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品种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抗病特性的研究Ⅱ.抗病性与植株内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建军 李祥 侯明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0-425,共6页
比较了4个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在接种和未接种处理中植株体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未接种处理中,叶片PPO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 比较了4个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在接种和未接种处理中植株体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未接种处理中,叶片PPO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根系中PPO活性则与品种的抗介体(禾谷多粘菌)能力呈正相关。在接种处理中,各品种叶片中的PPO活性和POX活性均比各自的对照高,其中PPO活性的升高率是抗病品种明显大于感病品种;POX活性的升高率则是感病品种明显大于抗病品种。根系中的PPO活性,在初见病期前后,各品种亦比其对照高,且升高率与品种的抗介体能力呈正相关。无论接种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梭条斑花叶病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抗病特性的研究——Ⅰ.抗病性与抗病毒和抗介体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建军 李祥 侯明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研究了小麦抗病品种SK-4、SN7859和感病品种8201-69、81-5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的抗病性与其抗病毒(WSSMV)和抗传毒介体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 Led.)的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与它们抗病毒的能力一致;与它们抗... 研究了小麦抗病品种SK-4、SN7859和感病品种8201-69、81-5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的抗病性与其抗病毒(WSSMV)和抗传毒介体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 Led.)的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与它们抗病毒的能力一致;与它们抗传毒介体的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尽一致。具体表现为抗病品种SK-4抗病毒和抗介体能力均强,SN7859抗病毒能力强,但抗介体能力较弱;感病品种81-5抗病毒能力弱,但抗介体能力较强,而8201-69则抗病毒和抗介体的能力均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梭条斑花叶病 禾谷多粘菌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与对梭条斑花叶病毒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建军 李祥 侯明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6-18,共3页
比较了4个对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具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在接种与不接种(CK)处理条件下,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无论接种与否感病品种81-5和8201-69的可溶性糖含量比抗病品种SK-4和SN7859的高... 比较了4个对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具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在接种与不接种(CK)处理条件下,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无论接种与否感病品种81-5和8201-69的可溶性糖含量比抗病品种SK-4和SN7859的高;接种植株比不接种植株高;81-5和8201-69升高率比SK-4和SN7859的高;接种或不接种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与接种根系中介体侵入繁殖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梭条斑花叶病 可溶性糖含量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周口市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暴发造成严重危害
4
作者 宋朝阳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6期189-190,共2页
周口市于2006年发现小麦梭条斑花叶病,该病经过十年来的发展蔓延,已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调查该病发生规律,在生产中探索出一套适于当地应用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大面积进行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周口市 小麦 梭条斑花叶病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防治要点
5
作者 杨荣明 《农家致富》 2011年第24期37-37,共1页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又称小麦黄花叶病,为土传病毒痛,由土壤中禾谷多粘茵传播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引起,危害小麦、江苏省主要在沿江、南部丘陵、里下河等地区发生、一般病田减产10%-50%.重者绝收.
关键词 花叶病 小麦 梭条斑花叶病 防治 土传病毒 江苏省 里下河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兆唐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21-21,共1页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WSSMV),是以土壤中的禾谷多粘菌为介体的真菌传播病毒,真菌本身并不致病,也不引起任何症状。近年来对此病毒进行了观察与研究。一、症状、危害及损失江苏全省发病面积有20万公顷,占小麦面积的8%,其中严重田块10万公顷...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WSSMV),是以土壤中的禾谷多粘菌为介体的真菌传播病毒,真菌本身并不致病,也不引起任何症状。近年来对此病毒进行了观察与研究。一、症状、危害及损失江苏全省发病面积有20万公顷,占小麦面积的8%,其中严重田块10万公顷;本县发生面积有10%,造成大幅度减产。病株先在苗期心叶出现条纹,然后发展成与叶脉平行的条斑或梭条斑,叶片黄化、扭曲,根系发育差,严重的最终全株枯死。本地区10月上中旬播种小麦,播后1个月(即11月上中旬)便始见病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梭条斑花叶病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周口市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综合治理
7
作者 吴和平 赵艳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17期35-35,共1页
周口市于2006年发现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经过十年来的发展蔓延,已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该文对病害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在生产中探索出一套适于当地应用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大面积进行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小麦 梭条斑花叶病 综合治理 周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麦区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8
作者 田华星 靳中权 +2 位作者 樊学广 王海燕 李前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92-192,共1页
介绍黄淮海麦区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分析其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 症状 病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农业防控措施
9
作者 钱爱林 王宏 《植物医生》 2013年第5期8-9,共2页
分析东台市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的发生特点及症状表现,提出推广使用抗(耐)病品种、轮作换茬、建好配套沟系、适期迟播、加强田间管理的农业防控措施。
关键词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 发生特点 农业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病毒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10
作者 杨荣明 《农家致富》 2014年第24期34-35,共2页
江苏省小麦病毒病主要为虫传或病原真菌传播的病毒病害,如由灰飞虱传播的小麦条纹叶枯病,由禾谷多粘菌传播的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由蚜虫传播的小麦黄矮病,均为局部偶发性病害。一、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又称小麦黄花叶病,为... 江苏省小麦病毒病主要为虫传或病原真菌传播的病毒病害,如由灰飞虱传播的小麦条纹叶枯病,由禾谷多粘菌传播的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由蚜虫传播的小麦黄矮病,均为局部偶发性病害。一、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又称小麦黄花叶病,为土传病毒病,由土壤中禾谷多粘菌传播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引起,危害小麦。江苏省主要在沿江、里下河、沿淮等地区发生。一般病田减产10%~50%,重者绝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 病毒病害 防治方法 发生特点 梭条斑花叶病 蚜虫传播 禾谷多粘菌 花叶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谷多粘菌传小麦线状病毒研究”获重大突破性进展
11
作者 陈国定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禾谷多粘菌传小麦线状病毒 小麦 花叶病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 风轮状内含体 膜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虫草害及其防治
12
《麦类文摘》 1997年第4期46-47,共2页
Z971125 我国真菌传大小麦病毒病的地理分布/玩义理,邹皖和…(浙江农科院病毒室)//植物保护学报.-1997,24(1).-35~38 1990~1995年对我国大、小麦各生态区,共计10个省、市、区,116个县、市的大麦黄花叶病、小麦黄花叶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 病虫草害 大麦黄花叶病 小麦病毒病 土传花叶病 防治 梭条斑花叶病 防效 地理分布 条纹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