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种杀菌剂对梨炭疽病菌、轮纹病菌、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22
1
作者 付余波 钱国良 +1 位作者 胡白石 刘凤权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在实验室内,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21种杀菌剂对梨炭疽病菌、轮纹病菌、黑斑病菌有效药剂的筛选并测定其毒力。通过EC50值分析结果表明,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对梨炭疽病菌、梨轮纹病菌均表现为最高毒力,其EC50值分别是0.119 5、0.042 6 mg... 在实验室内,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21种杀菌剂对梨炭疽病菌、轮纹病菌、黑斑病菌有效药剂的筛选并测定其毒力。通过EC50值分析结果表明,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对梨炭疽病菌、梨轮纹病菌均表现为最高毒力,其EC50值分别是0.119 5、0.042 6 mg/L;50%异菌脲悬浮剂对梨黑斑病菌毒力最高,其EC50值为0.696 4 mg/L;对梨炭疽病菌、梨轮纹病菌、梨黑斑病菌都具有较高毒力的杀菌剂是: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40%氟硅唑乳油、25%嘧菌酯悬浮剂、胜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悬浮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炭疽病菌 轮纹病菌 黑斑病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炭疽病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GFP标记菌株的获得 被引量:6
2
作者 杜艳 刘永锋 +3 位作者 常有宏 蔺经 乔俊卿 刘邮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6页
为建立梨炭疽病菌的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以梨炭疽病菌菌株II-17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龄、酶解液组合及酶解时间等对梨炭疽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梨炭疽病菌原生质体的适宜条件为:CM液体培养基培养分生孢子24 h后,再转... 为建立梨炭疽病菌的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以梨炭疽病菌菌株II-17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龄、酶解液组合及酶解时间等对梨炭疽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梨炭疽病菌原生质体的适宜条件为:CM液体培养基培养分生孢子24 h后,再转接到新的CM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 h,获得新鲜的菌丝;最适酶解液组合为9.0 mg/ml裂解酶+1.0 mg/ml崩溃酶+1.0 mg/ml蜗牛酶;酶解时间为2.5~3.0 h时酶解效率最高。对获得的转化子进行PCR鉴定和荧光观察,结果表明,GFP标记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梨炭疽病菌的基因组中,转化子发出强烈的绿色荧光且遗传性稳定。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转化子致病性与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别,成功获得了梨炭疽病菌的GFP标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炭疽病菌 遗传转化 原生质体 GFP标记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国平 赵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研究了梨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室内初步筛选。结果表明:植物煎汁培养基中以梨果和梨枝培养基较有利于菌丝生长,梨果培养基有利于产孢;PDA培养基最适宜菌落生长,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产孢量最多。菌丝生长的适宜温... 研究了梨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室内初步筛选。结果表明:植物煎汁培养基中以梨果和梨枝培养基较有利于菌丝生长,梨果培养基有利于产孢;PDA培养基最适宜菌落生长,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产孢量最多。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5—30℃,最适温度25℃;菌落产孢能适应较广的pH范围,以pH=3产孢量最多;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6℃,黑暗条件下产孢量最大。在测试的碳源中,麦芽糖、乳糖和葡萄糖最适宜菌丝生长,蔗糖最适宜产孢;氮源中以酵母膏、蛋白胨和牛肉膏最适宜菌丝生长,蛋白胨和牛肉膏最适宜产孢。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咪鲜胺锰盐、氟啶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毒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梨炭疽病菌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胶胞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邮洲 陈志谊 +3 位作者 钱国良 聂亚峰 乔俊卿 刘凤权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4,共5页
近年来,由胶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梨炭疽病在江苏、安徽两省酥梨产区普遍发生。本研究采集病样,分离并鉴定梨胶胞炭疽病菌25株。采用梨果表面刺伤后接种菌块的方法,观察炭疽病菌对砀山酥梨的致病性。平板... 近年来,由胶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梨炭疽病在江苏、安徽两省酥梨产区普遍发生。本研究采集病样,分离并鉴定梨胶胞炭疽病菌25株。采用梨果表面刺伤后接种菌块的方法,观察炭疽病菌对砀山酥梨的致病性。平板接种炭疽病菌菌块,测试不同培养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的25株炭疽病菌中3株致病性较强,18株致病性中等,4株致病性较弱。致病性强的菌株其菌落颜色较深,菌丝浓密;致病性弱的菌株其菌落颜色均为白色,菌丝稀疏。菌落生长快,菌株的致病性较强;菌落生长慢,菌株的致病性较弱。菌株的产孢能力和致病性之间无相关性。梨胶胞炭疽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pH值为5.0~7.0;菌丝对多种单糖和双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胞炭疽病菌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杀菌剂对梨炭疽病防治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守卫 张浩 +1 位作者 胡长效 王璐璐 《落叶果树》 2022年第3期65-67,共3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11种杀菌剂对梨炭疽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430 g/L戊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WG、12.5%烯唑醇WP、5%己唑醇ME和12%苯醚·噻霉酮EW对梨炭疽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_(... 采用生长速率法、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11种杀菌剂对梨炭疽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430 g/L戊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WG、12.5%烯唑醇WP、5%己唑醇ME和12%苯醚·噻霉酮EW对梨炭疽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_(50)值均小于或接近1 mg/L,毒力大;27%烯唑·多菌灵WP、32.5%锰锌·烯唑醇WP、25%嘧菌酯SC、40腈菌唑SC对梨炭疽病菌的EC_(50)值为4.1734~24.7356 mg/L,毒力相对小;80%代森锰锌WP、40%多菌灵SC对梨炭疽病菌的EC_(50)值大,为114.0888 mg/L、38.697 mg/L,毒力弱。田间药效试验430 g/L戊唑醇SC 4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WG 5000倍液、12.5%烯唑醇WP 3500倍液和5%己唑醇ME 1250倍液的防效均在90%以上;12%苯醚·噻霉酮EW 5000倍液和25%嘧菌酯SC 1500倍液的防效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梨炭疽病菌 毒力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果贮藏期病害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和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邮洲 梁雪杰 +2 位作者 乔俊卿 刘永锋 邵明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7,共7页
梨轮纹病和炭疽病是梨果贮运过程中常见的两个重要病害,危害严重。本研究采集江苏省淮阴区、淮安区、盱眙县三地梨园病叶、病果、健叶、健果和土壤样本75份,分离纯化后得到365个细菌分离物。采用对峙生长法,测定细菌分离物对梨轮纹病菌... 梨轮纹病和炭疽病是梨果贮运过程中常见的两个重要病害,危害严重。本研究采集江苏省淮阴区、淮安区、盱眙县三地梨园病叶、病果、健叶、健果和土壤样本75份,分离纯化后得到365个细菌分离物。采用对峙生长法,测定细菌分离物对梨轮纹病菌和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皿内抑制作用。采用梨果表面刺伤后接种菌块的方法,测定拮抗细菌对梨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4株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对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73.45%~80.36%,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72.02%~76.79%。菌株N106-2对黄冠梨和砀山酥梨接种轮纹病菌块后5 d的防治效果达68.58%和56.98%;对黄冠梨接种炭疽病菌块后5 d的防治效果为56.71%。对4株拮抗细菌进行16S r DNA种属鉴定,其中3株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1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纹病菌 梨炭疽病菌 拮抗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