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解郁利咽汤治疗梅核气23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玉英
-
机构
中国煤矿工人兴城温泉疗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6期44-45,共2页
-
文摘
梅核气为临床常见病,相当现代医学咽部神经官能症、咽部异感症、慢性咽炎等,是指咽部有异物感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病症,其感觉常于胸骨上窝正中处,多发于青壮年妇女和少数男性,常因情志刺激而加深。笔者近年来用解郁利咽汤治疗梅核气2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23例。其中,男4例,女19例:年龄,18~30岁2例。
-
关键词
梅核气/中医药疗法
%解郁利咽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从气论治梅核气旨要
- 2
-
-
作者
李阳
-
机构
新疆库尔勒农二师门诊部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7年第6期17-17,共1页
-
-
关键词
梅核气/中医药疗法
金铃子散/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临证治疗梅核气68例疗效观察
- 3
-
-
作者
阎占表
孙彦章
孙云飞
-
机构
河北省衡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6期38-38,共1页
-
文摘
梅核气,现代医学称为慢性咽炎,属祖国医学的郁证范畴。病情时轻时重,病程缠绵难瘥,彻底治愈有一定难度。笔者采用穴位低频电疗并配以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68例,收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共68例,均有气郁病史。其中,女57例,男11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龄,均为17~52岁,以20~40岁为最多;计56例;病程,最长12年,最短13日。
-
关键词
梅核气/中医药疗法
半夏厚朴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梅核气治验
- 4
-
-
作者
唐书生
-
机构
河北省磁县肿瘤防治所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89年第5期42-42,共1页
-
文摘
梅核气症多繁杂,常自觉咽部或似梅核,或似炙脔,或有闷气,或如有物游走;或伴有胸闷,或挟呃逆,或噎塞,或咽痛,或食入则痛等。故治疗也应不一而论,灵活变通,方合仲景“随证治之”之意。《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是治疗此证之专方,但其力略单薄,效缓于病。笔者每于半夏厚朴汤原方(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加砂仁9克,枳实15克,大黄3~6克,甘草6克,并随证化裁:咽部疼痛者,酌加蚤休、桔梗、山豆根;食入则胸痛者,加公英、玄胡;胁肋胀痛者,加路路通、白芍、
-
关键词
梅核气/中医药疗法
半夏厚朴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运用越鞠丸方加减治疗郁证探微
- 5
-
-
作者
杨作仑
-
机构
辽宁省黑山县中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5期35-36,共2页
-
文摘
越鞠丸方为治郁主方,原载《丹溪心法·卷三·六郁五十二》,乃元·朱丹溪所创,由苍术、香附、川芎、栀子、神曲等五味药组成,为通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剂。本方之意重在行气解郁,使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亦易解。方中,香附行气开郁以治气郁,疗胸腹胀痛,为主药;川芎行气活血以治血郁,疗胸膈刺痛;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邪,疗胸痞痰多;栀子清心热、泻肾火以治火郁。
-
关键词
梅核气/中医药疗法
越鞠丸/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