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梅森瓷器装饰艺术中的“红龙纹”考略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胡新地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7-219,共3页
-
基金
2014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百年福建漆画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4B124)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就"红龙纹"的渊源关系及背景进行了考证。发现"红龙纹"在梅森瓷器装饰艺术的发展中,并未遵循东方原有样式,在形式和色彩方面均有新的突破。认为"红龙纹"在梅森瓷器装饰中呈现出的两种不同风格,其原因除了对东方装饰元素的模仿之外,也与同时期洛可可艺术的影响有关。
-
关键词
中国传统工艺
艺术设计
梅森瓷器
装饰艺术
红龙纹
中国风
-
分类号
J50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中华艺术走进梅森瓷画的三种方式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王才勇
-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99,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华审美文化对近现代西方的影响研究”(17ZDA016)
-
文摘
梅森瓷器是在1718世纪欧洲艺术的中国风背景下崛起和发展的,中国风时期的梅森瓷器生产出现了三种方式:对中国瓷器的直接临摹、发挥和再创造。较之于蓝本,这三种方式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异。第一种程度最低,而且最为无意;第二种次之,依次类推。变异主要由当时欧洲追求均衡整一的审美理想所致。到了再创造方式,中华艺术只是成了欧洲志趣进行自我表达的媒介和手段。无论如何,这三种方式都是以形式为先导,由单纯形式感知引领,没有对内涵的精准把握,中华艺术形式的特有表达基本被忽略。即便如此,这三种方式都角度不同地映现了中华艺术对当时欧洲艺术创造不同程度的渗入,助推了欧洲艺术告别希腊传统转向创作新风的转型。同时,这段影响史也开启了我们去思考中华艺术走进欧洲的切入点和进入面,甚至引起我们对中华艺术特质,尤其是可能衍生样式进行再思考。
-
关键词
梅森瓷器
中国风
形式化
装饰化
跨文化艺术影响
-
Keywords
Meissen Porcelain
Sinomania
Formalization
Decoration
Cross-Cultural Influence
-
分类号
J04
[艺术—艺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