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4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向散射积分超声组织定征对梗塞心肌的定量评价
1
作者 关欣 喻晓娜 +1 位作者 孙长福 任卫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 :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检测技术定量评价梗塞心肌组织特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 77例急性期、陈旧期心肌梗塞患者的梗塞心肌及 2 0例对照者的正常心肌背向散射积分标化值 (IBS% ) ,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幅度 (CVIB)及其标化值 (CVIB%... 目的 :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检测技术定量评价梗塞心肌组织特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 77例急性期、陈旧期心肌梗塞患者的梗塞心肌及 2 0例对照者的正常心肌背向散射积分标化值 (IBS% ) ,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幅度 (CVIB)及其标化值 (CVIB% ) ,标化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延迟时间 (DTCV% )以及收缩期室壁增厚率 (Δ T% ) ,并比较不同梗塞时间 IBS参数的变化。结果 :梗塞心肌的 CVIB及 CVIB%明显低于正常心肌 ,IBS%及 DTCV%则明显增高。梗塞时间延长 ,IBS%亦随之增高 (陈旧期组 73.87± 13.46 ,急性期组 5 9.5 0± 9.35 )。CVIB及 CVIB%均与Δ T%呈高度相关 (r =0 .746 ,0 .75 6 ,P <0 .0 1) ,IBS%及 DTCV%与 ΔT%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r =0 .746 ,0 .75 6 ,P <0 .0 1)。结论 :背向散射积分检测技术能够定量检测梗塞心肌的组织特征 ,有助于评价心肌的收缩能力及心肌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向散射积分 梗塞心肌 超声组织定征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HPLC法测定大鼠梗塞心肌组织中ATP、ADP与AMP 被引量:8
2
作者 顾建国 荣沛 +1 位作者 王义明 戴德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心肌梗塞后,心肌能量物质ATP、ADP和AMP在梗塞区被发现有显著耗竭,少量资料认为非梗塞区亦存在类似变化。测定心肌能量物质的变化能够反映心肌梗塞程度。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磷酸腺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肌肌凝蛋白抗体亲大鼠梗塞心肌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武强 李小鹰 +1 位作者 田嘉禾 张锦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 探讨抗心肌肌凝蛋白单克隆抗体 (antimyosinantibody ,AMA)亲梗塞心肌的特点。方法 心肌梗死大鼠静脉注射放射性锝 99m标记的抗心肌肌凝蛋白单克隆抗体 (99mTc AMA) ,观察注射时间 ,梗死时间和梗塞区对梗塞心肌摄取AMA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心肌肌凝蛋白单克隆抗体 (antimyosinantibody ,AMA)亲梗塞心肌的特点。方法 心肌梗死大鼠静脉注射放射性锝 99m标记的抗心肌肌凝蛋白单克隆抗体 (99mTc AMA) ,观察注射时间 ,梗死时间和梗塞区对梗塞心肌摄取AMA的影响。结果 注射后 2h梗塞心肌开始摄取AMA ,以后摄取逐渐增加 ,2 4h达到高峰。心肌梗死后 2 0d ,梗塞心肌持续摄取AMA ,期间心肌梗死后 1~ 5d摄取最强 ,梗塞中央区以及梗塞区内层摄取强于其他梗塞区域。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塞心肌特异性地摄取AMA ,注射AMA后摄取迅速、持久 ,受心肌梗死时间影响较小 ,梗塞中央区内层心肌摄取最强 ,AMA具有亲梗塞心肌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抗体 单克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CT犬实验性梗塞心肌的三维重建与病理对照
4
作者 宋志坚 张闽光 +2 位作者 吴国强 沈天真 左焕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用电子束CT重建能表示梗塞部位及形态的心脏三维图象,通过结扎犬心冠状动脉左旋支及其分支,形成左室侧壁梗塞区,经电子束CT增强容积扫描方式得到犬心断面。利用区域扩充法对梗塞心肌进行自动分割,采用表面重建法完成犬心的三维... 用电子束CT重建能表示梗塞部位及形态的心脏三维图象,通过结扎犬心冠状动脉左旋支及其分支,形成左室侧壁梗塞区,经电子束CT增强容积扫描方式得到犬心断面。利用区域扩充法对梗塞心肌进行自动分割,采用表面重建法完成犬心的三维重建,用硝基四唑对病理切片进行染色,结果:清晰显示出了犬心的三维图象,并在三维图象上精确表示出了梗塞的部位及形态。结论:在造影剂注射量与扫描起始时间适宜的条件下,利用电子束CT可以诊断梗塞的部位与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CT 心脏 三维重建 心肌梗塞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心肌梗塞心肌肌浆网钙释放通道变化
5
作者 祝宝华 张寄南 +1 位作者 马文珠 杨国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心肌肌浆网钙释放通道的变化。  方法 :将兔分为急性心肌梗塞组和对照组 ,急性心肌梗塞组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6小时后制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用氚标记的兰尼定 (3H- ryanodine)对心肌肌浆网钙释放通道进行...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心肌肌浆网钙释放通道的变化。  方法 :将兔分为急性心肌梗塞组和对照组 ,急性心肌梗塞组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6小时后制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用氚标记的兰尼定 (3H- ryanodine)对心肌肌浆网钙释放通道进行放射配基分析。  结果 :兔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梗塞区心肌肌浆网钙释放通道总结合位点数 (Bmax值 )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93.91± 9.6 8fmol/ mg.pro比 15 5 .74± 2 3.5 0 fmol/ mg.pro,P<0 .0 1) ;两组心肌肌浆网钙释放通道平衡解离常数 (Kd值 )无显著变化(P>0 .0 5 )。  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肌肌浆网钙释放通道密度降低 ,而其亲和力则无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肌浆网 钙释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病理性Q波判断梗塞心肌的局限性:与PET/FDG比较
6
作者 黄钢 ClaudioLandoni +3 位作者 GiovanniLucignani FeruccioFazio 赵惠扬 陈可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27-29,共3页
对31例具有病理性Q波的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氟-18标记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心肌断层显像(PET/FDG),评价心电图(ECG)病理性Q波定位的梗死心肌准确性。结果表明:以PET/FDG结果为坏死心肌的判断对照指标,E... 对31例具有病理性Q波的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氟-18标记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心肌断层显像(PET/FDG),评价心电图(ECG)病理性Q波定位的梗死心肌准确性。结果表明:以PET/FDG结果为坏死心肌的判断对照指标,ECG的病理性Q波定位诊断梗塞坏死区段的灵敏性及阳性预测率仅为64%及38%。提示ECG的病理性Q波并不能有效而准确地定位诊断梗塞坏死心肌,在ECG检查中,多数ECG显示的病理性Q波的定位区段仍可能是活性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诊断 心电图 Q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心肌非缺血区脂质过氧化增强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冰 卢兴 雷立权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本文测定了冠状动脉结扎造成急性心肌梗塞(MI)大鼠心肌缺血区、非缺血区以及肝脏脂质过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血清MDA和皮质醇含量。MI后2h,不仅心肌缺血区,而且非缺血区及肝脏MDA含量均较对照组... 本文测定了冠状动脉结扎造成急性心肌梗塞(MI)大鼠心肌缺血区、非缺血区以及肝脏脂质过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血清MDA和皮质醇含量。MI后2h,不仅心肌缺血区,而且非缺血区及肝脏MDA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伴随SOD活性的降低。血清MDA和皮质醇含量也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MI后24h及72h心肌缺血区MDA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非缺血区MDA仍较对照组高。本结果表明:LPO增强,在心肌缺血区仅发生于急性MI早期,而在非缺血区则贯穿于急性MI全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过氧化脂质 心肌非缺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心肌再灌注心电图定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林阳 阎明洲 +1 位作者 武宝林 韩盾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48-49,共2页
本文对17例接受尿激酶(溶栓组)、25例接受极化液(非溶栓组)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运用心电定量心肌梗塞面积。用药前采用ST段运算法预计梗塞面积,住院72h后用QRS积分法计算实际梗塞面积,二者之差为梗塞缩小面积,并... 本文对17例接受尿激酶(溶栓组)、25例接受极化液(非溶栓组)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运用心电定量心肌梗塞面积。用药前采用ST段运算法预计梗塞面积,住院72h后用QRS积分法计算实际梗塞面积,二者之差为梗塞缩小面积,并以此计算梗塞心肌存活率,大于-20%者为再灌注。结果显示溶栓组平均心肌梗塞面积缩小6.7%,梗塞区心肌存活率-29.2%,早期溶栓(<3h)4例(4/5)符合心肌再灌注标准;晚期溶栓(3~8h)6例(6/12)符合再灌注标准。而非溶栓组无一例符合再灌注标准。故认为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塞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成像后应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心肌残存收缩能力
9
作者 章天乔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成像(THI)后应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OMI)心肌残存收缩能力的优点。方法:前壁陈旧性心肌梗塞20例定为OMI组,健康人22例定为对照组。应用Agilent-5500型超声仪,获取两组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观的TH...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成像(THI)后应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OMI)心肌残存收缩能力的优点。方法:前壁陈旧性心肌梗塞20例定为OMI组,健康人22例定为对照组。应用Agilent-5500型超声仪,获取两组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观的THI和基波成像(FI)画面,记录左室前间隔心肌组织IBS值和IBS值心动周期变动量(CVIBS)。运用t检验进行两组IBS参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THI后和FI时,OMI组左室前间隔IBS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CVIB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1)。与FI时比较THI后OMI组左室前间隔IBS值显著增高(P<0.05),CVIBS显著增大(P<0.05)。结论:THI后应用IBS评价OMI心肌残存收缩能力敏感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组织谐波成像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 心肌残存收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石湘芸 赵云涛 +7 位作者 费宇行 川玲 杨烨 丁殿勋 高连如 徐洪涛 汤健 唐朝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了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绞痛(AP)患者不同病期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结果显示,AMI的血浆ET水平在入院后即刻升高达峰值(40.77±2.304pg/ml),第1天开始逐渐下降,至恢复期(第28天)仍较高(14.14±1.456pg/...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了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绞痛(AP)患者不同病期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结果显示,AMI的血浆ET水平在入院后即刻升高达峰值(40.77±2.304pg/ml),第1天开始逐渐下降,至恢复期(第28天)仍较高(14.14±1.456pg/ml);不同时期的ET浓度依次为AMI组>AP组(25.63±2.285pg/ml)>对照组(6.35±0.441pg/ml),P<0.001。提示组织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引起ET的大量释放,是机体释放的一种内原性致损伤因子。AMI早期血浆ET浓度与血清肌酸激酶(CK)的活力变化一致,故ET水平可做为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梗塞范围越大、有严重心律失常时血浆ET水平升高越明显;并发泵衰竭死亡者,死者ET持续升高,显示血浆ET水平升高的幅度与心肌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硝酸甘油与硝苯吡啶可能有部分抑制ET的缩血管和心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心肌梗塞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塞 被引量:43
11
作者 陈运贤 欧瑞明 +7 位作者 钟雪云 钟立业 陈惠珍 彭龙云 曾武涛 靳三庆 张希 韩忠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G -CSF动员的骨髓来源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与对缺血濒死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复制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动物模型 ,于 3h后用G -CSF动员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塞部位 ,并分别于 2... 目的 :探讨G -CSF动员的骨髓来源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与对缺血濒死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复制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动物模型 ,于 3h后用G -CSF动员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塞部位 ,并分别于 2 4h、48h和 2周后杀死大鼠 ,取出心脏 ,检测心肌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用ISO后 2 4h对照组可见散在心肌梗塞灶 ,坏死区周围有多量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而治疗组大鼠心肌坏死程度较对照组轻 ,浸润的细胞以单个核细胞为主 ;48h后对照组心肌梗塞灶进一步扩大 ,呈散在片状分布 ,而治疗组心肌梗塞灶扩大不明显 ,呈散在灶性分布 ,并可见成堆或散在分布的淋巴细胞样细胞 ;2周后 ,治疗组未见明显心肌梗塞后疤痕组织 ,可见新生的心肌细胞生长。结论 :G -CSF对缺血濒死心肌有保护作用 ,用G -CSF动员骨髓来源的干细胞进行“自我移植” ,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骨髓干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A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陈红 章同华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结扎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塞(AMI),以及缺血一定时间后予再灌注是研究AMI与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injury,RI)常用的方法,常采用猫、狗、兔、大鼠等动物。大鼠作为该模型的动物具有许多优点,其心肌梗塞及心电图(ECG)有一定特点。本... 结扎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塞(AMI),以及缺血一定时间后予再灌注是研究AMI与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injury,RI)常用的方法,常采用猫、狗、兔、大鼠等动物。大鼠作为该模型的动物具有许多优点,其心肌梗塞及心电图(ECG)有一定特点。本实验采用成年雄性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再灌注损伤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两周康复程序(附7例报告)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茂斌 汪立 +2 位作者 贾子善 黄力平 曲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4,共4页
对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执行两周康复程疗,患者均为男性,平均56.2岁。梗塞部位为:前间壁4例、前壁1例、广泛下壁1例、前间壁和下壁1例。其中6例顺利完成程序。平均所需时间13.5天,平均代谢当量5.83Mets。另1例在运动试验中当代谢当量达3.... 对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执行两周康复程疗,患者均为男性,平均56.2岁。梗塞部位为:前间壁4例、前壁1例、广泛下壁1例、前间壁和下壁1例。其中6例顺利完成程序。平均所需时间13.5天,平均代谢当量5.83Mets。另1例在运动试验中当代谢当量达3.2Mets时,因出现心前区不适及心电图伪性改善而改行四周程序,并于第32天顺利完成100W踏车运动试验。表明以步行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两周康复程序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康复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湘芸 杨晔 +6 位作者 赵云涛 川玲 丁殿勋 高连如 李仲安 郝唯蔚 费宇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3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在AMI早期CGRP浓度升高达峰值(59.31±24.72pg/ml),第1天开始下降,最低值在第7天,第10天开始回升,28天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与对照组(33.32±6...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3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在AMI早期CGRP浓度升高达峰值(59.31±24.72pg/ml),第1天开始下降,最低值在第7天,第10天开始回升,28天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与对照组(33.32±6.44pg/ml)比较,除第1天无差异外,余各次与对照组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考虑AMI患者血浆CGRP水平有自身规律性变化,除缺血损伤早期有代偿性升高外,在AMI整个急性期其血浆CGRP含量是减少的,伴严重心律失常者血浆CGRP水平亦明显降低(P<0.001)。提示CGRP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可能将成为防治心肌细胞损害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血浆 降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64
15
作者 乔树宾 高润霖 +4 位作者 姚康宝 陈纪林 杨跃进 徐义枢 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6-8,共3页
对54例年轻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有吸烟史者占85.2%,饮酒史者占33.3%,少数患者尚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冠心病家族史。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者占20.4%,单支病变者占57.4%,双支及3... 对54例年轻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有吸烟史者占85.2%,饮酒史者占33.3%,少数患者尚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冠心病家族史。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者占20.4%,单支病变者占57.4%,双支及3支病变者各占11.1%。其中室壁瘤形成者占35.2%。本组患者以心肌梗塞为首发表现者占59.3%,多有明显诱因(占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张福春 郭静萱 +2 位作者 毛节明 郭晓斌 丛玉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3-154,共2页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治疗高龄 (≥ 75岁 )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高龄 AMI患者 70例 ,经静脉溶栓治疗患者 34例为溶栓组 ,同期未溶栓治疗患者 36例为未溶栓组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结果。  结果 :溶栓组临床血管再...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治疗高龄 (≥ 75岁 )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高龄 AMI患者 70例 ,经静脉溶栓治疗患者 34例为溶栓组 ,同期未溶栓治疗患者 36例为未溶栓组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结果。  结果 :溶栓组临床血管再通率为 6 8%。病死率溶栓组为 15 % ,未溶栓组为 2 5 % ;溶栓组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在冠状动脉再通者中 30 % ,未通者中 5 5 % ,病死率再通者中 4.4% ,未通者中 36 .4%。  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高龄 AMI可降低病死率 ,减少心力衰竭发生 ,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疗法 老年人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预后专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范逢曦 张海 +9 位作者 卢轶郎 张士儒 李详生 吴燕萍 李茹香 张水旺 刘卓敏 李运乾 田芳 陈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16,共8页
本项研究是在建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历数据库基础上统计分析、参考文献资料,吸收专家经验,提炼与AMI急性期预后较为密切的指标。而后用模糊集方法提出了危机度的概念,确定了各指标组间的关系及其权值。同时结合总结AMI临床诊治的过程... 本项研究是在建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历数据库基础上统计分析、参考文献资料,吸收专家经验,提炼与AMI急性期预后较为密切的指标。而后用模糊集方法提出了危机度的概念,确定了各指标组间的关系及其权值。同时结合总结AMI临床诊治的过程和经验,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指导,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模糊集与数理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构造出了一个以发病五天以内临床资料预估急性期(8)病情的专家系统。符合率及验证符合率均达90%以上。文中讨论了本项研究的方法、特点和实用价值。该系统不但可以早期及时预估AMI病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帮助医生寻找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施以恰当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急性 心肌梗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监测ST段对评估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梗塞相关动脉动态变化的意义(摘要) 被引量:21
18
作者 胡大一 李瑞杰 +5 位作者 郭成军 杨新春 商丽华 郭晋萍 贾三庆 李田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9期42-45,共4页
Objective : To evaluate the dynamic change ofinfarct related arteries (IRA) with continued monitoring of STsegmentin ear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61 patients (46 males and 15 females , aged 39 ~8... Objective : To evaluate the dynamic change ofinfarct related arteries (IRA) with continued monitoring of STsegmentin ear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61 patients (46 males and 15 females , aged 39 ~80) with AMIunderwent 24 hours , Holter monitoring within 6 hours after the symptom onset- The changes of STsegment was observed continually and wa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coronary arteries angiography- Results : ①In the patients who had occluded IRA, STsegmentremained elevated with a tendency to decline- ②In those who had successful reperfusion ,STsegment reduced rapidly after reperfusion and then kept stable- ③Intermittent fluctuating up and down of STsegment was observed com monly during the first 24 hours in all AMIpatients ,especially in the earliertime after successfulthrombolysis- Conclusion :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RA between opening and occluding were showed in early AMI- The continued monitoring of STsegmen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AMI 心脏肌钙蛋白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活动五级法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9
作者 巩维如 李天德 +6 位作者 杨庭树 刘国树 盖鲁粤 王广义 王禹 陈练 朱秀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评价早期活动五级法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搜集本院CCU1987~ 1992年收治的 496例AMI患者为对照组 (未实行早期活动五级法 ) ;以 1993~ 1997年收治的 5 3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实验组 (实行严... 目的 :评价早期活动五级法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搜集本院CCU1987~ 1992年收治的 496例AMI患者为对照组 (未实行早期活动五级法 ) ;以 1993~ 1997年收治的 5 3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实验组 (实行严格合理的早期活动五级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血栓或栓塞率均明显下降 ,死亡率从 17 1%下降至 13 5 % (P <0 0 5 ) ,血栓或栓塞率从 1 6 %下降至 0 5 5 % (P<0 0 0 1)。结论 :早期活动五级法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是可行的、安全的 ,降低了死亡率、血栓形成或栓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早期活动 死亡率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高龄急性心肌梗塞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贾大林 李廷富 +4 位作者 齐国先 刘闺男 王景全 曾定尹 许克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本文对近10年间收治的70岁以上高龄急性心肌梗塞(AMI)83例与同期70岁以下AMI 432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高龄患者无痛性心梗发病高,合并泵衰及心源性休克多,病死率高。其病死率与梗塞范围、梗塞珠数及有无冠心病易患因素无关,提示年龄... 本文对近10年间收治的70岁以上高龄急性心肌梗塞(AMI)83例与同期70岁以下AMI 432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高龄患者无痛性心梗发病高,合并泵衰及心源性休克多,病死率高。其病死率与梗塞范围、梗塞珠数及有无冠心病易患因素无关,提示年龄是影响高龄AMI病死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休克 老年人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