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钱德玲
赵元一
王东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56-1861,共6页
采用挤扩支盘桩-土-结构体系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以了解在地震动激励下该体系的抗震性能以及支盘桩对结构体系的抗拉、抗压及抗扭曲的作用.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该体系的基频、阻尼比、振型、最大位移、结构顶层加速度反应以及破坏特征进...
采用挤扩支盘桩-土-结构体系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以了解在地震动激励下该体系的抗震性能以及支盘桩对结构体系的抗拉、抗压及抗扭曲的作用.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该体系的基频、阻尼比、振型、最大位移、结构顶层加速度反应以及破坏特征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相互作用体系对结构动力特性和结构地震反应均有较大的影响,结构的破坏形式与基础形式、土层性质等因素有关,支盘桩对地震的阻抗性能有了初步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结构体系
动力相互作用
抗震性能
挤扩支盘
桩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桩土界面力学行为对桩基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尚正祥
胡伟
席娜丽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9,共7页
结合构建的饱和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以及通用有限元程序,以城市高架桥梁建设中常采用的单柱墩基础为原型,建立了摩擦桩-土-结构体系、端承桩-土-结构体系的有限元-无限元计算模型。分完全粘结、滑移无开裂、开裂无滑移、开裂滑移四种...
结合构建的饱和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以及通用有限元程序,以城市高架桥梁建设中常采用的单柱墩基础为原型,建立了摩擦桩-土-结构体系、端承桩-土-结构体系的有限元-无限元计算模型。分完全粘结、滑移无开裂、开裂无滑移、开裂滑移四种情况考察了桩土界面力学行为对两种系统动力反应特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端承桩还是摩擦桩,界面力学行为对桩截面的剪应力和桩身水平位移分布形态影响均不大。四种情况中,完全粘结时,摩擦桩在近地表处桩截面剪应力值最大,开裂滑移时最小,而端承桩则刚好相反。水平位移分布均可分为线性增大和加速非线性增大两个阶段,以近地表处为分界点,且均以开裂滑移时最大,完全粘结时最小。界面力学行为极大地改变了端承桩桩身加速度时程的分布形态,但对摩擦桩则几乎没有改变;对于不同界面力学行为,两种桩型在近地表处均出现加速度峰值,完全粘结时值最大,开裂滑移时最小。相比摩擦桩而言,界面力学行为对端承桩的影响要大的多,研究分析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结构体系
有限元
-
无限元
动力相互作用
界面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桩体长径比对桩基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胡伟
王宏
肖天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845-2848,共4页
弯曲破坏是地震中桩基失效的一类常见模式,其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桩体的抗弯刚度不足。对于一定长度的桩体,桩的抗弯刚度与桩的长径比直接相关,但桩基规范中对摩擦桩的长径比并没有像端承桩那样作出限制。在构建的结构性饱和黄土动...
弯曲破坏是地震中桩基失效的一类常见模式,其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桩体的抗弯刚度不足。对于一定长度的桩体,桩的抗弯刚度与桩的长径比直接相关,但桩基规范中对摩擦桩的长径比并没有像端承桩那样作出限制。在构建的结构性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黄土地区的单桩基础,结合大型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摩擦桩-土-结构体系、端承桩-土-结构体系的有限元-无限元模型,探讨了不同桩体长径比对两者动力反应特性的影响,得出如下规律:(1)其他条件相同时,不管是端承桩还是摩擦桩,长径比对桩身截面剪应力和水平加速度的分布形态没有影响。但随着长径比的增大,桩身各截面对应的的剪应力值减小,而加速度值反而增大;(2)随着长径比的增大,桩身变形形态从正弯型逐渐过渡到反弯型,桩体的破坏模式也相应由剪切破坏过渡到弯曲破坏;(3)端承桩体系比摩擦桩体系更容易出现反弯型,但当长径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摩擦桩也会呈现反弯型。从抗震角度来说,对摩擦桩长径比的限制应以桩体变形模式表现为正弯型为宜。所得结论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黄
土
结构
性动力本构模型
桩-土-结构体系
有限元
-
无限元
动力相互作用
长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钱德玲
赵元一
王东坡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56-186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8030)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0450402)
文摘
采用挤扩支盘桩-土-结构体系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以了解在地震动激励下该体系的抗震性能以及支盘桩对结构体系的抗拉、抗压及抗扭曲的作用.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该体系的基频、阻尼比、振型、最大位移、结构顶层加速度反应以及破坏特征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相互作用体系对结构动力特性和结构地震反应均有较大的影响,结构的破坏形式与基础形式、土层性质等因素有关,支盘桩对地震的阻抗性能有了初步的显示.
关键词
桩-土-结构体系
动力相互作用
抗震性能
挤扩支盘
桩
振动台试验
Keywords
pile
-
soil
-
structure system
dynamic interaction
anti
-
seismic performance
squeezed branchpile
shaking table test
分类号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桩土界面力学行为对桩基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尚正祥
胡伟
席娜丽
机构
西安高新区规划建设局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西安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管理办公室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9,共7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9001)
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Hjkj2010-08)
文摘
结合构建的饱和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以及通用有限元程序,以城市高架桥梁建设中常采用的单柱墩基础为原型,建立了摩擦桩-土-结构体系、端承桩-土-结构体系的有限元-无限元计算模型。分完全粘结、滑移无开裂、开裂无滑移、开裂滑移四种情况考察了桩土界面力学行为对两种系统动力反应特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端承桩还是摩擦桩,界面力学行为对桩截面的剪应力和桩身水平位移分布形态影响均不大。四种情况中,完全粘结时,摩擦桩在近地表处桩截面剪应力值最大,开裂滑移时最小,而端承桩则刚好相反。水平位移分布均可分为线性增大和加速非线性增大两个阶段,以近地表处为分界点,且均以开裂滑移时最大,完全粘结时最小。界面力学行为极大地改变了端承桩桩身加速度时程的分布形态,但对摩擦桩则几乎没有改变;对于不同界面力学行为,两种桩型在近地表处均出现加速度峰值,完全粘结时值最大,开裂滑移时最小。相比摩擦桩而言,界面力学行为对端承桩的影响要大的多,研究分析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桩-土-结构体系
有限元
-
无限元
动力相互作用
界面力学行为
Keywords
pile
-
soil
-
structure system; finite
-
infinite element; dynamic interaction; interface’s mechanical behavior
分类号
TU43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桩体长径比对桩基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胡伟
王宏
肖天崟
机构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845-2848,共4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809001)
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No.Hjkj2010-08)
文摘
弯曲破坏是地震中桩基失效的一类常见模式,其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桩体的抗弯刚度不足。对于一定长度的桩体,桩的抗弯刚度与桩的长径比直接相关,但桩基规范中对摩擦桩的长径比并没有像端承桩那样作出限制。在构建的结构性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黄土地区的单桩基础,结合大型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摩擦桩-土-结构体系、端承桩-土-结构体系的有限元-无限元模型,探讨了不同桩体长径比对两者动力反应特性的影响,得出如下规律:(1)其他条件相同时,不管是端承桩还是摩擦桩,长径比对桩身截面剪应力和水平加速度的分布形态没有影响。但随着长径比的增大,桩身各截面对应的的剪应力值减小,而加速度值反而增大;(2)随着长径比的增大,桩身变形形态从正弯型逐渐过渡到反弯型,桩体的破坏模式也相应由剪切破坏过渡到弯曲破坏;(3)端承桩体系比摩擦桩体系更容易出现反弯型,但当长径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摩擦桩也会呈现反弯型。从抗震角度来说,对摩擦桩长径比的限制应以桩体变形模式表现为正弯型为宜。所得结论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饱和黄
土
结构
性动力本构模型
桩-土-结构体系
有限元
-
无限元
动力相互作用
长径比
Keywords
saturated loess
structural dynamic stress
-
strain relationship
pile
-
soil
-
structure system
finite
-
infinite element
dynamic interaction
slenderness ratio
分类号
TU43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
钱德玲
赵元一
王东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桩土界面力学行为对桩基动力特性的影响
尚正祥
胡伟
席娜丽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桩体长径比对桩基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胡伟
王宏
肖天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