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头侧向集中荷载作用下桩-土系统的非线性动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振东 傅铁铭 土岐宪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在对侧向动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系统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评述之后,一个三维显式有限元模型被用来描述桩-土系统,以分析其在施加于桩头的侧向脉冲式动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性能,其中混凝土桩被考虑为线弹性材料,而桩周土体被模... 在对侧向动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系统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评述之后,一个三维显式有限元模型被用来描述桩-土系统,以分析其在施加于桩头的侧向脉冲式动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性能,其中混凝土桩被考虑为线弹性材料,而桩周土体被模拟为一种可进入破坏状态的弹塑性材料,同时滑移界面单元被用来模拟桩、土间的滑移和分离.计算结果表明,桩-土系统的侧向动力性能由桩头的约束条件和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内的系统上部的性能参数所控制,而桩长对此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系统 侧向荷载 非线性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桩-结构系统运动方程的求解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蒯行成 沈蒲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80-84,95,共6页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子结构法中,土结构系统运动方程的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与频率相关⒚工程中通常采用系统的基本频率来计算地基的动力阻抗以简化运动方程的求解⒚对于土桩结构系统,本文提出一种时域中的精确解法来考...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子结构法中,土结构系统运动方程的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与频率相关⒚工程中通常采用系统的基本频率来计算地基的动力阻抗以简化运动方程的求解⒚对于土桩结构系统,本文提出一种时域中的精确解法来考察这种近似解法的有效性⒚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相互作用 --结构系统 运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变“桩-土”系统振动分析
3
作者 顾家扬 裴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15,35,共9页
本文采用动力学反问题建模方法,建立了“桩-土”系统模型,用比例模型桩实验,论证其理论的正确性。分析计算两类桩侧边界(自由,弹性),三种桩底边界(柔性,弹性,刚性)的系统动力参数。推出用于低应变动测法诊断桩身故障,分析单桩承载力的... 本文采用动力学反问题建模方法,建立了“桩-土”系统模型,用比例模型桩实验,论证其理论的正确性。分析计算两类桩侧边界(自由,弹性),三种桩底边界(柔性,弹性,刚性)的系统动力参数。推出用于低应变动测法诊断桩身故障,分析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力学 桩-土系统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软土中桩承桥墩系统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磊 许徐晗 +2 位作者 陈成 张盼盼 芮瑞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30-1540,共11页
以软黏土中桩承桥墩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等效理想弹塑性模型和双曲线型滞回本构模型来描述桩承桥墩系统和软土的动力响应行为,系统探究了地震动强度(基岩峰值加速度或基岩峰值速度)、桩身抗弯刚度和桥跨结构质量等因素对不同位置处... 以软黏土中桩承桥墩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等效理想弹塑性模型和双曲线型滞回本构模型来描述桩承桥墩系统和软土的动力响应行为,系统探究了地震动强度(基岩峰值加速度或基岩峰值速度)、桩身抗弯刚度和桥跨结构质量等因素对不同位置处加速度放大系数及桩基-桥墩系统最大弯矩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基岩峰值加速度小于0.15g时,软土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较为强烈,而当基岩峰值加速度大于0.2g时,软土的阻尼耗能减弱了地震波的震动强度;桥跨结构质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桥墩顶部加速度放大系数;由于软土动力特性的非线性和软土-桩基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桥墩和桩基最大弯矩系数与基岩峰值速度有着强烈的非线性特征,当基岩峰值速度大于0.2 m/s时,桩基-桥墩系统基本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桩身抗弯刚度和桥跨结构质量分别对桩基和桥墩最大弯矩响应的影响更大,表明桩基和桥墩地震响应分别取决于地震过程中软土的动力作用和上部结构的惯性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桥墩系统 地震动强度 加速度放大系数 最大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振动沉桩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小彭 赵光辉 +1 位作者 鞠行 梁亚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3-686,共4页
通过AMESim软件建立了桩-土系统的动力学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振动沉桩过程中激振力频率和土质条件对桩-土系统的振动摩擦特性的影响.对比不同参数下沉桩位移、桩端阻力和桩侧摩擦力的变化曲线,得出激振力频率以及土质条件对沉桩效果的... 通过AMESim软件建立了桩-土系统的动力学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振动沉桩过程中激振力频率和土质条件对桩-土系统的振动摩擦特性的影响.对比不同参数下沉桩位移、桩端阻力和桩侧摩擦力的变化曲线,得出激振力频率以及土质条件对沉桩效果的影响规律:激振频率越高,沉桩振幅越小;土的黏聚力越大,沉桩阻力初始值越大;土容重越大,沉桩阻力变化速率越快.从而获得摩擦力较小的激振频率区间,以提高土木建筑施工中桩-土系统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系统 振动利用 非线性振动 振动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的抗压刚度结构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靖森 王健 杨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105,共7页
为得到计算受压桩的沉降、承载力并能分析压力在桩中传递规律的方法,对受压桩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运用系统论中的结构方法,将桩和土作为桩-土受压系统,并建立该系统的抗压刚度结构,来揭示桩与桩侧土和桩底持力层三元素抗压功能之间的... 为得到计算受压桩的沉降、承载力并能分析压力在桩中传递规律的方法,对受压桩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运用系统论中的结构方法,将桩和土作为桩-土受压系统,并建立该系统的抗压刚度结构,来揭示桩与桩侧土和桩底持力层三元素抗压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桩的抗压功能的构成方式,创造性地获得桩-土系统的"集成抗压刚度"数学模型,并且提出了受压桩简明、实用的计算方法。用试验数据进行计算,结果与实测相符。研究表明,建立的桩的抗压刚度结构,具有普遍性,符合客观规律,它的抗压功能,反映了抗压桩的功能;集成抗压刚度在概念上和理论方面,比目前采用的方法要完善得多。桩的抗压刚度结构的建立,是研究抗压桩机理的有效途径,它为桩基的设计计算,提供了新思路,搭设了新的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压 沉降 承载力 桩-土系统 抗压刚度结构 集成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场地在SH波入射时共振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薛松涛 陈镕 秦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采用横观各向同性 (以下简称TI)层状弹性体模拟半空间之上的场地土 .首先推导了在入射SH波时TI弹性体界面上透射角的计算公式 ,然后利用笔者推得的在入射平面SH简谐波时TI弹性土层的刚度矩阵及TI层状场地的响应计算公式 ,计算了典型TI... 采用横观各向同性 (以下简称TI)层状弹性体模拟半空间之上的场地土 .首先推导了在入射SH波时TI弹性体界面上透射角的计算公式 ,然后利用笔者推得的在入射平面SH简谐波时TI弹性土层的刚度矩阵及TI层状场地的响应计算公式 ,计算了典型TI层状场地在SH简谐波入射时的频响函数 .计算表明 ,在入射角度较小时 ,场地的横、竖向模量比越大 ,则共振频率越低 ,而共振幅值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场地 横观各向同性 SH波 共振特性 弹性 --结构动力相互系统 入射角 频响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