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价态金属阳离子桥接作用对腐殖质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邱小成 赵艺浓 +4 位作者 王冰洁 张琪 魏亮亮 马超 王楠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8期188-189,191,共3页
为详细阐明不同价态金属阳离子桥接作用对腐殖质形成的影响机制,本文从金属阳离子加速堆肥进程的影响机制、金属阳离子对土壤固碳机制的影响以及不同价态金属阳离子对腐殖质形成的影响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腐殖质形成... 为详细阐明不同价态金属阳离子桥接作用对腐殖质形成的影响机制,本文从金属阳离子加速堆肥进程的影响机制、金属阳离子对土壤固碳机制的影响以及不同价态金属阳离子对腐殖质形成的影响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腐殖质形成理论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阳离子 价态 桥接作用 腐殖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离子对椰壳生物炭吸附水体中壬基酚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赵利洋 陈珍 +2 位作者 孙颖 岳俊杰 杜兆林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3-780,共8页
为探究Cd(Ⅱ)对椰壳生物炭(CSBC)吸附水体中壬基酚(NP)的影响,本研究设计NP单组分和Cd(Ⅱ)与NP共吸附试验,对比考察了溶液初始pH、CSBC投加量、污染物浓度和共存离子等参数对CSBC吸附NP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吸附等温模型分析和比表面积(BET... 为探究Cd(Ⅱ)对椰壳生物炭(CSBC)吸附水体中壬基酚(NP)的影响,本研究设计NP单组分和Cd(Ⅱ)与NP共吸附试验,对比考察了溶液初始pH、CSBC投加量、污染物浓度和共存离子等参数对CSBC吸附NP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吸附等温模型分析和比表面积(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测试,分析Cd(Ⅱ)在CSBC吸附NP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pH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当Cd(Ⅱ)存在时,适宜初始pH由中性变为强酸性;CSBC投加量为1 g·L^(-1)时,平衡吸附量(6.93 mg·g^(-1))较NP单组分吸附量增加1.1倍。此外,CSBC对NP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容量受孔结构限制;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Cd(Ⅱ)对CSBC吸附NP表现出促进而非竞争作用,一方面归因于CSBC对NP和Cd(Ⅱ)不同的吸附机制,即与NP之间π–π堆积、氢键等作用,而与Cd(Ⅱ)之间则是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另一方面则主要基于吸附态Cd(Ⅱ)与水溶液中NP分子羟基之间发生的络合桥接作用,而作用的发挥则依赖于强酸条件下Cd(Ⅱ)与CSBC表面阳离子的离子交换程度及与含氧官能团(—OH和—COOH)之间的络合位点数量。Cd(Ⅱ)对CSBC吸附NP的促进作用为生物炭吸附处理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复合污染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壳生物炭 壬基酚 Cd(Ⅱ) 吸附 络合桥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PPS/Al_2O_3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建青 李志光 +1 位作者 陈元武 刘述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84,99,共5页
采用玻璃纤维(GF)增强聚苯硫醚(PPS)/微米级氧化铝(Al2O3)导热体系,通过改变GF的用量制备了系列PPS/GF/Al2O3复合材料,研究了GF引起的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利用热扩散系数的变化,探讨了GF对Al2O3粒子导热网络形成的桥接作用。结果表... 采用玻璃纤维(GF)增强聚苯硫醚(PPS)/微米级氧化铝(Al2O3)导热体系,通过改变GF的用量制备了系列PPS/GF/Al2O3复合材料,研究了GF引起的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利用热扩散系数的变化,探讨了GF对Al2O3粒子导热网络形成的桥接作用。结果表明,当Al2O3的用量为40%-50%时,PPS/GF/Al2O3复合材料中Al2O3粒子间距适中,GF在Al2O3粒子之间导热桥接作用明显。PPS/GF/Al2O3复合材料淬断面形貌的扫描电镜照片佐证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氧化铝 导热系数 玻璃纤维 桥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取向分布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晨宇 韦经杰 +1 位作者 龙武剑 董必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8-60,共13页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以水泥净浆、砂浆或混凝土为基材,外掺钢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或碳纤维等纤维,从而提升基材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基于纤维增强基体理论,当纤维均匀分布且取向平行于基体受力方向时,其在...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以水泥净浆、砂浆或混凝土为基材,外掺钢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或碳纤维等纤维,从而提升基材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基于纤维增强基体理论,当纤维均匀分布且取向平行于基体受力方向时,其在微观层面能有效抑制因水泥基复合材料内部拉应力低而产生的微裂缝,同时传递裂缝间的应力以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在宏观层面,纤维可显著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拉抗弯强度及延性。然而,纤维的类型、长径比和掺量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均会影响纤维在基体中取向分布,严重削弱其在微裂缝间的桥接作用,增加其掺量。这不仅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拉抗弯强度、韧性增强效果等工作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而且提高其生产成本,极大限制其应用。基于国内外学者对纤维取向分布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的大量探究,本文系统阐述了纤维取向和空间分布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影响纤维取向分布的主要因素,同时介绍了评价纤维在基体中取向分布情况的各类检测手段,并分析了不同检测手段的优劣性,最后论述了当前纤维取向分布预测模型的发展现状。本文可为调控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取向分布、提升结构的抗拉抗弯强度及韧性、降低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 取向分布 力学性能 桥接作用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