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梨桃混植园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及危害桃梢规律研究
1
作者 于利国 赵胜优 +1 位作者 索相敏 马文会 《河北果树》 2025年第1期16-17,24,共3页
于2019-2023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方法在石家庄梨桃混植园内对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与危害桃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5代,分别在4月中下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各代... 于2019-2023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方法在石家庄梨桃混植园内对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与危害桃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5代,分别在4月中下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各代平均历期分别为43.0、31.8、29.0、25.2和68.6 d,诱蛾量平均169.0、114.0、213.9、383.9和363.7头。各年度危害桃梢均有4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上旬至下旬,折梢数量2019-2022年各为2067、1590、1289和2287个,占总折梢比例分别为26.85%、28.91%、26.56%和17.68%。梨小食心虫在梨桃混植园内1年发生5代,其年度各世代高峰期和诱蛾量及危害桃梢长规律为田间综合防控提供帮助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食心虫 桃混植园 种群动态折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触角电位反应、交配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颖 曹炜晔 +5 位作者 刘昌念 牛国飞 王怡 李捷 马瑞燕 孔维娜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是一种世界性的蛀果害虫,对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作为一种特异性强、高效、无毒和生态效益高的防治手段,其效果主要取决于性信息素的剂量和迷向丝的悬挂密度。本研究旨在探索性...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是一种世界性的蛀果害虫,对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作为一种特异性强、高效、无毒和生态效益高的防治手段,其效果主要取决于性信息素的剂量和迷向丝的悬挂密度。本研究旨在探索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的准确使用方法,为有效提升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水平、实现我国果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将含有4种成分(顺-8-十二碳烯醇醋酸酯、反-8-十二碳烯醇醋酸酯、顺-8-十二碳烯醇和十二碳-1-醇)的性信息素,设置5种剂量(0.0131,0.131,1.31,13.1和131 mg)处理梨小食心虫成虫,测试未交配和交配1次雄成虫对不同剂量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通过室内笼罩试验测定雌、雄成虫的交配对数、交配持续时间、交配日龄和单雌产卵量以及卵的孵化量与孵化率的变化特点,并在田间验证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和蛀果防效。【结果】EAG反应结果表明,随着性信息素剂量增加,未交配雄成虫的EAG反应增强,在剂量为13.1 mg时达到最强;而性信息素剂量对交配1次雄成虫的EAG反应无显著影响。在笼罩试验中,性信息素剂量为1.31~131 mg时,雌、雄成虫的交配对数较对照(正己烷)显著降低。尽管性信息素处理组成虫交配持续时间、交配日龄以及单雌产卵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5种剂量性信息素均显著降低了卵孵化量和孵化率。不同剂量性信息素直接对孕卵雌成虫进行刺激时,与对照相比,单雌产卵量无显著变化,但0.131~131 mg性信息素显著降低了卵的孵化量和孵化率。剂量为131 mg的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迷向率和蛀果防效显著高于13.1 mg剂量性信息素,悬挂60和90根/667 m2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和蛀果防效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和经济成本,适用于梨小食心虫田间迷向技术的性信息素剂量是131 mg,每667 m2悬挂60根迷向丝。本研究结果为精确使用迷向技术防控梨小食心虫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嗅觉反应 交配行为 剂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园中梨小食心虫的引诱剂及诱捕器改进
3
作者 张博军 李依然 +4 位作者 韦肖红 李先伟 赵龙龙 马瑞燕 相会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性信息素防治已成为梨小食心虫的主要生防手段。在迷向果园中或虫口密度较大时,梨小食心虫的性信息素监测诱捕受到影响且无法监测雌蛾。本研究在常规桃园和性信息素迷向处理的桃园,探究了乙酸松油酯、E8,E10-12:OH与梨小性信息素对梨小... 性信息素防治已成为梨小食心虫的主要生防手段。在迷向果园中或虫口密度较大时,梨小食心虫的性信息素监测诱捕受到影响且无法监测雌蛾。本研究在常规桃园和性信息素迷向处理的桃园,探究了乙酸松油酯、E8,E10-12:OH与梨小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引诱效果并配套改进诱捕装置。结果表明,乙酸松油酯以水溶式在三角-水杯形诱捕器下诱捕效果最佳,诱捕量为38.22头;E8,E10-12:OH、乙酸松油酯与梨小性信息素结合使用均表现为协同引诱,相较于单纯梨小性信息素,三者组合处理的捕获量可达2.38倍。含有乙酸松油酯的处理可捕获雌虫,诱雌率可达18.6%;迷向桃园中,梨小性信息素和E8,E10-12:OH均较难监测害虫发生,仅含有乙酸松油酯的处理组捕获了梨小食心虫并捕获雌虫,诱雌率可达37.6%。研究表明这三种物质的组合在高密度虫口或迷向处理时,捕获了更多的(雌性)梨小食心虫,提高了种群评估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食心虫 迷向 诱捕器 食物源引诱剂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暗周期和光照强度对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昼夜节律的影响
4
作者 杨小凡 马爱红 +4 位作者 朱洁 牛一平 冉红凡 路子云 李建成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2,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光暗循环变化过程中的光周期、日落时间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成虫产卵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为研发基于光干扰成虫产卵行为的防控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春、夏和秋季室外自...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光暗循环变化过程中的光周期、日落时间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成虫产卵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为研发基于光干扰成虫产卵行为的防控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春、夏和秋季室外自然光照环境下观察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的昼夜节律,室内人工气候箱中比较分析不同光周期(15L∶9D,14L∶10D和13L∶11D)、日落时间(19:00和16:00)及不同强度(1000,500,100,50,10,5,1,0.5和0.1 mW/m^(2))弱光间断(1 h)等光暗周期条件下成虫产卵节律的差异。【结果】室外自然光照环境下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表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春、夏和秋季(日落时间分别为18:30,19:30和18:30)时,产卵高峰分别出现在18:00-19:00,19:00-20:00和18:00-19:00,即均为日落前后0.5 h内,该时段光照强度变化剧烈,从10000 mW/m^(2)迅速降至0.01 mW/m^(2)。同一日落时间不同光周期(15L∶9D,14L∶10D和13L∶11D)下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的节律无明显差异,呈相似的“单峰型”曲线。日落时间为19:00和16:00时,梨小食心虫成虫的产卵节律具有明显差异,产卵高峰分别出现在19:00-20:00和16:00-17:00,即日落后1 h,占单日总产卵量的54%以上。日落前的弱光间断环境下梨小食心虫成虫的产卵节律发生了改变,相比于1000,500和100 mW/m^(2)弱光间断下的前小后大的“双峰型”曲线,50,10,5,1,0.5和0.1 mW/m^(2)弱光间断下成虫的产卵节律则为前大后小的“双峰型”曲线,产卵高峰出现均在16:00-17:00(即弱光间断期),产卵百分数高达40%以上,其次为19:00-20:00。不同强度的弱光间断下梨小食心虫的单日单雌产卵量具有显著差异,0.5和0.1 mW/m^(2)弱光间断下单日单雌产卵量最高(分别为33.05和31.00粒)。【结论】光暗周期和光照强度可以影响梨小食心虫成虫的产卵昼夜节律,其产卵活动主要发生在低于50 mW/m^(2)弱光或黑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食心虫 产卵 昼夜节律 光暗周期 日落时间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红色复眼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5
作者 武爱华 郑一鸣 +3 位作者 张文琳 王逸飞 马瑞燕 李先伟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7-913,共7页
【目的】为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一种红色复眼突变型的遗传模式。【方法】在室内对一种梨小食心虫红色复眼自然突变型建立稳定种群,利用梨小食心虫红色复眼突变型和黑色复眼野生型的正反杂交获得F 1代、F 1代自交获得F 2代... 【目的】为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一种红色复眼突变型的遗传模式。【方法】在室内对一种梨小食心虫红色复眼自然突变型建立稳定种群,利用梨小食心虫红色复眼突变型和黑色复眼野生型的正反杂交获得F 1代、F 1代自交获得F 2代、F 1代雌雄虫分别与突变型雄雌虫回交获得BC 1代、F 2代红色复眼个体自交,通过不同复眼表型雌、雄后代数量,对该突变型的遗传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梨小食心虫红色复眼突变型雌、雄蛹期和成虫期复眼表型均为红色,与复眼性状为黑色的野生型个体显著不同。F 1代成虫复眼均为黑色;F 2代成虫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分离比为3.24∶1;F 1代雌虫与突变型雄虫回交的BC 1代中野生型与突变型成虫分离比为1.13∶1;F 1代雄虫与突变型雌虫回交的BC 1代中野生型与突变型成虫分离比为1.05∶1;F 2代中的突变型个体自交,后代复眼全部为红色。所有处理中后代雌、雄成虫的平均数量在8.4~13.0头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梨小食心虫成虫红色复眼突变型属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食心虫 复眼 突变体 遗传模式 形态特征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大食心虫在驻马店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6
作者 赵芬 魏春生 +1 位作者 秦海燕 常辉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5期36-38,共3页
梨大食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害虫以蛀食花芽和幼果为害,具有转芽和转果为害的习性。梨花芽遭其侵害后无法开放,幼果受害后不易脱落,但随着果实稍长大,一旦被梨大食心虫蛀食,便会停止生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严重... 梨大食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害虫以蛀食花芽和幼果为害,具有转芽和转果为害的习性。梨花芽遭其侵害后无法开放,幼果受害后不易脱落,但随着果实稍长大,一旦被梨大食心虫蛀食,便会停止生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严重影响单位面积产量与果实品质。2019~2022年,在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驻马店针对梨大食心虫开展防控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心虫 驻马店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市单植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朱晨辉 贾怀志 +3 位作者 徐伟东 姚张良 陈轶平 王晔青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33-135,157,共4页
为阐明嘉兴市不同单植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梨小食心虫虫口数量变化,利用Pearson积矩分析虫口变化与降水量、温度、日均光照时间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为阐明嘉兴市不同单植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梨小食心虫虫口数量变化,利用Pearson积矩分析虫口变化与降水量、温度、日均光照时间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存在差异,单植蜜梨园一年有6个高峰期,单植槜李园一年有7个高峰期。2个果园雄虫消长与温度呈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与日均光照时间及降水量均无明显线性关系。由此可见,通过追踪关键气象因子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为实现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槜李园 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气象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梨小食心虫信息素诱捕防控技术
8
作者 王菊英 孙文彦 +1 位作者 李振华 冯晓菲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5年第5期47-47,55,共2页
梨小食心虫是危害盐碱地梨园的一种重要害虫,发生严重时,会导致果品产量低、质量差。信息素诱捕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的防控措施,在优质果品生产中非常重要。对梨小食心虫信息素诱捕防控技术中的诱芯诱捕器选择、诱捕时间与悬挂、检查维... 梨小食心虫是危害盐碱地梨园的一种重要害虫,发生严重时,会导致果品产量低、质量差。信息素诱捕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的防控措施,在优质果品生产中非常重要。对梨小食心虫信息素诱捕防控技术中的诱芯诱捕器选择、诱捕时间与悬挂、检查维护、效果监测评估等关键要点进行阐述,以期为梨小食心虫的诱捕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食心虫 信息素诱捕 诱芯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滩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9
作者 于瑞宁 《果农之友》 2025年第4期93-95,共3页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属于鳞翅目卷叶蛾科的害虫,主要危害梨、桃等果树,同时也可能危害苹果、山楂、杏、枣等果树。其幼虫会在果树的新梢和果实内部蛀食,导致新梢萎蔫下垂、枯死、折断,果实品质下降甚至死亡。分析梨小食心虫的虫态特征、危...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属于鳞翅目卷叶蛾科的害虫,主要危害梨、桃等果树,同时也可能危害苹果、山楂、杏、枣等果树。其幼虫会在果树的新梢和果实内部蛀食,导致新梢萎蔫下垂、枯死、折断,果实品质下降甚至死亡。分析梨小食心虫的虫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对其防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阴县梨小食心虫的危害特征与综合防治
10
作者 蹇兆凯 秦昌杰 潘新龙 《果农之友》 2025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梨小食心虫作为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对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以蒙阴县中蟠11号为例,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危害特征等进行详细阐述,并探讨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果农提供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 小食心虫 危害特征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祥县梨小食心虫对梨树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11
作者 刘海瑞 曹军峰 +2 位作者 李福秋 黄凌丰 仝西文 《果农之友》 2025年第5期89-91,共3页
梨树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果实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梨小食心虫作为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梨树的生长和果实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以济宁嘉祥县的梨树为例,从梨小食心虫的各期形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谈起,再到农... 梨树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果实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梨小食心虫作为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梨树的生长和果实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以济宁嘉祥县的梨树为例,从梨小食心虫的各期形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谈起,再到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进行一一细述,以期为当地梨树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虫情测报的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措施
12
作者 焦广明 《西北园艺》 2025年第4期53-55,共3页
针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以测报为基础,可以更准确地作出预测,采用综合措施,在有效时间内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小食心虫 测报 时效性 综合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13
作者 田刚 尔热斯白克·塔米力 +2 位作者 杨国梅 张栋海 王凡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准确掌握南疆小海子垦区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规律,探明其在冬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及理论抽样技术。【方法】采用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lwao回归方程对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空间分布进行系统分析;为建立最适... 【目的】准确掌握南疆小海子垦区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规律,探明其在冬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及理论抽样技术。【方法】采用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lwao回归方程对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空间分布进行系统分析;为建立最适南疆小海子垦区梨小食心虫在大田的抽样模型和抽样数,应用了lwao理论抽样和序贯抽样技术。【结果】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整体呈聚集分布,且成虫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分布型对密度的依赖性较强,聚集度和密度呈正相关,在低密度下呈均匀分布,种群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根据Blackith提出的聚集均数λ=mr/(2k)计算各样点的聚集均数全部大于2,表明梨小食心虫在冬枣树上的聚集是由自身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根据lwao的m*—m回归方程明确了梨小食心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为N=t^(2)/D^(2)[(3.2763/m)+0.0868],在同一允许误差值下,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最适理论抽样数减小,允许误差值越小,抽样数越大,在虫口密度达到一定值时,最适理论抽样数稳定在某个值不变。【结论】当把防治阈值假设为6头/株时,求得其序贯抽样方程为Tn=6n±9.3553√n。连续调查10株冬枣时若其累计虫量大于90头,需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食心虫 冬枣园 空间分布 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向丝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效果
14
作者 陈光 李遵祖 +1 位作者 段华 张旭 《果农之友》 202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梨小食心虫是果园常见的一种害虫,主要危害梨树、苹果树、桃树、山楂树及樱桃树等。2023年通过在果园设置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实施无公害的绿色防治技术,结果表明:99%以上的梨小食心虫在果园迷失方向,导致后代繁殖的数量明显减少,蛀果... 梨小食心虫是果园常见的一种害虫,主要危害梨树、苹果树、桃树、山楂树及樱桃树等。2023年通过在果园设置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实施无公害的绿色防治技术,结果表明:99%以上的梨小食心虫在果园迷失方向,导致后代繁殖的数量明显减少,蛀果率能够控制在1%以下,果实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迷向技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食心虫 迷向丝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宁市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情况及药剂防效研究
15
作者 居梦婷 阮赞誉 +3 位作者 林蔚红 陈国祥 沈艳 陈文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3期46-48,56,共4页
为了掌握梨小食心虫在浙江海宁市桃园发生危害变化规律,在桃园设立监测点,对梨小食心虫在桃园的发生动态进行监测,并调查虫梢率,同时研究了5种常用杀虫剂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以及同一种药剂不同时间施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结果表明:... 为了掌握梨小食心虫在浙江海宁市桃园发生危害变化规律,在桃园设立监测点,对梨小食心虫在桃园的发生动态进行监测,并调查虫梢率,同时研究了5种常用杀虫剂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以及同一种药剂不同时间施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海宁市桃园钻蛀危害的主要是梨小食心虫,其成虫诱捕高峰期在4—6月,7月后诱捕量急剧减少,4月初幼虫开始为害桃梢,4月底达到高峰;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50 g/L虱螨脲乳油、10%多杀霉素可分散悬浮剂等药剂防治梨小食心虫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4月初对桃园喷施药剂,能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为害桃梢,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园 小食心虫 性诱监测 药剂 发生情况 防效 浙江海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大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与绿色防控技术
16
作者 刘广显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5年第3期33-34,共2页
梨大食心虫历来为梨树种植者所关注,其成虫主要在夜间活动,在梨果上穿孔产卵,幼虫孵化后侵入果实内部,造成严重的食心现象,进而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与树体的健康。由于其繁殖速度快,且生活周期与梨树生长周期高度同步,传统化学防治方法... 梨大食心虫历来为梨树种植者所关注,其成虫主要在夜间活动,在梨果上穿孔产卵,幼虫孵化后侵入果实内部,造成严重的食心现象,进而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与树体的健康。由于其繁殖速度快,且生活周期与梨树生长周期高度同步,传统化学防治方法会带来果实农药残留、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且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开展梨大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对于实现梨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心虫 绿色防控技术 化学防治方法 幼虫孵化 繁殖速度 农药残留 夜间活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白银和张掖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红旭 魏姿涵 +9 位作者 曹素芳 贾煜婕 朱高锋 王威龙 赵鹏 田靖 李贞 马鸿波 张松斗 刘小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2-277,共6页
在甘肃省白银和张掖地区梨园,利用三角形性诱捕器连续3年(2021年-2023年)监测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和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以梨小食心虫发生为主,一年发生3代和不完全4... 在甘肃省白银和张掖地区梨园,利用三角形性诱捕器连续3年(2021年-2023年)监测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和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以梨小食心虫发生为主,一年发生3代和不完全4代;越冬代成虫约在4月上旬开始出现,第1代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初,第2代高峰期为7月上中旬,第3代发生高峰期在8月底至9月中旬。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年诱蛾总量差异较大,最高可达3835头/诱捕器,最低为412头/诱捕器。桃小食心虫在该地区1年发生2代,且发生量较少,全年诱虫总量在70头/诱捕器以下。通过对3个监测点3年数据的分析,初步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在甘肃省这两个地区的发生规律,为达到良好防控效果,应选择越冬代高峰期之前,即4月中旬进行第一次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食心虫 小食心虫 发生动态 蛀果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蜂卵比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爱红 李敏 +4 位作者 冉红凡 康振宇 李建成 杨小凡 宋凯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了明确不同蜂卵比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蜂卵比(1∶5、1∶10、1∶15、1∶20、1∶30)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寻找效应,以及松毛虫赤眼蜂后代羽化率的影响。结... 为了明确不同蜂卵比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蜂卵比(1∶5、1∶10、1∶15、1∶20、1∶30)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寻找效应,以及松毛虫赤眼蜂后代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蜂供卵比例的增加,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逐渐降低、寻找效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其中,蜂卵比为1∶5时寄生率最高,蜂卵比为1∶20时寻找效应最大,且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松毛虫赤眼蜂后代羽化率逐渐增加,其中蜂卵比为1∶(5~15)时羽化率差异不显著。对不同蜂卵比处理下的寄生率、寻找效应和羽化率进行综合,认为蜂卵比为1∶(10~15)时,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寻找和寄生效果较好。研究结果为松毛虫赤眼蜂的田间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小食心虫 寄生 寻找效应 羽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园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及卵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利国 赵胜优 +1 位作者 索相敏 马文会 《河北果树》 2024年第4期9-10,13,共3页
2019-2023年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成虫周年发生动态、田间定果、定期调查卵数量消长。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石家庄梨园1年发生5代,成虫始见于3月下旬至4月初,终见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历期191~215 d。各年度均出现5个高峰,分... 2019-2023年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成虫周年发生动态、田间定果、定期调查卵数量消长。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石家庄梨园1年发生5代,成虫始见于3月下旬至4月初,终见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历期191~215 d。各年度均出现5个高峰,分别在4月20日、6月9日、6月29日至7月9日、7月29日至8月8日和8月29日至9月7日。各世代平均诱蛾量分别为2212.90、481.00、792.10、1796.40、2374.86头,历期平均各为46.6、31.0、23.0、29.0、77.0 d。卵始见于6月下旬或7月上旬,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末期在9月中下旬梨果采收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食心虫 种群动态 消长规律 果着卵 高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自我重复取样匹配技术组建生命表:以梨小食心虫为例
20
作者 孔维娜 王怡 +6 位作者 梅文浩 魏明峰 马敏 刘明蕾 张烨 齐心 马瑞燕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2-1387,共16页
【目的】针对一些昆虫在进行生命表研究时由于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数据无法连续记录或难以记录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引入一种适宜该类昆虫的生命表组建技术,并证明该技术的可靠性。【方法】将24个以传统方式组建的昆虫连续... 【目的】针对一些昆虫在进行生命表研究时由于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数据无法连续记录或难以记录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引入一种适宜该类昆虫的生命表组建技术,并证明该技术的可靠性。【方法】将24个以传统方式组建的昆虫连续记录生命表拆分为未成熟期与成虫期生命表,再利用自我重复取样匹配技术重新组建新的完整生命表,与原始生命表的主要种群参数进行比较与验证。利用该技术重新组建包含滞育期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生命表,并借助模拟软件预测越冬种群增长趋势,将预测的种群数据与田间取样数据进行对比。【结果】24个种群基于0.5百分位净增殖率(R_(0))和周限增长率(λ)采用自我重复取样匹配构建的生命表的种群参数与原始生命表一致。梨小食心虫自我重复取样匹配生命表无滞育期与含180 d滞育期的生命表周限增长率(λ)、内禀增长率(r)与平均世代周期(T)有显著差异,但净增殖率(R_(0))与平均繁殖率(F)无显著差异。进行种群增长预测时,忽略滞育期会高估田间种群的增长潜力,呈现不现实的快速增长,而包含180 d滞育期的同时降低繁殖率并增加越冬期幼虫的死亡率的生命表,可得到更接近田间观察的实际种群结构。【结论】本研究展示了分别独立收集未成熟期和成虫期数据,利用两性生命表软件经100000次自我重复取样和匹配,进而组建完整生命表的技术。借助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理论的计算机模拟可以预测害虫种群增长,有助于确定防治的最佳时期和制定有效的害虫管理方案,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 自我重复取样技术 随机匹配 滞育昆虫 计算机模拟 小食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