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梭形芽孢杆菌(Bacillus fusiforms)N141发酵产河豚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邓燚杰 范延辉 +3 位作者 薛德林 刘丽 胡江春 王书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4-78,共5页
对分离筛选得到的产河豚毒素(TTX)的梭形芽孢杆菌(Bacillus fusiforms)N141菌株,在10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产TTX的试验。发酵产物经提取和精制后,用高效薄层色谱、小鼠生物试验,以及河豚毒素单抗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出发酵液中含有TTX。... 对分离筛选得到的产河豚毒素(TTX)的梭形芽孢杆菌(Bacillus fusiforms)N141菌株,在10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产TTX的试验。发酵产物经提取和精制后,用高效薄层色谱、小鼠生物试验,以及河豚毒素单抗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出发酵液中含有TTX。研究了菌体生长、pH、溶氧、以及产物TTX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TX是在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后才产生的,说明TTX是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10L罐发酵产TTX的工艺技术,在500L发酵罐进行了验证,重现性良好。这为微生物源河豚毒素的发酵中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梭形芽孢杆菌 发酵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纤维素酶新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芦志龙 张穗生 +2 位作者 吴仁智 陈东 黄日波 《广西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筛选分离新的纤维素酶产酶菌株,并对其生长特性和产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从堆肥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定名为CP1,利用16SrRNA序列对比和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通过测定菌株生长速率确定其最适生长... 【目的】筛选分离新的纤维素酶产酶菌株,并对其生长特性和产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从堆肥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定名为CP1,利用16SrRNA序列对比和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通过测定菌株生长速率确定其最适生长条件。采用CMC发酵培养基进行纤维素酶的研究,确定其产酶曲线。测定粗酶液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热稳定性和金属离子对其影响。【结果】经鉴定该菌株为梭形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fusiJbrmis),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值为6。在含CMC—Na的培养基培养,该菌株的生长与产酶同步进行,培养48h菌株生长量达到最大,培养液的CMC酶活力同时达到最大值,为0.46U/mL。该菌株所产的纤维素酶既有酸性CMC酶活力,又有碱性CMC酶活力,并以碱性CMC酶为主,酸性CMC酶的活力只有碱性CMC酶的71.4%。其酸性CMC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6.0,碱性CMC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8.0。另外,该菌株所产碱性CMC酶活的最适作用温度为40~50℃,而且0.5%的Cu^2+使其酶活降低45%。【结论】菌株CP1为首次报道的梭形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新菌株,具有独特的酸碱性环境下的纤维素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芽孢杆菌 纤维素酶 新菌株 CMC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