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后,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性收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382例,常规进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检测,共49例患者发...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后,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性收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382例,常规进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检测,共49例患者发生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同时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对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结果使用抗生素≥3种、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20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4分、机械通气时间≥14天、多器官功能衰竭、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时间≥14天、住院天数≥30天及死亡的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率均显著升高(P_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20分、死亡、多器官功能衰竭、使用抗生素≥3种、机械通气时间≥14天是导致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_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是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率较高,可导致患者院内死亡率升高,应常规检测并加强干预。展开更多
为了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提高微生态制剂的利用率。本试验从健康散养大骨鸡的盲肠内容物中分离与纯化细菌,获得多株芽孢杆菌,经菌落观察、镜检、生化试验初步确定三株芽孢杆菌,并对其益生性进行研究发现D-19益生性能较好,进行16S r DN...为了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提高微生态制剂的利用率。本试验从健康散养大骨鸡的盲肠内容物中分离与纯化细菌,获得多株芽孢杆菌,经菌落观察、镜检、生化试验初步确定三株芽孢杆菌,并对其益生性进行研究发现D-19益生性能较好,进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D-19株为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动物肠道内微生物及应用该菌奠定了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后,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性收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382例,常规进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检测,共49例患者发生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同时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对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结果使用抗生素≥3种、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20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4分、机械通气时间≥14天、多器官功能衰竭、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时间≥14天、住院天数≥30天及死亡的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率均显著升高(P_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20分、死亡、多器官功能衰竭、使用抗生素≥3种、机械通气时间≥14天是导致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_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是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率较高,可导致患者院内死亡率升高,应常规检测并加强干预。
文摘为了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提高微生态制剂的利用率。本试验从健康散养大骨鸡的盲肠内容物中分离与纯化细菌,获得多株芽孢杆菌,经菌落观察、镜检、生化试验初步确定三株芽孢杆菌,并对其益生性进行研究发现D-19益生性能较好,进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D-19株为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动物肠道内微生物及应用该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