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3年江西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梅毒螺旋体感染现状及特征分析
1
作者 余薇 樊璐 +1 位作者 刘强 李琳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24-4128,共5页
目的:调查2019—2023年江西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现状,并分析其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血液中心的40860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调查,对标本进行HIV、TP项目常规检测,... 目的:调查2019—2023年江西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现状,并分析其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血液中心的40860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调查,对标本进行HIV、TP项目常规检测,HIV反应性标本送HIV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结果:2019—2023年无偿献血者HIV初筛阳性率为0.062%,TP初筛阳性率为0.227%,总阳性率为0.289%。各年度初筛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法确证检测结果显示,34名无偿献血者为HIV阳性,HIV阳性率为0.008%。2019—2023年的无偿献血者中,女性HIV及TP初筛阳性率(0.324%)高于男性(0.268%),45~<56岁的无偿献血者HIV及TP初筛阳性率(0.542%)较高,研究生HIV及TP初筛阳性率(0.160%)较低,初筛阳性率随学历降低而呈现升高的趋势,农民HIV及TP初筛阳性率(0.629%)较高,初次献血者HIV及TP初筛阳性率(0.417%)较高。2019—2023年34名HIV确证阳性的献血者中,女性占比(5.882%)低于男性(94.118%),18~<25岁者占比(50.000%)最高,学生占比(41.176%)最高。结论:不同特征的无偿献血者HIV及TP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可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献血后回告”宣教、强化献血前征询与筛查、构建区域性的献血者监测系统和艾滋病疫情管理共享系统等方式推进我国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梅毒螺旋体(TP)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与母胎界面细胞相互作用影响妊娠结局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少彬 熊顺 +2 位作者 刘兆平 张晓红 赵飞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57,共7页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1]。近十年来,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西欧、俄罗斯和中国,并在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3]。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先天性梅...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1]。近十年来,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西欧、俄罗斯和中国,并在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3]。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发生率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4-5]。CS是由Tp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胎儿的一种先天感染性疾病,可发生于妊娠任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先天性梅毒 母胎免疫 不良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卫东 杨均 +2 位作者 郭亮 瞿新 田彩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74-3175,共2页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较多,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是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国内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也是确诊梅毒的标准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因此....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较多,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是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国内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也是确诊梅毒的标准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因此.也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检测梅毒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特异性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 明胶凝集试验 室间质量评价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测定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虞玲 隋俊 +1 位作者 黄菁 华云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的362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的362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检测率及Kappa系数。结果 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TPPA和ELISA的阳性检测率(77.07%,79.28%)均高于TRUST(44.75%)(P<0.05)。TPPA和ELISA的Kappa系数(0.97±0.15,0.83±0.12)亦高于TRUST(0.35±0.09)(P<0.05)。TPPA的阳性检测率和Kappa系数与ELIS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TRUST、TPPA及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TPPA和ELISA的检测结果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和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甄珠 刘克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53-555,558,共4页
目的:比较和评价3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方法,并重点关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TP抗体时存在假阳性的问题。方法:收集赤峰市第二医院5 227名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用ELISA法进行检测得到抗TP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再... 目的:比较和评价3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方法,并重点关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TP抗体时存在假阳性的问题。方法:收集赤峰市第二医院5 227名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用ELISA法进行检测得到抗TP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再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方法中,ELISA法检出121例阳性结果,CLIA法和TPPA法分别检出98例和96例阳性结果。以TPPA法为确证方法,ELISA法假阳性率最高,CLIA和TPPA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方法中,老年组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假阳性率分别为0.75%和0.33%)。结论:CLIA法与TPPA法均可作为梅毒抗体的确证试验;用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时,老年人假阳性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慎重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剂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楠 黄力勤 +4 位作者 王瑞 贾俊杰 吴硕 张婧 葛红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05-910,共6页
目的:评价本实验室2种梅毒螺旋体抗体(treponema pallidum)(抗-T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无偿献血者抗-TP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为引入抗-T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验(CLIA)检测手段后,选择ELISA试剂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2种ELISA... 目的:评价本实验室2种梅毒螺旋体抗体(treponema pallidum)(抗-T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无偿献血者抗-TP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为引入抗-T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验(CLIA)检测手段后,选择ELISA试剂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2种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TP常规检测,共收集546例抗-TP ELISA反应性标本,应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确证标本的感染状态。比较2种抗-TP ELISA试剂反应性标本的确证结果;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分析2种抗-TP ELISA试剂的准确性;通过统计本实验室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质控数据,比较2种抗-TP ELISA试剂的精密度。结果:2种抗-TP ELISA试剂对反应性样本和弱阳性标本的确证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双试剂反应性标本占所有反应性标本的85.53%(467/546),TPPA确证阳性率为82.87%。抗-TP ELISA试剂A单独反应性标本44例,抗-TP ELISA试剂B单独反应性标本35例,经TPPA确证结果均为阴性。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显示,2种抗-TP ELISA试剂准确性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TP ELISA试剂A和B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4.98%和18.04%,符合ELISA试验精密度的要求。结论:本实验室现用2种抗-TP ELISA试剂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相似,选择其中任何1种抗-TP ELISA试剂均可以满足血液筛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体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以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为基础的梅毒快速诊断试验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林娜 郑和义 +4 位作者 李军 王晓峰 邵燕玲 王玉琪 刘秀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26-728,共3页
目的:评估4种以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为基础的梅毒快速诊断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操作性。方法:选择860例性传播疾病(STD)门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采集其静脉血。分别取全血和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及... 目的:评估4种以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为基础的梅毒快速诊断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操作性。方法:选择860例性传播疾病(STD)门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采集其静脉血。分别取全血和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及4种试剂盒的检测。检测方法分别按照说明书进行。结果:以TPHA为标准,结果分别为:①AbbottDetermineSyphilisTPtest:血清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9%;全血敏感性为81.9%,特异性为99.4%。②SDBIOLINESyphilis3.0test:血清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97.9%;全血敏感性为87.6%,特异性为99.4%。③VISITECT-SYPHILIStest:血清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98.1%;全血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99.7%。④Syphicheck-WBtest:血清敏感性为67.4%,特异性为98.8%;全血敏感性为64.0%,特异性为99.7%。结论:4种试剂盒均具有优良的临床操作性能,适用于STD门诊的梅毒快速检测。而且这4种快速诊断试剂盒在血清中的检测比全血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诊断 梅毒螺旋体 抗原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膜蛋白Tp0971激活MAPKs和NF-κB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跃军 蒋传好 +3 位作者 肖鹏程 刘佳强 彭俊 吴移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Tp)膜蛋白Tp0971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的分子机制。方法:课题组前期表达的Tp0971重组蛋白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浓度的重组Tp0971刺激巨噬细胞,分别采用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和IL-1β的分泌及其mRNA...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Tp)膜蛋白Tp0971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的分子机制。方法:课题组前期表达的Tp0971重组蛋白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浓度的重组Tp0971刺激巨噬细胞,分别采用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和IL-1β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 p38,ERK1/2以及JNK1/2的磷酸化,并用相应的抑制剂处理观察TNF-α和IL-1β的变化。同时采用Western blot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核转位情况,并采用抑制剂处理观察其在介导TNF-α和IL-1β分泌中的作用。结果:ELISA结果显示,重组Tp0971能在0.5~10μg/ml剂量范围内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并能促进其mRNA表达,采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Act D)或翻译抑制剂放线菌酮(CHX)处理后,TNF-α和IL-1β的转录和分泌水平显著降低。Tp0971也可诱导p38,ERK1/2以及JNK1/2磷酸化,采用其相应的抑制剂处理后,TNF-α和IL-1β分泌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也显示Tp0971能诱导NF-κB p65亚基核转位,采用NF-κB抑制剂PDTC处理后,TNF-α和IL-1β分泌水平降低。结论:Tp0971激活MAPKs和NF-κB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膜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41
9
作者 周洪伟 林松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99-100,共2页
应用ELISA法、TRUST法和TPPA法分别检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中梅毒螺旋体IgG抗体,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一种适合于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关键词 ELISA法 TRUST法 TPPA法 梅毒螺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被引量:6
10
作者 史俊岩 刘兵 +1 位作者 牟玲 罗恩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23-25,共3页
以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为抗原,应用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并同常规ELISA法进行比较,探讨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可行性。结果免疫-PCR法敏感性是常规ELISA法的104倍,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法;对照血清标本梅毒... 以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为抗原,应用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并同常规ELISA法进行比较,探讨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可行性。结果免疫-PCR法敏感性是常规ELISA法的104倍,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法;对照血清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为阴性。表明免疫-PCR方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对梅毒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PCR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地区某医院住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6-437,共2页
目的 调查并分析某医院入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为梅毒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2010年到2013年锦州地区31343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 目的 调查并分析某医院入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为梅毒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2010年到2013年锦州地区31343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结果 31343例住院患者中,梅毒螺旋体阳性者502例,阳性率1.6%;2010年-2013年各年度梅毒螺旋体阳性率分别为1.3%、1.4%、1.8%、1.9%,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各年度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χ2=12.813,P〈0.01);年龄分层比较,统计学也有显著性差异(χ2=6.700,P=0.035),其中〈45岁梅毒螺旋体感染者阳性率为1.6%、45岁-59岁梅毒螺旋体感染者阳性率为1.4%(最低)、≥60岁梅毒螺旋体感染者阳性率为1.8%(最高)。结论 早期筛查、控制梅毒螺旋体隐性感染是降低性病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隐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设稀释加样监控程序在凝集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庄健海 罗娜 +2 位作者 莫巧璇 吕丽珍 周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205-2208,共4页
目的:探讨自设稀释加样监控程序在凝集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中的应用。方法:在TECAN FREEDOM EVOLYZER-2150全自动酶免工作站上编制TP.PA法的稀释加样监控程序,对92份血清标本及作为"空白对照"的同等数量的TP.PA血清... 目的:探讨自设稀释加样监控程序在凝集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中的应用。方法:在TECAN FREEDOM EVOLYZER-2150全自动酶免工作站上编制TP.PA法的稀释加样监控程序,对92份血清标本及作为"空白对照"的同等数量的TP.PA血清稀释液标本进行机上稀释,并在340nm处读取OD值,收集数据分析两者差异;其次对来自263例日常血清标本及59例留样阳性血清标本同时用仪器稀释方法及手工方法进行操作,记录其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标本在340nm波长的OD值为:0.3803±0.1289,而作为"空白对照"的TP.PA血清稀释液标本相应OD值为0.0866±0.0011,两者差异明显(P<0.01)。对于来自263例日常血清标本及59例留样阳性血清标本,仪器稀释法与手工方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在TECAN FREEDOM EVOLYZER-2150全自动酶免工作站上设置的TP.PA稀释加样监控程序简单易行,效果明显,速度快,可监控稀释标本的有效性,尤其适合大批量标本的初筛,缺点是需另外购买340nm波长的滤光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抗体 评价 全自动酶免工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Tp045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小辉 吴移谋 +3 位作者 张明 顾伟鸣 刘双全 赵飞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9-732,共4页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梅毒螺旋体(Tp)重组蛋白Tp0453的单克隆抗体(mAb),评价其在早期梅毒Tp抗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重组蛋白Tp0453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后的小鼠脾脏与SP2/0细胞融合,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梅毒螺旋体(Tp)重组蛋白Tp0453的单克隆抗体(mAb),评价其在早期梅毒Tp抗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重组蛋白Tp0453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后的小鼠脾脏与SP2/0细胞融合,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并对阳性细胞经亚克隆建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抗体,用硫酸铵沉淀法对mAb进行纯化并测定其亚类和效价;以自制的mAb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梅毒患者分泌物标本,并与镀银染色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重组蛋白Tp0453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5B2、8B9、9C6和2F8,其mAb效价分别为1∶25000、1∶8000、1∶50000、1∶10000;2F8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Ab为IgG2b,其他3株交瘤细胞分泌的mAb均为IgG1;4株mAb腹水经SDS-PAGE均显示出一条分子量约为50kDa的重链条带和一条分子量为26kDa的轻链条带;4株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在90~108范围内变化。IIF显示自制的mAb能与天然的Tp抗原结合,检测86例分泌物标本,IIF与镀银染色的符合率为95.3%。结论本实验成功获得了抗Tp0453重组蛋白的mAb,该mAb能识别天然的Tp0453抗原,有望应用于早期梅毒感染的抗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单克隆抗体 重组Tp0453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位点的监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勇健 刘双全 +1 位作者 谢亚锋 刘卓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580-2583,共4页
目的调查湖南衡阳地区梅毒螺旋体23 rRNA基因上A2058G和A2059G突变现状。方法常规PCR扩增一期梅毒患者下疳样本中Tp pol A基因,筛选Tp DNA阳性样本;巢氏PCR扩增Tp 23r RNA基因,分别采用限制性内切酶MboⅡ和BsaⅠ酶切纯化的PCR产物。结果... 目的调查湖南衡阳地区梅毒螺旋体23 rRNA基因上A2058G和A2059G突变现状。方法常规PCR扩增一期梅毒患者下疳样本中Tp pol A基因,筛选Tp DNA阳性样本;巢氏PCR扩增Tp 23r RNA基因,分别采用限制性内切酶MboⅡ和BsaⅠ酶切纯化的PCR产物。结果 43例下疳分泌物中筛选出39例Tp DNA阳性样本;39例样本全部检出A2058G突变,而未检出A2059G突变。结论湖南衡阳地区Tp流行株存在高频率23rRNA基因点突变,临床上在治疗梅毒时应谨慎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白内障手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蕾 谭荣强 +2 位作者 周家承 吴林彬 郑春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4-686,共3页
目的观察梅毒螺旋体感染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57例(57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前房反应,并与同期一般老年性白内障患... 目的观察梅毒螺旋体感染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57例(57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前房反应,并与同期一般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3例(63眼)相比较。结果梅毒感染组术后1 d、3 d、1周最佳矫正视力≥0.4病例为15例、20例、52例,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组术后1 d、3 d、1周最佳矫正视力≥0.4病例为56例、60例、62例,术后两组间视力比较,术后1 d、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两组间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和1 a时两组视力差异再次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3 d、1周梅毒感染组Tyndall征阳性57例、28例、2例,前房纤维素性渗出20例、13例、0例,角膜水肿49例、15例、0例;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组房水Tyndall征阳性为11例、1例、0例,前房纤维素性渗出为5例、0例、0例,角膜水肿为6例、4例、0例。两组间比较术后1 d、3 d Tyndall征阳性、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角膜水肿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病率梅毒感染组高于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组(P<0.05)。结论梅毒螺旋体感染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安全、有效,但需要早期积极控制葡萄膜炎并警惕神经梅毒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多表位融合抗原的表达及免疫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雪 魏仙萍 +2 位作者 黄亚辉 郑义 孔令保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28,共5页
设计梅毒螺旋体多表位融合抗原,该融合抗原含外膜蛋白Tp0453,Tp0435,Tp1038,Tp0868和Tp0965重要抗原表位,人工合成该多表位融合抗原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IPTG诱导表达,镍柱亲合层析纯化.利用多表位融合抗原检测人血清中梅毒特异性抗体,... 设计梅毒螺旋体多表位融合抗原,该融合抗原含外膜蛋白Tp0453,Tp0435,Tp1038,Tp0868和Tp0965重要抗原表位,人工合成该多表位融合抗原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IPTG诱导表达,镍柱亲合层析纯化.利用多表位融合抗原检测人血清中梅毒特异性抗体,梅毒患者样本组与非患者样本组检测结果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说明多表位融合抗原可被梅毒抗体特异性识别,有较好免疫反应性,可作为梅毒诊断试剂新抗原.利用多表位融合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兔血清中可持续检测到高滴度梅毒抗体,显示该多表位融合抗原有较强免疫原性,是梅毒基因工程疫苗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融合抗原 免疫反应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红染色法检查梅毒螺旋体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书谦 叶庆佾 孙仁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7-207,共1页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暗视野检查 镀银染色 刚果红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方法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频佳 谢成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0-483,共4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梅毒螺旋体(TP)-IgM抗体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先天性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T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梅毒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清TP-IgM抗体,同时检测血清TRUST滴度。以德国欧... 目的研究新生儿梅毒螺旋体(TP)-IgM抗体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先天性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T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梅毒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清TP-IgM抗体,同时检测血清TRUST滴度。以德国欧蒙试剂为对照,评估去除血清中IgG抗体和IgG型类风湿因子(IgG/RF)、酶标抗IgM抗体和酶标TP抗原等方法对IgM抗体检测效能的影响。结果 108例梅毒新生儿及其母亲TP-ELIS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母亲的TRUST阳性率显著高于其新生儿(P<0.05),而且梅毒母亲TRUST抗体滴度普遍高于新生儿(P<0.05)。与对照方法相比,IgM抗体检测时去除血清中IgG抗体可获得更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Kappa>0.75),而使用酶标抗人IgM抗体(间接法,Kappa=0.956)比使用酶标TP抗原(双抗原夹心法,Kappa=0.817)的检测结果与对照方法更相近。结论 TRUST和TP-ELISA检测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意义较小,而TP-IgM抗体检测方法在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中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先天性梅毒 IGM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ELISA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贵育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用目前国内最常用的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TRUST试剂及ELISA试剂检测 6 3例梅毒患者和 2 2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样本 ,同时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 目的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用目前国内最常用的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TRUST试剂及ELISA试剂检测 6 3例梅毒患者和 2 2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样本 ,同时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从而得到各试剂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对 6 3份阳性和2 2份阴性样本的检测中 ,所用TRUST试剂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 2 8 5 7%、18 18% ;TP ELISA试剂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 0 %和 0 %。结论 使用灵敏特异的ELISA方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ELISA 诊断 梅毒螺旋体感染 可行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HA与RP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颖 刘积平 李群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2-432,共1页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TPHA RPR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