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应力管桩桩土复合地基等效刚度参数数值分析
1
作者 娄中华 安钢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3期89-92,共4页
为了研究预应力管桩对淤泥质软土地基刚度参数的影响,本文以浙江联塑二期项目为依托,通过ABAQUS有限元软建模及C++编制计算程序,对预应力管桩在淤泥质软土中形成的复合地基刚度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淤泥质桩土复合地基... 为了研究预应力管桩对淤泥质软土地基刚度参数的影响,本文以浙江联塑二期项目为依托,通过ABAQUS有限元软建模及C++编制计算程序,对预应力管桩在淤泥质软土中形成的复合地基刚度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淤泥质桩土复合地基可以有效增加复合地基弹性模量,但非线性增长;②淤泥质桩土复合地基泊松比与桩径的大小成反比,当桩长超过淤泥层后,再增加桩长对复合地基泊松比影响无明显变化,当超过淤泥层时计算结果收敛,以上计算结果适用于沿海城市填海区,为其他沿海城市积累工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复合地基 数值分析 刚度参数计算 ABAQUS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创新教学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小龙 王俊杰 《高等建筑教育》 2014年第5期115-118,共4页
桩土复合地基是地基处理新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土木水利类学生的必修课内容,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自身特点,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手段从多个角度展开教学,探索实践了桩土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新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 桩土复合地基是地基处理新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土木水利类学生的必修课内容,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自身特点,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手段从多个角度展开教学,探索实践了桩土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新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复合地基 探索实践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复合地基在基础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质衡 吴科 《山西建筑》 2009年第14期85-86,共2页
介绍了因水泥安定性不良导致的原有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加固处理,通过桩土复合地基托换技术有效的解决了承载力传递问题,着重研究了采用的科学处理方法和如何利用原有基础,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桩土复合地基 基础托换 加固处理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复合地基在方案阶段对桩用量的估算
4
作者 许耀琦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3期40-42,共3页
通过工程案例介绍了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单栋建筑地基处理方案的初步确定,并对桩土复合地基的桩用量进行估算。
关键词 建筑方案设计阶段 桩土复合地基 用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复合地基设计实例
5
作者 陈育青 《中外建筑》 2000年第3期49-50,共2页
在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中,经常碰到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及变形要求的情况,这就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形成人工地基,以保证结构的安全与正常使用,以往采用的人工地基型式多为桩基,桩基虽然在填土地区的地基处理中能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在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中,经常碰到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及变形要求的情况,这就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形成人工地基,以保证结构的安全与正常使用,以往采用的人工地基型式多为桩基,桩基虽然在填土地区的地基处理中能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但造价相对较高,尤其在工程场地土相对较好的情况下,更显浪费。在工程设计中,寻求桩土复合地基使基础既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又能满足变形的要求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笔者近年参与处理的娄底市外经委住宅楼地基处理是这种设计方法的一个大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复合地基 设计 住宅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FG桩-土复合地基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广运 张继严 毕俊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09-2219,共11页
为系统研究高铁运行引起的CFG桩-土复合地基环境振动特性及其自身减振性能,首先基于2.5维有限元计算理论,利用等代桩墙对CFG桩-土复合地基进行等效,建立轨道-路堤-CFG桩-土复合地基系统的2.5维有限元模型;其次,与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既有... 为系统研究高铁运行引起的CFG桩-土复合地基环境振动特性及其自身减振性能,首先基于2.5维有限元计算理论,利用等代桩墙对CFG桩-土复合地基进行等效,建立轨道-路堤-CFG桩-土复合地基系统的2.5维有限元模型;其次,与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既有实测研究成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考虑高速列车的不同运行速度,以竖向振动加速度为评价指标,分析桩径、桩间距和桩体刚度对CFG桩-土复合地基减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桩地基,CFG桩-土复合地基对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环境振动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距轨道较远处减振效果优于轨道近处减振效果;距轨道较近处,CFG桩-土复合地基的减振效果由列车运行速度和共振条件共同主导;增大桩径d、增大桩体刚度或减小桩间距s均能提高CFG桩-土复合地基的减振效果。然而,当桩径d≥1/4s或桩间距s≤4d或桩土刚度比R_(PS)≥138.9时,继续改变CFG桩设计参数将难以进一步显著提高减振效果。CFG桩-土复合地基可提高地基的临界速度,当车速接近该临界速度时减振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2.5维有限元法 CFG-复合地基 竖向振动加速度 减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荷载下桩-土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红刚 关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共11页
研究目的:桩-土复合地基在列车荷载下会产生动力作用,甚至造成强度失效或整体变形破坏,严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因此,亟需开展列车荷载下桩-土复合地基动力特性的研究,对有效提高铁路路基的稳定性、保证高速列车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桩-土复合地基在列车荷载下会产生动力作用,甚至造成强度失效或整体变形破坏,严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因此,亟需开展列车荷载下桩-土复合地基动力特性的研究,对有效提高铁路路基的稳定性、保证高速列车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桩-土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及破坏模式,总结国内外关于桩-土复合地基在不同动荷载下的动力响应研究现状以及几种常用的不同桩型复合地基在列车荷载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的研究不足和提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研究结论:(1)尽管不同动荷载作用下桩-土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呈现了不同的特征,但在动荷载下桩体响应都大于土体响应,这与桩-土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吻合,不管在静载或动载下桩体承担了大部分荷载,因此对桩-土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研究应重点分析桩体的响应,但同时也不能忽略桩间土的影响;(2)桩体材料、桩体形状、桩帽、褥垫层厚度、复合土体模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复合地基的动力特性,列车荷载下桩-土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特性还与列车的车速、列车载重、循环次数等有关,且普遍认为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碎石或砂砾垫层表现出良好的隔震作用;(3)列车荷载下不同桩型构成的桩-土复合地基其桩间土体振动响应沿深度方向存在衰减特性,但桩体则存在某个部位的放大现象,在设计不同桩型复合地基时应注意考虑桩体动力特性的研究;(4)本研究结论可为设计单位进行铁路桩-土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加固机理 动荷载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路基沉降病害治理的注浆加固技术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前卫 苏培森 +2 位作者 唐卓华 张骏 杨新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68-273,共6页
针对某软土地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桩-土复合地基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局部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控制注浆的治理方案。为确保注浆施工不对高速列车的行驶安全造成影响,在进行正式的注浆加固前,开展了不同注浆方案的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从... 针对某软土地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桩-土复合地基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局部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控制注浆的治理方案。为确保注浆施工不对高速列车的行驶安全造成影响,在进行正式的注浆加固前,开展了不同注浆方案的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从而对注浆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通过对不同注浆模式下的路基表层沉降变形、土体侧向变形和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分析,揭示了注浆对地层的扰动机理,得出了桩底注浆能有效控制路基沉降的结论,并据此给出了控制地层扰动变形的合理注浆施工参数。上述研究成果不仅为正式的路基加固设计与施工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而且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复合地基 注浆加固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测技术在某工程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顺群 王芳 王英红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9-40,共2页
应用土动力学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动测技术 ,成功测试了某一加固处理后的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实践表明 。
关键词 动测技术 动刚度 桩土复合地基 建筑工程 地基加固 软弱地基 动力学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钢花管注浆结构加固松散堆积体路基的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蛟 黄吉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5期94-96,98,共4页
为弄清柔性钢花管注浆结构加固松散堆积体路基机理与承载变形特征,文章基于具体工程实践开展研究,发现注浆大幅度提高了堆积体颗粒间内摩擦角φ和粘结力C,与桩构成的复合地基由于桩间土拱效应增强和桩土耦合作用,更进一步提高了堆积体... 为弄清柔性钢花管注浆结构加固松散堆积体路基机理与承载变形特征,文章基于具体工程实践开展研究,发现注浆大幅度提高了堆积体颗粒间内摩擦角φ和粘结力C,与桩构成的复合地基由于桩间土拱效应增强和桩土耦合作用,更进一步提高了堆积体路基的承载与抗变形能力。通过假设与构建计算模型,提出了最大桩应力、桩间距、桩排距及桩周加固体沉降计算方法,为该新型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复合地基 加固机理 拱效应 耦合作用 设计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