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蛋白原Bβ多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其功能表达和脑梗死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元小冬 王淑娟 +3 位作者 许亚茹 李静 杨娜 李宏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4-359,共6页
目的:研究人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Bβ-854G/A、-455G/A、-249C/T、-148C/T、448G/A和Bcl-1G/A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浓度、分子聚合活性等功能表达指标和脑梗死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2年7月-2003年6月在开滦... 目的:研究人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Bβ-854G/A、-455G/A、-249C/T、-148C/T、448G/A和Bcl-1G/A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浓度、分子聚合活性等功能表达指标和脑梗死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2年7月-2003年6月在开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其中脑动脉主干支梗死组(MCI)54例、脑动脉穿通支梗死组(PCI)106例,选取同期在开滦医院健康查体且结果均正常的志愿者16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样本的血浆Fg浓度、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最大吸光度(Amax)及其比值(FMPV/Amax)等反映Fg分子聚合功能参数和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血液生化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FgBβ链六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MCI组Fg浓度、FMPV、FMPV/Amax及PCI组TG、VLDL、FMPV均高于对照组(P<0.05);FgBβ-854 A和Bcl-1 A等位基因在三组间分布频率有统计学差异,且MCI和PCI组的GA、AA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在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CI组FgBβ-249T携带者人群Fg、FMPV低于CC型(P<0.05);PCI组-148T携带者人群FMPV/Amax高于CC型(P<0.05);对照组Bcl-1A携带者人群Fg浓度高于GG型(P<0.05),而PCI组此人群则FMPV高于GG型(P<0.05)。结论:FgBβ链5’端启动子区-249多态性位点可影响血浆FMPV功能的表达,-148位点是调控血浆Fg分子聚合功能表达的重要部位;3’端Bcl-1是血浆Fg浓度的重要基因调控位点,其变异基因型人群是MCI的遗传易感人群;血浆Fg浓度、FMPV/Amax和FMPV同时异常是MCI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仅FMPV和TG异常则易发P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Bβ链 多位点基因多态性 分子聚合功能 梗死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的梗死类型 被引量:6
2
作者 谭红愉 杨志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27-42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程度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与闭塞所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梗死类型,为大脑中动脉狭窄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由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闭塞所致的MCA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程度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与闭塞所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梗死类型,为大脑中动脉狭窄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由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闭塞所致的MCA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患者根据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结果分为中度狭窄组32例、重度狭窄组12例和闭塞组17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I)结果显示的脑梗死的部位进行对比。结果 MCA不同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长期饮酒病史、血脂四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有无长期吸烟史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Essen卒中风险评分与MCA狭窄程度无相关性(P>0.05)。3组MCA病变程度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无统计学差异。不同MCA病变程度的患者梗死病灶数有统计学差异(P=0.004)。结论不同程度MCA狭窄与闭塞所致的脑梗死病灶数有统计学差异,而与NIHSS神经功能缺损无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关注MCA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机制对脑梗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狭窄 闭塞 临床 梗死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大脑中动脉斑块与梗死灶类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曼曼 徐运 +4 位作者 周飞 张鑫 张冰 王一峰 李敬伟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2期1086-1092,共7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探索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所致狭窄与梗死灶分布类型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索不同脑梗死类型与斑块性质、重塑率及... 目的本研究主要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探索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所致狭窄与梗死灶分布类型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索不同脑梗死类型与斑块性质、重塑率及患者发生卒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于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14 d内发生MCA供血区缺血性卒中并进行HRMRI扫描的患者临床资料。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上将梗死类型分为穿支动脉梗死(perforating artery infarct,PAI)、皮质支供血区梗死(pial infarct,PI)、分水岭梗死(border zone infarct,BZI)和混合型梗死(PAI+PI,PAI+BZI,PI+BZI,PAI+PI+BZI)。在矢状位HRMRI上测量MCA M1段狭窄率及重构率,并收集斑块位置、长度、厚度等形态学指标。正性重构>1.05,负性重构<0.95。将PAI、PI、BZI的患者分入单型梗死组,将PAI+PI、PAI+BZI、PI+BZI、PAI+PI+BZI的患者归入混合型梗死组。结果共纳入51例MCA狭窄程度≤50%的患者,其中单型组32例,混合组19例。单型组中,PAI 22例(68.8%),PI 6例(18.7%),BZI 4例(12.5%),正性重构22例(68.8%)。混合组中PAI+BZI 7例(36.8%),PAI+PI 2例(10.6%),PI+BZI 5例(26.3%),PAI+PI+BZI 5例(26.3%),正性重构17例(89.5%)。混合型组的狭窄程度较单型组重(P=0.01),斑块厚度较单型组大(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程度的MCA狭窄,其梗死灶分布有所不同,单型梗死主要为PAI,混合型梗死主要以PAI+BZI多见。同时HRMRI发现对于轻型MCA狭窄的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和斑块厚度增加可能与混合型梗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 大脑中动脉狭窄 梗死类型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高血压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秦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23-424,共2页
关键词 腔隙性脑 患者 高血压性 临床分析 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史 临床试验结果 梗死类型 部位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