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匡秋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6,共3页
戏曲影片是我国独有的电影艺术类别,其将中国的民族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同现代电影传媒手段相结合,是中西方文化艺术融合创新的经典模式之一。传统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借助电影这一传播媒介被更多观众熟知和喜爱,在国内外许多地区... 戏曲影片是我国独有的电影艺术类别,其将中国的民族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同现代电影传媒手段相结合,是中西方文化艺术融合创新的经典模式之一。传统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借助电影这一传播媒介被更多观众熟知和喜爱,在国内外许多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不仅为中国古老的越剧艺术的创新、传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起航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影片 梁山伯与祝英台 历史意义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波: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成就了我
2
作者 张燕 凌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22,共6页
一、由厦语片起步,而后进入邵氏张燕:您好,见到您特别激动,跨越时代与银幕光影,终于见到现实生活中的梁兄哥啦!我查到一些资料,您早在1949年就进入香港电影界了,演了很多的闽南语影片、粤语片,然后60年代才进入邵氏拍国语片。是什么机... 一、由厦语片起步,而后进入邵氏张燕:您好,见到您特别激动,跨越时代与银幕光影,终于见到现实生活中的梁兄哥啦!我查到一些资料,您早在1949年就进入香港电影界了,演了很多的闽南语影片、粤语片,然后60年代才进入邵氏拍国语片。是什么机缘让您进入邵氏并主演李翰祥导演的黄梅调戏曲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黄梅调电影 1949年 现实生活 60年代 戏曲电影 电影界 闽南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族制度下的爱情挽歌——评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3
作者 欧造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1,共2页
电视连续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讲的是我国东晋末年的一个传奇爱情故事,它热情歌颂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同时也有力揭示了我国古代士族制度下黑暗的社会现实,堪称一曲古典爱情的挽歌。该剧主题思想深刻,歌颂与批判并... 电视连续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讲的是我国东晋末年的一个传奇爱情故事,它热情歌颂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同时也有力揭示了我国古代士族制度下黑暗的社会现实,堪称一曲古典爱情的挽歌。该剧主题思想深刻,歌颂与批判并存,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两类性格对比鲜明,达到了人性的高度真实和性格的鲜明对比,是一部难得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士族制度 爱情挽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的标题构思对音乐形式的影响——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被引量:2
4
作者 林菁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本文系作者的学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 :彭志敏教授 )。文章通过对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著名而又典型的“标题音乐”的分析研究 ,讨论了“内容”在音乐作品中的... 本文系作者的学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 :彭志敏教授 )。文章通过对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著名而又典型的“标题音乐”的分析研究 ,讨论了“内容”在音乐作品中的存在方式、“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标题音乐”与“纯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题音乐 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山伯与祝英台 标题构思 音乐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蔷薇玫瑰形虽同 色泽香味自纷呈──《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阴谋与爱情》思想意义殊异说
5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05-112,共8页
蔷薇玫瑰形虽同色泽香味自纷呈《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阴谋与爱情》思想意义殊异说索绍武中国古代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国戏剧艺术大师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 蔷薇玫瑰形虽同色泽香味自纷呈《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阴谋与爱情》思想意义殊异说索绍武中国古代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国戏剧艺术大师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德国大诗人席勒的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东南飞》 《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山伯与祝英台 阴谋与爱情 梁祝故事 思想意义 刘兰芝 爱情悲剧 封建礼教 焦仲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山伯与清官
6
作者 白石坚 《远程教育杂志》 1999年第5期40-41,共2页
起源于浙江宁波鄞县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故事,与《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梁祝》传说历史悠久,流传中外。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特别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成电影在1954... 起源于浙江宁波鄞县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故事,与《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梁祝》传说历史悠久,流传中外。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特别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成电影在1954年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招待外宾放映后,以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更加轰动世界。之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问世,再次轰动世界。 《梁祝》传说,大约形成于三国以后六朝以前的东晋时代,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可考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学术研究 梁祝文化 传说故事 文化公园 《梁祝》 爱情悲剧 鄞县 小提琴协奏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斑喙凤蝶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蝶恋花”
7
作者 蓝明红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7期40-43,共4页
作为和平、自由、坚贞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象征,蝴蝶自古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庄周梦蝶”的传说到“留连戏蝶时时舞”、“羡君花下酒,蝴蝶梦中飞”的诗句,吟诗作画中常常有蝴蝶的身影,无不表达古人对蝴蝶的依恋与喜... 作为和平、自由、坚贞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象征,蝴蝶自古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庄周梦蝶”的传说到“留连戏蝶时时舞”、“羡君花下酒,蝴蝶梦中飞”的诗句,吟诗作画中常常有蝴蝶的身影,无不表达古人对蝴蝶的依恋与喜爱。而在大自然数以千计的蝴蝶种类中,金斑喙凤蝶更显夺目耀眼。它们拥有独特的金色斑纹,常飞行在林间高空,也时而在花丛间停留,其姿态优美,在阳光下飞行时更显光彩照人,犹如华丽高贵的“贵妇人”,所以也有“蝶中皇后”之美誉。金斑喙凤蝶虽貌美,但野外生存数量极罕见,是中国唯一被列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蝶类,列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珍稀程度堪比“国宝”大熊猫,一直被世界上的蝴蝶专家誉为“梦幻中的蝴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斑喙凤蝶 蝶类 野外生存 蝴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 蝶恋花 大熊猫 庄周梦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月照相馆》的死亡主题与艺术方式探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卫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照相馆 爱情故事 死亡主题 泰坦尼克号 韩国电影 影片 梁山伯与祝英台 父亲 电影风格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祝爱情故事的社会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汪玢玲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60-66,共7页
在中国千姿百态、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中,要数梁祝故事最感人、最富于美学启示了。每次读原始资料、欣赏过越剧或交响乐《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总不禁令人久久深思,想到爱情悲剧以外的许多美学史、教育史、文化史和一些人生哲理问题。... 在中国千姿百态、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中,要数梁祝故事最感人、最富于美学启示了。每次读原始资料、欣赏过越剧或交响乐《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总不禁令人久久深思,想到爱情悲剧以外的许多美学史、教育史、文化史和一些人生哲理问题。它决不止于一般婚姻上的殉情和反封建而已。它使人思考着尊重人权、开启民智、男女平等等许多社会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故事 爱情故事 封建社会 社会意义 梁山伯与祝英台 女子 男女平等 开启民智 女扮男装 民间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有鸿沟——谈传统爱情片中的“障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钟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3,共2页
一直以来,爱情片就是最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种类型影片。类型影片一般来说就是按照题材的不同来划分和确定,属于大众文化的产物。大众文化是大众观念、艺术趣味选择,也是大众欲望的表现和心理压力的释放。所以,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与大众文化... 一直以来,爱情片就是最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种类型影片。类型影片一般来说就是按照题材的不同来划分和确定,属于大众文化的产物。大众文化是大众观念、艺术趣味选择,也是大众欲望的表现和心理压力的释放。所以,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与大众文化的语境下生产可以产生利润效益的商业电影就成为大多数电影人的首要目的,而爱情片就是因为它符合了大众这种情感需求与欣赏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爱情 大众文化 主观障碍 爱情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 罗密欧与朱丽叶 情感需求 心理压力 商业电影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梁祝》与中国音乐文化传播
11
作者 王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07-109,共3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与《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并称为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梁祝》的爱情故事产生于东晋(约374—379年),并于清末完全成型。在其诞生后的1600余年里,被一代又_代的民众... 《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与《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并称为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梁祝》的爱情故事产生于东晋(约374—379年),并于清末完全成型。在其诞生后的1600余年里,被一代又_代的民众口耳相传,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梁祝》被公认为兼具文学性、艺术性、文化性和思想性的中国民间文学作品,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 《梁祝》 文化传播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哭长城》 民间文学作品 电影 《牛郎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蝶双飞 爱情永驻——谈徐克电影《梁祝》的故事改编
12
作者 师婧昭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7期46-47,共2页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香港导演徐克在1994年据此改编成电影《梁祝》。至今,已有多部有关梁祝故事的电影问世。如,1953年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年香港邵氏出品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94...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香港导演徐克在1994年据此改编成电影《梁祝》。至今,已有多部有关梁祝故事的电影问世。如,1953年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年香港邵氏出品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94年女导演刘国权执导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前传》等。相较之下,徐克的电影故事改编更具有现代感,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观。一、现代元素的融入尽管徐克电影《梁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电影 梁祝故事 爱情故事 中国民间 女扮男装 民间传说 导演 现代感 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生命意识的张扬──简析“梁祝化蝶”的深层美感心态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梅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2-85,共4页
中国人生命意识的张扬──简析“梁祝化蝶”的深层美感心态王梅芳(中南财经大学)《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中国流传甚广,它所代表的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及民族文化心理也成为一个极有意义的美学课题和义化课题。梁祝故事发... 中国人生命意识的张扬──简析“梁祝化蝶”的深层美感心态王梅芳(中南财经大学)《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中国流传甚广,它所代表的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及民族文化心理也成为一个极有意义的美学课题和义化课题。梁祝故事发生于儒家文化的背景中,而儒家文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识 深层美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美学 梁祝 天人合 审美意识 人与自然 生命哲学 爱情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锡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8-26,共9页
梳理和分析梁祝传说的流传历史和现状,是研究文化传播规律的一个典型案例。一个产生于农耕文明中、流传达两千五百年以上、几至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悲剧传说,由于农耕文明条件的逐渐丧失而日见萎缩。近 50年来,相继上演了川剧《柳... 梳理和分析梁祝传说的流传历史和现状,是研究文化传播规律的一个典型案例。一个产生于农耕文明中、流传达两千五百年以上、几至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悲剧传说,由于农耕文明条件的逐渐丧失而日见萎缩。近 50年来,相继上演了川剧《柳荫记》、越剧《梁祝》、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而在新改编的戏曲中,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创造了避婚求学、草桥结拜、十八相送、祭坟化蝶等情节模式。戏曲、电影给民间传说的生存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使梁祝传说的情节固定化了,原来在农民中流传的多种多样的传说,自觉不自觉地向戏曲故事和电影故事靠拢,单一化、模式化了,原生态的传说的面貌逐渐变形;另一方面,使民间的梁祝传说失去了传播和传承的市场和渠道,在民众的记忆中逐渐淡化,甚至渐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人物传说 化蝶 模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祝”故事在壮族、瑶族地区流传变异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海冰 《学术论坛》 1982年第3期95-98,共4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千百年来不仅在我国的汉族地区广为流传,而且在边疆的少数民族中也有很深的影响。单就广西壮、瑶地区而言,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瑶族的《盘王歌》和信歌中都有关于“梁祝”的歌词,壮族情歌中也常出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千百年来不仅在我国的汉族地区广为流传,而且在边疆的少数民族中也有很深的影响。单就广西壮、瑶地区而言,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瑶族的《盘王歌》和信歌中都有关于“梁祝”的歌词,壮族情歌中也常出现“要学山伯和英台,生生死死也成双”等诸如此类的词句。然而,正如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所说:人民的文学创作“有时编造新的,有时把从前编的加以改编,使其适应于自己当前的情况。”(《杜勃罗留波夫全集》第一卷,第523页)壮、瑶人民结合自己特定的社会生活,从人物形象到语言风格,从情节处理到环境描写,对原“梁祝”故事进行了大胆的加工改造,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梁祝”故事在流传中的这种变异,是与古代壮、瑶地区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生活环境及人们的心理素质有密切联系的。本文力图就其变异的历史根源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壮族 人物形象 梁祝 历史根源 语言风格 文学创作 民族色彩 社会生活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电影园地里的一朵新花——黄梅戏影片《血泪恩仇录》赏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均富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7期49-50,共2页
在我国的电影艺术园地里,戏曲电影是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我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便是戏曲片。新中国成立后,戏曲电影出现过兴旺的景象,《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花木兰》、《宋士杰》、《罗汉钱》、《杨门女将》、《野... 在我国的电影艺术园地里,戏曲电影是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我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便是戏曲片。新中国成立后,戏曲电影出现过兴旺的景象,《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花木兰》、《宋士杰》、《罗汉钱》、《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州》、《七品芝麻官》等,都给中国影坛带来生机和光荣。正是这些戏曲电影的摄制和普及,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了戏曲艺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花木兰 戏曲电影 黄梅戏 唱腔 梁山伯与祝英台 戏曲片 电影艺术 戏曲艺术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印尼土生华人马来语文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友年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94-98,共5页
印尼土生华人马来语文学,是印尼华人文学的一座丰碑。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它进行探讨、研究,逐渐形成了印尼华人学当中的一个新的热门学科。从比较文学的观点出发,探讨印尼土生华人马来语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是海外华人文学... 印尼土生华人马来语文学,是印尼华人文学的一座丰碑。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它进行探讨、研究,逐渐形成了印尼华人学当中的一个新的热门学科。从比较文学的观点出发,探讨印尼土生华人马来语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是海外华人文学比较研究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中国文学作品 中国古典小说 武侠小说 作家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古典文学 语文学 印尼文学 荷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祝新传》的新突破
18
作者 张劲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1-31,共1页
最近,大陆著名女导演刘国权大胆创新,拍摄了一部别具特色的娱乐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传》(简称《梁祝新传》)。影片借鉴了香港影片的某些经验,又保持了大陆影片的传统风格,克服了以往娱乐片制作过于粗糙的弊病,拍得精致、好看,寻求新意... 最近,大陆著名女导演刘国权大胆创新,拍摄了一部别具特色的娱乐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传》(简称《梁祝新传》)。影片借鉴了香港影片的某些经验,又保持了大陆影片的传统风格,克服了以往娱乐片制作过于粗糙的弊病,拍得精致、好看,寻求新意而又不出轨,贴近观众而不媚俗,达到了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统一,令观众耳目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 娱乐片 传统风格 宿命论 艺术性 大胆创新 女导演 影片 新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算是《“梁祝”吗》?
19
作者 孙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1-31,共1页
很奇怪,现在的观众为何对港台的搞笑片如此感兴趣?《唐伯虎点秋香》不但登上了北京的露天广告牌,而且在全国获得了高票房。当然,这可以说完全靠的是周星驰无厘头演技的缘故。然而最近的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传》居然也观者如云!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 高票房 周星驰 梁祝故事 无厘头 广告牌 唐伯虎 悲剧意义 扼杀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爱情减磅
20
作者 慧子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爱情 婚姻关系 现代婚姻 梁山伯与祝英台 现代商品社会 现代工业文明 人际交往 现实婚姻 人类文明 价值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