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卫东 杨均 +2 位作者 郭亮 瞿新 田彩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74-3175,共2页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较多,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是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国内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也是确诊梅毒的标准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因此....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较多,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是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国内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也是确诊梅毒的标准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因此.也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检测梅毒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特异性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 明胶凝集试验 室间质量评价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测定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虞玲 隋俊 +1 位作者 黄菁 华云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的362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的362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检测率及Kappa系数。结果 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TPPA和ELISA的阳性检测率(77.07%,79.28%)均高于TRUST(44.75%)(P<0.05)。TPPA和ELISA的Kappa系数(0.97±0.15,0.83±0.12)亦高于TRUST(0.35±0.09)(P<0.05)。TPPA的阳性检测率和Kappa系数与ELIS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TRUST、TPPA及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TPPA和ELISA的检测结果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和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甄珠 刘克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53-555,558,共4页
目的:比较和评价3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方法,并重点关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TP抗体时存在假阳性的问题。方法:收集赤峰市第二医院5 227名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用ELISA法进行检测得到抗TP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再... 目的:比较和评价3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方法,并重点关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TP抗体时存在假阳性的问题。方法:收集赤峰市第二医院5 227名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用ELISA法进行检测得到抗TP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再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方法中,ELISA法检出121例阳性结果,CLIA法和TPPA法分别检出98例和96例阳性结果。以TPPA法为确证方法,ELISA法假阳性率最高,CLIA和TPPA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方法中,老年组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假阳性率分别为0.75%和0.33%)。结论:CLIA法与TPPA法均可作为梅毒抗体的确证试验;用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时,老年人假阳性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慎重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地区某医院住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6-437,共2页
目的 调查并分析某医院入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为梅毒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2010年到2013年锦州地区31343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 目的 调查并分析某医院入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为梅毒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2010年到2013年锦州地区31343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结果 31343例住院患者中,梅毒螺旋体阳性者502例,阳性率1.6%;2010年-2013年各年度梅毒螺旋体阳性率分别为1.3%、1.4%、1.8%、1.9%,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各年度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χ2=12.813,P〈0.01);年龄分层比较,统计学也有显著性差异(χ2=6.700,P=0.035),其中〈45岁梅毒螺旋体感染者阳性率为1.6%、45岁-59岁梅毒螺旋体感染者阳性率为1.4%(最低)、≥60岁梅毒螺旋体感染者阳性率为1.8%(最高)。结论 早期筛查、控制梅毒螺旋体隐性感染是降低性病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隐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636例住院病人梅毒血清试验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利 刘勇 吕爱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94,共2页
探讨梅毒在不同年龄及不同科室住院病人中的分布规律,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对17636例住院病人进行检测。结果在男性8341例中TPHA阳性67例, RPR阳性38例;女性9295例中TPHA阳性66例,RPR阳... 探讨梅毒在不同年龄及不同科室住院病人中的分布规律,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对17636例住院病人进行检测。结果在男性8341例中TPHA阳性67例, RPR阳性38例;女性9295例中TPHA阳性66例,RPR阳性3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检测1808例血清标本结果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马红霞 周运恒 +2 位作者 杨蔺 黄斌 范列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化学发光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的优缺点。方法 1 808例标本分别采用RPR法和CLIA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标本再用TPPA法复测... 目的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化学发光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的优缺点。方法 1 808例标本分别采用RPR法和CLIA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标本再用TPPA法复测。结果1 808例患者中共确诊170例梅毒感染患者。RPR法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较低,与CLIA法和TPPA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法特异性与CLIA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低于CLI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法敏感性与TPPA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低于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假阳性,RPR法和TPPA法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结论梅毒血清学试验CLIA法和TPPA法在梅毒诊断方面优于RPR法,建议改进梅毒检测流程并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的处理与妊娠结局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菲 王凤英 +2 位作者 李玉艳 郑世菊 唐书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469-2471,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的诊治及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4年1月至2005年9月引产和分娩的3105例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在3105例孕妇中,TP(treponemapallidum)阳性者21例,TP阳性率为6.76‰...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的诊治及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4年1月至2005年9月引产和分娩的3105例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在3105例孕妇中,TP(treponemapallidum)阳性者21例,TP阳性率为6.76‰,其中TRUST(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同时阳性者7例(33.33%),TRUST阴性者6例(28.57%),仅2例为Ⅰ期梅毒,出现皮损、溃疡、软下疳等;在孕期发现的18例中,11例(61.11%)TRUST阳性经过驱梅治疗;21例TP阳性孕妇中,引产5例,继续妊娠并分娩的16例中,剖宫产13例,自然分娩3例,平均孕龄(267.44±11.00)d,所有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均为10分;脐血查TP阳性3例和TRUST阳性者2例,均未出现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有5例新生儿转儿科诊治(其中2例驱梅治疗,2例早产、1例发绀)均健康出院。结论在妊娠早、中期发现TP阳性患者,如经过正规检查和驱梅治疗,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M抗体诊断早期先天梅毒 被引量:18
8
作者 顾伟鸣 王学民 乐嘉豫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53-554,共2页
我们用梅毒特异性19(s)IgM-TPPA抗体检测方法,对5例常规梅毒血清学方法RPR和TPPA两个试验均阳性的新生儿(其母亲已在怀孕时被确诊为不同病期梅毒)进行了检测。患儿中有3例19(s)IgM-TPPA阳性,另2例阴性。最终确诊3例新生儿为先天梅毒。... 我们用梅毒特异性19(s)IgM-TPPA抗体检测方法,对5例常规梅毒血清学方法RPR和TPPA两个试验均阳性的新生儿(其母亲已在怀孕时被确诊为不同病期梅毒)进行了检测。患儿中有3例19(s)IgM-TPPA阳性,另2例阴性。最终确诊3例新生儿为先天梅毒。特异性IgM检测应该作为新生儿和早期无症状先天梅毒确诊的实验诊断方法。加强婚前、孕前及早孕期的梅毒筛查和治疗,对控制先天梅毒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M抗体 诊断 早期先天梅毒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检测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复检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马蔡昀 唐未名 +2 位作者 刘健 倪芳 曾慧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29-1331,共3页
目的:探讨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的临床检测对策。方法:以0.7≤样品吸光度测定值(S)/阳性判定值(CO)<3作为复检范围,从20 228例双抗原夹心一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手工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中筛... 目的:探讨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的临床检测对策。方法:以0.7≤样品吸光度测定值(S)/阳性判定值(CO)<3作为复检范围,从20 228例双抗原夹心一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手工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中筛查出86例样本,对这些样本分别进行同一份样本相同方法的复检﹑同一份样本不同方法(双抗原夹心两步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复检﹑将3种复检结果中不一致的样本要求提供另一份样本再次复检。结果:同一份样本相同方法的复检结果:与初检阳性(2≤S/CO﹤3)组符合率达100.0%,与初检阳性(1≤S/CO﹤2)组符合率70.0%,与初检阴性(0.7≤S/CO﹤1)组符合率为80.8%。同一份样本不同方法的复检结果:双抗原夹心两步ELISA复检结果:与初检阳性(2≤S/CO﹤3)组符合率达100.0%,与初检阳性(1≤S/CO﹤2)组符合率74.3%,与初检阴性(0.7≤S/CO﹤1)组符合率为84.6%;TPPA复检结果:与初检阳性(2≤S/CO﹤3)组符合率达100.0%,与初检阳性(1≤S/CO﹤2)组符合率为67.7%,与初检阴性(0.7≤S/CO﹤1)组符合率为92.3%;各复检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ELISA手工检测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复检有助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抗体 复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检测“灰区”样本的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曹树正 王文武 张真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6-477,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ELISA检测处于"灰区"处的样本,探讨适宜的梅毒检测操作规程,减少漏检。方法: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对13802份血清样本进行初筛,对处于灰区的样本,再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 目的:通过分析ELISA检测处于"灰区"处的样本,探讨适宜的梅毒检测操作规程,减少漏检。方法: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对13802份血清样本进行初筛,对处于灰区的样本,再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共有15例处于灰区的样本,其中有5例经TPPA确证试验为阳性。结论:TP-ELISA检测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设定合理的灰区范围,对灰区内的样本进行确认试验对减少漏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灰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对各期梅毒患者血清检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家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梅毒 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螺旋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DNA测定试验 血清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梅毒3种血清学方法的临床应用探讨
12
作者 唐华 单桂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梅毒 甲笨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梅毒的MRI表现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青 王关顺 +1 位作者 包颜明 田伟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2期206-206,共1页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MRI表现 肝炎 mol/L 颈部包块 低回声结节 直接胆红素 临床资料 腹部B超 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血源传播梅毒患者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筛选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建锋 卢勤红 +1 位作者 熊逸群 孙爱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4-515,共2页
目的筛选潜在血源传播梅毒患者血清抗体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市售ELISA试剂盒和rT-pN15-17-47-ELISA对24 580例潜在的血源传播患者作梅毒筛选,再对上述任一试验结果阳性者血清行ELISA、rTpN15-17-47-ELISA双孔重复试验与TPP... 目的筛选潜在血源传播梅毒患者血清抗体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市售ELISA试剂盒和rT-pN15-17-47-ELISA对24 580例潜在的血源传播患者作梅毒筛选,再对上述任一试验结果阳性者血清行ELISA、rTpN15-17-47-ELISA双孔重复试验与TPPA确诊检测,确定ELISA法和rTpN15-17-47-ELISA法的灵敏度;同时以ELISA法和rT-pN15-17-47-ELISA法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清标本,以判别上述方法的特异性。结果市售ELISA试剂盒和rTpN15-17-47-ELIS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1 453/24 580)和6.1%(1501/24 580),ELISA试剂盒和rTpN15-17-47-ELISA的灵敏度分别为97.2%(1 439/1 480)和99.3%(1 470/1 480)。结论对潜在血源传播的梅毒患者以rTpN15-17-47-ELISA具有高灵敏度的特异性且成本低廉,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传播 梅毒 血清学检测 苍白密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邹享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40-741,共2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TRUST、TPPA、ELISA的阳性率...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TRUST、TPPA、ELISA的阳性率分别为86.7%、98.3%、98.9%。特异性分别为78.9%、96.6%、90.9%。同时发现ELISA检测时存在假阳性。结论:TRUST不适合梅毒的诊断。ELISA可作为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一种理想筛查方法,但对ELISA阳性标本应做TPPA检测,对ELISA检测阴性的标本则不需TPPA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