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板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力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53
1
作者
吴勇
雷汲川
+1 位作者
杨红
白绍良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33-37,共5页
针对板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力这一问题 ,对比分析了各国规范的不同规定和国内外已有的试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板有效宽度是一种计算折合宽度 ,不是板的实际参与宽度 ,也不是板参与梁抗弯时所能达到的屈服宽度。根据按中国规范设计的...
针对板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力这一问题 ,对比分析了各国规范的不同规定和国内外已有的试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板有效宽度是一种计算折合宽度 ,不是板的实际参与宽度 ,也不是板参与梁抗弯时所能达到的屈服宽度。根据按中国规范设计的典型框架所能达到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可取梁侧每边六倍板厚范围作为板的有效宽度。在考虑板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力的同时 ,应注意参与受力板筋的锚固问题和横向钢筋的设置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筋
梁端
负
弯矩
承载力
板有效宽度
横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理确定梁端塑性铰弯矩值及改进钢框架梁连接设计
2
作者
张艳霞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6,共6页
多次强震震害表明,梁破坏时梁端截面并未能形成理想塑性铰,而是在梁柱连接处发生脆性破坏。提出了改进钢框架梁连接设计的具体作法,即局部加大梁端焊缝截面的同时,在梁端一定距离处又适当削弱梁翼缘尺寸,合理确定梁端塑性铰弯矩,按梁两...
多次强震震害表明,梁破坏时梁端截面并未能形成理想塑性铰,而是在梁柱连接处发生脆性破坏。提出了改进钢框架梁连接设计的具体作法,即局部加大梁端焊缝截面的同时,在梁端一定距离处又适当削弱梁翼缘尺寸,合理确定梁端塑性铰弯矩,按梁两端出现同向塑性铰求出钢框架梁柱连接、梁的拼接处的内力(M、V)作为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调整内力设计值,改进梁柱连接、梁拼接的设计,供工程设计和修订相应规范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端
塑性铰
弯矩
梁柱连接
梁的拼接
调整内力设计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约束混凝土梁的升降温全过程弯矩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波
乔长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353-360,共8页
利用SAFIR程序,开展了约束混凝土梁的升降温全过程梁端弯矩分析;考察了转动约束刚度比、轴向约束刚度比、截面尺寸、荷载比、全截面配筋率和升温时间等参数对梁端弯矩的影响规律,并与单调升温时的相应规律进行对比,给出了梁端弯矩的实...
利用SAFIR程序,开展了约束混凝土梁的升降温全过程梁端弯矩分析;考察了转动约束刚度比、轴向约束刚度比、截面尺寸、荷载比、全截面配筋率和升温时间等参数对梁端弯矩的影响规律,并与单调升温时的相应规律进行对比,给出了梁端弯矩的实用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先升温、后降温的约束混凝土梁梁端弯矩的变化,总体表现出与单调升温类似的特征,主要区别在于后期因降温作用而呈现出缓慢降低的趋势;转动约束刚度比对梁端弯矩的影响集中在升温前期,在此时段内,梁端弯矩随着转动约束刚度比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趋缓;升温后30 min以内,轴向约束刚度比的改变对梁端弯矩几乎没有影响;之后,梁端弯矩随着轴向约束刚度比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
端部约束
梁端弯矩
升降温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节点半刚性影响的预压装配式PC框架内力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屈克达
黄慎江
柳炳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02,共7页
考虑节点半刚性的影响下,建立了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模型,采用螺旋弹簧模拟节点连接的半刚性,导出了梁端节点相对转动刚度K不同时的杆件单元刚度矩阵,并对试验框架进行了受力验算。研究表明,在节点半...
考虑节点半刚性的影响下,建立了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模型,采用螺旋弹簧模拟节点连接的半刚性,导出了梁端节点相对转动刚度K不同时的杆件单元刚度矩阵,并对试验框架进行了受力验算。研究表明,在节点半刚性的影响下,预压装配式PC框架梁端弯矩有所降低,较按节点刚接计算,框架受力更接近于实际状态,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压装配式框架
半刚性节点
梁端弯矩
相对转动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波激励下二维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铁林
陈文博
姜迎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987,共7页
目的研究短跨结构地震响应是否需要考虑行波效应.方法利用多点激励动力方程,针对四类场地地震波作用下的三跨三层钢筋混凝土和三跨六层钢-混凝土组合梁平面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研究,分析各柱的剪力和梁端弯矩.结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
目的研究短跨结构地震响应是否需要考虑行波效应.方法利用多点激励动力方程,针对四类场地地震波作用下的三跨三层钢筋混凝土和三跨六层钢-混凝土组合梁平面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研究,分析各柱的剪力和梁端弯矩.结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梁框架结构在第三、四类场地地震波作用下,考虑行波效应时,迎波方向的底层边柱剪力相对于一致激励出现显著增大现象,最大增加35%.第三类场地地震波作用下,行波激励下迎波方向的底层边跨梁梁端弯矩相对于一致激励出现显著增大现象,最大增加21%.结论短跨结构地震响应计算时不应一概忽略行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
行波效应
一致激励
柱剪力
梁端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力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53
1
作者
吴勇
雷汲川
杨红
白绍良
机构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33-3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98780 5 6 )
文摘
针对板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力这一问题 ,对比分析了各国规范的不同规定和国内外已有的试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板有效宽度是一种计算折合宽度 ,不是板的实际参与宽度 ,也不是板参与梁抗弯时所能达到的屈服宽度。根据按中国规范设计的典型框架所能达到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可取梁侧每边六倍板厚范围作为板的有效宽度。在考虑板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力的同时 ,应注意参与受力板筋的锚固问题和横向钢筋的设置问题 。
关键词
板筋
梁端
负
弯矩
承载力
板有效宽度
横梁作用
Keywords
negative flexural strength of beams
effective width of slab
effect of transverse beam
分类号
TU375.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理确定梁端塑性铰弯矩值及改进钢框架梁连接设计
2
作者
张艳霞
机构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6,共6页
基金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院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多次强震震害表明,梁破坏时梁端截面并未能形成理想塑性铰,而是在梁柱连接处发生脆性破坏。提出了改进钢框架梁连接设计的具体作法,即局部加大梁端焊缝截面的同时,在梁端一定距离处又适当削弱梁翼缘尺寸,合理确定梁端塑性铰弯矩,按梁两端出现同向塑性铰求出钢框架梁柱连接、梁的拼接处的内力(M、V)作为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调整内力设计值,改进梁柱连接、梁拼接的设计,供工程设计和修订相应规范作参考。
关键词
梁端
塑性铰
弯矩
梁柱连接
梁的拼接
调整内力设计值
Keywords
hinge moment at beam ends
beam-column joint
slicing of beams
adjusted design internal forc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约束混凝土梁的升降温全过程弯矩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波
乔长江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353-36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73800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BAJ03A03-12)
+2 种基金
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10810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60561014)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项目(2008ZA10)资助
文摘
利用SAFIR程序,开展了约束混凝土梁的升降温全过程梁端弯矩分析;考察了转动约束刚度比、轴向约束刚度比、截面尺寸、荷载比、全截面配筋率和升温时间等参数对梁端弯矩的影响规律,并与单调升温时的相应规律进行对比,给出了梁端弯矩的实用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先升温、后降温的约束混凝土梁梁端弯矩的变化,总体表现出与单调升温类似的特征,主要区别在于后期因降温作用而呈现出缓慢降低的趋势;转动约束刚度比对梁端弯矩的影响集中在升温前期,在此时段内,梁端弯矩随着转动约束刚度比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趋缓;升温后30 min以内,轴向约束刚度比的改变对梁端弯矩几乎没有影响;之后,梁端弯矩随着轴向约束刚度比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关键词
混凝土梁
端部约束
梁端弯矩
升降温过程
Keywords
concrete beam
end restraint
beam end moment
heating and cooling phases
分类号
TU375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节点半刚性影响的预压装配式PC框架内力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屈克达
黄慎江
柳炳康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02,共7页
基金
安徽省建设厅科技基金项目(JKX0401)
文摘
考虑节点半刚性的影响下,建立了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模型,采用螺旋弹簧模拟节点连接的半刚性,导出了梁端节点相对转动刚度K不同时的杆件单元刚度矩阵,并对试验框架进行了受力验算。研究表明,在节点半刚性的影响下,预压装配式PC框架梁端弯矩有所降低,较按节点刚接计算,框架受力更接近于实际状态,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预压装配式框架
半刚性节点
梁端弯矩
相对转动刚度
Keywords
prestressed precast concrete frame
semi-rigid joint
girder bending moment
relative rotary stiffness
分类号
TU378.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7.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波激励下二维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铁林
陈文博
姜迎春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98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972144)
文摘
目的研究短跨结构地震响应是否需要考虑行波效应.方法利用多点激励动力方程,针对四类场地地震波作用下的三跨三层钢筋混凝土和三跨六层钢-混凝土组合梁平面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研究,分析各柱的剪力和梁端弯矩.结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梁框架结构在第三、四类场地地震波作用下,考虑行波效应时,迎波方向的底层边柱剪力相对于一致激励出现显著增大现象,最大增加35%.第三类场地地震波作用下,行波激励下迎波方向的底层边跨梁梁端弯矩相对于一致激励出现显著增大现象,最大增加21%.结论短跨结构地震响应计算时不应一概忽略行波效应.
关键词
地震响应
行波效应
一致激励
柱剪力
梁端弯矩
Keywords
earthquake response
wave passage excitation
uniform excitation
column shear force
beam-end bending moment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板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力问题的探讨
吴勇
雷汲川
杨红
白绍良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2
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合理确定梁端塑性铰弯矩值及改进钢框架梁连接设计
张艳霞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约束混凝土梁的升降温全过程弯矩分析
吴波
乔长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考虑节点半刚性影响的预压装配式PC框架内力分析
屈克达
黄慎江
柳炳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行波激励下二维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刘铁林
陈文博
姜迎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