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核修复体弹性极限应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振春 郝凤渝 +2 位作者 王冠超 马红梅 陈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8-439,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桩核修复体经不同粘接剂粘固后的弹性极限应力。方法:将90颗离体上前牙根管治疗后机械预备根管,使用不同粘接剂分别将铸造桩,预成桩核粘接于相应根管内,测量并记录试件发生永久形变时的载荷,同时记录各组树脂核碎裂的数量... 目的:比较不同桩核修复体经不同粘接剂粘固后的弹性极限应力。方法:将90颗离体上前牙根管治疗后机械预备根管,使用不同粘接剂分别将铸造桩,预成桩核粘接于相应根管内,测量并记录试件发生永久形变时的载荷,同时记录各组树脂核碎裂的数量。结果:铸造镍铬桩核和预成钛桩树脂核的弹性极限应力明显高于玻璃纤维桩(P<0.05),但前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粘接剂的应用对桩核修复体弹性极限应力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玻璃纤维预成桩的树脂核碎裂例数明显少于钛预成桩(P<0.05)。结论:不同材料桩核修复体的弹性极限应力不同;玻璃纤维桩的使用可以降低树脂核碎裂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核修复体 弹性极限应力 粘接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桩直径与牙本质肩领高度对桩核修复体抗折力影响的交互效应
2
作者 李清 徐东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研究纤维桩直径和肩领高度对桩核修复体抗折能力的交互影响。方法:60颗上颌中切牙切除牙冠部分,按邻面釉-牙骨质界上残余牙体高度分为0 mm、1 mm、2 mm、3 mm四组(n=15)。按照常规桩核修复技术,使用Macro Lock纤维桩(2#,3#和4#)制... 目的:研究纤维桩直径和肩领高度对桩核修复体抗折能力的交互影响。方法:60颗上颌中切牙切除牙冠部分,按邻面釉-牙骨质界上残余牙体高度分为0 mm、1 mm、2 mm、3 mm四组(n=15)。按照常规桩核修复技术,使用Macro Lock纤维桩(2#,3#和4#)制作试样。采用静态折裂实验获取各试样的最大折裂力;通过断口图像分析试样折裂情况。双因素方差分析肩领高度和纤维桩直径对试样抗折能力的影响。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肩领高度和纤维桩直径存在明显交互作用(P=0.006)。在0mm和1mm组,增加纤维桩直径能显著提高试样抗折能力;在2mm组,使用2#和3#纤维桩时,试样抗折力无显著差异;在3mm组,不同直径纤维桩对试样抗折力均无显著影响。结论:纤维桩直径对于桩核修复体抗折能力的影响随着肩领高度增加而减弱。增加肩领高度能有效提高桩核修复体抗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作用 肩领高度 直径 抗折能力 桩核修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纤维桩修复残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谌东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8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3种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48例患者共计161颗残根残冠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玻璃纤维桩堆塑树脂核行全冠修复,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2年的临床观察,纤维桩核修复成功率为91.93%,10例失...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3种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48例患者共计161颗残根残冠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玻璃纤维桩堆塑树脂核行全冠修复,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2年的临床观察,纤维桩核修复成功率为91.93%,10例失败源于桩或冠松脱,其中FibraPost玻璃纤维桩桩核松脱率最低。3例失败表现为桩核折断。结论:纤维桩树脂核可作为理想的残根残冠修复方式,纤维桩表面固位设计以及纤维桩与根管的密合度都可以增强其抗脱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粘接强度牙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