感明显改善,市场售价大幅提高且销量大。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为开辟梭鱼养殖新模式,促进梭鱼养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养殖试验 海水网箱养殖 淡水养殖 梭鱼 接力 池养 经济鱼类 养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茜 边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掌握渤海地区梭鱼种群的种质资源状况。[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梭鱼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从45个随机引物中选出20个扩增效果稳定的引物进行群体分析。其中,梭鱼自然群体共检出了204... [目的]掌握渤海地区梭鱼种群的种质资源状况。[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梭鱼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从45个随机引物中选出20个扩增效果稳定的引物进行群体分析。其中,梭鱼自然群体共检出了204个扩增位点,多态位点136个,多态位点比例为66.7%;养殖群体中共检出了217个扩增位点,多态位点130个,多态位点比例为59.9%。[结论]目前梭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人工养殖还未对其造成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随机扩增多态DNA 遗传多样性 养殖群体 自然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池养梭鱼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18
作者 陈四海 区又君 +3 位作者 李加儿 苏慧 陈怡飚 马之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27-129,136,F0003,共5页
采用形态解剖、组织切片和光镜技术研究珠江口池塘养殖梭鱼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性,以期从形态结构上了解南方养殖梭鱼的摄食、消化和吸收等重要生理功能。结果显示:梭鱼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和肠道4部分组成,肠道又可分为前肠... 采用形态解剖、组织切片和光镜技术研究珠江口池塘养殖梭鱼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性,以期从形态结构上了解南方养殖梭鱼的摄食、消化和吸收等重要生理功能。结果显示:梭鱼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和肠道4部分组成,肠道又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梭鱼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4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黏膜层位于消化道壁的内层,主要由黏膜上皮、固有膜组成;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间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肌肉层致密,外层为纵肌,内层为环肌;浆膜层极薄,覆盖于整个消化道的外层。消化道各部分的主要差异表现在皱褶、黏膜上皮细胞的类型、肌层的结构和肌肉组织的类型、杯状细胞的数量多少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消化道 形态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池塘主养梭鱼高产高效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国兴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1,共2页
为了探索淡水池塘主养梭鱼高产高效技术,笔者于2006年利用9亩池塘进行梭鱼主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以供梭鱼养殖业者参考:
关键词 高产高效试验 池塘主养 梭鱼 淡水 高产高效技术 主养试验 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梭鱼的性周期和产卵期的性腺特点
20
作者 李文杰 唐天德 +1 位作者 苏炳仁 张非常 《海洋渔业》 1982年第1期13-16,共4页
梭鱼(Mugil so-iuy Basilewsky)是我国南北沿海广泛分布的经济鱼类,也是北方沿海港养的主要对象。在池塘中与鲤科鱼类混养,在不增加人工饲料的情况下,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产量15%左右。
关键词 产卵期 梭鱼 池塘 经济鱼类 人工饲料 混养 性周期 增加 江苏沿海 海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