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病的流行与致病机制 被引量:48
1
作者 柴同杰 马瑞华 +1 位作者 常维山 张绍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2,共3页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 ,亦是条件性致病菌。该菌感染主要由毒素导致的毒血症致病。因此 ,有针对地选用类毒素预防接种 ,才能防止本病流行。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 猝死症 毒血症 致病机理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解除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发酵液中丁酸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史文玉 路福平 +3 位作者 李涛 田琳 李斌 杜连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5,共3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吸附发酵液中的丁酸,从18种树脂中筛选出了1种对丁酸吸交性能较好的树脂A。树脂A对10g/L的丁酸溶液中丁酸的静态吸附量为243.3g/kg,对5g/L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发酵液中丁酸的静态吸附量则为142.2g/kg。动态吸附实验... 采用离子交换法吸附发酵液中的丁酸,从18种树脂中筛选出了1种对丁酸吸交性能较好的树脂A。树脂A对10g/L的丁酸溶液中丁酸的静态吸附量为243.3g/kg,对5g/L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发酵液中丁酸的静态吸附量则为142.2g/kg。动态吸附实验表明,树脂A吸附性能良好,洗脱峰高而窄,再生性能优良。5L发酵罐实验表明,发酵残液经陶瓷膜过滤,再经过离子交换树脂脱酸后,补充新鲜培养基打入发酵罐中进行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原发酵液中丁酸对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生长的抑制,大幅度提高了菌体浓度,使之由补料分批高浓度培养时的6.1×10^8个/mL提高到1.2×10^9个/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 丁酸梭状芽孢杆菌 抑制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匡群 孙梅 施大林 《饲料工业》 2005年第10期36-39,共4页
为使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的菌体浓度和芽孢转化率都达到最大,我们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1.0%、胰蛋白胨1.0%、酵母膏0.5%、牛肉浸膏0.3%,适量合适的无机盐类,接种前活化菌种,接种量10%,培养36h可获最大菌体浓度和芽孢转... 为使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的菌体浓度和芽孢转化率都达到最大,我们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1.0%、胰蛋白胨1.0%、酵母膏0.5%、牛肉浸膏0.3%,适量合适的无机盐类,接种前活化菌种,接种量10%,培养36h可获最大菌体浓度和芽孢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状芽孢杆菌 培养条件 菌体浓度 胰蛋白胨 无机盐类 转化率 葡萄糖 酵母膏 接种量 浸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万姗姗 曹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7期834-840,共7页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的专性厌氧菌,是最常见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致病菌。炎症性肠病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炎症性肠病患者拥有更高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发生率。本文就炎症性肠病患者发...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的专性厌氧菌,是最常见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致病菌。炎症性肠病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炎症性肠病患者拥有更高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发生率。本文就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生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可能性评分预测血液肿瘤患者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务萍 高岭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4期45-46,52,共3页
目的探讨感染可能性评分(infection probability score,IPS)预测血液肿瘤患者发生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CDAD)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入住温州医学院... 目的探讨感染可能性评分(infection probability score,IPS)预测血液肿瘤患者发生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CDAD)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入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的恶性肿瘤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IPS诊断CDAD的能力。结果 IPS评分平均为(11.8±6.5)分,CDAD的发生率为10.5%。发生CDAD患者的IPS评分[(14.2±7.9)分]明显高于未发生CDAD者[(10.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2,P=0.031)。IPS评分系统诊断CDAD的最佳预测值为16,灵敏度为75.5%,特异度为80.3%,曲线下面积为0.76,阳性预测值为66.1%,阴性预测值为89.7%。结论 IPS可作为一个筛选CDAD的有价值的工具,对于开展预见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可能性评分 血液肿瘤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6
作者 冉雪松 王振华 潘康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4期37-39,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丁酸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功能以及培养条件和发酵生产工艺。
关键词 丁酸梭状芽孢杆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状芽孢杆菌L—Ⅱ对有机酸和醇类代谢的研究
7
作者 吴水清 姚汝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88-94,共7页
本文对梭状芽孢杆菌L一Ⅱ代谢利用有机酸和醇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梭状芽孢杆L一Ⅱ能很好地利用乙酸、丙酸、丁酸以及乙醇和丙醇。当以乙醇和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了酸和己酸;当以乙醇和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戊酸、庚... 本文对梭状芽孢杆菌L一Ⅱ代谢利用有机酸和醇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梭状芽孢杆L一Ⅱ能很好地利用乙酸、丙酸、丁酸以及乙醇和丙醇。当以乙醇和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了酸和己酸;当以乙醇和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戊酸、庚酸;当以丙醇和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丙酸、戊酸、丁酸以及己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状芽孢杆菌 己酸 浓香型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反刍动物的几种常见梭状芽孢杆菌
8
作者 姚文生 张广川 郑细海 《中国兽药杂志》 2003年第10期40-43,29,共5页
 梭状芽孢杆菌属的成员在自然界中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种类,当其进入到反刍动物体内时,常会引起肌肉和软组织感染、肠道疾病和神经中毒性疾病。梭状芽孢杆菌引起反刍动物发病的机理通常是间接地通过其产生的一种或多种毒素(毒蛋白质)来致...  梭状芽孢杆菌属的成员在自然界中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种类,当其进入到反刍动物体内时,常会引起肌肉和软组织感染、肠道疾病和神经中毒性疾病。梭状芽孢杆菌引起反刍动物发病的机理通常是间接地通过其产生的一种或多种毒素(毒蛋白质)来致病。本文从肌肉和软组织感染、肠道疾病以及神经中毒性感染三个方面探讨了引起感染的梭状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梭状芽孢杆菌 发病机理 肌肉感染 软组织感染 肠道疾病 神经中毒性感染 细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金属离子对丁酸梭状芽孢杆菌Z—10菌体及芽孢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金华 赵建新 +2 位作者 陈卫 杭锋 王婉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7-180,共4页
研究了Ca2+、Mg2+、Mn2+、Zn2+、Fe2+和Cu2+6种金属离子对丁酸梭状芽孢杆菌Z-10菌体生长及芽孢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2+、Mg2+、Mn2+3种离子对丁酸梭状芽孢杆菌芽孢的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Mn2+对菌体生长的促进作用也非常... 研究了Ca2+、Mg2+、Mn2+、Zn2+、Fe2+和Cu2+6种金属离子对丁酸梭状芽孢杆菌Z-10菌体生长及芽孢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2+、Mg2+、Mn2+3种离子对丁酸梭状芽孢杆菌芽孢的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Mn2+对菌体生长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显著;Fe2+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菌体的浓度,但对芽孢形成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低浓度的Cu2+对芽孢形成及菌体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浓度略高时即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Zn2+对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的菌体生长和芽孢形成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实验最终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对菌体生长及芽孢形成均有促进作用的金属盐种类及浓度分别为:MnSO·HO1.0g/L、MgSO·7HO0.4g/L、CaCl0.8g/L、FeSO·7HO0.4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状芽孢杆菌Z-10 金属离子 菌体浓度 芽孢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条件性人兽共患病原——艰难梭状芽孢杆菌
10
作者 佟世德 栾占岭 蒋忠军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条件性 人兽共患病 病原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稻田土壤梭状芽孢杆菌的分离及其固氮产氢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志宇 周革非 +3 位作者 陈慧敏 汤佳 谢章彰 刘芳华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88-2595,共8页
为研究水稻土壤中协同固氮产氢菌的固氮产氢特性,拓展协同固氮产氢菌菌种资源,利用厌氧微生物富集培养、亨盖特厌氧滚管等技术,从华南稻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同时具有产氢和固氮能力的菌株BZ-1.经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 为研究水稻土壤中协同固氮产氢菌的固氮产氢特性,拓展协同固氮产氢菌菌种资源,利用厌氧微生物富集培养、亨盖特厌氧滚管等技术,从华南稻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同时具有产氢和固氮能力的菌株BZ-1.经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BZ-1属于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 sp.).通过测定产氢量、生物量、发酵产物及固氮酶酶活等,对菌株BZ-1的产氢能力及协同固氮产氢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BZ-1发酵34.55 mmol/L葡萄糖可产生42.19 mmol/L H_(2),主要副产物为丁酸(15.96 mmol/L)、乙酸(7.14 mmol/L)和乳酸(5.09 mmol/L);菌株BZ-1具有固氮酶活性,能够以N_(2)为唯一氮源进行生长;菌株BZ-1固氮产氢时,相比于添加7 mmol/L氯化铵的试验组,产氢量提高了14.71%,最大生物量降低了33.33%,乙酸产量提升了61.49%.研究显示,菌株BZ-1在协同固氮产氢条件下固氮能力的提升、生物量的降低以及核心碳代谢途径的改变可能是其产氢量提升的原因.固氮产氢菌株BZ-1的获得将为提高土壤肥力以及缓解铅、镉等重金属对农作物的胁迫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梭状芽孢杆菌BZ-1菌株 固氮 产氢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胶原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寒 刘秀妨 +2 位作者 郑淋 赵谋明 黄明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316-325,共10页
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因具有特殊的三股螺旋结构而不易被普通蛋白酶水解。胶原蛋白酶可在生理条件下特异性识别切割胶原蛋白,在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其中以源自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的胶原蛋白酶研究... 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因具有特殊的三股螺旋结构而不易被普通蛋白酶水解。胶原蛋白酶可在生理条件下特异性识别切割胶原蛋白,在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其中以源自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的胶原蛋白酶研究较多。本文主要对来自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的胶原蛋白酶(collagenase,Col)G和ColH的结构特征、水解机理、生产现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胶原蛋白酶的进一步发展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 胶原蛋白酶 水解机理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刚 《饲料研究》 CAS 2002年第5期8-12,共5页
通过对酪酸梭菌培养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最终确定最佳的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酪酸菌菌体得率和芽孢率均可达到较高水平。中试也取得相同的结果。
关键词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 培养条件 饲料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格厌氧嗜热纤维梭状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亭洲 朱廷恒 +2 位作者 王腾浩 赵艳 沈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85-189,共5页
该文以厌氧瓶和发酵罐研究了嗜热纤维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在厌氧条件下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发现在厌氧发酵瓶中,在培养温度55℃、初始培养基p H 7、发酵60 h为最佳产酶条件,此时测得酶活为5.12 U/m L。在放大到5 ... 该文以厌氧瓶和发酵罐研究了嗜热纤维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在厌氧条件下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发现在厌氧发酵瓶中,在培养温度55℃、初始培养基p H 7、发酵60 h为最佳产酶条件,此时测得酶活为5.12 U/m L。在放大到5 L发酵罐上的厌氧分批发酵条件下的生长曲线、糖耗、补料时间和添加碳源的研究结果发现,培养到16 h后,菌体进入指数生长期,糖耗最大,并确定最佳补料时间为16~48 h,纤维二糖为最佳补料碳源,酶活最高达16.56 U/m L,显著高于发酵瓶。研究结果为利用嗜热纤维梭菌进行工业化发酵生产耐高温纤维素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纤维梭状芽孢杆菌 纤维素酶 厌氧发酵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毒素TcdB对人体肠上皮细胞层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张雍容 李杉 +3 位作者 杨忠 王菊芳 冯汉平 王小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利用Transwell小室体外建立人结肠细胞T84上皮细胞层,分析不同质量浓度重组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毒素TcdB(1 000、100、10ng/mL)对上皮细胞层跨膜电阻(TER)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TcdB对上皮细胞层结构的影响;运用荧光标记葡聚糖作为... 利用Transwell小室体外建立人结肠细胞T84上皮细胞层,分析不同质量浓度重组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毒素TcdB(1 000、100、10ng/mL)对上皮细胞层跨膜电阻(TER)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TcdB对上皮细胞层结构的影响;运用荧光标记葡聚糖作为指示剂,检测毒素作用后上皮细胞层的旁通路渗透情况;通过细胞毒性分析,检测上皮细胞层功能受损情况下,TcdB的跨膜渗透。结果发现:重组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毒素TcdB能引起剂量依赖性单层上皮组织跨膜电阻降低和渗透性增加,在24h内质量浓度为1 000、100、10ng/mL的TcdB能导致上皮细胞层分别丧失100%、70%、50%电阻力,同时分别引起30%、20%、10%的葡聚糖渗透;上皮细胞层受损后,大分子毒素通过旁通路的非正常跨膜渗透也增加。共聚焦分析显示上皮细胞层的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受损。综上所述,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毒素TcdB介导的体外培养人T84肠上皮细胞层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电生理学功能异常,旁通路渗透性增加,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 毒素TcdB 上皮细胞层 跨膜电阻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果艳 黄娟 屈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9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后,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性收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382例,常规进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检测,共49例患者发...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后,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性收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382例,常规进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检测,共49例患者发生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同时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对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结果使用抗生素≥3种、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20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4分、机械通气时间≥14天、多器官功能衰竭、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时间≥14天、住院天数≥30天及死亡的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率均显著升高(P_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20分、死亡、多器官功能衰竭、使用抗生素≥3种、机械通气时间≥14天是导致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_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是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率较高,可导致患者院内死亡率升高,应常规检测并加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 危险因素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分支梭状芽孢杆菌病的诊治
17
作者 史济筠 周正军 +4 位作者 张泉生 韦建强 何孔旺 王继春 吕立新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1年第4期46-47,共2页
报道了人工饲养的梅花鹿群发生以消化系统出血为特征的疾病 ,从病料中分离到致死小白鼠的杆菌 ,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研究 ,初步定名为 :分支梭状芽孢杆菌 (Clostriaium ramosum)。经14种药物做抑菌试验 ,该菌对丁胺卡那等敏感 ,结合临床治... 报道了人工饲养的梅花鹿群发生以消化系统出血为特征的疾病 ,从病料中分离到致死小白鼠的杆菌 ,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研究 ,初步定名为 :分支梭状芽孢杆菌 (Clostriaium ramosum)。经14种药物做抑菌试验 ,该菌对丁胺卡那等敏感 ,结合临床治疗等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分支梭状芽孢杆菌 剖检变化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及益生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海蒂 张莉力 +1 位作者 史东辉 许云贺 《现代畜牧兽医》 2016年第6期1-6,共6页
为了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提高微生态制剂的利用率。本试验从健康散养大骨鸡的盲肠内容物中分离与纯化细菌,获得多株芽孢杆菌,经菌落观察、镜检、生化试验初步确定三株芽孢杆菌,并对其益生性进行研究发现D-19益生性能较好,进行16S r DN... 为了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提高微生态制剂的利用率。本试验从健康散养大骨鸡的盲肠内容物中分离与纯化细菌,获得多株芽孢杆菌,经菌落观察、镜检、生化试验初步确定三株芽孢杆菌,并对其益生性进行研究发现D-19益生性能较好,进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D-19株为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动物肠道内微生物及应用该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状芽孢杆菌 散养大骨鸡 肠道微生物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幼犬贾第鞭毛虫混合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起急性肠炎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骏杰 《浙江畜牧兽医》 2021年第1期38-39,共2页
急性肠炎是幼犬常见的肠道疾病,贾第鞭毛虫和梭状芽孢杆菌是其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甲硝唑是临床上常用且易获得的抗原虫抗厌氧菌药物,在治疗中配合肠道处方食物往往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急性肠炎 病原微生物 贾第鞭毛虫 肠道疾病 幼犬 病例分析 抗原虫 梭状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梭状芽孢杆菌
20
作者 卢焱炜 翁善钢 《今日畜牧兽医》 2014年第10期26-28,共3页
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属包含了多种厌氧大杆菌,这些杆菌能够产生多种毒素引起疾病.这也是为什么针对梭菌病的疫苗里面需要包含各种灭活毒素的原因.这些毒素大部分是大分子蛋白,免疫原性很强,诱导的抗体水平很高.健康猪的大肠菌... 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属包含了多种厌氧大杆菌,这些杆菌能够产生多种毒素引起疾病.这也是为什么针对梭菌病的疫苗里面需要包含各种灭活毒素的原因.这些毒素大部分是大分子蛋白,免疫原性很强,诱导的抗体水平很高.健康猪的大肠菌群中很容易发现各种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状芽孢杆菌 仔猪腹泻 病原 大分子蛋白 免疫原性 大肠菌群 抗体水平 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