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梨孢属的新记录种及其变种和两个已知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云龙 张中义 何永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报道梨孢属(Pyricularia)在莎草科(Cyperaceae)上的一个新记录种希氏梨孢(PyriculariahigginsiLutrel)和新记录变种希氏梨孢浦那变种(Pyriculariahiggins... 本文报道梨孢属(Pyricularia)在莎草科(Cyperaceae)上的一个新记录种希氏梨孢(PyriculariahigginsiLutrel)和新记录变种希氏梨孢浦那变种(PyriculariahigginsiLutrelvar.ponsnsisThirum.,Kulkarai&Pat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孢属 希氏 希氏浦那 闭鞘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梨孢属融合子的研究方法初探(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尹良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3-239,共7页
鉴于有性世代形成能高的稻瘟病菌菌株有限,稻瘟病菌间的杂交组合难于获得,从而很难对一些重要基因,如无毒基因,抗药性基因等进行遗传分析及深入研究。本研究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梨孢菌的杂合子,从而评价该体系用于遗传研究的可行... 鉴于有性世代形成能高的稻瘟病菌菌株有限,稻瘟病菌间的杂交组合难于获得,从而很难对一些重要基因,如无毒基因,抗药性基因等进行遗传分析及深入研究。本研究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梨孢菌的杂合子,从而评价该体系用于遗传研究的可行性。首先,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稻瘟病菌Y93-164a-1跟蟋蟀草病菌SA98-4的抗药性转化子,然后将两个菌的稳定转化子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之后进行连续5次的继代培养,最后进行3次单孢分离来挑选稳定的融合子。结果表明,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两个不同致病型的梨孢菌之间能获得稳定的融合子,初步表明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组建梨孢菌的融合子群体用于遗传分析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孢属 稻瘟病菌 原生质体融合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菌培养液毒力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林金平 陶家凤 周开达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491-496,共6页
用稻瘟菌菌丝体培养液,经过滤、离心和灭菌后,测定对水稻种子胚根、幼苗和伤口叶片的毒性,结果表明,各小种培养液对胚根、幼苗和伤口叶片均有较强毒性,使胚根生长受抑制,幼苗叶片枯萎,叶片通过伤口吸收产生与稻瘟病相似的药斑。不同菌... 用稻瘟菌菌丝体培养液,经过滤、离心和灭菌后,测定对水稻种子胚根、幼苗和伤口叶片的毒性,结果表明,各小种培养液对胚根、幼苗和伤口叶片均有较强毒性,使胚根生长受抑制,幼苗叶片枯萎,叶片通过伤口吸收产生与稻瘟病相似的药斑。不同菌株培养液毒性强弱差异显著,但这种差异与其相对应孢子接种时的致病特异性无相关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梨孢属 病害 稻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16
4
作者 樊民周 张王斌 安德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0-61,共2页
分别从陕西各县区采样分离鉴定表明:引起陕西苹果腐烂病的病原菌主要为苹果壳囊孢属(Cytospo-rasp.),其次是梨壳囊孢属(C.carphospermaFr.)。回接及致病性测定表明:两种病原菌分别单独和混合接种后的致病率分别为100%,87%,100%。
关键词 陕西 苹果 腐烂病 病原菌 鉴定 苹果壳囊 壳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