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梦魇”中的姊妹篇:《在酒楼上》与《孤独者》 被引量:21
1
作者 汪卫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5,共12页
经过1923年的沉默,1924年2月,鲁迅开始写《彷徨》,第一个月一口气写了三篇,其中第二篇就是《在酒楼上》,在这重新开口的小说中,是否存在打破沉默的秘密?1925年10月,鲁迅又写了《孤独者》和《伤逝》,这是其仅有的两篇写完但没... 经过1923年的沉默,1924年2月,鲁迅开始写《彷徨》,第一个月一口气写了三篇,其中第二篇就是《在酒楼上》,在这重新开口的小说中,是否存在打破沉默的秘密?1925年10月,鲁迅又写了《孤独者》和《伤逝》,这是其仅有的两篇写完但没有立即发表的小说,篇幅很长,却没有发表,对于以写作为生的鲁迅,颇显蹊跷,莫非牵涉隐私不好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孤独者》 梦魇 《彷徨》 《伤逝》 鲁迅 沉默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回:“过去”的梦魇——《一念无明》的叙事策略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康宁 曹际昂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27,共4页
《一念无明》改编自香港真实的新闻案件,在现实与回忆的纠结博弈中呈现一个焦虑症患者的生存困境。这部影片在2013年入围了“创意香港首部剧情电影计划”,获得电影发展基金拨款资助200万港币,尽管拍摄只用了16天,却斩获很多重要奖项。2... 《一念无明》改编自香港真实的新闻案件,在现实与回忆的纠结博弈中呈现一个焦虑症患者的生存困境。这部影片在2013年入围了“创意香港首部剧情电影计划”,获得电影发展基金拨款资助200万港币,尽管拍摄只用了16天,却斩获很多重要奖项。2016年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男配角;2017年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等多个重要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策略 “过去” 梦魇 闪回 台湾电影 香港电影 生存困境 发展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魇——说《聊斋志异》中之《咬鬼》《捉狐》
3
作者 于天池 李书 《蒲松龄研究》 2014年第3期14-17,共4页
梦魇是睡眠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与发生梦魇的人的生存环境,成长历史,生活经历有着某种联系。《咬鬼》、《捉狐》,一篇写鬼,一篇写狐,都是在白天睡眠中发生的,都以男性做主角,并凭借勇敢和智慧转危为安。不同处是,《咬鬼》篇恐怖、紧... 梦魇是睡眠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与发生梦魇的人的生存环境,成长历史,生活经历有着某种联系。《咬鬼》、《捉狐》,一篇写鬼,一篇写狐,都是在白天睡眠中发生的,都以男性做主角,并凭借勇敢和智慧转危为安。不同处是,《咬鬼》篇恐怖、紧张、惨烈、沉重,如遭遇战之短兵相接,弹尽粮绝下之绝处逢生。《捉狐》篇则在紧张中透着俏皮,争斗中露着幽默,如伏击战中的诱敌深入,如壮汉对付小儿之轻松从容,体现了蒲松龄文笔风格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梦魇 咬鬼 捉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愁与梦魇:犹太作家面对犹太传统的情感抉择——以阿格农小说的情感构成为例
4
作者 许相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122,共4页
阿格农小说主要关注犹太传统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命运。面对近现代社会的冲击,传统犹太教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他的小说里始终交织着"乡愁"与"梦魇"的情感因素。当面对传统社区时,他充满乡愁的诉说,带给读者的是一个... 阿格农小说主要关注犹太传统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命运。面对近现代社会的冲击,传统犹太教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他的小说里始终交织着"乡愁"与"梦魇"的情感因素。当面对传统社区时,他充满乡愁的诉说,带给读者的是一个传奇而温情的世界;当面对现代社会时,他的态度就变得严酷,"梦魇"成为情感的最佳概括词。二者共同构成了阿格农小说情感的两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格农 阿格农小说 乡愁 梦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尔玛的梦魇
5
作者 柏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4-74,共1页
《黑暗中的舞者》除浪漫、灰色之外,充满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主人公塞尔玛的单纯和执著。眼疾、母爱、歌舞以及和比尔的遭遇构成了塞尔玛生活的全部。承载着过多愧疚与责任的母爱、现实中无法把握和演绎的歌舞、对比尔的善良的抚慰,以... 《黑暗中的舞者》除浪漫、灰色之外,充满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主人公塞尔玛的单纯和执著。眼疾、母爱、歌舞以及和比尔的遭遇构成了塞尔玛生活的全部。承载着过多愧疚与责任的母爱、现实中无法把握和演绎的歌舞、对比尔的善良的抚慰,以及对承诺的坚守都因塞尔玛的单纯和执著而突破正常状态成为她无法摆脱的梦魇,并最终引领她走向毁灭。当命运的多米诺轰然倒塌时我们只能在回味中一边震撼,一边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和执著 眼疾 母爱 梦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与梦魇:国产科幻电影中的二元主题融合
6
作者 王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1,共4页
科幻电影中的世界是美好与残酷、诗意与梦魇并存的。国产科幻电影对人类生存的种种潜在可能进行了猜测,并赋予其梦魇式的具体外化形态,让观众沉浸于星际冲突、技术滥用或环境破坏带来的巨大灾难中。与此同时,电影人又秉承责任意识与人... 科幻电影中的世界是美好与残酷、诗意与梦魇并存的。国产科幻电影对人类生存的种种潜在可能进行了猜测,并赋予其梦魇式的具体外化形态,让观众沉浸于星际冲突、技术滥用或环境破坏带来的巨大灾难中。与此同时,电影人又秉承责任意识与人文情怀,阐述诗意地栖居理念,叙写人类情感(尤其是爱情),展现传统文化,让电影富于诗意。国产科幻电影梦魇与诗意主题的二元融合,给予观众伤痛和激情、教益与娱乐并存的丰富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科幻片 二元主题 诗意与梦魇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狭邪小说:现代意味的男性梦魇
7
作者 胡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05-108,113,共5页
近代上海的"洋场化"使得妓女成为受都市化、商业化影响最深,观念转变最为突出的女性群体。女性主角的变化使得古典青楼小说所设立的"女卑男强"、"才子佳人"的男女关系模式被打破,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俨... 近代上海的"洋场化"使得妓女成为受都市化、商业化影响最深,观念转变最为突出的女性群体。女性主角的变化使得古典青楼小说所设立的"女卑男强"、"才子佳人"的男女关系模式被打破,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俨然已成男性狎客之"梦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狭邪小说 妓女 男性梦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要让“创业”变成“梦魇”
8
作者 王博 《新财经》 2008年第4期77-77,共1页
“推出创业板是一件好事,好事要办好就必须要看到坏的一面。我们把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揭示得多了,教育得多了,措施有力了,风险就会少一些,恶性事件就可能少发生。否则,念歪了经,是经的错?还是和尚的错?就讲也讲不清了。”
关键词 创业板市场 梦魇 恶性事件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梦魇下的“第二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女性身体话语
9
作者 程娟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97,共3页
梅洛·庞蒂指出:“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1]身体是人存在的本体,正是从身体的角度出发,人们才能够确认自我,认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获得对于世界的感知。身体也是权力运作的对象,权力对社会最直接有效的控制方式就是... 梅洛·庞蒂指出:“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1]身体是人存在的本体,正是从身体的角度出发,人们才能够确认自我,认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获得对于世界的感知。身体也是权力运作的对象,权力对社会最直接有效的控制方式就是操纵和驯服人的身体。而在两性权力秩序中,更多体现出的是男性对女性身体具有绝对的霸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话语 权力运作 女性身体 “第二性” 电视剧 名义 人民 梦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实主义的百年梦魇与谎言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安平 《艺术广角》 2014年第2期72-77,共6页
无论是西方或东方,今天在艺术界再来探讨写实艺术已经没有意义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已经失去开拓性学术价值。就艺术形式而言,如果不再承载精神层面的深刻探索,那么它的存在意义就已失去。在各种影像和技术纷呈的今天,艺术的任... 无论是西方或东方,今天在艺术界再来探讨写实艺术已经没有意义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已经失去开拓性学术价值。就艺术形式而言,如果不再承载精神层面的深刻探索,那么它的存在意义就已失去。在各种影像和技术纷呈的今天,艺术的任务是对生命以及世界奥秘的探索,所以艺术必须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实主义 谎言 梦魇 写实艺术 艺术形式 存在意义 精神世界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诗意与梦魇中织就故乡——论苏童小说的语言特色
11
作者 贺姗姗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1-63,70,共4页
作为先锋小说和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作家,苏童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语言魅力。细细品味苏童小说的语言,你可以在诗意与梦魇相交织的感受中体会到一种神秘诡异的力量。无论是"枫杨树"系列、"香椿树"系列,还是后来的"红... 作为先锋小说和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作家,苏童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语言魅力。细细品味苏童小说的语言,你可以在诗意与梦魇相交织的感受中体会到一种神秘诡异的力量。无论是"枫杨树"系列、"香椿树"系列,还是后来的"红粉"系列,苏童以轻盈细腻的诗意性语言为经,以诡谲怪异的梦魇式语言为纬,在家族、历史故事中穿凿,为自己织就了如蛛网般错杂斑斓的"纸上故乡",为读者呈现出别样的南方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 语言 诗意 梦魇 癫狂 家族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乐与梦魇的彩绘——读刘威成长篇小说《涩罂粟》
12
作者 刘绪义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6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罂粟 彩绘 梦魇 快乐 兄弟 人物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电影——梦魇中的黑白世界
13
作者 吴昭千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84-86,共3页
一、梦起——黑色电影 著名电影学家阿尔特曼曾引述过流派(Genre)一词,称其给导演提供了如何制作电影的线索。的确,流派以故事和图像之形态,连接并界定着不同的电影类型。黑色电影(Filmnoir),作为20世纪冈五十年代美国电影市... 一、梦起——黑色电影 著名电影学家阿尔特曼曾引述过流派(Genre)一词,称其给导演提供了如何制作电影的线索。的确,流派以故事和图像之形态,连接并界定着不同的电影类型。黑色电影(Filmnoir),作为20世纪冈五十年代美国电影市场涌现的一批影片集合体,在电影界关于“是否应被独列为流派”的类别界定在初期备受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电影 世界 梦魇 电影类型 电影市场 五十年代 20世纪 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穆赫兰道》的现实与梦魇解读
14
作者 郭昱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40-141,共2页
电影《穆赫兰道》是大卫·林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悬疑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影片纷繁缠绕的叙事结构和错综复杂的隐喻与深具象征意义让这部电影成为无数影迷心中不可超越的经典电影。电影《穆赫兰道》将现实与梦境的界... 电影《穆赫兰道》是大卫·林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悬疑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影片纷繁缠绕的叙事结构和错综复杂的隐喻与深具象征意义让这部电影成为无数影迷心中不可超越的经典电影。电影《穆赫兰道》将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彻底模糊化,通过没有痕迹的交替两者,将一些看似凌乱松散的剧情片段延伸出更加具有深意和深刻的层次。本文就从影片中的现实与梦境出发,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和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来对影片有一个新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并加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而发展出影片应有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穆赫兰道》 现实 梦魇 艺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梦魇——电影史上的恐怖经典
15
作者 马战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1,34-35,共6页
自人类开始讲故事起,“恐怖”就随之而生,“因感受到了威胁而极度恐惧”——这就是词典对“恐怖”的解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极力躲避它,但发现将它放入电影中,当作一种娱乐游戏时,却十分吸引人,于是人们就有了恐怖片。恐怖片是一种复杂... 自人类开始讲故事起,“恐怖”就随之而生,“因感受到了威胁而极度恐惧”——这就是词典对“恐怖”的解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极力躲避它,但发现将它放入电影中,当作一种娱乐游戏时,却十分吸引人,于是人们就有了恐怖片。恐怖片是一种复杂的类型电影,有着相当广的表现范围,包括宗教传说、心理学、科学、生物学、人的日常生活、犯罪等等都能成为其题材,它可以完全脱离于现实,也可以跟现实不离一丝一毫,它的作用就是用影像、音响、电影剪辑、化妆术等电影手段把人带入“体验恐怖”的世界,把一切可以引起人恐惧感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哪怕这种事物没有实体,只是人们的一种感觉。作为世界上电影最大的生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片 类型电影 电影史 宗教传说 心理学 生物学 梦魇 现实生活 日常生活 讲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悬疑剧女性身份与小镇地域性的构建--以《东城梦魇》与《迷雾追踪》为例
16
作者 刘韵 《艺术科技》 2021年第13期71-72,共2页
一种以女性为叙事主体、以小镇为叙事地域的悬疑剧逐渐受到关注,其通过对案件真相的追踪与对女性角色身份的追寻,暴露出小镇的社会根源问题,构成对现实的镜像。本文以《东城梦魇》和《迷雾追踪》两部剧为例,阐述并分析两部悬疑剧在女性... 一种以女性为叙事主体、以小镇为叙事地域的悬疑剧逐渐受到关注,其通过对案件真相的追踪与对女性角色身份的追寻,暴露出小镇的社会根源问题,构成对现实的镜像。本文以《东城梦魇》和《迷雾追踪》两部剧为例,阐述并分析两部悬疑剧在女性身份刻画与小镇地域性构建上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剧 女性身份 小镇地域性 《东城梦魇 《迷雾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conomist——迪拜梦魇揭幕企业归属乱象
17
《董事会》 2010年第1期17-17,共1页
随着迪拜公司(Dubai Inc.)的破产,评论家们发现,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定义迪拜世界(Dubai World)及其下属公司的归属:国有控股、国助民营还是半国营?
关键词 迪拜 The 企业 梦魇 下属公司 国有控股 评论家 破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大保德信优势成立5年亏损逾40% 生在“山顶”梦魇难除
18
《新财经》 2012年第10期68-68,共1页
9月初,大盘创出近4年新低之后,在中旬略有回升并收回2100点的失地,但相比2007年10月6124点的高位,最高亏损依然超过2/3。10只在2007年三季度慌忙设立的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可谓生不逢时,出生在"山顶"注定了要苦熬悲怆的一生。随着时... 9月初,大盘创出近4年新低之后,在中旬略有回升并收回2100点的失地,但相比2007年10月6124点的高位,最高亏损依然超过2/3。10只在2007年三季度慌忙设立的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可谓生不逢时,出生在"山顶"注定了要苦熬悲怆的一生。随着时间的推移,10只基金有何差异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7年 优势 梦魇 主动管理 基金 大盘 失地 亏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魇终会过去 黎明即将到来
19
作者 Mike Botting 王滔 《中国人造板》 2010年第S1期4-4,共1页
提笔本期杂志的卷首语,我写于《中国人造板》增刊2008年版卷首语的预测浮现于脑海。当时,我曾经说过:2008年,欧洲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时至今日,正如我们每个人所看到的,严峻的经济形势甚至超出了预期。
关键词 人造板 每个人 经济形势 经济前景 梦魇 增刊 欧洲 预测 本期 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之魔——张鲜明诗集《暗风景》中的梦魇形象描述
20
作者 张备 《南腔北调》 2018年第2期59-63,共5页
在理性化的现代知识域中,有关梦的神谕、象征会被各式现代启蒙者予以合法的驱逐和利用,梦成为一个被知识铁板予以压迫的既无法逃离、又无力反击的微小存在,抑或被改造为梦的集体无意识。而这种集体无意识则显得更为荒谬,它将一个非知识... 在理性化的现代知识域中,有关梦的神谕、象征会被各式现代启蒙者予以合法的驱逐和利用,梦成为一个被知识铁板予以压迫的既无法逃离、又无力反击的微小存在,抑或被改造为梦的集体无意识。而这种集体无意识则显得更为荒谬,它将一个非知识系统所生成的规训话语强行植入个体的反思。这种话语本是属于民间的、神话寓言中关于梦的神谕和虚构形式。话语被赋予了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实在:神谕的阐释者将知识作为操纵命运的手段。而这种操作过的命运的实在化虚构在现代社会中会被制造成不确定的、来历不明的的恐怖梦境。而且它的知识系统也将越来越隔断普通人的生活世界,以至于个体的思考、创造和质疑的能力本身也受到一种来历不明的阉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描述 集体无意识 梦魇 风景 诗集 鲜明 立体 知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