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元法的桥墩地基应力和基桩桩端沉降量计算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淑芝 贾洪彪 +1 位作者 唐辉明 刘佑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6,104,共4页
在对长江巴东公路大桥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桥墩地基应力分布和桥墩基桩的桩端沉降量 ,认为主桥墩处的应力改变最大 ,同时主桥墩的沉降量也最大 ,影响深度达桩端下 5 0~ 60 m,辅桥墩处的应力改变和沉降... 在对长江巴东公路大桥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桥墩地基应力分布和桥墩基桩的桩端沉降量 ,认为主桥墩处的应力改变最大 ,同时主桥墩的沉降量也最大 ,影响深度达桩端下 5 0~ 60 m,辅桥墩处的应力改变和沉降量较小 ,相对来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桥墩 地基应力 沉降 工程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端刺入沉降的桩土自平衡式复合地基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鹏 杨光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9-546,共8页
复合地基的本质是增强体与地基土通过变形协调共同承担上覆荷载。褥垫层的设置起到了协调桩土变形的作用,但褥垫层工作性状及变形特性尚不明确,其厚度设计仍然参考规范依靠经验判断,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地基土的承载作用。目前复合地基设... 复合地基的本质是增强体与地基土通过变形协调共同承担上覆荷载。褥垫层的设置起到了协调桩土变形的作用,但褥垫层工作性状及变形特性尚不明确,其厚度设计仍然参考规范依靠经验判断,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地基土的承载作用。目前复合地基设计通常采用褥垫层调节桩土变形,而忽略了桩端刺入沉降协调桩土变形来发挥地基土的承载作用,为了利用桩端刺入沉降协调桩土变形,充分发挥桩间土承载的作用,减薄褥垫层或不设褥垫层并减小设计桩长,以期降低地基处理费用,实现桩土共同承担荷载的目的,建立了通过控制桩端刺入沉降协调桩土变形的自平衡式复合地基设计方法。通过与褥垫层方法对比以及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更好地发挥桩土承载作用,为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刺入沉降 褥垫层 土自平衡式 变形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性土中桩端荷载-沉降关系的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俞峰 陆世英 张世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25-1429,共5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球形孔扩张理论的模型,用于模拟砂性土中长桩的桩端变形性状。该模型对Vesic(1972)的解答作了改进,同时考虑了砂性土强度指标在高应力下的衰减和在高密度下的增长。模型参数可通过土的初始竖向有效应力及标准贯入试验N值... 提出了一个基于球形孔扩张理论的模型,用于模拟砂性土中长桩的桩端变形性状。该模型对Vesic(1972)的解答作了改进,同时考虑了砂性土强度指标在高应力下的衰减和在高密度下的增长。模型参数可通过土的初始竖向有效应力及标准贯入试验N值求得。球孔塑性区的平均体积应变不再需要通过土工实验,而是利用有限应变理论计算获得。在考虑了孔扩张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原理后,可得桩端土的特征变形值,从而进一步推出桩端的荷载–沉降关系。该模型计算结果与两根静压长桩的现场试验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性土 承载力 沉降 圆孔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身压缩的综合系数法计算超长桩基础沉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忠苗 杨淼 房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93-798,共6页
实测表明,超长桩基础的桩身压缩量占总沉降量很大比例,因此,等代墩基法刚性体的假定不符合实际,需要一种考虑桩身压缩量的方法来计算超长桩基础沉降。通过对现有超长桩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嵌岩桩桩身压缩系数拟合方程,同时得出了非嵌... 实测表明,超长桩基础的桩身压缩量占总沉降量很大比例,因此,等代墩基法刚性体的假定不符合实际,需要一种考虑桩身压缩量的方法来计算超长桩基础沉降。通过对现有超长桩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嵌岩桩桩身压缩系数拟合方程,同时得出了非嵌岩桩桩身压缩系数约为0.5;推出桩侧沉降比和桩端沉降比,并编制了Matlab计算程序。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考虑桩身压缩的超长桩基础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群沉降 身压缩系数 位移协调法 沉降比 桩端沉降比 荷载水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微型钢管水泥桩单桩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彦鹏 石磊 杨校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7-274,共8页
随着桩基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型钢管水泥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黄土地区对微型钢管水泥桩的研究相当匮乏。为了研究黄土地基中微型钢管水泥桩的承载特性、桩身轴力的传递特征、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对兰州地区3根微型钢管水... 随着桩基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型钢管水泥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黄土地区对微型钢管水泥桩的研究相当匮乏。为了研究黄土地基中微型钢管水泥桩的承载特性、桩身轴力的传递特征、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对兰州地区3根微型钢管水泥桩进行现场单桩静载试验。在3根试验桩桩身埋设混凝土应变计,对试验桩进行内力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微型钢管水泥桩桩周土经水泥浆加固过后,单桩承载力提高较大,该类微型钢管水泥桩桩基设计时可适当提高侧阻取值。(2)微型钢管水泥桩桩端附近存在桩侧摩阻力的弱化效应。为了增大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可以考虑桩端做扩大头,进而增加桩基承载力。(3)当桩顶荷载与桩顶加载极限值比值小于等于0.615时,桩顶沉降主要为桩身压缩变形引起,规范简化法综合系数取值0.2可近似计算桩顶沉降,且误差较小。当桩顶荷载与桩顶加载极限值比值大于0.615时,计算桩顶沉降时还应考虑桩端土体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管水泥 身压缩 沉降 静载荷试验 规范简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钻根植竹节桩荷载传递机理模型试验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佳锦 龚晓南 +2 位作者 王奎华 张日红 严天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1-537,546,共8页
针对静钻根植竹节桩这种新型组合桩基的荷载传递机理的问题,在模型槽中进行竹节桩的模型试验.通过埋设在竹节桩表面与水泥土中的应变片及桩底的土压力传感器对加载过程中桩身、桩端以及水泥土中的应力进行测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桩侧水... 针对静钻根植竹节桩这种新型组合桩基的荷载传递机理的问题,在模型槽中进行竹节桩的模型试验.通过埋设在竹节桩表面与水泥土中的应变片及桩底的土压力传感器对加载过程中桩身、桩端以及水泥土中的应力进行测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桩侧水泥土与桩端水泥土在荷载传递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靠近桩端水泥土处桩侧水泥土中应力较大,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提高该区域水泥土强度;模型试验测得的水泥土与桩周土极限侧摩阻力比现场试桩水泥土与桩周土的极限侧摩阻力大,在实际工程中搅拌水泥土时应提高搅拌均匀性以增加桩侧摩阻力;可以用传统桩基沉降计算公式计算静钻根植竹节桩的桩端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钻根植工法 竹节 模型试验 水泥土 荷载传递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