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动性梅毒患者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与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王瑶 丁洁 +4 位作者 杨倩 施银娟 梁玉婷 何杨 张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4-1589,共6页
目的:探究活动性梅毒患者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TPAb)与体内免疫球蛋白A/E/M/G(IgA/E/M/G)及IgG亚型的相关性,为临床梅毒的综合诊疗与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活动性梅毒患者,根据梅毒甲苯胺... 目的:探究活动性梅毒患者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TPAb)与体内免疫球蛋白A/E/M/G(IgA/E/M/G)及IgG亚型的相关性,为临床梅毒的综合诊疗与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活动性梅毒患者,根据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分为1∶4+与1∶16+两组,另选取健康对照组,均进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CMIA)测定TPAb,免疫比浊法测定IgA/E/M/G及IgG1/2/3/4含量。结果:本次共纳入活动性梅毒患者206例(男性125例,女性81例),年龄(46.05±19.58)岁。相对健康对照组,可见活动性梅毒组IgG2降低,TPAb、IgA/E/M/G和IgG1/3/4水平均升高,其中TPAb、IgE、IgG1/2/3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健康对照组,TRUST 1∶4+组TPAb、IgE、IgG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PAb与IgE、IgG2/4存在相关性;而TRUST 1∶16+组TPAb、IgA/E/M/G、IgG1/2/3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PAb与IgE、IgG4存在相关性(P<0.05)。另外,TRUST阳性组之间的TPAb、IgG和IgG1/3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TRUST滴度的活动性梅毒患者TPAb与Ig水平存在较大差异,TPAb联合Ig可用于监测梅毒活动性强弱,IgA/M/G及IgG1/3可能成为候选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梅毒 梅毒血清异性抗体(TPAb) 免疫球蛋白 IGG亚型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特异性抗体分离检测装置的性能验证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卢煌莹 梁广舒 顾志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6-651,共6页
目的·设计获得梅毒特异性抗体分离检测的免疫亲和层析装置,对其检测性能进行验证,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方法·通过亲和层析装置中包被梅毒螺旋体抗原的亲和填料,特异性吸附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包括IgG和IgM型)... 目的·设计获得梅毒特异性抗体分离检测的免疫亲和层析装置,对其检测性能进行验证,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方法·通过亲和层析装置中包被梅毒螺旋体抗原的亲和填料,特异性吸附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包括IgG和IgM型),经洗涤、洗脱、脱盐处理后,由羊抗人IgG、IgM金标层析试纸条检测可能存在的梅毒特异性IgG、IgM型抗体。对20例梅毒总抗体检测阴性标本、230例梅毒抗体阳性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其中的40例标本进行免疫印迹检测法对比测定。结果·优化获得亲和层析装置标准化操作程序。该装置能有效实现梅毒特异性IgG、IgM型抗体的分离检测。20例梅毒总抗体检测阴性标本经该装置检测的结果均为阴性。230例梅毒抗体阳性的临床标本中,2例标本检测结果为TP-IgG、IgM型抗体均阴性,210例标本检测结果为TP-IgG型抗体阳性、TP-IgM型抗体阴性,10例标本检测结果为TP-IgG型抗体阴性、TP-IgM型抗体阳性,8例标本检测结果为TP-IgG、IgM型抗体均阳性。40例标本检测结果与免疫印迹检测法结果进行比对,其中2例标本亲和层析装置检测结果为TP-IgG、IgM型抗体均阴性,免疫印迹检测法结果均为TP-IgG型抗体阳性、TP-IgM型抗体阴性,但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计获得的该亲和装置应用于临床样本中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分离检测切实可行,对后续临床运用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层析 梅毒螺旋体 梅毒异性IgG抗体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 异性抗体分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快速免疫层析法检测恙虫病特异性IgM、IgG及总抗体 被引量:8
3
作者 邓艳琴 严延生 +2 位作者 何似 翁育伟 陈亮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 建立快速免疫层析法检测恙虫病特异性IgM、IgG及总抗体 ,并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 方法 以胶体金标记纯化的基因工程重组抗原 ,在玻璃纤维上预包被金标记的纯化抗原 (Au -Ag)和鼠IgG ,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处包被羊抗人... 目的 建立快速免疫层析法检测恙虫病特异性IgM、IgG及总抗体 ,并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 方法 以胶体金标记纯化的基因工程重组抗原 ,在玻璃纤维上预包被金标记的纯化抗原 (Au -Ag)和鼠IgG ,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处包被羊抗人 μ链、羊抗人IgG或重组抗原 ;在对照线处包被羊抗鼠IgG ,组装成检测试纸。在试纸条的玻璃纤维上加待检血清 ,再滴加 2滴反应液。观察金标抗原释放后NC膜上检测线和对照线的反应情况 ,检测线和对照线同时出现红色条带判为阳性 ,仅对照线出现红色条带判为阴性 ,对照线未出现条带为无效试验。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IgG和金标免疫层析法检测IgM、IgG、总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 88 1% ,92 3% ,90 9%和 98 6 % ;特异性分别为 96 0 % ,94 7% ,94 7%和93 3%。结论 金标免疫层析法可替代传统方法用于检测恙虫病东方体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免疫层析法 检测 恙虫病 igm 异性 IGG 抗体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血清及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红 杨智宏 +2 位作者 王岱明 朱启镕 董佐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2-273,共2页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脑膜脑炎 血清 脑脊液 异性igm抗体 小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卫东 杨均 +2 位作者 郭亮 瞿新 田彩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74-3175,共2页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较多,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是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国内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也是确诊梅毒的标准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因此....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较多,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是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国内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也是确诊梅毒的标准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因此.也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检测梅毒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异性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 明胶凝集试验 室间质量评价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测定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被引量:6
6
作者 史俊岩 刘兵 +1 位作者 牟玲 罗恩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23-25,共3页
以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为抗原,应用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并同常规ELISA法进行比较,探讨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可行性。结果免疫-PCR法敏感性是常规ELISA法的104倍,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法;对照血清标本梅毒... 以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为抗原,应用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并同常规ELISA法进行比较,探讨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可行性。结果免疫-PCR法敏感性是常规ELISA法的104倍,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法;对照血清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为阴性。表明免疫-PCR方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对梅毒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PCR 梅毒螺旋体异性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寅 李树华 +2 位作者 庞保东 曹丽华 刘树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25-2426,共2页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IgM抗体产生的时间和规律。方法:对2003年4-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病程在1周以内的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和血清冷凝集素法(CGT)在病程不同时期,对IgM抗体产生的时间...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IgM抗体产生的时间和规律。方法:对2003年4-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病程在1周以内的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和血清冷凝集素法(CGT)在病程不同时期,对IgM抗体产生的时间和规律进行研究。结果:ELISA法在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阳性率为92.86%,和CGT法的阳性率67.8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特异性MP-IgM抗体一般在病程的第4天即可出现阳性结果,MP-IgM抗体效价随病程天数增加呈直线形上升,约2周达高峰。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一般在病程的第4天即可检测到特异性MP-IgM抗体,随病程天数的增加,抗体效价呈直线形上升,约2周达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免疫球蛋白M 异性抗体igm 小儿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 MP-igm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肺炎患儿 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抗体IgG或者IgM阳性的SARS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分析
8
作者 何菊芳 匡铁吉 +4 位作者 董梅 梁艳 雷红 孟祥红 李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301-1302,共2页
目的 :了解特异性抗体IgG或者IgM阳性SARS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OLYMPUSAU 60 0生化分析仪对 3 0例特异性抗体IgG或者IgM阳性的SARS患者和 3 0例正常人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抗体阳性的SARS患者血清BUN... 目的 :了解特异性抗体IgG或者IgM阳性SARS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OLYMPUSAU 60 0生化分析仪对 3 0例特异性抗体IgG或者IgM阳性的SARS患者和 3 0例正常人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抗体阳性的SARS患者血清BUN、Na+ 、K+ 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TP、ALB、Ca2 + 的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ALT、AST、LDH L、CK、CK MB、HBDH、GLU、CR、Cl-的水平明显上升 (P <0 0 5 )。结论 :血清抗SARS病毒抗体阳性患者 ,其大部分血清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其血清心肌酶活力升高和TP、ALB降低提示患者心、肝组织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抗体 IgG igm 阳性 SARS 血清生化指标 非典型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捕获ELIS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
9
作者 潘发愤 陶志华 +2 位作者 吴新 邹长林 陈永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9-90,共2页
目的 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 ,研究早期诊断方法。 方法 :用MacELISA法检测不同病日HFRS病人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 结果 :HFRS病人尿夜中特异性IgM抗体总阳性率为 76.4 7% ,第 3病日即可出现阳性 ,7- 9病日阳性... 目的 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 ,研究早期诊断方法。 方法 :用MacELISA法检测不同病日HFRS病人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 结果 :HFRS病人尿夜中特异性IgM抗体总阳性率为 76.4 7% ,第 3病日即可出现阳性 ,7- 9病日阳性率可达 83 .87% ,与同期HFRS病人血清抗体检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用MacELISA检测HFRS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适合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捕获ELISA法 肾综合征出血热 异性igm抗体 早期诊断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变化规律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国才 刘智强 +2 位作者 张江 袁红 姜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724-1728,共5页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后体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产生和变化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康同济(武汉)医院2020年2月10日至3月27日收治的COVID-19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中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和病毒核酸。...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后体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产生和变化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康同济(武汉)医院2020年2月10日至3月27日收治的COVID-19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中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和病毒核酸。结果研究共纳入确诊病例483例、疑似病例285例。确诊和疑似患者的IgM阳性率为分别为27.1%(131)、31.9%(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6);特异性IgG阳性率分别为88.8%(429)、71.6%(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01);IgM和IgG双阳性率分别为25.7%(124)、30.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5)。发病1~2周IgM和IgG阳性率分别为18.4%(9/49)、38.8%(19/49)。随着病程延长,抗体阳性率逐渐增高,第7~8周达到峰值,分别为33.9%(105/310)、93.2%(289/310),第8周以后抗体阳性率又开始下降。入院复查核酸检测,阳性的有104例,其中IgM、IgG、IgM联合IgG的阳性率分别为26.9%(28),88.5%(92),26.0%(27);核酸阴性的病例有615例,三者的阳性率分别为29.1%(179)、81.3%(500)、27.6%(170)。核酸结果分别与IgM、IgG、IgM联合IgG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可以作为诊断COVID-19的辅助方法。尚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索抗体在人体内产生和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异性抗体 igm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产猪群乙型脑炎感染动态和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湛先信 方德建 +1 位作者 周兆寅 滕招兰 《浙江畜牧兽医》 1991年第4期19-20,共2页
乙型脑炎是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病,猪是乙脑流行环节中最重要的宿主。在流行季节,头胎母猪和后备公猪常可出现高热、流产死胎及睾丸炎,其余多为隐性感染。易感猪只出现病毒血症,可能表现一过性体温升高和减食,临床上不易诊断。为了解猪群... 乙型脑炎是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病,猪是乙脑流行环节中最重要的宿主。在流行季节,头胎母猪和后备公猪常可出现高热、流产死胎及睾丸炎,其余多为隐性感染。易感猪只出现病毒血症,可能表现一过性体温升高和减食,临床上不易诊断。为了解猪群乙脑的自然感染状况,1989年在杭州市郊某规模猪场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定期检测乙脑感染率和特异性IgM抗体,探索乙脑的感染动态并作出早期诊断。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感染 异性 igm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5
12
作者 曹兰芳 陆伟蓉 +3 位作者 毛海英 夏敏 徐凌云 顾梯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4-136,共3页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A抗体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296例临床疑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特异性抗体MP -IgA检测 ,并与同时采用日本富士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的特异性MP -IgM抗体比较 ;对...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A抗体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296例临床疑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特异性抗体MP -IgA检测 ,并与同时采用日本富士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的特异性MP -IgM抗体比较 ;对其中57例进行了为时2月~5.5月随访。结果显示 ,MP -IgA与MP -IgM测定结果高度一致 ,其阳性率随MP -IgM滴度上升及病程延长而增加 ,而MP -IgM滴度大部分在感染后3个月左右下降 ,部分持续时间较久 ;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 ,MP -IgA阳性率增加明显 ,而MP -IgM下降速度显著减慢。结果表明 :MP特异抗体IgA测定对提高MP感染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炎支原体 异性IgA抗体 异性igm抗体 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亚莉 徐庆庆 唐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3-967,共5页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异性抗体阳性是确诊标准之一,但其随病程的变化情况尚不清楚。文中旨在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动态变化特点,并分析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异性抗体阳性是确诊标准之一,但其随病程的变化情况尚不清楚。文中旨在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动态变化特点,并分析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收治的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59例患者。动态留取血样,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SARS-CoV-2核酸,比较特异性抗体与核酸检测对于诊断的敏感性,观察不同病程时段(第2-4周、第5-6周、第7-9周)IgM、IgG抗体的滴度变化以及转阴时间,并分析影响IgM抗体转阴的相关因素。结果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对于诊断的敏感性为96.61%,核酸的敏感性为84.74%,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59例患者病程仅第5-6周IgM抗体滴度[29.72(11.39,56.62)U/mL]较第7-9周[13.8(6.89,27.76)U/mL]明显升高(P=0.02),第5-6周IgG抗体滴度[158.80(95.40,208.76)U/mL]较第7-9周[88.35(75.70,104.29)U/mL]亦明显升高(P=0.01)。37例(62.7%)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由阳性转为阴性,转阴时间为病程(5.76±1.95)周;15例(25.4%)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发生转阴,转阴时间为病程(6.73±1.48)周;无患者在9周病程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转阴。CD4细胞计数减低、IL-2R水平增高是IgM抗体转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异性IgM、IgG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病程判断,而IgG抗体留存时间较长,对于至少9周以上的感染者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异性抗体 igm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RS病毒特异性抗体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云彤 王晓燕 +2 位作者 马培林 范业宏 张凤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6-27,32,共3页
研究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抗体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临床诊断的意义。用ELISA法对 30例临床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进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进而用流式细胞仪对IgM抗体阳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正常对照 30例 ,均为健康人... 研究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抗体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临床诊断的意义。用ELISA法对 30例临床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进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进而用流式细胞仪对IgM抗体阳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正常对照 30例 ,均为健康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2 2例 ,检出率为 73 .33 % ,正常对照标本均未检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CD4 +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CD8+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CD4 +/CD8+比值下降或倒置。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特异性强 ,可作为该病早期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对于判定疗效和疾病预后等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异性抗体igm 淋巴细胞亚群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核衣壳蛋白特异性IgM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常海燕 严晓敏 +3 位作者 张昭萍 吴卫华 贾蓓 吴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5-1069,1074,共6页
目的探讨核衣壳蛋白(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水平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30例SFT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N蛋白特异性Ig M(+)组与N蛋白特异性Ig M(-)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核衣壳蛋白(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水平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30例SFT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N蛋白特异性Ig M(+)组与N蛋白特异性Ig M(-)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轻症组患者与重症组患者Ig M抗体滴度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 RNA载量的相关性;从而观察分析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滴度、SFTSV-RNA载量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N蛋白特异性Ig M(-)组中有神经症状、死亡及病重例数均明显较Ig M(+)组多(均P <0. 05); 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水平与SFTSV-RNA载量、凝血酶原时间(PT)、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 495、-0. 440、-0. 367、-0. 280,均P <0. 05);而与血小板(PLT)呈正相关(r=0. 335,P=0. 002)。SFTSVRNA载量与PT、LDH、AS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606、0. 604、0. 587,均P <0. 001);而与PLT呈负相关(r=-0. 384,P <0. 001)。发病第10~13天时轻症组患者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滴度高于重症组患者(P <0. 05)。结论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的出现及滴度的升高有助于SFTSV的清除,且对患者凝血功能及肝损伤、心肌损伤有修复作用; 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可能是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核衣壳蛋白异性igm抗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M型+IgG型意外抗体的鉴定及其对输血相容性试验的影响和处理对策
16
作者 焦琴 李丹 +5 位作者 杨世明 江涛 杨琳 杜娟 安宁 魏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8-1004,共7页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中IgM型+IgG型意外抗体的特异性及其对输血相容性试验的影响和处理对策。方法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Rh及其他血型抗原表型检测和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血清意外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吸收释放...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中IgM型+IgG型意外抗体的特异性及其对输血相容性试验的影响和处理对策。方法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Rh及其他血型抗原表型检测和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血清意外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吸收释放试验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在14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28~70岁。ABO血型A型4例、B型6例、O型3例、AB型1例。RhD均为阳性、RhE阴性6例、Rhe阴性1例、RhEc阴性1例、M阴性5例、S阴性2例、Le^(a)阴性3例。抗体特异性鉴定为IgM型+IgG型抗-E 6例、IgM型+IgG型抗-e 1例、IgM型+IgG型抗-Ec联合抗-M 1例、IgM型+IgG型抗-M 1例、IgM型+IgG型抗-M联合抗-S 2例、IgM型+IgG型抗-M联合抗-Le^(a) 1例、IgM型+IgG型抗-Le^(a) 2例。结论IgM型+IgG型意外抗体可因多次输血而产生,该抗体既可干扰输血相容性试验结果,又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及溶血性输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筛选 异性鉴定 意外抗体 igm型+IgG型 正反定型不符 配血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特异性体液免疫规律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艳 匡铁吉 +1 位作者 朱磊 王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261-1262,共2页
目的:调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特异性体液免疫规律。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和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在住院5周内持续升高,第5周达最高值,5周后逐步下降,第6~7周阳... 目的:调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特异性体液免疫规律。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和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在住院5周内持续升高,第5周达最高值,5周后逐步下降,第6~7周阳性率为100%。特异性抗体IgM水平在住院3周内持续升高,第3周达到最高值,阳性率为70%,第4周逐步下降。抗SARS病毒核蛋白抗体水平在住院第5周达最高值,5周后略有下降,住院5~18周阳性率达100%。结论: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于SARS临床诊断、康复血浆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异性体液 免疫规律 SARS患者 ELISA法检测 间接ELISA法 异性抗体igm 异性抗体水平 血清异性抗体 抗SARS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双抗原夹心 IgG水平 最高值 阳性率 临床诊断 抗体检测 血浆治疗 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ur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陈洁 凤琼 +4 位作者 杨世明 赵静雅 杜娟 李丹 安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 分析抗Mur抗体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2例患者血标本进行ABO、 RhD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有疑问时再采用试管盐水法(NS)、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吸... 目的 分析抗Mur抗体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2例患者血标本进行ABO、 RhD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有疑问时再采用试管盐水法(NS)、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吸收放散试验、抗体特异性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进行检测鉴定。结果 患者1 ABO血型为A型,RhD阳性,DAT阴性。患者2ABO血型为B型,RhD阳性,DAT阴性。两例患者在采用NS、 MGT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中,交叉配血不合。经血型血清学检测鉴定为IgM+IgG型抗Mur抗体,抗体效价为1∶1~1∶4,凝集强度为2+~1+。结论 抗Mur抗体大多数为IgM型抗体,极少数为IgG型抗体,或IgM型+IgG型混合抗体,该抗体可引起正反定型不符或交叉配血不合,在37℃及IAT有反应时,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S血型系统 抗体异性鉴定 抗Mur抗体 igm型+IgG型 交叉配血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测定在小儿非细菌性脑膜炎病原学诊断中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东 岳圣增 +2 位作者 吕祖芳 王敬先 赵媛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研究疱疹类病毒与肺炎支原体(MP)在潍坊地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发病中的作用 及荧光定量PCR测定(FQ-PCR)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利用FQ-PCR法检测小儿非细菌性脑膜炎(非菌脑)脑脊液 (CSF)中EBV、HSV、CMV和MP的核酸,并与CSF中... 目的 研究疱疹类病毒与肺炎支原体(MP)在潍坊地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发病中的作用 及荧光定量PCR测定(FQ-PCR)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利用FQ-PCR法检测小儿非细菌性脑膜炎(非菌脑)脑脊液 (CSF)中EBV、HSV、CMV和MP的核酸,并与CSF中其特异性抗体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92例非菌脑患儿中84 例病原DNA阳性(阳性率43.8%),且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以0-3岁组最高,占50.0%;阳性者中,EBV-DNA阳 性率最高(46.4%),其次是HSV-DNA和MP-DNA(28.6%和14.3%),CMV-DNA阳性率最低(10.7%);重型患儿 CSF 4种病原DNA的拷贝量明显高于轻型患儿(P<0.05,0.01);CSF病原DNA阳性率与特异性IgM阳性率分 别为43.8%(47/192例)和24.5%(84/192例)(P<0.01)。结论 小儿CNS感染发病中上述4种病原不可忽视; CSF病原DNA拷贝量检测对判断非菌脑病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MP的直接损伤是MP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FQ-PCR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需标本量少,是早期快速诊断小儿非菌脑的可靠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测定 小儿 非细菌性脑膜炎 病原学 诊断 MP 病毒 异性igm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微生物学中的免疫诊断技术
20
作者 J.A.Morris 余一心 《湖北农业科学》 1983年第8期37-38,36,共3页
当家畜感染传染病时,患畜往往产生免疫反应来保护自己。这种反应的检测,对兽医临床诊断很有参考价值。为此,本文特将免疫学反应的检测方法,逐一介绍如下。 免疫学反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细胞免疫,它是通过胸腺依赖细胞(T淋巴细胞)所表... 当家畜感染传染病时,患畜往往产生免疫反应来保护自己。这种反应的检测,对兽医临床诊断很有参考价值。为此,本文特将免疫学反应的检测方法,逐一介绍如下。 免疫学反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细胞免疫,它是通过胸腺依赖细胞(T淋巴细胞)所表现的免疫作用。另一种是体液免疫,它是通过非胸腺依赖细胞(B淋巴细胞)而由体液抗体引起的特异性的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异性抗体 球菌 抗体反应 免疫性 抗球蛋白 免疫诊断 免疫学诊断 沉淀试验 梅毒密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 密螺旋体属 兽医微生物学 兽医学 抗血清 淋巴细胞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