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乱世忠义的悲歌——论《水浒传》的主题及思维方式 被引量:4
1
作者 宋克夫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6期73-78,共6页
一 在古代的中国,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构成了文化心理的特质。这一特质,一方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同时。也密切地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二者的碰撞,必然会给古代小说留下鲜明的伦理印记。古代小说的这一传统在水浒故事的流... 一 在古代的中国,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构成了文化心理的特质。这一特质,一方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同时。也密切地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二者的碰撞,必然会给古代小说留下鲜明的伦理印记。古代小说的这一传统在水浒故事的流传过程中毫下例外地得到了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天行道 梁山义军 梁山 思维方式 《水浒传》 黑暗现实 梁山好汉 宋江形象 污吏 梁山英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元代水浒戏的思想价值及其地位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子俊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74-79,共6页
元代杂剧,作为我国戏剧史和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它的题材内容是丰富的,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水浒戏即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据统计,元杂剧中的水浒戏约三十四种,如把元剧总数以六百种计,那么,水浒戏则占其中二十分之一... 元代杂剧,作为我国戏剧史和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它的题材内容是丰富的,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水浒戏即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据统计,元杂剧中的水浒戏约三十四种,如把元剧总数以六百种计,那么,水浒戏则占其中二十分之一。水浒戏不仅数量比较可观,而且其现实性、人民性也是值得重视的。遗憾的是,现存元代水浒戏曲词和宾白俱全者仅有六种。不过,我们从这些剧本中亦可大体看出元代水浒戏的概貌。本文拟就其进步思想内容、水浒戏兴盛的原因,以及它在水浒故事演变发展过程中所占地位谈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戏 元杂剧 元代杂剧 梁山 人民性 故事 思想内容 元剧 水浒传 梁山义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王(望如)评的思想成就和特色 被引量:1
3
作者 商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28-32,共5页
《水浒传》七十回醉耕堂刻本,前有清顺治丁酉(十四年)桐庵老人序,可能即刻于是年。此本除有金圣叹的评语以外,还有王望如(侍云)的回末总评。王评接受了金圣叹的一些影响,但有许多不同于金圣叹的地方,在《水浒》的批评方面是有所贡献的... 《水浒传》七十回醉耕堂刻本,前有清顺治丁酉(十四年)桐庵老人序,可能即刻于是年。此本除有金圣叹的评语以外,还有王望如(侍云)的回末总评。王评接受了金圣叹的一些影响,但有许多不同于金圣叹的地方,在《水浒》的批评方面是有所贡献的。评论的风格也不同于金圣叹的随感式的发挥,而比较严正,自有一定的特色。王评尚不甚为人重视,今特论析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宋江 水浒传 梁山 梁山义军 评论 英雄人物 西门庆 不同之处 同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形象的谏书──谈《水浒》的基本思想倾向 被引量:1
4
作者 陶诚 《求是学刊》 1985年第1期55-61,共7页
关键词 谏书 梁山义军 贪官 《水浒》 农民起义 施耐庵 基本思想 农民革命 替天行道 地主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李逵负荆》
5
作者 陈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9-47,共2页
关键词 《李逵负荆》 李师师 杂剧 《水浒全传》 小说作者 梁山义军 陪衬人物 梁山英雄 好色之徒 阶级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的主题及其有关问题
6
作者 崔树人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5期117-120,共4页
现实主义巨著《水浒传》问世已六百余年。因为它歌颂了杀贪官,除恶霸,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斗争,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广大受压迫受剥削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因而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尤有莫大的影响,在我国... 现实主义巨著《水浒传》问世已六百余年。因为它歌颂了杀贪官,除恶霸,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斗争,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广大受压迫受剥削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因而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尤有莫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它内容浩瀚,人物众多,思想复杂,加上不同阶级出身的文人从不同角度评点批注,评论解释,因而对它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不避弄斧之嫌,想就自己在阅读《水浒》原书和金圣叹的批注的体会,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提出来,以求广大读者和专家的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水浒传 现实主义 统治阶级 忠义 农民起义 梁山义军 文学史 封建社会 革命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教与《水浒传》的整体建构
7
作者 盛志梅 《现代中文学刊》 2002年第1期18-22,共5页
罗天大醮:大框架的支柱《水浒传》的结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大部分。七十一回以前是各路英雄上梁山的过程,这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上升阶段,各路英雄纷纷上山,几乎天天有人入伙,整个梁山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七十一回至... 罗天大醮:大框架的支柱《水浒传》的结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大部分。七十一回以前是各路英雄上梁山的过程,这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上升阶段,各路英雄纷纷上山,几乎天天有人入伙,整个梁山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七十一回至九十九回是梁山事业巩固发展和受招安的过程,这一部分是梁山事业由顶峰开始走下坡路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梁山义军 章回小说 情节发展 梁山 天书 鲁智深 九天玄女 太尉 宋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传”浅谈
8
作者 段启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8-30,共3页
︽水浒传︾浅谈段启明成书于元末明初的长篇通俗小说《水浒传》,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热情歌颂了我国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反抗封建统治的伟大斗争,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英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史诗价... ︽水浒传︾浅谈段启明成书于元末明初的长篇通俗小说《水浒传》,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热情歌颂了我国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反抗封建统治的伟大斗争,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英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史诗价值的作品。北宋宣和年间的宋江起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义水浒传》 《水浒传》 宋江起义 百回本 金圣叹 梁山好汉 梁山义军 天都外臣 施耐庵 元末明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宋江形象分析中的阶级调合论
9
作者 付建中 刘亭 《求是学刊》 1975年第3期4-9,共6页
关键词 宋江形象 投降主义 调合 农民阶级 梁山义军 地主阶级 剥削阶级 《水洗》 路线 农民起义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江是农民英雄形象嗎?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永先 《文史哲》 1965年第5期25-34,共10页
许多文学史和评论古典小说《水浒》的论文,都把宋江形象评价为英雄人物,错误地美化了宋江。例如有的说,宋江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形象”。有的人甚至还说宋江“不只是阶级斗爭的英雄,也是民族斗爭的英雄。”《水浒》里的宋江形象... 许多文学史和评论古典小说《水浒》的论文,都把宋江形象评价为英雄人物,错误地美化了宋江。例如有的说,宋江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形象”。有的人甚至还说宋江“不只是阶级斗爭的英雄,也是民族斗爭的英雄。”《水浒》里的宋江形象到底是不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呢?特別是对他投降前的一段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我认为确是需要好好探讨一下。我们评价宋江这个典型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起义军 统治阶级 地主阶级 宋王朝 宋江 梁山义军 统治集团 统治者 方腊起义 蔡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浒》評价問題的重新探討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永先 《文史哲》 1966年第1期58-67,共10页
一解放以后,学术界对《水浒》的评价虽有所爭论,但基本上都是全盘肯定它的思想意义。就以最近几年出版的书刊为例:有的同志说:《水浒》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农民革命的史诗。”有的同志说:《水浒》是一部“革命文学杰作.”“《水浒》作者... 一解放以后,学术界对《水浒》的评价虽有所爭论,但基本上都是全盘肯定它的思想意义。就以最近几年出版的书刊为例:有的同志说:《水浒》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农民革命的史诗。”有的同志说:《水浒》是一部“革命文学杰作.”“《水浒》作者反映这次伟大的农民起义……艺术形象的整体渗透着作家的伟大的强烈的爱憎感情,他公开地赞扬、歌颂农民起义和起义的英雄们。由于这种同情和歌颂,由于在农民起义的问題上,作者是站在农民义军的一边,他才能够真实地写出农民群众的革命斗爭和革命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起义 水浒传 梁山义军 宋江 伦理观念 地主阶级 统治阶级 农民阶级 土豪劣绅 忠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水浒》评价中的几个疑难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蓝天 《学术研究》 1979年第6期64-72,共9页
《水浒》,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特别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打倒“四人帮”之后,人们象关注各种大的冤假错案一样,关注《水浒》的命运,盼望重新评价这部名著。而正确地评价《水浒》,其意义已越出这部作品本身。因为它牵涉到究竟怎样运用... 《水浒》,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特别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打倒“四人帮”之后,人们象关注各种大的冤假错案一样,关注《水浒》的命运,盼望重新评价这部名著。而正确地评价《水浒》,其意义已越出这部作品本身。因为它牵涉到究竟怎样运用批判继承的原则来对待古代文化遗产,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这样一个带根本性普遍性的问题。因此,重新讨论《水浒》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图就当前《水浒》评价中的几个疑难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江 水浒 宋徽宗 疑难问题 作者 重新评价 马克思主义 皇权主义 梁山义军 古典名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似之迹 不可不察——试论金批《水浒》的曲笔
13
作者 汪叶森 《江汉论坛》 1979年第4期108-112,共5页
金圣叹批改的《水浒》长期为人们所误解,与它使用的深文曲笔有直接关系。表面上,它对梁山义军毁誉并用,褒贬交臻;实际上,褒誉显真情,贬毁是假象。后者并不能掩盖金批《水浒》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 金圣叹 封建统治者 农民起义 梁山义军 文字 水浒 独恶宋江 学术 正价值 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降主义者是得不到群众的——剖析《水浒》七十五回
14
作者 车学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1期97-98,共2页
《水浒》第七十五回是作者用心炮制的重点章回,目的是用李逵等作烘托,表现宋江的“全忠仗义”的“英雄”形象。鲁迅曾经指出:要从史官所修的“正史”中看“中国的灵魂”,“正如通过密叶透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今天,... 《水浒》第七十五回是作者用心炮制的重点章回,目的是用李逵等作烘托,表现宋江的“全忠仗义”的“英雄”形象。鲁迅曾经指出:要从史官所修的“正史”中看“中国的灵魂”,“正如通过密叶透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今天,我们也学习鲁迅,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分析这一回书,也可从这一回书中点点的碎影看到了梁山起义军内部投降派与反投降派的激烈斗争,并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投降主义者是得不到群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降主义 《水浒》 义军 梁山义军 吴用 太尉 贪官 马克思主义观点 史官 头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前门拒狼 后门进虎”——论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欺骗性
15
作者 翁光宇 谭志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4期13-17,共5页
高俅与宋江,一个被称为噬血成性的“豺狼”,一个自况乃潜伏荒丘的“猛虎”,是《水浒》中的“两霸”。为了争权夺利,邀宠朝廷,狼虎格斗,磨砺牙齿。但豺狼“当道”,权倾朝野;虎落平阳,自怨自艾。于是“猛虎”另有妙法,由官入“寇”,潜入梁... 高俅与宋江,一个被称为噬血成性的“豺狼”,一个自况乃潜伏荒丘的“猛虎”,是《水浒》中的“两霸”。为了争权夺利,邀宠朝廷,狼虎格斗,磨砺牙齿。但豺狼“当道”,权倾朝野;虎落平阳,自怨自艾。于是“猛虎”另有妙法,由官入“寇”,潜入梁山,窥伺时机,以求一逞。梁山泊里,义旗招展。高俅先后多次兴师“清剿”,从前门打了上来。梁山义军面对气势汹汹公开打来的地主武装,敢打善战。在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江 梁山 地主阶级 欺骗性 农民起义军 革命派 梁山义军 正确路线 投降 朝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的要害是宣扬投降
16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3期18-24,共7页
一部《水滸》,說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別的强盗一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終于是奴才。
关键词 《水浒》 章回小说 宋江 农民起义 农民运动 梁山义军 梁山 梁山 投降主义 投降派 天子 封建地主阶级 阶级斗争 阶级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天行道”析
17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4期37-38,60,共3页
宋江上梁山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去郓城县接老父。进了宋家庄,被官军追捕,作者让他逃到还道村,躲进玄庙神龛里做了一个梦。此梦借“九天玄女”之口,为他指明了今后的道路,这就是“汝可替天行道”。后来宋江经过一番“艰苦奋斗”,终于篡夺... 宋江上梁山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去郓城县接老父。进了宋家庄,被官军追捕,作者让他逃到还道村,躲进玄庙神龛里做了一个梦。此梦借“九天玄女”之口,为他指明了今后的道路,这就是“汝可替天行道”。后来宋江经过一番“艰苦奋斗”,终于篡夺了梁山义军的领导权。在他执政的第一天,便公开抛出了“替天行道”的政治纲领,正式扯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替天行道”的阶级内容是什么呢?只要看一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宋江一系列言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江 农民起义军 行道 政治纲领 领导权 地主阶级 梁山 宋徽宗 梁山义军 艰苦奋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别投降派 反对投降派——兼评《水浒》研究中美化宋江的论调
18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4期3-10,共8页
最近,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毛主席的指示,深刻揭露了宋江的投降派真面目,彻底批判了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对于指导我们识别投降派、反对投降主义,具... 最近,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毛主席的指示,深刻揭露了宋江的投降派真面目,彻底批判了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对于指导我们识别投降派、反对投降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化大革命前关于宋江的评论,绝大部分是为宋江评功摆好的,说什么宋江上梁山前,早有“反叛”之意;上梁山后,宋江发展、壮大了革命事业,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江 投降 地主阶级 梁山义军 修正主义 农民起义军 革命派 镇压革命 水浒 封建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