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卫东 杨均 +2 位作者 郭亮 瞿新 田彩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74-3175,共2页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较多,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是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国内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也是确诊梅毒的标准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因此....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较多,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是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国内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也是确诊梅毒的标准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因此.也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检测梅毒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特异性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 明胶凝集试验 室间质量评价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测定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建立及应用
2
作者 何君 杜兰英 +2 位作者 庄辉 黄策 周育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8-30,共3页
建立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用于梅毒血清学诊断和调查。其法 ,用表达的重组抗原TPN17和TmpA ,建立检测血清特异抗体的间接ELISA ,并与其它检测方法比较 ,分别检测梅毒参比血清、病人及献血员血清。其结果 ,敏感... 建立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用于梅毒血清学诊断和调查。其法 ,用表达的重组抗原TPN17和TmpA ,建立检测血清特异抗体的间接ELISA ,并与其它检测方法比较 ,分别检测梅毒参比血清、病人及献血员血清。其结果 ,敏感性、特异性均为 10 0 %。新建ELISA与TPHA的总符合率为 95 .7% ,明显高于RPR与TPHA的总符合率 ( 89.1% )。献血员人群抗体阳性率为 0 .3%~ 0 .6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重组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4项中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凤莲 蔡庆果 +1 位作者 陈积健 姚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51-252,255,共3页
目的:探讨输血前4项中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9月住院患者输血前4项检测中TP-ELISA阳性(包含弱阳性)的血清标本105例,分别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试... 目的:探讨输血前4项中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9月住院患者输血前4项检测中TP-ELISA阳性(包含弱阳性)的血清标本105例,分别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TP-ELISA(不同厂家试剂)进行平行检测。结果:105例TP-ELISA阳性患者中,TRUST阳性54例,TPHA阳性97例,TP-ELISA(不同厂家试剂)阳性103例。结论:TP-ELISA适用于梅毒流行病学调查或术前、产前、输血前等大量标本的梅毒筛查检测。输血前4项中TP-ELISA阳性的血清标本要同时行TRUST和TPHA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以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4项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假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剂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楠 黄力勤 +4 位作者 王瑞 贾俊杰 吴硕 张婧 葛红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05-910,共6页
目的:评价本实验室2种梅毒螺旋体抗体(treponema pallidum)(抗-T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无偿献血者抗-TP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为引入抗-T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验(CLIA)检测手段后,选择ELISA试剂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2种ELISA... 目的:评价本实验室2种梅毒螺旋体抗体(treponema pallidum)(抗-T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无偿献血者抗-TP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为引入抗-T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验(CLIA)检测手段后,选择ELISA试剂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2种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TP常规检测,共收集546例抗-TP ELISA反应性标本,应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确证标本的感染状态。比较2种抗-TP ELISA试剂反应性标本的确证结果;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分析2种抗-TP ELISA试剂的准确性;通过统计本实验室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质控数据,比较2种抗-TP ELISA试剂的精密度。结果:2种抗-TP ELISA试剂对反应性样本和弱阳性标本的确证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双试剂反应性标本占所有反应性标本的85.53%(467/546),TPPA确证阳性率为82.87%。抗-TP ELISA试剂A单独反应性标本44例,抗-TP ELISA试剂B单独反应性标本35例,经TPPA确证结果均为阴性。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显示,2种抗-TP ELISA试剂准确性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TP ELISA试剂A和B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4.98%和18.04%,符合ELISA试验精密度的要求。结论:本实验室现用2种抗-TP ELISA试剂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相似,选择其中任何1种抗-TP ELISA试剂均可以满足血液筛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体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虞玲 隋俊 +1 位作者 黄菁 华云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的362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的362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检测率及Kappa系数。结果 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TPPA和ELISA的阳性检测率(77.07%,79.28%)均高于TRUST(44.75%)(P<0.05)。TPPA和ELISA的Kappa系数(0.97±0.15,0.83±0.12)亦高于TRUST(0.35±0.09)(P<0.05)。TPPA的阳性检测率和Kappa系数与ELIS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TRUST、TPPA及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TPPA和ELISA的检测结果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葡萄球菌甲蛋白协同凝集鉴别猪痢疾密螺旋体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梅林 王禹志 苏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应用猪痢疾密螺旋体(T.H.)免疫血清结合葡萄球菌甲蛋白(SPA)与H10、2-5、X_(23)、C_(17)等T.H.菌株进行协同凝集试验,均出现明显凝集反应。而免疫血清结合不含SPA的菌株、无特定病原(SPF)血清... 应用猪痢疾密螺旋体(T.H.)免疫血清结合葡萄球菌甲蛋白(SPA)与H10、2-5、X_(23)、C_(17)等T.H.菌株进行协同凝集试验,均出现明显凝集反应。而免疫血清结合不含SPA的菌株、无特定病原(SPF)血清结合含SPA的菌株均无凝集反应。免疫血清结合SPA与7种肠道菌均无凝集反应。免疫血清用量以0.2ml为合适。最低用菌量为30倍稀释,即每个视野T.H.约40个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凝集试验 猪病 痢疾 螺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和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甄珠 刘克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53-555,558,共4页
目的:比较和评价3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方法,并重点关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TP抗体时存在假阳性的问题。方法:收集赤峰市第二医院5 227名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用ELISA法进行检测得到抗TP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再... 目的:比较和评价3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方法,并重点关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TP抗体时存在假阳性的问题。方法:收集赤峰市第二医院5 227名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用ELISA法进行检测得到抗TP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再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方法中,ELISA法检出121例阳性结果,CLIA法和TPPA法分别检出98例和96例阳性结果。以TPPA法为确证方法,ELISA法假阳性率最高,CLIA和TPPA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方法中,老年组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假阳性率分别为0.75%和0.33%)。结论:CLIA法与TPPA法均可作为梅毒抗体的确证试验;用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时,老年人假阳性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慎重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地区某医院住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6-437,共2页
目的 调查并分析某医院入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为梅毒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2010年到2013年锦州地区31343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 目的 调查并分析某医院入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为梅毒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2010年到2013年锦州地区31343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结果 31343例住院患者中,梅毒螺旋体阳性者502例,阳性率1.6%;2010年-2013年各年度梅毒螺旋体阳性率分别为1.3%、1.4%、1.8%、1.9%,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各年度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χ2=12.813,P〈0.01);年龄分层比较,统计学也有显著性差异(χ2=6.700,P=0.035),其中〈45岁梅毒螺旋体感染者阳性率为1.6%、45岁-59岁梅毒螺旋体感染者阳性率为1.4%(最低)、≥60岁梅毒螺旋体感染者阳性率为1.8%(最高)。结论 早期筛查、控制梅毒螺旋体隐性感染是降低性病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隐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rTp0608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高飞 罗宏 +3 位作者 谈园 李丽琴 张帅 张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3-976,共4页
目的建立以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Tp0608(rTp0608)为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而评价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构建原核表达系统,镍离子金属鳌合亲和层析(Ni-NTA)纯化rTp0608,Western blotting鉴定目的蛋白并分析其免疫反... 目的建立以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Tp0608(rTp0608)为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而评价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构建原核表达系统,镍离子金属鳌合亲和层析(Ni-NTA)纯化rTp0608,Western blotting鉴定目的蛋白并分析其免疫反应性。以该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检测梅毒患者及潜在交叉感染患者血清,并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实验(TPPA)进行比较。结果 Western blotting表明该蛋白能与梅毒阳性血清发生明显结合,但不能与健康人群及潜在交叉感染患者血清发生反应。rTp0608-ELISA阳性检测率为97.27%,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为98.1%。结论 rTp0608-ELISA在检测梅毒患者血清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且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 rTp0608 血清学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胶凝集法诊断猪钩端螺旋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温庭玺 张羽 +1 位作者 夏春艳 李树深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0年第4期27-31,共5页
自赤峰不同地区中、小型养猪场、个体养猪户采集204头份育肥猪血清,110头份健康猪血清,用乳胶凝集试验诊断猪钩端螺旋体病。将生长良好的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培养物经离心,酸沉淀或过滤浓缩100×,经适当处理,制成致敏原,分... 自赤峰不同地区中、小型养猪场、个体养猪户采集204头份育肥猪血清,110头份健康猪血清,用乳胶凝集试验诊断猪钩端螺旋体病。将生长良好的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培养物经离心,酸沉淀或过滤浓缩100×,经适当处理,制成致敏原,分别同待检血清,正常血清,生理盐水进行反应,以待检血清出现“++”以上凝集,对照不凝集判为阳性,通过试验,凝集的阳性复合率为83.9%~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钩端螺旋体 乳胶凝集试验 致敏原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首次分离发现棉兰型钩端螺旋体
11
作者 陆淼泉 严杰 +4 位作者 罗海波 陈少菲 秦进才 蒲丛 李昭华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报告1987年从浙江省天台县患者血液及鼠肾分离的67株钧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的分群分型结果.自鼠肾分离的5株均为黄疸出血群赖型钩体.从病人血液分离的62株中,属黄疸出血群赖型4株、犬群犬型2株、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株、赛罗群棉兰... 本文报告1987年从浙江省天台县患者血液及鼠肾分离的67株钧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的分群分型结果.自鼠肾分离的5株均为黄疸出血群赖型钩体.从病人血液分离的62株中,属黄疸出血群赖型4株、犬群犬型2株、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株、赛罗群棉兰型49株.棉兰型是该地区的主要流行菌型,也为浙江省首次发现的菌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诊断 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贵州省一起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2
作者 营夏 刘英 +8 位作者 姚光海 王铭 胡灿 周敬祝 王丹 杨幸贵 谭勤琴 胡勇 李世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9,共8页
目的对2021年贵州省一起疑似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疫情开展病原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为病例的确诊和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收集的疑似钩体病例全血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检测,同时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 目的对2021年贵州省一起疑似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疫情开展病原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为病例的确诊和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收集的疑似钩体病例全血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检测,同时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对病例血清进行钩体抗体检测。采用“夹夜法”捕捉疫区鼠类宿主动物,取肾脏进行钩体分离培养,采用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进行检测,进一步采用血清群特异PCR进行鉴定。应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对本起疫情菌株进行基因分型,构建聚类分析图谱,分析其与国内菌株间的遗传和进化关系。结果3份疑似钩体病例样本经分离培养均为阴性,MAT试验分别为黄疸出血群、秋季群和爪哇群抗体阳性,经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检出1例阳性。从鼠类宿主动物样本中分离出6株疑似钩体菌株,经鉴定分别为黄疸出血群(5/6)和秋季群菌株(1/6)。MLST分析显示,鼠类宿主动物携带的5株钩体为ST1型(83.33%),另1株为ST129型(16.67%)。聚类分析显示,鼠类宿主动物携带钩体与四川省、湖南省、江西省和贵州省往年菌株存在同一ST型。结论本起疫情是由致病性钩体感染引起,优势血清群和ST型与本省和周边省份往年分离株一致。秋季群菌株为贵州省近年来首次发现的钩体血清群,当地应加强监测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钩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 显微镜凝集试验 聚合酶链式反应 多位点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病引起母牛不育或低育的诊治
13
作者 刘绍权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5年第1期36-37,共2页
1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原菌可通过擦伤的皮肤或眼、口和鼻黏膜进入,交配后还可通过精液传播。感染后潜伏期短(5--14 d),随后发生菌血症。如果是由宿主适应血清型(如哈德焦钩端螺旋体)所致,症状相对轻微,但如果由非适应菌株(如波蒙那... 1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原菌可通过擦伤的皮肤或眼、口和鼻黏膜进入,交配后还可通过精液传播。感染后潜伏期短(5--14 d),随后发生菌血症。如果是由宿主适应血清型(如哈德焦钩端螺旋体)所致,症状相对轻微,但如果由非适应菌株(如波蒙那钩端螺旋体)引起,可导致急性严重感染,有时甚至是致命感染。菌血症持续4--5 d后,感染动物对钩端螺旋体产生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菌血症 鼻黏膜 哈德 免疫反应 发病机理 血清效价 血清型 临床症状 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病的快速诊断技术
14
作者 朱其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18期5-5,共1页
阿根廷学者应用热处理灭活致热问号血清型钩端螺旋体作抗原建立了单抗原属特异性凝集试验(AT),应用活菌体作抗原的凝集试验(MAT),来检测钩端螺旋体抗体,试验共用500份血样,其中狗360份、牛100份、猪20份、马20份。结果在AT试验中抗体阳... 阿根廷学者应用热处理灭活致热问号血清型钩端螺旋体作抗原建立了单抗原属特异性凝集试验(AT),应用活菌体作抗原的凝集试验(MAT),来检测钩端螺旋体抗体,试验共用500份血样,其中狗360份、牛100份、猪20份、马20份。结果在AT试验中抗体阳性率分别为狗41.9%、牛76%、猪90%、马85%;而在MAT试验中其抗体阳性率则分别为44.2%、77%、90%和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诊断技术 抗体阳性率 凝集试验 抗原 血清型 阿根廷 特异性 试验 家养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检测1808例血清标本结果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马红霞 周运恒 +2 位作者 杨蔺 黄斌 范列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化学发光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的优缺点。方法 1 808例标本分别采用RPR法和CLIA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标本再用TPPA法复测... 目的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化学发光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的优缺点。方法 1 808例标本分别采用RPR法和CLIA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标本再用TPPA法复测。结果1 808例患者中共确诊170例梅毒感染患者。RPR法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较低,与CLIA法和TPPA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法特异性与CLIA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低于CLI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法敏感性与TPPA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低于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假阳性,RPR法和TPPA法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结论梅毒血清学试验CLIA法和TPPA法在梅毒诊断方面优于RPR法,建议改进梅毒检测流程并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636例住院病人梅毒血清试验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利 刘勇 吕爱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94,共2页
探讨梅毒在不同年龄及不同科室住院病人中的分布规律,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对17636例住院病人进行检测。结果在男性8341例中TPHA阳性67例, RPR阳性38例;女性9295例中TPHA阳性66例,RPR阳... 探讨梅毒在不同年龄及不同科室住院病人中的分布规律,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对17636例住院病人进行检测。结果在男性8341例中TPHA阳性67例, RPR阳性38例;女性9295例中TPHA阳性66例,RPR阳性3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对各期梅毒患者血清检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家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梅毒 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螺旋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DNA测定试验 血清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M抗体诊断早期先天梅毒 被引量:18
18
作者 顾伟鸣 王学民 乐嘉豫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53-554,共2页
我们用梅毒特异性19(s)IgM-TPPA抗体检测方法,对5例常规梅毒血清学方法RPR和TPPA两个试验均阳性的新生儿(其母亲已在怀孕时被确诊为不同病期梅毒)进行了检测。患儿中有3例19(s)IgM-TPPA阳性,另2例阴性。最终确诊3例新生儿为先天梅毒。... 我们用梅毒特异性19(s)IgM-TPPA抗体检测方法,对5例常规梅毒血清学方法RPR和TPPA两个试验均阳性的新生儿(其母亲已在怀孕时被确诊为不同病期梅毒)进行了检测。患儿中有3例19(s)IgM-TPPA阳性,另2例阴性。最终确诊3例新生儿为先天梅毒。特异性IgM检测应该作为新生儿和早期无症状先天梅毒确诊的实验诊断方法。加强婚前、孕前及早孕期的梅毒筛查和治疗,对控制先天梅毒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M抗体 诊断 早期先天梅毒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检测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复检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蔡昀 唐未名 +2 位作者 刘健 倪芳 曾慧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29-1331,共3页
目的:探讨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的临床检测对策。方法:以0.7≤样品吸光度测定值(S)/阳性判定值(CO)<3作为复检范围,从20 228例双抗原夹心一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手工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中筛... 目的:探讨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的临床检测对策。方法:以0.7≤样品吸光度测定值(S)/阳性判定值(CO)<3作为复检范围,从20 228例双抗原夹心一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手工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中筛查出86例样本,对这些样本分别进行同一份样本相同方法的复检﹑同一份样本不同方法(双抗原夹心两步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复检﹑将3种复检结果中不一致的样本要求提供另一份样本再次复检。结果:同一份样本相同方法的复检结果:与初检阳性(2≤S/CO﹤3)组符合率达100.0%,与初检阳性(1≤S/CO﹤2)组符合率70.0%,与初检阴性(0.7≤S/CO﹤1)组符合率为80.8%。同一份样本不同方法的复检结果:双抗原夹心两步ELISA复检结果:与初检阳性(2≤S/CO﹤3)组符合率达100.0%,与初检阳性(1≤S/CO﹤2)组符合率74.3%,与初检阴性(0.7≤S/CO﹤1)组符合率为84.6%;TPPA复检结果:与初检阳性(2≤S/CO﹤3)组符合率达100.0%,与初检阳性(1≤S/CO﹤2)组符合率为67.7%,与初检阴性(0.7≤S/CO﹤1)组符合率为92.3%;各复检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ELISA手工检测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复检有助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抗体 复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检测“灰区”样本的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曹树正 王文武 张真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6-477,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ELISA检测处于"灰区"处的样本,探讨适宜的梅毒检测操作规程,减少漏检。方法: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对13802份血清样本进行初筛,对处于灰区的样本,再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 目的:通过分析ELISA检测处于"灰区"处的样本,探讨适宜的梅毒检测操作规程,减少漏检。方法: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对13802份血清样本进行初筛,对处于灰区的样本,再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共有15例处于灰区的样本,其中有5例经TPPA确证试验为阳性。结论:TP-ELISA检测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设定合理的灰区范围,对灰区内的样本进行确认试验对减少漏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灰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