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蚀损伤下桩基式平台腿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仁华 方媛媛 +1 位作者 窦培林 林振东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5,共7页
采用圆柱体点蚀损伤模型,建立含细观尺度点蚀损伤的桩基式平台腿柱多尺度精细化数值模型,研究壁厚损伤度、点蚀损伤强度以及点蚀体积损伤强度影响平台腿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壁厚损伤度及点蚀损伤强度明显削弱平台腿... 采用圆柱体点蚀损伤模型,建立含细观尺度点蚀损伤的桩基式平台腿柱多尺度精细化数值模型,研究壁厚损伤度、点蚀损伤强度以及点蚀体积损伤强度影响平台腿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壁厚损伤度及点蚀损伤强度明显削弱平台腿柱的极限强度,且随点蚀损伤强度增大壁厚损伤度的影响加剧;点蚀体积损伤强度由于综合考虑了壁厚损伤度和点蚀损伤强度的耦合因素,相比于独立考虑后两者,其更能合理地描述点蚀损伤对平台腿柱极限强度的影响,故点蚀体积损伤强度体现了点蚀损伤的关键特征。本方法不仅适用于研究点蚀损伤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其所提出的点蚀损伤模型的构建方法,可拓展于研究受点蚀损伤的整体平台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且确定点蚀体积损伤强度为描述点蚀损伤特征的关键参数后,有望将其用于修正点蚀损伤平台腿柱的承载力设计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式平台 腿柱 点蚀损伤 剩余强度 非线性分析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桩基式海上新城建筑
2
作者 张林 曹立华 +1 位作者 史经昊 龚良平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2-36,共5页
结合胶州湾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沉积物、水动力、泥沙运动方面的区域背景及近年来淤积情况,分析海上新城的建筑方式,参考青岛海洋规划方案和经济技术能力,提出桩基式海上新城的构想。运用经验公式对桩基的冲刷深度和范围进行预测,讨... 结合胶州湾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沉积物、水动力、泥沙运动方面的区域背景及近年来淤积情况,分析海上新城的建筑方式,参考青岛海洋规划方案和经济技术能力,提出桩基式海上新城的构想。运用经验公式对桩基的冲刷深度和范围进行预测,讨论了桩基式海上新城构思对胶州湾淤积现状的改变和对青岛市发展的影响,认为青岛胶州湾建造桩基式海上新城是未来海洋利用和未来新兴城市的发展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式 海上新城 胶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珩 苏谦 +1 位作者 姚裕春 杨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4-663,共10页
基于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与传统支挡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过探讨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的承载机理,提出该结构的简化分析模型以及结构内力与变形的解析计算方法,并通过典型工程的有限元建模计算,验证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研... 基于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与传统支挡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过探讨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的承载机理,提出该结构的简化分析模型以及结构内力与变形的解析计算方法,并通过典型工程的有限元建模计算,验证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可分解为悬臂段、底板与桩基,依次采用悬臂梁模型、简支梁模型与弹性地基梁模型进行设计计算;悬臂段承受填筑体水平土压力荷载;底板承受悬臂段传递的重力、水平力与弯矩,以及上部填筑体的竖向均布土压力荷载;桩基承受荷段受水平土压力,锚固段承受由变形引起的弹性抗力;悬臂段底部、底板纵向跨中断面、底板与桩基连接处以及桩基顶部与锚固点附近为应力集中断面,设计时应注意截面安全检算;理论计算结果略大于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挡土墙结构 受力模 空间协同作用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力对桩基挡板式透空堤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德春 周鹏 刘峥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582-587,共6页
以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际结构尺寸建立透空堤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和动力响应的基本原理,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透空堤进行静力分析、模态分析和功率谱密度随机振动分析。结果表明,需要加强对透空堤桩基嵌固点处以及海侧第1、... 以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际结构尺寸建立透空堤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和动力响应的基本原理,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透空堤进行静力分析、模态分析和功率谱密度随机振动分析。结果表明,需要加强对透空堤桩基嵌固点处以及海侧第1、第3榀架桩基的应力防护,以提高透空堤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比较可知,波浪荷载引发透空堤共振时,桩顶面和泥面处节点位移超出了中国船级社规定的限值,出现安全隐患,为此提出加大桩径、桩周填石以及桩内灌注混凝土等措施,以保障透空堤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板透空堤 波浪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悬臂式挡墙组合结构设计理论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谢康 周珩 +3 位作者 张乐 陈晓斌 苏谦 王业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49-2359,共11页
结合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模式,提出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的设计理论以及特殊工况条件下稳定性检算内容和计算方法,选取典型工点,验证设计理论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设计的高宽比为1.6~2.0,横向桩间... 结合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模式,提出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的设计理论以及特殊工况条件下稳定性检算内容和计算方法,选取典型工点,验证设计理论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设计的高宽比为1.6~2.0,横向桩间距为3~4倍桩径,纵向桩间距为3~5倍桩径;悬臂段后填土为黏性土采用库仑理论计算土压力,砂性土则采用郎金理论计算土压力;基于现场实测发现桩基悬臂式挡墙内力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类似,结构稳定性检算通过,可见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起到了较好的控制路基水平变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挡墙 设计理论 受力特性 原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波作用下桩基透空型防波堤的冲刷研究
6
作者 黄姗姗 王振鲁 +2 位作者 潘新颖 梁丙臣 杨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基于FLOW-3D软件,开展了3组波高、3组波周期、5种挡板形式条件下的冲刷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防波堤结构流场变化、海床冲刷地形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规则波作用下,波高变化对防波堤结构流场变化及海床冲刷地形变化影响程度较小。... 基于FLOW-3D软件,开展了3组波高、3组波周期、5种挡板形式条件下的冲刷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防波堤结构流场变化、海床冲刷地形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规则波作用下,波高变化对防波堤结构流场变化及海床冲刷地形变化影响程度较小。波周期则与防波堤结构周围的泥沙冲刷效率呈正相关,且影响程度较大。不同的波周期会导致挡板开孔方式对海床冲刷地形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当波周期为1.5 s时,随着挡浪板开孔率的增加、挡板下部面积的增大,冲刷坑面积及体积逐渐减小,且呈线性分布;当波周期为2.0、2.5 s时,冲刷面积及体积呈二次曲线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空防波堤 挡浪板 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挡板式透空堤底板波浪的上托力
7
作者 茆福文 陈德春 董霞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11-317,共7页
波浪对底板的上托力是桩基挡板式透空堤设计的重要参数。通过波浪模型试验,分析波陡、超高等因素对其底板波浪上托力冲击压强的影响,采用因次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得到1.67<d/H<3.23,0.03<H/L<0.1,-0.16<Δh/H<0.48波... 波浪对底板的上托力是桩基挡板式透空堤设计的重要参数。通过波浪模型试验,分析波陡、超高等因素对其底板波浪上托力冲击压强的影响,采用因次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得到1.67<d/H<3.23,0.03<H/L<0.1,-0.16<Δh/H<0.48波浪条件下,桩基挡板式透空堤底板波浪上托力冲击压强的计算公式,并与以往公式进行比较。试验资料表明,该公式与试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板透空堤 波浪 上托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沉井式人工岛生存期结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云刚 李玉珊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2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以JZ9—3油田井口平台的概念设计及埕岛油田1号人工岛的详细设计为例,叙述桩基沉井式人工岛的结构分析内容及方法,特别是地震荷载作用时的结构分析方法。桩基沉井式人工岛能够较好地适应水浅、冰情严重、地基条件较差的情况,在今后... 本文以JZ9—3油田井口平台的概念设计及埕岛油田1号人工岛的详细设计为例,叙述桩基沉井式人工岛的结构分析内容及方法,特别是地震荷载作用时的结构分析方法。桩基沉井式人工岛能够较好地适应水浅、冰情严重、地基条件较差的情况,在今后渤海沿岸的油气田开发工程中,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析 沉井 人工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FOAM的桩基透空堤结构尺度其透射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夏曦 张可新 桂劲松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8-344,共7页
为探讨透空堤相对堤宽和挡板相对入水深度在工程中的合理取值范围,本文采用某交通码头改扩建工程物理模型试验与开源软件OpenFOAM数值模拟,进行了透空式防波堤相对堤宽和挡板相对入水深度对透射系数的影响研究,并分析了透空堤流场变化... 为探讨透空堤相对堤宽和挡板相对入水深度在工程中的合理取值范围,本文采用某交通码头改扩建工程物理模型试验与开源软件OpenFOAM数值模拟,进行了透空式防波堤相对堤宽和挡板相对入水深度对透射系数的影响研究,并分析了透空堤流场变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相对堤宽(B/L,B为堤宽,L为波长)增大,透空堤透射系数减小,当相对堤宽比大于0.35L后透射系数趋于稳定;随着挡板入水深度(Δ)增加,透射系数减小,当挡板相对入水深度(Δ/H,H为透射波高)大于1.0H时,透射系数趋于稳定;透空堤流场图显示,随着相对堤宽的增大,波浪发生紊乱,震荡空间变大使得波浪耗散增加,随着挡板入水深度增大,波浪与结构物作用面积增大使得波浪耗散增加。研究表明,结合港口现行规范,在实际工程中相对堤宽适宜范围应为0.25~0.35L,挡板相对入水深度适宜范围应大于1.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空防波堤 透射系数 OpenFOAM软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设计的海洋平台桩基数值模拟分析
10
作者 白康康 闫天红 +1 位作者 周国强 钱桂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6期11162-11168,共7页
海洋平台作为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重要设施,近年来海洋平台的安全性备受关注。以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PSO)对导管架的桩腿倾斜比例进行优化,利用SACS软件对桩基式海洋平台结构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 海洋平台作为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重要设施,近年来海洋平台的安全性备受关注。以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PSO)对导管架的桩腿倾斜比例进行优化,利用SACS软件对桩基式海洋平台结构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通过海洋导管架平台的位移响应、桩头点受力分析以及导管架杆件的UC值对比,得到了最优的腿部倾斜比例。同时分析了群桩与单桩对导管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终给出了导管架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为桩基式海洋平台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式海洋平台 优化设计 结构响应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9-3单沉箱的海冰爬升和堆积研究:Ⅰ.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可光 吴辉碇 刘良坤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9年第2期16-21,共6页
在海洋冰区中,沉箱(人工岛)在抗冰方面比传统的桩基式平台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沉箱设置引起的海冰爬升和堆积也威胁它的有效利用。在详细分析了运动海冰与沉箱的碰撞、海冰的爬升和堆积全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海冰相对于沉箱的爬升和堆... 在海洋冰区中,沉箱(人工岛)在抗冰方面比传统的桩基式平台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沉箱设置引起的海冰爬升和堆积也威胁它的有效利用。在详细分析了运动海冰与沉箱的碰撞、海冰的爬升和堆积全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海冰相对于沉箱的爬升和堆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箱 海冰爬升 海冰堆积 计算 海上平台 桩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架拱桥在平原矿区公路上的应用
12
作者 张惠民 文金有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5-37,共3页
刚架拱桥是我国传统拱桥的继承与发展,本桥采用大直径单排钻孔灌注桩,桩基组合式桥台,成功地解决了在软地基上修建拱桥的桥台有害位移这个关键,通车3 年来反映良好,技术经济指标创先进水平。
关键词 刚架拱桥 位移 组合桥台 矿区公路 拱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GRPS embankment under oblique incident P wave 被引量:1
13
作者 郜新军 钱辉 +1 位作者 郭院成 王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721-728,共8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geosynthetic reinforced and pile supported(GRPS) embankment under seismic loads, an input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oblique incidence of P wave was proposed. This ...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geosynthetic reinforced and pile supported(GRPS) embankment under seismic loads, an input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oblique incidence of P wave was propose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while considering the viscous-spring artificial boundary(VSAB) condition.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a numer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oblique incidence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GRPS embankment under the oblique incident P wave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comparison with vertical incidence, the oblique incidence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displacement,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of key locations in the GRPS embankment. The existence of geosynthetics can alleviate the impact of seismic load on the response of the embankment to a certain degree. Moreover, the number of reinforcement layers and modulus of geogrid also greatly influenc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GRPS embank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ynthetic reinforced and pile supported embankment oblique incident waves explicit finite-element model seismic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