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东部桦南隆起美作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7
1
作者 黄映聪 任东辉 +4 位作者 张兴洲 熊小松 张春艳 王跃 赵亮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1-638,共8页
为查明马家街群发生接触变质作用的时代及其构造背景,对出露于黑龙江省东部桦南隆起的美作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锆石具有清晰的生长振荡环带,其Th/U比值为0.12-1.04,属于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获得的206P... 为查明马家街群发生接触变质作用的时代及其构造背景,对出露于黑龙江省东部桦南隆起的美作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锆石具有清晰的生长振荡环带,其Th/U比值为0.12-1.04,属于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获得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59.0±3.6)Ma(n=14,MSWD=5.9),代表了岩体结晶年龄。美作岩体与佳木斯地块南部的青山、楚山和柴河岩体形成时代一致,其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式和Eu负异常以及明显的Nb、Ta、Sr、Ti亏损的特点显示为壳源成因的火山弧花岗岩;它们的形成可能与晚古生代古亚洲洋的消减作用有关,该期花岗岩的就位导致马家街群发生了接触变质作用。美作花岗岩体形成时代的厘定,不仅限定了马家街群的变质时代为晚二叠世,同时为进一步探讨佳木斯地块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南隆起 LA-ICP-MSU-Pb定年 晚古生代花岗岩 马家街群 佳木斯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北部桦南隆起的隆升时期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国卿 刘永江 +4 位作者 李俊杰 白晶哲 孙晓猛 温泉波 吴琳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9-397,共9页
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虎林、勃利、鸡西、双鸭山、双桦等盆地与桦南隆起的关系对本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意义。从区域地层对比、海相古生物化石、盆地边界断裂以及地球物理MT剖面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揭示黑龙江省东北部盆地... 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虎林、勃利、鸡西、双鸭山、双桦等盆地与桦南隆起的关系对本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意义。从区域地层对比、海相古生物化石、盆地边界断裂以及地球物理MT剖面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揭示黑龙江省东北部盆地群具有相同的演化历史,在城子河、穆棱期由东向西共同遭受海侵事件,现今盆地南界均为破坏性逆冲断层,综合认为各盆地在城子河、穆棱期为一统一的大陆边缘近海盆地——三江—穆棱盆地,桦南隆起尚未隆升。结合猴石沟组的古水流向、砂岩的物源区分析及砾岩砾石成分统计认为,桦南隆起应于东山组沉积期后隆升,并在猴石沟组沉积期已隆升一定高度,为周缘盆地提供物源,形成现今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盆岭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东北部 桦南隆起 三江—穆棱盆地 猴石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部马家街群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时代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映聪 张兴洲 +3 位作者 张宏宾 熊小松 刘昌林 赵亮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5-303,共9页
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马家街群主体岩性为变泥质岩,对其进行主量和痕量元素分析,SiO2含量为61.5%~77.68%,Al2O3含量为9.74%~21.08%,K2O含量为2.73%~6.34%,Na2O含量为0.1%~2.66%,(La/Yb)N=6.55~10.79,Eu/*Eu=0.45~0.64,(Gd/Yb)N=1.28... 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马家街群主体岩性为变泥质岩,对其进行主量和痕量元素分析,SiO2含量为61.5%~77.68%,Al2O3含量为9.74%~21.08%,K2O含量为2.73%~6.34%,Na2O含量为0.1%~2.66%,(La/Yb)N=6.55~10.79,Eu/*Eu=0.45~0.64,(Gd/Yb)N=1.28~1.94,表明马家街群物源主要来自长英质岩石组成的后太古宙上陆壳,并具有大陆岛弧性质。通过对马家街群下伏基底片麻岩进行锆石LA-ICP-MSU-Pb定年,11颗锆石的定年结果显示,206Pb/238U年龄为499~508Ma,加权平均年龄为504±2Ma(n=11,MSWD=0.44);定年的锆石晶形较好,具震荡生长环带,属典型的岩浆成因,因此504±2Ma这一年龄代表了花岗片麻岩原岩形成时代,而变质时代则应更晚,表明沉积在基底片麻岩之上的马家街群形成时代在晚寒武世之后。马家街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下伏片麻岩年代学的特点,反映了物源区可能来自于泛非期佳木斯地块与相邻地块拼合而成的稳定陆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木斯地块 桦南隆起 马家街群 泛非期 古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西、勃利盆地白垩纪砂岩的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温泉波 刘永江 +4 位作者 李俊杰 白晶哲 孙晓猛 赵英利 韩国卿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2-59,共8页
鸡西、勃利盆地白垩纪砂岩骨架矿物成分的模式分析显示: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和穆棱组砂岩的源区主要为切割型岛弧,结合古水流方向和砂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物源区主要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上白垩统猴石沟组砂岩的源区主要为基底隆升和切割... 鸡西、勃利盆地白垩纪砂岩骨架矿物成分的模式分析显示: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和穆棱组砂岩的源区主要为切割型岛弧,结合古水流方向和砂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物源区主要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上白垩统猴石沟组砂岩的源区主要为基底隆升和切割型岛弧。结合古水流方向和砾石的统计结果认为,鸡西、勃利盆地物源区主要为桦南隆起和密山隆起,以及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据白垩纪砂岩物源,晚白垩世砾岩成分,以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和穆棱组时期,鸡西盆地、勃利盆地和黑龙江东部各盆地为统一的原型盆地,早白垩世末期随着桦南隆起和密山隆起的隆升而破坏。并在晚白垩世早期已隆升,并为周缘盆地提供物源,形成现今黑龙江东北部地区的盆岭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矿物骨架组分 桦南隆起 鸡西 勃利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