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巴州杏树梅下毛瘿螨危害与生物学特性观察
1
作者 盛强 叶远荣 +2 位作者 季娟 马洁云 黄伟 《中国果树》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为了掌握梅下毛瘿螨发生范围和生物学特性,了解其田间种群消长动态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采用田间普查的方法,通过定点定期调查,分析梅下毛瘿螨田间种群发生动态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梅下毛瘿螨在巴州杏树... 为了掌握梅下毛瘿螨发生范围和生物学特性,了解其田间种群消长动态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采用田间普查的方法,通过定点定期调查,分析梅下毛瘿螨田间种群发生动态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梅下毛瘿螨在巴州杏树上普遍发生,瘿瘤株率8.87%~100.00%,螨情指数1.60~100.00。梅下毛瘿螨越冬螨活动最早可见于2月下旬,产卵最早可见于4月中旬,4月下旬可见若螨,最早成螨于5月上旬出现。梅下毛瘿螨完成1个世代发育所需积温在342.0~402.2℃·d,历期13~15 d。该螨在3—10月均有危害,1年发生10~12代,1年有2次虫口高峰,分别在5—6月和9—10月,其中4—6月危害较严重。梅下毛瘿螨最适生长温度在15~25℃,最适空气相对湿度在21.3%~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下毛瘿螨 种群动态 环境因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药剂防治梅下毛瘿螨的田间防效评价
2
作者 齐平 索银·图娅 +3 位作者 魏杨 张硕 阿地力·沙塔尔 阿地里·艾合买提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61-2768,共8页
【目的】筛选防治梅下毛瘿螨的有效药剂。【方法】选取5种单剂及5种复配剂筛选田间药剂。采用单剂及复配药剂2次开展防治梅下毛瘿螨田间药效评价。药后3、6、9、12和15 d分别调查虫口密度,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效,筛选出绿色高效的药剂及... 【目的】筛选防治梅下毛瘿螨的有效药剂。【方法】选取5种单剂及5种复配剂筛选田间药剂。采用单剂及复配药剂2次开展防治梅下毛瘿螨田间药效评价。药后3、6、9、12和15 d分别调查虫口密度,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效,筛选出绿色高效的药剂及最佳浓度。【结果】15%阿维·螺虫酯(SC)1500倍液对成螨防效好,药后15 d防效为86.24%,其次是5%阿维菌素(EC)+30%乙唑螨腈(SC)复配剂2000倍液、20%吡虫啉(SL)1500倍液对成螨、卵的防效较好,药后15 d防效分别为71.95%、79.51%,后期持效性稳定。5%阿维菌素(EC)2500倍液对成螨防效最差,显著低于防效好的药剂(P<0.05)。15%阿维·螺虫酯(SC)2500倍液对卵防效最差,药后6、12 d防效呈负值,其次200 g/L双甲脒2000倍液,药后防效均不超过33%。其他药剂浓度处理的防效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结论】15%阿维·螺虫酯(SC)1500倍液、30%阿维·乙唑螨腈(SC)2000倍液和20%吡虫啉(SL)1500、2000倍液对梅下毛瘿螨的防效较好,可在田间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下毛瘿螨 药剂筛选 田间防治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药剂对梅下毛瘿螨的毒力及防效评价
3
作者 齐平 阿地力·沙塔尔 +2 位作者 杨梦杰 吐依洪·努尔东 吾买尔江·巴拉提 《中国果树》 2024年第10期124-127,136,共5页
采用浸叶法对8种杀螨剂对梅下毛瘿螨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8种杀螨剂对梅下毛瘿螨的毒力高低依次为:0.5%依维菌素乳油>22.4%螺虫乙酯悬浮剂>5%阿维菌素悬浮剂+30%乙唑螨腈悬浮剂>5%阿维菌素悬浮剂+30... 采用浸叶法对8种杀螨剂对梅下毛瘿螨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8种杀螨剂对梅下毛瘿螨的毒力高低依次为:0.5%依维菌素乳油>22.4%螺虫乙酯悬浮剂>5%阿维菌素悬浮剂+30%乙唑螨腈悬浮剂>5%阿维菌素悬浮剂+30%腈吡螨酯悬浮剂>45%联肼·乙螨唑悬浮剂>20%双甲脒乳油>56%阿维·炔螨特微乳剂>24%虫螨腈微乳剂。其中,0.5%依维菌素乳油对梅下毛瘿螨成螨的毒力最强,24 h后LC_(50)为1.028 mg/L;24%虫螨腈微乳剂对梅下毛瘿螨成螨的毒力最弱,24 h后LC_(50)仅为16.001mg/L。选用毒力较强的5种杀螨剂在田间进行防效试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防效最好,药后15 d防效达到82.67%,其次是0.5%依维菌素乳油,药后15 d防效达到82.00%。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0.5%依维菌素乳油对梅下毛瘿螨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可在生产上推广轮换使用,减缓该瘿螨的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下毛瘿螨 药剂 室内毒力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国李害虫——梅下毛瘿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菡青 罗水鑫 +3 位作者 王贤达 林雄杰 陈瑾 范国成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6-158,共3页
梅下毛瘿螨(Acalitus phloeocoptes Nalepa)是世界广布种,在中国李上为首次报道,主要为害芽苞,包括花芽和叶芽。若、成螨群居在幼嫩的鳞片间隙取食和繁殖,被害芽异常增生畸变,芽苞周围的芽丛不断增多,芽体变大、变短,多个畸形芽簇生在... 梅下毛瘿螨(Acalitus phloeocoptes Nalepa)是世界广布种,在中国李上为首次报道,主要为害芽苞,包括花芽和叶芽。若、成螨群居在幼嫩的鳞片间隙取食和繁殖,被害芽异常增生畸变,芽苞周围的芽丛不断增多,芽体变大、变短,多个畸形芽簇生在芽的基部,形成大小不一的球状瘿瘤,不能正常萌发和展叶,影响开花结果,给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后期瘿瘤逐渐木质化,并且造成节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下毛瘿螨 Acalitus phloeocopte 为害症状 形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园梅下毛瘿螨Acalitus phloeocoptes(Nalepa)发生规律 被引量:5
5
作者 索银·图娅 魏杨 +2 位作者 吾买尔江·巴哈提 阿地力·沙塔尔 张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6-1164,共9页
【目的】研究新疆轮台县杏园芽瘿发生原因、分析梅下毛瘿螨的发生、转移、扩散规律,确定最佳防治时间。【方法】对杏芽瘿室内镜检,在田间定点、定时选取样株样枝记录危害症状、致瘿因子及田间时空动态;在新老枝条间粘贴胶带及树冠不同... 【目的】研究新疆轮台县杏园芽瘿发生原因、分析梅下毛瘿螨的发生、转移、扩散规律,确定最佳防治时间。【方法】对杏芽瘿室内镜检,在田间定点、定时选取样株样枝记录危害症状、致瘿因子及田间时空动态;在新老枝条间粘贴胶带及树冠不同高度、方向、距离悬挂粘虫板的方法,记录致瘿因子的转移危害规律、传播的方式及传播距离。【结果】危害杏树芽苞,使其增生畸变成瘿瘤的是瘿螨,经鉴定系梅下毛瘿螨Acalitus phloeocoptes(Nalepa)。在新疆轮台县该螨主要以成螨在瘿瘤芽苞幼嫩杏鳞叶片内越冬,占调查总数的95.91%;翌年3月下旬杏树开花中期,越冬成螨开始出蛰活动,4月上旬出蛰成螨开始大量产卵,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梅下毛瘿螨的产卵高峰期,5月中下旬是成若螨高峰期,9月底随着气温下降,成螨为越冬做准备。梅下毛瘿螨5月上旬开始从芽苞内向外爬行转移,5月下旬是其转移高峰期。风是梅下毛瘿螨被动传播的主要媒介,帮助其远距离传播,传播距离最远可达15 m。在不同高度的粘虫板诱捕螨量存在差异:迎风面>背风面。【结论】杏芽瘿是由梅下毛瘿螨侵染引起,以成螨在瘿瘤芽苞内层越冬,在新疆轮台县3月底至9月下旬均有危害,一年发生10余代,其中4、5和6月危害较严重。5月下旬是其转移高峰期,这一阶段是化学防治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下毛瘿螨 种群田间时空动态 传播方式 虫口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下毛瘿螨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2
6
作者 覃建国 马其 +2 位作者 韩敏 邹小艳 浦新丽 《农村科技》 2023年第4期39-41,共3页
梅下毛瘿螨危害杏树芽苞后,受害枝条长满瘿瘤,形成畸形枝,大量消耗树体营养,使树势衰弱,造成发芽推迟、结果量少、影响产量。梅下毛瘿螨1年内有3次危害高峰期,分别在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下旬。抓住5月、6月2次危害高峰期,及时采取有... 梅下毛瘿螨危害杏树芽苞后,受害枝条长满瘿瘤,形成畸形枝,大量消耗树体营养,使树势衰弱,造成发芽推迟、结果量少、影响产量。梅下毛瘿螨1年内有3次危害高峰期,分别在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下旬。抓住5月、6月2次危害高峰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本文分析了梅下毛瘿螨的识别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及传播途径,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为生产中防治梅下毛瘿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下毛瘿螨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芽瘿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被引量:14
7
作者 魏勇良 陈秀蓉 林淑洁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66-74,共9页
杏芽瘿是甘肃省河西、中部、陇东等地区杏树上发生已久的一种害状。近年来,蔓延很快,为害甚重。其中由梅下毛瘿螨Acalitus phloeocoptes(Nalepa)引起的芽瘿已在武威、张掖发现,受害枝干形成大小不等的瘿瘤。该螨主要以抱卵成虫在活瘿瘤... 杏芽瘿是甘肃省河西、中部、陇东等地区杏树上发生已久的一种害状。近年来,蔓延很快,为害甚重。其中由梅下毛瘿螨Acalitus phloeocoptes(Nalepa)引起的芽瘿已在武威、张掖发现,受害枝干形成大小不等的瘿瘤。该螨主要以抱卵成虫在活瘿瘤的芽丛内越冬。室内以50ppm激动素保鲜杏鳞片进行单体饲养,及室外群体发育进程观察,结果基本一致。17~20℃,卵期4~6天,若虫期5~6天,成虫期3~4天,完成一代约12~16天。在调查的20个杏树品种中,大偏头受害最重,其次为毛杏。而实生5号、8号尚未发现受害。试验的9种药剂中,50%克螨特、40%乐果防效分别为85~98%及81~93%,而10%天王星为6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芽 发生规律 防治 梅下毛瘿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景泰杏芽瘿发生规律研究初报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成信 郭谋子 李志龙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37-39,共3页
在甘肃景泰危害杏树的杏芽瘿是梅下毛瘿螨,1年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在18℃左右,若螨期5~6d,成螨期3~4d,卵期5~6d,完成一个世代需13~16d。通过室外群体发育进程的观察和室内单体饲养,结果基本一致。在调查的6个杏树品种中,"... 在甘肃景泰危害杏树的杏芽瘿是梅下毛瘿螨,1年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在18℃左右,若螨期5~6d,成螨期3~4d,卵期5~6d,完成一个世代需13~16d。通过室外群体发育进程的观察和室内单体饲养,结果基本一致。在调查的6个杏树品种中,"安宁18"受害最重,其次为曹杏、张公园和兰州大接杏,受害最轻的为金太阳杏、凯特杏。一般多年生老杏园、管理粗放的杏园受害较重,幼龄杏园、管理精细的杏园受害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芽 梅下毛瘿螨 发生规律 品种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