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柱线刚度比对刚架弹性屈曲荷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树刚 张爱军 田兴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9-141,145,共4页
通过分析不同支座约束形式的有侧移刚架和无侧移刚架弹性屈曲荷载的理论公式,得出刚架弹性屈曲荷载Pcr的值最终反映到梁柱线刚度比K1这一参数上。对刚架临界屈曲荷载理论公式进行简化后,以计算长度系数μ为纽带,找到刚架弹性屈曲荷载Pc... 通过分析不同支座约束形式的有侧移刚架和无侧移刚架弹性屈曲荷载的理论公式,得出刚架弹性屈曲荷载Pcr的值最终反映到梁柱线刚度比K1这一参数上。对刚架临界屈曲荷载理论公式进行简化后,以计算长度系数μ为纽带,找到刚架弹性屈曲荷载Pcr与梁柱线刚度比K1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支座约束形式以及有无侧移情况的刚架分别绘制了其Pcr~K1关系曲线,并且列出了使刚架Pcr上升较快的K1的取值区间。最终得出随着K1的增大,刚架的Pcr有提高的趋势之结论,且在K1较小时,Pcr提高幅度较大,随着K1的增加,Pcr提高幅度逐渐减小,最终趋于平缓。在相同K1水平下,无侧移刚架的弹性屈曲荷载Pcr要远大于有侧移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屈曲荷载 梁柱线刚度 刚架 结构稳定理论 计算长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层上支墩与上层柱外侧偏心对齐影响分析
2
作者 赵福令 郭立行 +2 位作者 刘汶津 张雪忠 蒋天立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3,51,共8页
根据最新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位于高烈度区的学校类建筑均需进行减隔震设计。隔震设计中,为了方便隔震垫的安装,隔震层上下支墩截面每边要比隔震垫边缘大100mm,因此隔震层上下支墩截面通常大于上层柱截面。为了避免竖向荷载偏心作用... 根据最新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位于高烈度区的学校类建筑均需进行减隔震设计。隔震设计中,为了方便隔震垫的安装,隔震层上下支墩截面每边要比隔震垫边缘大100mm,因此隔震层上下支墩截面通常大于上层柱截面。为了避免竖向荷载偏心作用下的附加弯矩对隔震支座产生不利影响,设计时通常采用隔震层上支墩与上层柱保持中心对齐的做法。但是边柱、角柱中心对齐之后将会使得上支墩突出建筑外轮廓,对建筑立面及雨落管的布置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分析上支墩与上层柱外侧偏心对齐对隔震支座受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上支墩与上层柱偏心导致的附加弯矩对上支墩及隔震支座的影响较小,附加弯矩主要由与之相连的隔震层梁及上层柱承担,并根据隔震层梁及上层柱线刚度比进行分配。通过分析可知,对于常规柱跨及常规荷载作用下,为了保证建筑效果,多层建筑边柱、角柱位置可以将上支墩与上层柱外侧偏心对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区 隔震 上支墩 中心对齐 外侧偏心对齐 附加弯矩 梁柱线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多跨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拟静力倒塌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伯权 苏佶智 +2 位作者 马煜东 奚凯麟 邢国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39,共16页
建筑结构的破坏具有离散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该特性决定结构抗地震倒塌的研究需多参数、多层次考虑问题。文章结合结构地震倒塌破坏模式的研究,完成了三榀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对模型框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 建筑结构的破坏具有离散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该特性决定结构抗地震倒塌的研究需多参数、多层次考虑问题。文章结合结构地震倒塌破坏模式的研究,完成了三榀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对模型框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耗能及刚度退化的分析,探讨轴压比和梁柱线刚度比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结构地震倒塌破坏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降低结构的竖向荷载和梁柱线刚度比,有利于梁端塑性铰的充分发育,从而更易实现理想的"梁铰"破坏机制;试验框架的最终破坏是由底层柱下端塑性铰充分发育后、混凝土突然压溃所致,底层构件的耗能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中间层构件和顶层构件所耗散的能量较少;KJ-2的峰值荷载及极限荷载比KJ-1的峰值荷载及极限荷载分别大约9.9%和8.7%、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比KJ-1大约16.5%,但位移延性系数比KJ-1小约57.1%,说明增大结构的竖向荷载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及耗能能力,但会降低延性及变形能力,同时,一定程度地增大竖向荷载,有利于强化结构的初始抗侧刚度,延缓刚度退化趋势,但在层间位移角较大情况下P-Δ效应的影响凸显;结构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大可以提高其耗能能力,但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延性及初始抗侧刚度;对于轴压比及梁柱线刚度比较小的"梁铰"结构,临近倒塌时的层间位移角可达1/25,此时结构仍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拟静力试验 轴压比 梁柱线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milton原理分析柱脚铰接弹性刚架的静力屈曲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志军 王倩颖 +2 位作者 张善元 路国运 王景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0-486,共7页
基于Hamilton原理导出刚架屈曲的控制方程,求解控制方程,得出了有侧移和无侧移刚架屈曲的计算长度系数μ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刚架屈曲时梁柱的模态方程,画出了不同梁柱线刚度比G下的屈曲模态图.用MATLAB编程计算得到刚架屈曲时的计算长... 基于Hamilton原理导出刚架屈曲的控制方程,求解控制方程,得出了有侧移和无侧移刚架屈曲的计算长度系数μ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刚架屈曲时梁柱的模态方程,画出了不同梁柱线刚度比G下的屈曲模态图.用MATLAB编程计算得到刚架屈曲时的计算长度系数μ的范围,进一步得到了弹性刚架的静力屈曲荷载.结果表明:刚架的计算长度系数随着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大而减小;有侧移刚架的计算长度系数高于无侧移的,其最小倍数约为2.7,有侧移刚架计算长度系数的范围为2~+∞,无侧移为0.7~1;柱的屈曲模态随着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大而逐渐明显,梁的屈曲模态与梁柱线刚度比无关.用ANSYS对其进行计算机模拟,其模拟结果和理论值基本吻合,其误差不超过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MILTON原理 有侧移 计算长度系数 梁柱线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耗能单元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光伟 孟宏睿 林友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7,共7页
为研究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耗能单元的抗震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模型并进行非线性数值分析,研究了梁柱线刚度比、耗能段长度和轴压比变化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耗能单元具有良好的滞回能力,梁柱线刚度... 为研究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耗能单元的抗震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模型并进行非线性数值分析,研究了梁柱线刚度比、耗能段长度和轴压比变化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耗能单元具有良好的滞回能力,梁柱线刚度比越大,其承载力越高、刚度越大,但耗能能力和延性越差;耗能段长度越大,其承载力越低、刚度越小;轴压比越大,其承载力越低、耗能能力越差,轴压比大于0.6时,轴压比增大其刚度和延性呈减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形偏心支撑 梁柱线刚度 耗能段长度 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结构梁端楼板设缝后的设计方法及构造措施研究
6
作者 肖疆 尹保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框架结构梁端楼板设缝可以减少现浇板对梁端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因此该方法有利于实现"强柱弱梁"机制。本文在研究梁端楼板设缝后梁柱的合理线刚度比基础上,通过构造设计,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据此提出RC框架结构梁... 框架结构梁端楼板设缝可以减少现浇板对梁端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因此该方法有利于实现"强柱弱梁"机制。本文在研究梁端楼板设缝后梁柱的合理线刚度比基础上,通过构造设计,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据此提出RC框架结构梁端楼板设缝的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强柱弱梁 梁端楼板设缝 梁柱线刚度 构造措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界面处理的子结构拟动力试验误差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再现 韩光 +1 位作者 王焕定 吴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57-662,共6页
通常认为对于梁柱线刚度比非常大的结构,采用传统的界面处理方法(不考虑界面信息传递或仅考虑界面倾覆力矩)误差会非常小。本文对梁柱线刚度比为33.2的钢框架结构(剪切结构),进行基于Open SEES的传统界面处理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的模拟,以... 通常认为对于梁柱线刚度比非常大的结构,采用传统的界面处理方法(不考虑界面信息传递或仅考虑界面倾覆力矩)误差会非常小。本文对梁柱线刚度比为33.2的钢框架结构(剪切结构),进行基于Open SEES的传统界面处理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的模拟,以时程分析的结果作为精确值来对比分析,发现即使梁柱线刚度比很大剪切模型的时候仍然存在较大的误差。我们必须要考虑界面信息的传递,来减小误差提高试验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线刚度 界面处理 OPEN SEES 时程分析 剪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楼板组合作用的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晋东 田江平 +3 位作者 廖恒 董飞飞 李鲲 杜国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10864-10870,共7页
为研究在楼板组合作用下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抗震性能,按照1∶2比例制作了两个不同梁柱线刚度比的带楼板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试件。试验利用MTS(mechanical testing&simulation)液压加载系统对节点梁端施加循环往复荷载进行拟静力试验... 为研究在楼板组合作用下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抗震性能,按照1∶2比例制作了两个不同梁柱线刚度比的带楼板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试件。试验利用MTS(mechanical testing&simulation)液压加载系统对节点梁端施加循环往复荷载进行拟静力试验,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试验与有限元模拟,得到了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强度退化和刚度退化等性能参数。结果表明:两个节点试件在楼板组合作用下,滞回曲线饱满,节点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在轴压比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加,节点的延性、强度和刚度均有所提高;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为参数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楼板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梁柱线刚度 抗震性能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炜 陈跃 +2 位作者 周高强 张向冈 杨俊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8,共8页
为研究不同设计参数下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滞回性能,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型,对8个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改变轴压比、梁柱线刚度比、梁柱屈服弯矩比等参数来研究圆钢管再生混凝... 为研究不同设计参数下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滞回性能,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型,对8个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改变轴压比、梁柱线刚度比、梁柱屈服弯矩比等参数来研究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变化参数下试件的滞回曲线均呈现梭形且较饱满。轴压比从0.2增至0.4时,位移延性系数前期增加后期减小,但均大于3.20;试件耗能系数能达到0.30以上。梁柱线刚度比从0.4增至0.79时,试件初始刚度增加了4.16%;位移延性系数变化幅度远远小于5%且均大于3.45。梁柱屈服弯矩比从0.15增至0.4时,位移延性系数降低16.52%;试件耗能系数能达到0.38以上且破坏点的耗能系数约为屈服点的2倍。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加,不同变化参数下试件刚度逐渐退化,且退化速率逐渐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 滞回性能 有限元分析 轴压比 梁柱线刚度 梁柱屈服弯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周围子结构对中间柱型黏滞阻尼器减震效率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李祖玮 潘文 兰香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1,共8页
为研究周围子结构对中间柱型黏滞阻尼器效率的影响规律,将阻尼器位移分解为5个组成部分,即结构层剪切变形、柱轴向变形、梁柱节点转动、悬臂墙自身变形及阻尼力反作用下局部梁段变形引起的位移。根据阻尼器的位移分解,从理论上分析了柱... 为研究周围子结构对中间柱型黏滞阻尼器效率的影响规律,将阻尼器位移分解为5个组成部分,即结构层剪切变形、柱轴向变形、梁柱节点转动、悬臂墙自身变形及阻尼力反作用下局部梁段变形引起的位移。根据阻尼器的位移分解,从理论上分析了柱跨内位置λ和周围子结构梁柱线刚度比ρ对黏滞阻尼器减震效率的影响,并以附加阻尼比ζ作为减震效率的评价指标,通过大量数值模拟探究出λ、ρ及阻尼系数c对ζ的影响规律,提出中间柱型黏滞阻尼减震结构效率优化步骤。结果表明:柱宜尽量靠近跨中,跨中时效率是跨边的2倍左右;周围子结构梁柱线刚度比和阻尼系数在适度范围内增加,亦可使阻尼器耗能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结构 柱跨内位置 子结构梁柱线刚度 阻尼系数 附加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