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宁强梅树村阶瓶状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曹芳 段承华 张录易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5-362,T002,共9页
本文报道的瓶状微化石,发现于陕西宁强宽川铺袁家坪剖面,化石产出层位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小壳化石Anabarites-Protohertzina带。所获微化石数量颇为丰富,囊壳甚小并业经碳化。袁家坪瓶状微化石群的发现,填补了梅树村阶下部此类化石... 本文报道的瓶状微化石,发现于陕西宁强宽川铺袁家坪剖面,化石产出层位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小壳化石Anabarites-Protohertzina带。所获微化石数量颇为丰富,囊壳甚小并业经碳化。袁家坪瓶状微化石群的发现,填补了梅树村阶下部此类化石的空白,进一步表明发生于晚前寒武纪的该类具瓶状囊壳的微动物群,曾延入寒武纪早期的事实。现有微化石以碳质保存,为探讨其囊壳原始物质组成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树村阶 瓶状微化石 古动物 小壳化石 前寒武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梅树村阶的对比
2
作者 蒋志文 M.D.Brasier B.Hamdi 《地质学报》 1988年第3期191-199,共9页
界线点的确定及其延仲对比,是解决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划分及洲际对比必不可少的前提。南亚地区发育众多优良的界线剖面,不仅具备选择界线层型的条件,也具备解决界线剖面长距离对比问题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华南、小喜马拉雅山、厄尔... 界线点的确定及其延仲对比,是解决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划分及洲际对比必不可少的前提。南亚地区发育众多优良的界线剖面,不仅具备选择界线层型的条件,也具备解决界线剖面长距离对比问题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华南、小喜马拉雅山、厄尔布尔兹山三地区典型剖面最新区域资料的详细分析研究,确定了界线点的位置,提出对比方案,较好地解决了界线剖面的大范围对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 界线点 南亚 前寒武系 梅树村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梅树村剖面梅树村阶单板类、腹足类动物群
3
作者 蒋志文 《地质学报》 1980年第2期112-123,168-170,共15页
一、前言 单板类、腹足类在梅树村阶中有较为丰富的发现。它们常与软舌螺、似软舌螺、管壳类、骨片类、齿形类、球形类、多孔动物、腕足类等共生,谓之“小壳化石动物群”。梅树村剖面位于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附近,北距昆明约40公里,是我... 一、前言 单板类、腹足类在梅树村阶中有较为丰富的发现。它们常与软舌螺、似软舌螺、管壳类、骨片类、齿形类、球形类、多孔动物、腕足类等共生,谓之“小壳化石动物群”。梅树村剖面位于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附近,北距昆明约40公里,是我国早寒武世早期梅树村阶的建阶层型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树村阶 单板类 小壳化石动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