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3016v《厶乙致令公状》考释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宝玉
吴丽娱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本文否定了P.3016v《厶乙致令公状》所言“人京奏事”即为梁幸德遇害那次朝贡活动的说法,认为状中所说的应是同光四年(926)到京的那次入贡:当初归义军节度使派出的是分别代表沙州和瓜州的两行使者,入贡后在与甘州回鹘朝贡使团一同西返...
本文否定了P.3016v《厶乙致令公状》所言“人京奏事”即为梁幸德遇害那次朝贡活动的说法,认为状中所说的应是同光四年(926)到京的那次入贡:当初归义军节度使派出的是分别代表沙州和瓜州的两行使者,入贡后在与甘州回鹘朝贡使团一同西返的归途中,甘州使团成员安千葙被回鹘人杀害,此事或牵涉到沙州使团中的小吏张员进,甘沙关系骤然微妙紧张,瓜州刺史慕容归盈遂于天成二年(927)前后致信曹议金以劝说调解.P.3016v书状即为该信多年后的抄件,可定名为《天成二年(927)慕容归盈致曹议金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议金
慕容归盈
梁幸德
安千葙
张员进
张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3197v《曹氏归义军时期甘州使人书状》考释
被引量:
8
2
作者
吴丽娱
杨宝玉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5年第4期14-23,共10页
本文校录了P.3197v《曹氏归义军时期甘州使人书状》,认为书状中的陈愿成都督入奏即应是传世史书中记载的清泰二年(935)回鹘都督陈福海受命朝贡后唐一事,从而推断书状作者文端等系为处理清泰元年年底归义军入贡使梁幸德被害事件而于清泰...
本文校录了P.3197v《曹氏归义军时期甘州使人书状》,认为书状中的陈愿成都督入奏即应是传世史书中记载的清泰二年(935)回鹘都督陈福海受命朝贡后唐一事,从而推断书状作者文端等系为处理清泰元年年底归义军入贡使梁幸德被害事件而于清泰二年正月出使甘州,至一年多后作本状时才获得回鹘可汗不再残害沙州使者,并允许使者西回的承诺,文端等本欲西返,但十天后又因于阗使者事件再度陷入困境,只得派同来的氾某携带本书状先回去向时称“司空”的曹氏归义军第二任节度使曹元德汇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元德
梁幸德
文端甘州回鹘
竹卢温末
于阗
朝贡
河西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2992v书状与清泰元年及长兴元年归义军政权的朝贡活动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宝玉
吴丽娱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7年第1期15-28,共14页
本文在前贤对P.2992v所做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校录整理了该卷抄存的三通书状,认为前两状内容均与发生于清泰元年的梁幸德事件有直接关系,第三状则与之间接有关,故三状是归义军政权于事后为调查梁幸德事件而集抄。作者就此探究了与三状有...
本文在前贤对P.2992v所做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校录整理了该卷抄存的三通书状,认为前两状内容均与发生于清泰元年的梁幸德事件有直接关系,第三状则与之间接有关,故三状是归义军政权于事后为调查梁幸德事件而集抄。作者就此探究了与三状有关的归义军政权的两次朝贡活动的具体情况及归义军朝贡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992v
曹元德
梁幸德
归义军
甘州回鹘
朝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泰元年曹氏归义军入奏活动考索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宝玉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0,共10页
此文主要根据P_3718《梁幸德邈真赞》等敦煌文书及传世史书中的相关记载,探讨了曹氏归义军清泰元年入奏活动的某些情况。其一,归纳了该使团自清泰元年七月离京西返至到达张掖之前的各主要时间节点。其二,认为回鹘人主要是因贪图沙州使...
此文主要根据P_3718《梁幸德邈真赞》等敦煌文书及传世史书中的相关记载,探讨了曹氏归义军清泰元年入奏活动的某些情况。其一,归纳了该使团自清泰元年七月离京西返至到达张掖之前的各主要时间节点。其二,认为回鹘人主要是因贪图沙州使团携带的财物而扣留了使人,但并未杀害梁幸德,梁的直接死因是疾病。其三,认为与三州使团一同西行的还有前来宣诏的后唐使臣,他也被回鹘滞留于甘州,故刚刚接掌归义军正面临重重困境的曹元德遂修撰P.2992v第一通书状,极力争取回鹘能放天使西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义军
入奏
梁幸德
清泰元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3016v《厶乙致令公状》考释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宝玉
吴丽娱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文摘
本文否定了P.3016v《厶乙致令公状》所言“人京奏事”即为梁幸德遇害那次朝贡活动的说法,认为状中所说的应是同光四年(926)到京的那次入贡:当初归义军节度使派出的是分别代表沙州和瓜州的两行使者,入贡后在与甘州回鹘朝贡使团一同西返的归途中,甘州使团成员安千葙被回鹘人杀害,此事或牵涉到沙州使团中的小吏张员进,甘沙关系骤然微妙紧张,瓜州刺史慕容归盈遂于天成二年(927)前后致信曹议金以劝说调解.P.3016v书状即为该信多年后的抄件,可定名为《天成二年(927)慕容归盈致曹议金状》。
关键词
曹议金
慕容归盈
梁幸德
安千葙
张员进
张保山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3197v《曹氏归义军时期甘州使人书状》考释
被引量:
8
2
作者
吴丽娱
杨宝玉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5年第4期14-23,共10页
文摘
本文校录了P.3197v《曹氏归义军时期甘州使人书状》,认为书状中的陈愿成都督入奏即应是传世史书中记载的清泰二年(935)回鹘都督陈福海受命朝贡后唐一事,从而推断书状作者文端等系为处理清泰元年年底归义军入贡使梁幸德被害事件而于清泰二年正月出使甘州,至一年多后作本状时才获得回鹘可汗不再残害沙州使者,并允许使者西回的承诺,文端等本欲西返,但十天后又因于阗使者事件再度陷入困境,只得派同来的氾某携带本书状先回去向时称“司空”的曹氏归义军第二任节度使曹元德汇报情况。
关键词
曾元德
梁幸德
文端甘州回鹘
竹卢温末
于阗
朝贡
河西通道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2992v书状与清泰元年及长兴元年归义军政权的朝贡活动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宝玉
吴丽娱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7年第1期15-28,共14页
文摘
本文在前贤对P.2992v所做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校录整理了该卷抄存的三通书状,认为前两状内容均与发生于清泰元年的梁幸德事件有直接关系,第三状则与之间接有关,故三状是归义军政权于事后为调查梁幸德事件而集抄。作者就此探究了与三状有关的归义军政权的两次朝贡活动的具体情况及归义军朝贡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关键词
P.2992v
曹元德
梁幸德
归义军
甘州回鹘
朝贡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泰元年曹氏归义军入奏活动考索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宝玉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0,共10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重点项目"九至十一世纪敦煌地方政权与中央关系"(0600000084)
文摘
此文主要根据P_3718《梁幸德邈真赞》等敦煌文书及传世史书中的相关记载,探讨了曹氏归义军清泰元年入奏活动的某些情况。其一,归纳了该使团自清泰元年七月离京西返至到达张掖之前的各主要时间节点。其二,认为回鹘人主要是因贪图沙州使团携带的财物而扣留了使人,但并未杀害梁幸德,梁的直接死因是疾病。其三,认为与三州使团一同西行的还有前来宣诏的后唐使臣,他也被回鹘滞留于甘州,故刚刚接掌归义军正面临重重困境的曹元德遂修撰P.2992v第一通书状,极力争取回鹘能放天使西来。
关键词
归义军
入奏
梁幸德
清泰元年
分类号
K24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3016v《厶乙致令公状》考释
杨宝玉
吴丽娱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3197v《曹氏归义军时期甘州使人书状》考释
吴丽娱
杨宝玉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P.2992v书状与清泰元年及长兴元年归义军政权的朝贡活动
杨宝玉
吴丽娱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清泰元年曹氏归义军入奏活动考索
杨宝玉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