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桦剥管菌SRA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优化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彭木 王秋玉 闫绍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6,共8页
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作为一种褐腐真菌,是白桦木材的专性腐朽菌,在工业污染物降解和医药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桦剥管菌为材料,在SRAP-PCR体系优化的基础上,对来自东北主要林区(带岭、塔河、帽儿山以及敦化)不同种群的桦剥管... 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作为一种褐腐真菌,是白桦木材的专性腐朽菌,在工业污染物降解和医药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桦剥管菌为材料,在SRAP-PCR体系优化的基础上,对来自东北主要林区(带岭、塔河、帽儿山以及敦化)不同种群的桦剥管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桦剥管菌多态性鉴定以及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用单因素法及均匀设计法优化后的SRAP-PCR体系为10×Buffer 2.0μL、Primer各8μmol/L、dNTP 16 mmol/L、Taq polymerase 2.5 U、DNA 12 ng、Mg^(2+)45 mmol/L,总体积20μL;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筛选出15对引物,并扩增出239条清晰的条带,其中23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9.16%;采用POPGENE软件分析,4个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平均Nei’s多样性指数、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99 5、0.303 0、0.465 5;系统聚类结果显示,15个菌株分成了两个类群,这一结果表明来自同一地点菌株的遗传背景较为相似,揭示了桦剥管菌菌株间遗传特性与地理分布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剥管菌 SRAP 反应体系优化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桦剥管菌驯化栽培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忠伟 胡志强 +3 位作者 亢学平 李建 王旭 王鑫 《食药用菌》 2019年第6期411-413,共3页
以一株采集自长白山地区桦树上的野生大型真菌菌株YBHB-1为试验材料,对其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种。其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野生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采用桦树木屑制作栽培菌包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现菌丝生长速度... 以一株采集自长白山地区桦树上的野生大型真菌菌株YBHB-1为试验材料,对其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种。其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野生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采用桦树木屑制作栽培菌包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现菌丝生长速度快,色洁白;通过驯化栽培可获得子实体,形态与野生种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桦剥管菌 组织分离 人工栽培 出菇试验 生长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担子菌对磷矿中磷的浸提效果
3
作者 贺新生 张媛媛 +1 位作者 杨维刚 李小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411-414,共4页
研究木蹄层孔菌和桦剥管菌发酵液对低品位磷的浸出效果。结果表明,木蹄层孔菌的解磷能力显著强于桦剥管菌。最佳浸磷条件为:(1)木蹄层孔菌:矿液比为1∶3,浸矿时间为4 d,初始pH 1.88,提取液中磷最大质量浓度为34.95 mg/L,最大提取率为1.6... 研究木蹄层孔菌和桦剥管菌发酵液对低品位磷的浸出效果。结果表明,木蹄层孔菌的解磷能力显著强于桦剥管菌。最佳浸磷条件为:(1)木蹄层孔菌:矿液比为1∶3,浸矿时间为4 d,初始pH 1.88,提取液中磷最大质量浓度为34.95 mg/L,最大提取率为1.6%。(2)桦剥管菌:矿液比为1∶3.5,初始pH为2.51,提取液中磷最大质量浓度为8.12 mg/L,最大提取率为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蹄层孔 桦剥管菌 浸磷实验 磷矿 钒钼黄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