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液化场地桥梁群桩基抗震分析简化方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春辉
唐亮
+4 位作者
凌贤长
苏雷
高霞
张效禹
林基聪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6-570,共5页
基于已完成的液化场地土—桩—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利用两步法、等效单桩法,建立了液化场地群桩基础抗震分析的动力非线性文克尔地基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首先,按照等刚度原则将群桩简化为等效单桩;...
基于已完成的液化场地土—桩—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利用两步法、等效单桩法,建立了液化场地群桩基础抗震分析的动力非线性文克尔地基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首先,按照等刚度原则将群桩简化为等效单桩;其次,选用弹簧元件和阻尼原件并联的宏单元模拟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然后,计算地震作用下自由场地的土体位移和孔压比;最后,将地震作用下自由场地土体位移和孔压比作为模型的外部激励,计算桩的动力反应规律。将简化方法计算结果与液化场地桥梁桩基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场地
桥梁群桩
基
振动台试验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雷勇
陈于斯
+3 位作者
谭豪
李鹏甲
刘运思
于艺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39-3348,共10页
为探究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的承载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单桩及不同桩数群桩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桩数群桩桩端岩层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根据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破坏模式的特点将破坏面分为两个部分,结合极限...
为探究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的承载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单桩及不同桩数群桩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桩数群桩桩端岩层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根据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破坏模式的特点将破坏面分为两个部分,结合极限分析法提出了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理论计算值与室内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分析了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随桩数增加的变化规律,可为岩溶区桥梁桩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试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下伏空洞群桩桩端岩层发生整体冲切破坏时,破坏体整体可视为与单桩破坏体等效的大型墩基;(2)当桩间距较小时,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随外围基桩外包络线长度增大而增加,当外包络线长度相同时,内部基桩布置方式对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无影响;(3)群桩效应系数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加,临界桩间距为5d~6d(d为桩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群桩
空洞地基
极限承载力
极限分析
群
桩
效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铁暗挖隧道穿越桥梁群桩综合技术——以丽泽桥桥区为例
被引量:
7
3
作者
姚文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63-269,共7页
北京地铁14号线西局站—东管头站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隧道位于砂卵石地层中,地层自稳性较差。区间隧道需穿越西三环丽泽桥桥区,穿越桥梁数量达到14座,隧道与桥梁基础的最小净距仅为0.84 m,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风险。为保证施工安全,在...
北京地铁14号线西局站—东管头站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隧道位于砂卵石地层中,地层自稳性较差。区间隧道需穿越西三环丽泽桥桥区,穿越桥梁数量达到14座,隧道与桥梁基础的最小净距仅为0.84 m,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风险。为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风险分析,综合应用加固技术、隔离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沉降,规避了风险,为地铁暗挖隧道穿越桥桩群桩积累了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隧道
穿越
桥梁群桩
综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桩顶约束下桥梁大直径能量桩热力响应现场试验
被引量:
7
4
作者
任连伟
韩志攀
+1 位作者
霍继炜
高宇甲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7-944,960,共9页
能量桩是一种绿色新技术,符合工程建设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理念。为了研究大直径能量桩的热力学特性及结构响应,依托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国道310底董桥台2×2群桩基础,在大直径灌注桩内埋设换热管形成能量桩。开展了无荷载夏季工况能...
能量桩是一种绿色新技术,符合工程建设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理念。为了研究大直径能量桩的热力学特性及结构响应,依托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国道310底董桥台2×2群桩基础,在大直径灌注桩内埋设换热管形成能量桩。开展了无荷载夏季工况能量桩热响应现场试验,实测能量桩运行期间出、入水口温度、应力、回温后残余温度、温度变化量-热致应力/轴力关系、桩顶位移等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三组不同流速试验下,流速增大,桩身温度、应力有小幅增大;停止试验后回温5 d后残余温度仍有16%~28%,7 d后回温残余温度约11%~17%;桩身最大应力约为3.5 MPa;能量桩桩顶累积变形-0.98 mm(约仅为桩径的0.81‰);桩顶在单桩无荷载、无荷载承台群桩约束、单桩逐级加载、恒载承台群桩约束的不同条件下,K值分别为28.6%、37.8%、43.2%和71.4%;试验流速为0.6、0.8 m/s,每平米桩-土接触面积换热量q分别是0.4 m/s流速下q的53%和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群桩
能量
桩
现场试验
桩
顶约束
热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液化场地桥梁群桩基抗震分析简化方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春辉
唐亮
凌贤长
苏雷
高霞
张效禹
林基聪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6-570,共5页
基金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10813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项目(2012CB026104)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815009
50378031
50178027)资助
文摘
基于已完成的液化场地土—桩—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利用两步法、等效单桩法,建立了液化场地群桩基础抗震分析的动力非线性文克尔地基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首先,按照等刚度原则将群桩简化为等效单桩;其次,选用弹簧元件和阻尼原件并联的宏单元模拟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然后,计算地震作用下自由场地的土体位移和孔压比;最后,将地震作用下自由场地土体位移和孔压比作为模型的外部激励,计算桩的动力反应规律。将简化方法计算结果与液化场地桥梁桩基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液化场地
桥梁群桩
基
振动台试验
抗震分析
Keywords
liquefiable soil
bridge pile group
shaking table test
seismic analysis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雷勇
陈于斯
谭豪
李鹏甲
刘运思
于艺林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39-334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878270)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22JJ30253)。
文摘
为探究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的承载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单桩及不同桩数群桩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桩数群桩桩端岩层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根据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破坏模式的特点将破坏面分为两个部分,结合极限分析法提出了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理论计算值与室内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分析了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随桩数增加的变化规律,可为岩溶区桥梁桩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试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下伏空洞群桩桩端岩层发生整体冲切破坏时,破坏体整体可视为与单桩破坏体等效的大型墩基;(2)当桩间距较小时,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随外围基桩外包络线长度增大而增加,当外包络线长度相同时,内部基桩布置方式对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无影响;(3)群桩效应系数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加,临界桩间距为5d~6d(d为桩径)。
关键词
桥梁群桩
空洞地基
极限承载力
极限分析
群
桩
效应系数
Keywords
bridge pile group
ground with underground karst cav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limit analysis
pile group effect coefficient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铁暗挖隧道穿越桥梁群桩综合技术——以丽泽桥桥区为例
被引量:
7
3
作者
姚文花
机构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63-269,共7页
文摘
北京地铁14号线西局站—东管头站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隧道位于砂卵石地层中,地层自稳性较差。区间隧道需穿越西三环丽泽桥桥区,穿越桥梁数量达到14座,隧道与桥梁基础的最小净距仅为0.84 m,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风险。为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风险分析,综合应用加固技术、隔离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沉降,规避了风险,为地铁暗挖隧道穿越桥桩群桩积累了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暗挖隧道
穿越
桥梁群桩
综合技术
Keywords
bored tunnel across bridge piles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分类号
TU745.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桩顶约束下桥梁大直径能量桩热力响应现场试验
被引量:
7
4
作者
任连伟
韩志攀
霍继炜
高宇甲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7-944,96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22037,51778212)资助。
文摘
能量桩是一种绿色新技术,符合工程建设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理念。为了研究大直径能量桩的热力学特性及结构响应,依托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国道310底董桥台2×2群桩基础,在大直径灌注桩内埋设换热管形成能量桩。开展了无荷载夏季工况能量桩热响应现场试验,实测能量桩运行期间出、入水口温度、应力、回温后残余温度、温度变化量-热致应力/轴力关系、桩顶位移等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三组不同流速试验下,流速增大,桩身温度、应力有小幅增大;停止试验后回温5 d后残余温度仍有16%~28%,7 d后回温残余温度约11%~17%;桩身最大应力约为3.5 MPa;能量桩桩顶累积变形-0.98 mm(约仅为桩径的0.81‰);桩顶在单桩无荷载、无荷载承台群桩约束、单桩逐级加载、恒载承台群桩约束的不同条件下,K值分别为28.6%、37.8%、43.2%和71.4%;试验流速为0.6、0.8 m/s,每平米桩-土接触面积换热量q分别是0.4 m/s流速下q的53%和128%。
关键词
桥梁群桩
能量
桩
现场试验
桩
顶约束
热响应特性
Keywords
bridge pile groups
energy pile
field test
pile top constraint
therm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U4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液化场地桥梁群桩基抗震分析简化方法
刘春辉
唐亮
凌贤长
苏雷
高霞
张效禹
林基聪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雷勇
陈于斯
谭豪
李鹏甲
刘运思
于艺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铁暗挖隧道穿越桥梁群桩综合技术——以丽泽桥桥区为例
姚文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桩顶约束下桥梁大直径能量桩热力响应现场试验
任连伟
韩志攀
霍继炜
高宇甲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