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梨俱吠陀》中关于宇宙、事物自生性的过程论思想
1
作者
邬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8-151,共4页
古代印度的《梨俱吠陀》中关于宇宙生成的"太一"孕化论、水生论、卵生论和"原人"转化论等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宇宙生成的自生性和过程性,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宇宙生成和演化过程的自组织性和复杂性特征。
关键词
梨俱吠陀
自生性
过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一”臆解——关于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的一项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彭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138,共10页
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所云"太一"(大一),实际上是作为哲学概念的"太一",亦即"道"之别名。"太一"之义,大致与《老子》之"道"、马王堆帛书《道原》之"恒一"、传世本《...
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所云"太一"(大一),实际上是作为哲学概念的"太一",亦即"道"之别名。"太一"之义,大致与《老子》之"道"、马王堆帛书《道原》之"恒一"、传世本《周易》之"太极"、马王堆帛书本《周易》之"大恒"、《礼记》之"大一"、《孔子家语》之"太一"相仿佛,亦可与古印度吠陀经典《梨俱吠陀》之"唯一"参差比拟。它们是古人在探索宇宙生成、万物起源时所赋予的唯一的终极的根本者,惟因学派不同,故其称谓各异。追根溯源,"太一"说实属古中国"公共思想资源"之一,并非某家某派之专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一生水》
太一
道家
儒家
《
梨俱吠陀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逻辑思想史稿(连载之四)
3
作者
周文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55-65,共11页
因明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逻辑学。在隋唐时期,因明的输入是中国逻辑史上的一件重大事情。因此,对于因明以及它的输入中国,我们有必要加以叙述和评论。要叙述这个问题,一定要以整个印度的历史特别是印度古代史为背景。印度的古代也和一般...
因明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逻辑学。在隋唐时期,因明的输入是中国逻辑史上的一件重大事情。因此,对于因明以及它的输入中国,我们有必要加以叙述和评论。要叙述这个问题,一定要以整个印度的历史特别是印度古代史为背景。印度的古代也和一般的古代社会一样,经历了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专门记载印度最古社会的历史文献是没有的,能反映出印度上古社会情况的文献是《梨俱吠陀》。这部书,实际上是一部文学作品,是一部包括一千零二十八首赞颂诗的诗歌集,其中多数是赞颂各种天神,如火神、雨神、太阳神、风暴神等等。印度古代的人们不仅赞颂天神,而且还祭祀天神。这种赞颂和祭祀,起初,还只不过是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力的一种愚昧无知和天真的迷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明学
陈那
正理派
异品遍无性
中国逻辑史
圣教量
梨俱吠陀
正理经
声论派
遍是宗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梨俱吠陀》中关于宇宙、事物自生性的过程论思想
1
作者
邬焜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8-151,共4页
文摘
古代印度的《梨俱吠陀》中关于宇宙生成的"太一"孕化论、水生论、卵生论和"原人"转化论等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宇宙生成的自生性和过程性,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宇宙生成和演化过程的自组织性和复杂性特征。
关键词
梨俱吠陀
自生性
过程性
Keywords
Rg - Veda
Self - arising
process
分类号
B35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一”臆解——关于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的一项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彭华
机构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13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2&ZD133)
文摘
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所云"太一"(大一),实际上是作为哲学概念的"太一",亦即"道"之别名。"太一"之义,大致与《老子》之"道"、马王堆帛书《道原》之"恒一"、传世本《周易》之"太极"、马王堆帛书本《周易》之"大恒"、《礼记》之"大一"、《孔子家语》之"太一"相仿佛,亦可与古印度吠陀经典《梨俱吠陀》之"唯一"参差比拟。它们是古人在探索宇宙生成、万物起源时所赋予的唯一的终极的根本者,惟因学派不同,故其称谓各异。追根溯源,"太一"说实属古中国"公共思想资源"之一,并非某家某派之专利。
关键词
《太一生水》
太一
道家
儒家
《
梨俱吠陀
》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逻辑思想史稿(连载之四)
3
作者
周文英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55-65,共11页
文摘
因明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逻辑学。在隋唐时期,因明的输入是中国逻辑史上的一件重大事情。因此,对于因明以及它的输入中国,我们有必要加以叙述和评论。要叙述这个问题,一定要以整个印度的历史特别是印度古代史为背景。印度的古代也和一般的古代社会一样,经历了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专门记载印度最古社会的历史文献是没有的,能反映出印度上古社会情况的文献是《梨俱吠陀》。这部书,实际上是一部文学作品,是一部包括一千零二十八首赞颂诗的诗歌集,其中多数是赞颂各种天神,如火神、雨神、太阳神、风暴神等等。印度古代的人们不仅赞颂天神,而且还祭祀天神。这种赞颂和祭祀,起初,还只不过是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力的一种愚昧无知和天真的迷信。
关键词
因明学
陈那
正理派
异品遍无性
中国逻辑史
圣教量
梨俱吠陀
正理经
声论派
遍是宗法性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梨俱吠陀》中关于宇宙、事物自生性的过程论思想
邬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太一”臆解——关于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的一项比较研究
彭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逻辑思想史稿(连载之四)
周文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